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场开挖及环保恢复方案
碎石矿山运营方案

碎石矿山运营方案一、碎石矿山概况碎石矿山主要用于采石、破碎和筛分碎石,根据不同的用途,碎石可以分为不同的规格和品种。
碎石的成品可以直接用于混凝土、沥青、路基等建筑材料的生产中,也可以作为填料和辅助材料进行利用。
碎石矿山的规模和产能通常与所在地区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密切相关,因此碎石矿山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碎石矿山的运营模式根据碎石矿山的规模和产能,以及当地的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运营模式。
其中,常见的运营模式包括自营和合作。
1.自营模式自营模式是指由矿山自行投资、建设和运营,通常适用于资源丰富、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
在自营模式下,矿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灵活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以适应市场变化。
同时,矿山还可以利用自有的销售渠道,直接面向终端用户销售碎石成品,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和提高利润率。
2.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矿山与其他企业或单位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通常适用于资源匮乏、市场需求较小的地区。
在合作模式下,矿山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和市场,降低投资风险和运营成本。
同时,矿山还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拓展销售范围和提高市场份额。
三、碎石矿山的生产管理碎石矿山的生产管理是碎石矿山运营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对于矿山的运营至关重要。
1.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碎石矿山生产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人员招聘、培训、激励和考核等方面。
在人员管理方面,矿山应建立健全的招聘机制,选择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生产水平和安全意识;此外,还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碎石矿山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设备采购、维护、保养和更新等方面。
在设备管理方面,矿山应选择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应建立定期检查和保养的制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此外,还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及时更新设备,保持生产的竞争力。
施工专项环保方案

施工专项环保方案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7)《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环境影响报告》及批复意见1.2编制目的为了有效保护工程沿线的的生态、自然、社会和人民生活环境,防止因工程建设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切实改善项目影响区的生态环境,为工程管理、项目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正常施工、组织有序、管理规范;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减少废气、污水排放、噪声排放、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1.3适用范围XX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XX2.2自然条件2.2.1地层岩性XX2.2.2水文地质条件XX2.2.3地震XX2.2.4气象特征XX三、环水保护总目标1、环保目标: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和最强力度的恢复。
2、水保目标:预防和控制项目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并在工程顺利建设和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重建新的更好生态环境。
四、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4.1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专人专岗专职负责有关环境保护施工管理制度的落实。
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
环保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环保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对所属工程的环境保护负有监督、检查的管理责任。
4.2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及公司环境标准,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物、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详见环境保护和保持保证体系框图),保证环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3各岗位环保职责1、项目经理环保职责(1)贯彻实施国家及集团公司环境方针、目标、适用的法律法规;确定项目部的环境目标和指标,组织编制环境保护方案,对项目部的环境管理负全面责任。
弃碴场复垦方案(3篇)

