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庭语言训练手册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一)对于完全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可以用:1、压声法:让儿童平躺在床上,用双手交叉压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压,迫使其发声。
2、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
3、训练言语机转(Speechmechanismdisorders):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
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
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
同时,还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
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姚xx是一个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年龄:6岁。
有说的愿望,发音器官正常,无任何器质性问题。
对他进行言语机转测试,发现其言语机转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于是,针对他的具体情况,用上述的3种方法对其进行语言训练。
经过3个月的训练,该生能说简单的字、词,现在能说一些电报句,偶尔会有一些简单句子。
4、语言训练操[8]:是我校为语言障碍儿童编制的语言康复训练操。
此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构音器官运动操(1)口部活动:共4节。
使学生的口部肌肉、关节共同协调来完成动作。
A.噘起嘴B.咧开嘴C.鼓起腮D.咂咂唇(2)舌部运动:共6节。
充分调动学生舌部肌肉活动,使舌活动更灵活,能够在发音时找到正确位置。
A.伸收舌B.舔嘴唇C.舔嘴角D.弹响舌E.舔绕唇F.顶两腮(3)下颌运动:共4节。
提高学生在发音时下颌的控制能力。
A.张口闭口B.左右移动C.前后移动D.上下扣齿。
自闭症儿童行为训练之言语训练

自闭症儿童行为训练之言语训练自闭症孩子的言语较为窄化,若自闭症孩子的沟通能力能提升,则其认知能力也会相对成长,问题行为则会逐渐减少,可见言语训练的重要。
其训练原则与方法如下:1.需在「自然状况」下进行。
如:吃饭时、洗澡时、游戏时间时。
2.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符合孩子的目标。
3.制造相关语言情境。
如:吃早餐时,拿着果汁和牛奶,询问他要喝哪一种?4.语言环境中最好能有同伴或家人随时给予回应。
5.找出自闭症儿童有兴趣的东西或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诱发语言。
如:暗中将他随身携带的破毛巾拿走,让他找不到,而诱发沟通的意愿。
6.当他有沟通意愿时,给予适当的提示,提示的程度视孩子的能力决定,搭配口语的完全提示、口语部分提示、嘴形提示等,例如:当小明指着门想要出去时,妈妈可以提示他:「小明想要?」然后做出「出去」的嘴形提示。
7.配合孩子的步调,需有耐性给予孩子反应的时间,老师或家长可等待五秒后,再做相关反应。
8.若孩子有沟通意愿的出现,则立即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赞赏。
根据这些原则与方法,实际应用方式请参考训练一个惯用喊叫哭闹表达需求的自闭症孩子之口语表达1.情境:每天早餐时间,沛沛即将吃早餐时。
2.制造语言环境:桌上放着牛奶和豆浆,妈妈问孩子:「沛沛要喝什么?」3.训练步骤:(1)「沛沛要喝什么?」「喝牛奶」(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2)「沛沛要喝什么?」「喝牛奶」(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奶」小声一点)(3)「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奶」不发出声音,只做口型提示,由沛沛看妈妈口型,自己说出「奶」)(4)「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不做口型提示,要沛沛自己说出「奶」)(5)「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牛」小声一点,由沛沛自己说出「奶」)(6)「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牛奶」不发出声音,且只做「牛」的口型提示,由沛沛看妈妈口型,自己说出「牛奶」)(7)「沛沛要喝什么?」「喝……」(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牛奶」不发出声音,由沛沛自己说出「牛奶」)(8)「沛沛要喝什么?」「喝……」(不发出声音,只做「喝」的口型提示,让沛沛看妈妈口型,让他自己说出来「喝牛奶」)(9)「沛沛要喝什么?」「……」(不发出声音,让他自己说出来「喝牛奶」)4.孩子沟通意愿不高时,假若他平日喜欢喝牛奶,可以故意给他豆浆,诱发他的学习意愿。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简介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和成人的神经发育状况,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
