东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终版)

细胞⽣物学复习资料(终版)细胞⽣物学复习资料第⼋章:2.何谓信号转到中的分⼦开关蛋⽩?举例说明其作⽤机制。
答:在细胞内⼀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中,必须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进⾏精确调控。
对每⼀个反应既要求有激活机制还要有失活机制,负责这种正、负调控的蛋⽩称为分⼦开关。
⼀类是通过蛋⽩激酶使之磷酸化⽽激活,通过蛋⽩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失活。
另⼀类是GTPase开关蛋⽩,结合GTP活化,结合GDP失活。
Ras蛋⽩就是⼀个典型的分⼦开关蛋⽩,通过其他蛋⽩质的作⽤使得GTP与其结合⽽处于激活状态。
⼀种GTP酶激活蛋⽩可促进将结合的GTP⽔解为GDP,Ras 的作⽤就类似电路开关。
如果Ras分⼦开关失去控制⼀直处于激活状态,下游MAPK⼀直活跃,将会使细胞有丝分裂失去控制,从⽽导致癌变4.简要⽐较G蛋⽩耦连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异同。
答:G蛋⽩耦联受体是细胞表⾯由单条多肽经7次跨膜形成的受体,胞外结构域识别结合信号分⼦,胞内结构域与G蛋⽩耦联。
该信号通路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的作⽤要通过与G蛋⽩的耦联,在细胞内产⽣第⼆信使,从⽽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细胞内。
G蛋⽩是三联体GTP结合调节蛋⽩,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
由G蛋⽩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根据产⽣第⼆信使的不同,⼜可分为cAMP信号通路和磷酸酰肌醇信号通路。
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是激活靶细胞和开启基因表达,这是通过蛋⽩激酶A 完成。
该信号途径涉及的反应链可表⽰为激素→G蛋⽩耦联受体→G蛋⽩→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激酶A→基因调控蛋⽩→基因转录磷酸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最⼤特点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两个胞内信使,分别启动两条信号传递途经即IP3/Ca2+和DAG/PKC途,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因此,这⼀信号系统⼜称为“双信使系统”。
5.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接到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答: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是细胞表⾯⼀⼤类重要受体家族,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聚化,激活受体的酪氨酸蛋⽩激酶活性,随即引起⼀系列磷酸化级联反应,终⾄细胞⽣理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细胞生物学各章复习体及答案

第一篇概论1.1 细胞生物学概述1.1.1 选择题1.1.1.1 A型题1.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分子、亚细胞和整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称A 细胞遗传学B 细胞生物学C 细胞病理学D 细胞生理学E 细胞形态学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A R.HookB Schleiden and SchwannC R.BrownD W.FlemmingE C.Darwin3.最早发现细胞并将其命名为“cell”的学者是A R.HookB A.LeeuwenhookC R.BrownD W.FlemmingE C.Darwin4.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是A R.HookB A.LeeuwenhookC R.BrownD W.FlemmingE C.Darwin5.在1858年首先提出“细胞来自细胞”这一著名论断的学者是A R.HookB A.LeeuwenhookC VirchowD W.FlemmingE C.Darwin6.最早自制显微镜并用于观察细胞的学者是A Schleiden and SchwannB R.Hook and A.LeeuwenhookC VirchowD R.BrownE C.Darwin7.最早发现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的学者是A Schleiden and SchwannB R.Hook and A.LeeuwenhookC Watson and CrickD R.BrownE C.Darwin8.在1933年底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投射式)的学者是A.德国的鲁斯卡(Ruska) B.英国的马丁(Martin) C.比利时的马顿(Marton)D.德国的赫尔穆特(Helmut) E.德国的德里斯特(Driest)9.世界上第一台扫描电镜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研制出来的A.英国的马丁 B.比利时的马顿 C.德国的鲁斯卡 D.德国的克诺尔(Knoll)E.德国的赫尔穆特10.在1944年首次证实 DNA分子为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学者是A.沃森 B.克里克 C.埃弗里(Avery) D.福尔根(Feulgen) E.摩尔根11.在1975年有人将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能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这种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发明者是A.柯勒(Kohler) B.奥林斯(Olins) C.罗伯逊(Roberson) D.桑格(Sanger) E.尼伦伯格(Nirenberg)1.1.1.2 X型题12.现代的细胞生物学在哪些层次上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A.分子水平 B.亚细胞水平 C.细胞整体水平 D.组织水平13.活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有A.生长发育 B.分裂增殖 C.遗传变异 D.衰老与死亡1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包括A.进化论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定律 D.重演率1.1.2 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从、和等3个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科学。
最全细胞生物学期末的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详解经典版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 microscopic structure3、亚显微结构 submicroscopic structure4、细胞学cytology 5 、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 cell ;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6、人们通常将 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 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 Robert Hooke b 、Leeuwen Hoekc 、Grewd 、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 和 Leeuwen Hoekb、Crick 和 Watsonc、Schleiden 和 Schwann d 、Sichold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4、英国学者 Robert Hooke 第一次观察2、试论述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最集中的a、1665年以后的 25年 b 、1838—1858细到活细胞有机体。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

细胞⽣物学复习资料细胞⽣物学复习名词解释1、Hayflick界限:正常的体外培养的时报寿命不是⽆限的,⽽只能进⾏有限次(约50次)的增殖由美国⽣物学家Leonard Hayflick提出的。
2、细胞凋亡:⼀种有序的或者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刺激后进⾏的正常的⽣理应答反应。
3、细胞坏死:由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种被动的结束细胞⽣命的过程。
4、细胞衰⽼:细胞随着增殖与分化,其结构和机能发⽣退⾏性变化,趋向死亡的不可逆的现象。
衰⽼和死亡是⽣命的基本现象,衰⽼过程发⽣在⽣物界的整体⽔平、种群⽔平、个体⽔平、细胞⽔平以及分⼦⽔平等不同的层次5、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6、管家基因: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命活动所必需7、奢侈基因:是指不同的细胞类型进⾏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其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特异的⽣理功能。
8、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肯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9、癌细胞:是指由于基因突变,正常细胞的⽣长分化失控,脱离了衰⽼和死亡的正常途径,⽽具有⽆限增殖特性的细胞。
10、原癌基因:可促进细胞增殖的正常基因,其功能获得性突变形式为癌基因,具有促使细胞发⽣癌变的能⼒。
11、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正常染⾊体内可能存在某些抑制肿瘤发⽣的基因,它们的丢失、突变或失去功能,使激活的癌基因发挥作⽤⽽致癌。
12、再⽣:⽣物体的整体或器官因创伤⽽发⽣部分丢失,在剩余部分的基础上⼜⽣长出与丢失部分在形态和功能上相同的结构,这⼀修复过程称为再⽣。
13、细胞周期:⼜称细胞分裂周期,指各细胞的⽣活周期,即细胞从⼀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个有序过程。
增殖中体细胞其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期M期和间期14、检验点:⼜称限制点,指细胞对⼀些环境因素有⼀敏感点,可以限制细胞通过周期,是控制细胞增殖的关键15、染⾊体超前凝集现象(PCC):与M期细胞融合的间期细胞发⽣的形态各异的染⾊体凝集。
细胞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绪论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
活细胞是谁先看到的:1667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Leeuwenhoek)观察到真正的活细胞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原核细胞的特征:原核细胞没有核膜,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
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通常称为细菌(bacterium)。
病毒的特征:①个体微小,20~30nm之间,可通过滤菌器,大多数病毒必须用电镜才能看见;②含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具有受体连结蛋白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扫描隧道显微镜所看到的结构:是一种在纳米水平上探测微观物质世界表面形貌的仪器。
荧光(蓝光、紫光)直接用投射原因:因为紫光相对来说波长比较短,很难透过物质。
第四章:细胞质膜细胞质膜:又称细胞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1、胆固醇:胆固醇的含量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
2、脂肪酸链的饱和度:脂肪酸链所含双键越多越不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
3、脂肪酸链的长度:长链脂肪酸相变温度高,膜流动性降低。
4、卵磷脂/鞘磷脂:该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加,是因为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生物膜基本特征:1、膜的流动性。
2、膜的不对称性。
生物膜的功能: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号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6、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7、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疾病相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东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8.1