本手册旨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实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指导。
训练原则1. 个别化: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系统性:康复训练应持续、有计划地进行,涵盖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3. 早期干预:尽早发现和干预孤独症儿童,以提高康复效果。
4. 家庭参与:家庭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支持,家长需积极参与训练过程。
5. 积极强化:通过正面的奖励和反馈,鼓励孤独症儿童积极参与训练。
训练内容社交交往能力训练1. 眼神交流:鼓励儿童与训练者进行眼神交流,可采用游戏、互动等方式进行。
2. 面部表情:引导儿童观察和模仿面部表情,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3. 社交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社交技巧。
沟通能力训练1. 语言理解: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手段,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2. 表达能力:鼓励儿童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 非语言沟通:教授儿童理解非语言信息,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行为技能训练1. 自我照顾:教导孤独症儿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等。
2. 情绪管理:帮助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
3. 适应环境:训练儿童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认知能力训练1. 注意力: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
2. 记忆力:运用记忆卡片、故事等方法,锻炼儿童的记忆力。
3. 解决问题:设计问题解决任务,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家庭支持与训练1. 家长培训: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康复训练技能。
2. 家庭康复计划:协助家长制定家庭康复计划,确保训练持续进行。
3.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增进孤独症儿童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注意事项1. 保持耐心和关爱: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可能较长,需保持耐心和关爱。
孤独症言语训练

7、和儿童一起玩“过生日”的游戏,请他们 模仿吹蜡烛或吹肥皂泡的游戏。
言语沟通的三步模仿发声
1、训练者与儿童一起看有关动物的图书,模 仿不同的动物叫声,如:狗---汪……,猫--咪……,青蛙---咕……
儿童面前,请他模仿将羽毛吹动。 2、将不同颜色的羽毛放在桌上,然后将
羽毛吹起,请儿童模仿。 3、在桌上划一条界线,训练者示范将棉
花球由一端吹至终点。然后可与他比赛。 4、训练者示范将剪碎的绉纸吹起,请儿
童模仿。
5、将剪碎的纸放在透明袋中,示范往袋内吹, 使绉纸在袋内飞扬,跳动,然后请儿童模仿。
4、利用球让儿童做不同的动作,如抛、踢、 拍等,请他模仿。
5、利用茶具或布娃娃做不同的动作,如斟茶、 喝茶、抱娃娃等,请儿童模仿。
6、请儿童抽出不同的动物图片,由训练者示 范该动物的声和形态,请儿童模仿.
言语沟通的第二步口部肌肉模仿
吹气活动 1、训练者示范吹羽毛,然后把羽毛放在
5、给儿童讲简单的故事(可用图片配合),强调 故事中的一些有趣的声响,如敲门声、时钟声、 老鼠声等,请儿童模仿不同的声响。
6、给儿童唱一些简单有趣的儿歌,请儿童模 仿其中一些有趣的声
孤独症语言训练
言语沟通的第一步动作模仿
1、利用有点明显节奏的音乐,由训练者示 范,要求儿童模仿不同的身体动作,如:踏脚、 点头、弯腰等。
2、模仿生活程序动作,如:起床(打哈 欠)、刷牙、洗脸、吃早餐、读书、游戏、洗 澡、睡觉等来演示,一面做,一面以故事形式 带出。
3、给儿童唱有关手的儿歌;B给儿童唱 有关睡觉的歌,并鼓励模仿动作。
孤独症儿童语言家庭训练指导手册

作用
表F
物 坐椅 蓝天 阳 台 小汽车 玻璃 白云 窗户 花草(芦荟)
内容
目标分析 见表 1、F、F1 见表 1、F、F2 见表 1、F、F3 见表 1、F、F4 见表 1、F、F5 见表 1、F、F6 见表 1、F、F7
作用
表G
物 奶奶 家 姐姐 庭 外公 人 爷爷 物 哥哥 外婆
内容
目标分析 见表 1、G、G1 见表 1、G、G2 见表 1、G、G3 见表 1、G、G4 见表 1、G、G5 见表 1、G、G6
作用
表K
物 滑梯 公 园 玩 具 压压板 秋千 碰碰车 航天魔轮 飞机 汽车
内容
目标分析 见表 2、K、K1 见表 2、K、K2 见表 2、K、K3 见表 2、K、K4 见表 2、K、K5 见表 2、K、K6 见表 2、K、K7
作用
表L
物 车牌号 上车 公 投币 交 找坐位 车 让坐位 去哪 下车
内容
目标分析 见表 2、L、L1 见表 2、L、L2 见表 2、L、L3 见表 2、L、L4 见表 2、L、L5 见表 2、L、L6 见表 2、L、L7
作用
表D
物 水池 刀 菜板 厨 杯子 房 锅 馍 菜 水龙头
内容
目标分析 见表 1、D、D1 见表 1、D、D2 见表 1、D、D3 见表 1、D、D4 见表 1、D、D5 见表 1、D、D6 见表 1、D、D7 见表 1、D、D8
作用
表E
物 洗手间 洗 便池 手 拖把 间 毛巾 洗衣机
内容
目标分析 见表 1、E、E1 见表 1、E、E2 见表 1、E、E3 见表 1、E、E4 见表 1、E、E5
《孤独症儿童语言家庭训练指导手册》 张桂娥 孤独症儿童语言家庭训练指导手册》
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能力训练手册

自闭症儿童各方面能力训练手册自闭症的基础训练内容孩子成功学习的要素1)目光专注2)主动性3)从常规中学习4)宁静环境和简单教材5)教导者全情投入的个别的训练6)适合的课程、父母的爱心和忍耐力一,模仿模仿是一种有意识地仿效别人的行为,是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有一定的注意力、记忆力、动作技能和动机是学习模仿的先决条件,包括使用物件、动作和声音模仿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后,要训练孩子的想象模仿能力,这一条对自闭儿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发音模仿:1)唇音:b p m f e o爸、妈、鼻、花、猫、饱、波2)l t:拉、涂、提、汤、糖、梯(鼓励舔食食物,扮鬼脸,伸出舌头左右摆动)3)鼻音和喉音:g k h d n 凳、小牛、钢琴二,感知觉含义:个体是通过以生理为基础的感官所获得的讯息,加上以往在记忆中的经验,进而对环境作出反应及解释的过程。
儿童是通过感知觉来认识环境的,感知觉对小肌肉及综合感知肌动很重要。
透过知觉去分辨事物对智能发展,计划及组织环境等尤其重要。
自闭儿得差异:感觉异常,对分辨和处理外界资料有困难,通过学习能有助于掌握外界事物的意义,减低他们异常的感知反应。
感知觉种类:触、视、听、嗅、味、本体感觉。
三,大肌肉含义:设计全身或局部大肌肉的姿势及动作的活动。
自闭儿的特点:1)大肌肉能力远超过判断和明白口头及社会要求,形成控制行为的问题。
2)部分儿童缺乏体力及肌肉能力3)平衡力差4)绕过障碍物时显得非常笨5)不会控制速度几力度6)协调身体时有困难透过这部分的训练,可使自闭儿注意自己的身体部分及身体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在社交及行为上的规则。
四,小肌肉含义:运用手指、手腕及协调双手老进行的活动。
自闭儿的特点:能抓握,但个别手指的运用、力度的使用、协调能力有问题。
学习小肌肉活动能帮助自闭儿认识到物件的特质、增强学习上的成功感,促进自理技巧、书写能力等。
建议:1)增强抓握或放下物件、手指力的运用及灵活地使用手指等技巧。
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和沟通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和沟通训练方法孤独症儿童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常伴随言语和沟通困难。
对于这些孩子的家庭来说,帮助他们改善言语和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孤独症儿童言语和沟通训练方法。
一、引导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对于许多孤独症儿童来说,他们可能更擅长使用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
这包括肢体动作、表情和指示物品等。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引导孩子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1. 使用图片牌:为孩子准备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牌,比如食物、玩具等。
当孩子需要表达某个需求时,可以通过指向图片牌来示意。
2. 手势和动作:鼓励孩子使用简单的手势和动作,比如挥手表示再见,拍手表示高兴等。
家长可以通过榜样和模仿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习和理解这些手势和动作。
3. 使用情感图表:制作一张情感图表,列出常见的情感和表情。
当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可以通过指向图表上的表情来表达。
二、使用视觉辅助工具视觉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容易理解和表达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视觉辅助工具:1. 时间表或日程表:制作一张简单的时间表或日程表,用图片和文字标示孩子一天的活动安排。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时间和顺序,减少焦虑情绪。
2. PECS(图片交流系统):PECS是一种使用图片牌进行交流的系统,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家长可以制作一套个性化的PECS图片牌,使孩子能够通过选择和组合图片来进行沟通。
3. 视觉排列工具:使用颜色或数字编码来排列孩子的物品和日常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指示。