E4
C3
特征: 特征: 7次跨膜 次跨膜 4个胞外肽段 个胞外肽段 E4环结合胞外配体 环结合胞外配体 C3结构域是 蛋白作 结构域是G蛋白作 结构域是 用位点
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模式图 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模式图
开始转移序列与停止转移序列:
开始转移序列(start transfer sequence) : 肽链上的一段序列,与内质网膜的亲合力较低,肽链能进入 内质网腔。 停止转移序列(stop transfer sequence ): 肽链上的一段序列,与内质网膜的亲合力很高,能阻止肽链 继续进入内质网腔,使其成为跨膜蛋白质。 意义:含信号肽,而无停止转移序列,多肽进入内质网腔。 意义:含信号肽,而无停止转移序列,多肽进入内质网腔。 内质网腔 跨膜蛋白。 含信号肽,中部有停止转移序列,形成跨膜蛋白 含信号肽,中部有停止转移序列,形成跨膜蛋白。 含多个引导肽序列和多个停止转移序列,形成多次跨膜 含多个引导肽序列和多个停止转移序列,形成多次跨膜 蛋白。 蛋白。
一、细胞通讯 (cell communication) )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 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一)细胞通讯的方式
三种方式: 三种方式: 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 、 2、细胞间接触性依赖的通讯 、 3、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使细胞质相互沟通, 、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使细胞质相互沟通, 通过交换小分子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概念:细胞识别与信号通路
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细胞通过其表面 细胞识别 : 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配体) 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配体)选择性地相互 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 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 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信号通路( 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 细胞接受 ): 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 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制,将胞外信 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 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 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的过程。 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的过程。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全)解析

第一章绪论1.第一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人是?Robert Hook(英数理家).2.第一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活细胞的人是?Leeuwenhook.3.细胞学说是谁建立的?M.J.Schleiden and T.Schwann4.谁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T.Boveri and W.Suttan.5.谁创立了基因学说?T.Morgan.6.谁最早证实了DNA为遗传物质?O.Avery7.谁提出了操纵子学说? F.Crick.8.克隆羊多莉是哪年由谁创造出的?1997年 I.Wilmut9.人类基因组计划何时启动,何时成功?1990年;2000年10.什么是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受精卵来源细胞产生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等方面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11.细胞生物学研究与医学有哪些联系?(1)人类生命来自受精卵,以细胞为基础,细胞正常结构损伤与功能紊乱,导致疾病;(2)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能更深入阐明各种疾病的机制,以及找到有效治疗手段;(3)细胞生物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打下基础,培养科研思维。
第二章细胞的概念与分子基础1.体积最小的完整生命是什么?支原体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共有哪些区别?3.生命的主要四种元素是什么?C、H、O、N4.有机小分子主要有哪几种?单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5.单糖聚合成多糖,通过什么键?糖苷键6.碱基与核糖形成核苷时,通过什么键?糖苷键(核糖1C位)7.核苷酸聚合成核酸时,通过什么键?磷酸二酯键(核糖3C位和5C位)8.B-DNA的双螺旋结构是怎样的?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9.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 G≡C10.RNA与DNA的相同与不同处有哪些?相同处: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不同处:U替代T;戊糖的核糖2C不脱氧。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细胞学说:①有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③新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细胞的分裂。
细胞系:(cell line):从肿瘤组织培养建立的细胞群或培养过程中发生突变或转化的细胞,可无限繁殖。
单克隆抗体:来自单个细胞克隆所分泌的抗体分子。
协同运输:协同运输又称偶联运输,它不直接消耗ATP,但要依赖离子泵建立的电化学梯度,所以又将离子泵称为初级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将协同运输称为次级主动运输(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
蛋白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能将A TP 的γ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
共翻译:肽链边合成边向内质网腔转移的方式,称为共翻译co-translation。
后转译:线粒体前体蛋白质在在运输以前,以未折叠的形式存在,N端有一段信号序列称为导肽或引肽,完成转运后被信号肽酶(signal peptidase)切除,就成为成熟蛋白,这种现象就叫做后转译(posttranslation)。
氧化磷酸化:底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高能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将高能电子的能量释放出来转换成质子动力势进而合成A TP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有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耦联而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和磷酸化。
动粒:位于着丝粒外表面、有蛋白质形成的结构、是纺锤体微管的附着微点。
多线染色体:核内DNA多次复制产生的子染色体平行排列, 且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配对, 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而阻止了染色体纤维进一步聚缩, 形成体积很大的由多条染色体组成的结构叫多线染色体。
灯刷染色体:最早发现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双线期是卵黄合成的旺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