三、社交互动训练孤独症儿童常常面临与他人进行有效社交互动的困难。
以下是一些社交互动训练的方法:1. 模仿游戏:与孩子一起进行模仿游戏,通过模仿对方的动作和表情来加强互动交流。
逐渐引导孩子理解和模仿对方的言语和沟通方式。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扮演不同的社交角色,鼓励他们运用已学的沟通技巧与他人互动。
3. 社交故事:编写一些简单的社交故事,描述孩子在不同社交场景中应该如何言行。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一、问题的提出: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通常在三岁前可以察觉,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等方面。
[1]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
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3]三、训练的步骤:(一)了解起点行为:先简单测试儿童语言发展的程度,如使用《自闭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4]。
简易的听指令能力和大肌肉动作的模仿能力,几乎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因为透过这些模仿学习可以促进儿童对外界的认知发展,有助于日后的语言训练。
如果孩子已有说单字的能力时,训练的重点则可放在说短句、表达需求上。
(二)拟定学习目标:了解儿童的起点行为与分析现有能力后,要具体地列出他该增进的行为和该减少的行为,并让家长了解,配合共同教导。
(三)实用的原则: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顺序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不例外。
例如一个孩子还不会说话,妈妈却拿着果汁要他说出“喝”才给他,结果弄得孩子大发脾气,妈妈沮丧不已。
如果这个妈妈能了解孩子的学习重点在于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仿说,她就不会缘木求鱼地要孩子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A、A1
物品门
目标分析
门、门的颜色
形状、作用、
相关动作
1、听指令指门或看门一门在哪?
16、门是方的还是圆
的?
作用
提高孩子的
认知能力、
理解能力、
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语言表达能
力、
配合能力、
听指令能力
表1、A、A2
5、听指令做动作一一开电视柜
25、孩子发指令提问,妈妈回答
8、将以上动作以照片的形式拍下来,让孩子回答:妈妈在干什么?” “己
24
表1、A、A4
表1、A、A6
表1、A、A8
作、
材料、形状
2、听指令做动作——拿书
17、书放在哪里?——放在书柜上。
表1、A、A10
物内容鞋柜鞋柜
概念、
作用、
相关动作、
形
状、
颜
色、
鞋的
大
小、
分
类、
材料
目标分析
1、听指令模仿动作一一坐下(门口放小凳子)
2、听指令做动作一一坐下
3、模仿妈妈一一脱鞋
4、听指令做动作一一脱鞋
5、模仿妈妈拿鞋站起来
6、听指令拿鞋站起
7、模仿妈妈把鞋放入鞋柜
8、听指令把鞋放入鞋柜
8听指令放入鞋柜在把柜门关上
10、妈妈做动作让孩子说动作指令
11、把妈妈,孩子以上动作的以照片形式照下来,让孩子看照片回答:妈妈在干什
么?自己在干什么?
12、让孩子给妈妈发指令妈妈做脱鞋、放鞋、关柜门的一系列动作。
13、妈妈提问孩子说:这是谁的鞋?
那是谁的鞋?
妈妈说:孩子哪双是你的鞋?哪双是我的鞋?
14、谁的鞋大?
表1、A、A10
表1、B、B2
8
表1、B、B6
表1、C、C1
表1、C、C3
表1、C、C5
5、什么时候盖被子?一一睡觉的时候
6、被子是软的还是硬的?——软的
7、被子软不软?——软
8什么是软的?一一被子软
9
表1、C、C7
8
20
表1、D、D1
表1、D、D3
表1、D、D5
表1、D、D7
13、家长设置情景,与孩子一块互动式对话。
表1、E、E2
表 1、 E 、 E4
5、毛巾上有花吗?一一有
6、毛巾是用来干什么的? 一一擦脸
7、擦脸用什么?一一毛巾 8毛巾是用来擦脸的吗? ——是 9、什么是用来擦脸的? 一一毛巾
10、模仿动作 ——拿毛巾、拧毛巾、擦脸、放毛巾
11、听指令做动作——内容同上 12、把上一过程拍下来,问孩子相关动作问题
13、你在干什么? ——内容同10 14、毛巾是软的还是硬的? ——软的 15、毛巾是用什么做的? 一一布毛
物 毛巾
4、毛巾是什么颜色的——根据实物回答 目标分析
拖把
拖把的作用、相关动 作、听指令程度
问。
16、毛巾脏了怎么办?洗洗
17、用什么洗脏毛巾?水
18、根据实情强化孩子问题。
目标分析
1、听指令模仿指一一小汽车
2、听指令指小汽车
3、模仿发音 小---汽—车
4、 听指令发音
小—汽—车
5、 观察后进行泛化性思维。
问:
6、这是什么? ——小汽车
7、小汽车是什么颜色? ——红色
8、小汽车是什么形状的? 一一长方形
9、 小汽车有几个轮子?一一四个 10、 小汽车用什么跑? 轮子 11、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一一圆形的。
12、什么是圆形的? 一一轮子
表 1、 F 、 F2
目标分析
蓝天
蓝天的颜色及不同变
表 1、 F 、 F3
物 内容 小汽车小汽车的形状、作用、
位置
生。
表1、F、F4
表1、F、F6
9
表1、G、G1
表1、G、G3
表1、G、G5
表1、G、G7
表1、G、G7
11、爸爸姓什么?/妈妈姓什么?
12、爸爸是男的还是女的?
13、爸爸是男的吗?
14、爸爸在哪儿上班?
15、爸爸是干什么的?
16、爸爸的儿子是谁?
17、爸爸的妻子是谁?
18、妈妈的丈夫是谁?
19、爸爸的妈妈叫什么?
20、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21、爸爸的衣服呢?
22、这是谁的爸爸?
表1、G、G8
表2、H、H1
2、H、H3
表
表2、H、H5
表 2、I 、11
目标分析
目标分析
2、听指令发音一一湖------水
3、这是什么?
湖
4、湖里有什么? -----水
5、还有什么? ---- 小鱼
6、小鱼是在水中游吗?
是
7、湖上面还有什么? 一一船、小鸭子 8那你唱个《小鸭子》好不好 一一执行
9、小鸭子会不会游水?一一会 10、小鸭子在哪游水?
——湖里
11、湖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 一一清清的 12、湖里的水可以喝吗?
不可以
假山
关于假的位置、形状、
材料及结构
湖水
关于湖水的性质和来 1、认识湖并发音
湖 --- 水
源及其作用 1、认识假山、并模仿发音
假 山
17、根据实情问孩子相关的问题,或父母当学生回答问题。
13、为什么不可以喝?因为是脏的14、根据实物让孩
子回答相关的问题
表2、I、13
16、指一指小花/小草 执行
17、实景的强化比抽象的更容易训练孩子。
表 2、 I 、 15
物
内容
公园环境公园名称、位置、环境
目标分析
1、听指令回答: 你想干什么? ” 一—玩
2、去哪玩?
公园
3、公园好玩吗?一一好玩
表 2、 I 、 16
目标分析
售票处售票处的位置、特性、
1、问:我们要去哪儿”?一一公园 人物
2、公园可以进吗?一一可以
3、那我们要不要进去?一一要
4、那要不要给门口的阿姨说一声
一一要
5、问阿姨好”
4、公园里有什么?一一小花、小草、大树、水
6、阿姨是不是在售票? 是
表 2、 I 、 17
目标分析
1、认识并模仿发音 花坛
2、指认并发音 花坛
3、问:这是什么? ” 花坛
4、这里有什么?一一花
5、花是不是香的? 是
6、花坛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
7、花坛是方形的吗? 不是 &花坛是不是很大?
是
9、花坛大还是花盘大? ---- 花坛大
10、数一数附近有几个花坛
11、把花坛拍成照片,问孩子相关问题。
12、根据孩子回答情况延伸问题内容。
表 2、J 、J1
物
内容
花坛 花坛的位置、形状、大
小、特性
表2、J、J3
表2、K、K1
内容目标分析作用
表2、K、K5
表2、K、K7
9、坐汽车去哪里?一一回家
10、怎么回家?坐汽车回家
表2、L、L2
表2、L、L4
4、你动了没有?一一没有
5、你在哪坐?——座位上
6、座位是用塑料做的吗?一一是
7、座位是什么做的?一一塑料
8、谁在座位上坐?我
9、坐座位上好不好?一一好
10、谁没有座位?一一爷爷
11、爷爷是不是站着的?是
12、站着累不累?累
13、那你把座位让爷爷坐好不好?一一好
14、听指令给爷爷让座位。
15、教孩子这一过程,给他一个好的模式。
16、孩子做的非常好,给他表扬或拥抱等。
表2、L、L6
11、下车了要对司机叔叔说:“一—叔叔再见
12、孩子做相关动作,父母可在一边提示。
13、让孩子明白这都是日常的生活自理。
表2、M、M1
表2、M、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