弃碴场复垦方案弃土弃碴场设置标准一、弃土、弃碴场位置选择设置标准弃碴场选址依据设计文件规划或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
一般选择在坡度较缓、易于开发处,避免大面积汇水地带的滞留谷地,保证山体和自身稳定。
选择时应注意不选择当地保护环境与风景区范围内,选择位置不靠近河道、桥梁、涵洞口与暗河口处,不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和交通。
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地理位置的施工地段,应按设计要求及时配套完成环保工程。
弃碴场现场位置选址标准:①就近选择,减少运输距离和运输工作量;②全面规划和协调,集中弃土和弃碴,以免随处零散弃碴给防护带来的不便问题;③弃土场尽量布设在缓坡、山谷地或荒沟中,减少拦碴工程量,并尽量减少占用农地、耕地,不得挤占河道、公路边缘;④弃碴场应避免设在山洪下泻通道,以免造成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
同时弃土场不得设置于崩塌、滑坡等危险区的上方;⑤弃碴场应该有足够大的容量,且易于防护,可以将单位弃碴量的防护工作量和防护成本降低。
二、弃土、弃碴场场地平整设置标准进行场地平整时,现场设置专人对弃碴进行统一指挥,合理安排弃碴先后部位。
在进行场地平整前,修建一条由施工部位通往弃碴场的主施工便道。
为保证弃碴坡脚有充足的石料进行浆砌石挡碴墙的砌筑,利用弃碴便道先填筑部分土石碴,弃碴坡脚控制在挡墙范围以内。
弃碴采用自下而上分层填碴的方式,分层厚度___m,填筑时从挡碴墙顶起坡,每层填筑完成后,采用推土机摊平,高峰期推土机不足采用装载机配合。
为保证碴场场区排水,弃料填筑时从靠山侧向田园侧放坡,坡比大于___%。
三、弃土、弃碴场档碴墙设置标准弃土、弃石、弃碴等堆置物易发生滑塌,或堆置在坡顶及斜坡面时,必须修建挡碴墙。
挡碴墙按结构形式分为重力式、悬臂式和扶臂式三种型式。
根据拦碴数量、碴岩性、地形地质条件、建筑材料等因素选择确定墙型。
选择墙型应在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墙体安全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可靠、合理、美观的原则,进行多种设计方案分析比较,选择确定最佳墙型。
矿山治理施工方案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方案公司目录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1、工程概况 (4)1.1 工程总体说明 (4)1.2 工程内容 (4)1.3 主要工程量 (4)1.4 施工部署 (6)1.5 执行技术标准 (7)2、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7)2.1 施工组织部署的原则 (8)2.2 具体部署 (8)2.3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8)3、人员及设备管理 (10)4、施工准备 (11)4.1 施工准备说明 (11)4.2 施工组织准备 (11)4.3 施工技术准备 (11)4.4 协调工作的准备 (12)4.5 施工准备工作 (12)4.6 施工现场准备 (12)5、整体施工方案 (13)5.1 编制依据的原则 (13)5.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4)5.3 施工测量 (14)5.4 土石方工程施工 (20)5.5 砌筑工程施工 (25)5.6 植草绿化工程施工 (28)5.7 排水工程施工 (42)5.8 围护工程施工 (46)5.9 灌溉工程施工 (53)5.8 跌水消能池工程施工 (56)5.9 生产路工程施工 (58)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62)1 质量管理体系 (63)1.1 质量方针及目标 (63)1.2 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63)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65)2 质量控制措施 (66)2.1 组织性措施 (66)2.2 规范性措施 (66)2.3 加强计量、机械设备管理 (67)2.4 一般施工过程控制 (67)2.5 关键施工过程控制 (68)2.6 严格质量检查,认真执行奖罚制度 (68)2.7 执行技术负责制度 (69)2.8 严格执行“三检制”和“例会制” (69)2.9 加强工程资料管理 (69)2.10 与业主监理协调配合抓好工程质量 (70)2.11 坚持工程保修、回访和服务 (71)三、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72)1 安全管理体系 (73)1.1 安全管理方针及管理目标 (73)1.2 安全保证体系 (73)项目安全生产体系框图 (74)1.2.2 安全生产责任制 (74)1.2.3 建立安全生产例会 (75)1.3 安全管理制度 (75)2 安全生产措施 (75)2.1 机械挖土安全措施 (75)2.2 消防管理措施 (76)2.3 安全用电管理措施 (76)2.4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77)四、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79)1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80)1.1 管理目标 (80)1.2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80)2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81)2.1 优化施工现场的场容场貌,改善现场条件 (81)2.2 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现场措施 (81)五、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 (85)1 施工进度计划 (86)2 工期保证措施 (87)3 缩短工期的主要措施 (89)4 季节性施工措施 (90)六、资源配备计划 (93)1 施工机械投入计划 (94)1.1 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94)1.2 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94)1.3 施工设备使用计划 (94)主要施工设备用量计划表 (94)2 管理、技术人员、劳动力安排计划 (96)2.1 管理、技术人员安排计划 (96)2.2 劳动力组织与配备 (97)劳动力计划表 (99)3 材料计划 (99)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表 (100)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1.1 工程总体说明该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目前采场形成一个排土场。
采石场开采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编制原则 (2)四、采石场概况 (3)五、采石场开采方案 (4)(一)开采方式及开采方法 (4)(二)开采要求 (5)(三)开采方案 (5)(四)人员、机械配置 (6)六、采石场施工管理措施 (7)七、采石场安全设施 (8)八、环境保护措施 (8)九、恢复方案 (9)十、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0)10.1安全生产目标 (10)10.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0)10.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十一、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 (12)11.1环境保护措施 (12)11.2文明施工 (13)一、工程概况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一合同段,主线起讫里程为K4488+800—K4501+480,路线全长12.7公里,路面宽度21。
5米,路基填方192。
2万㎥(含台背填土),路基处理20.9万㎥。
本项目位于海拔4100—4570m高原地区,河谷狭窄,水流较急,阶地较发育。
谷地两岸支沟口多见发育有洪积扇,堆积物以卵砾石土、碎石土和亚砂土为主,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较少,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9。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一合同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10.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一合同段工程施工合同及工程量清单;11.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三、编制原则1、采石场的选址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既要考虑运距上经济,又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石料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石料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日期:二〇一九年九月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1)1.1工程主要情况 (1)1.2各专业设计简介 (1)1.3工程施工条件 (2)1.4综合说明 (3)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置 (5)2.1施工总体目标 (5)2.2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 (6)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9)3.1削(清)方工程 (9)3.2封边墙 (14)3.3挡土墙工程 (22)3.4覆土绿化 (27)3.5监测预警工程 (29)3.6临时用水用电工程 (31)第四章质量体系与措施 (32)4.1创优规划及其落实措施 (32)4.2质量保证体系 (34)4.3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35)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 (44)5.1安全保证体系 (45)5.2安全奖罚制度 (46)5.3安全保证措施 (46)第六章文明、环保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59)6.1环境保护 (60)6.2文明施工措施 (69)6.3成品保护措施 (75)6.4抗洪防汛措施 (76)6.5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76)6.6与设计单位、地方及相邻标段的配合的措施 (77)6.7文物保护措施 (77)6.8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78)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80)7.1保证工期方案 (80)7.2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82)7.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83)7.4施工进度计划图 (85)第八章资源配备计划 (88)8.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88)8.2设备配备 (93)8.3材料供应 (95)8.4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96)8.5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97)第九章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97)9.1削坡整形工程 (97)9.2混凝土工程 (98)9.3砌体工程 (100)9.4钢筋工程 (101)9.5绿化工程 (102)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103)10.1冬季安排与措施 (103)10.2雨季安排与措施 (105)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1.1工程主要情况本项目位于XX市保安镇西南方向,治理范围约107845m2。
碎石路面修复施工组织方案(完整常用版)

碎石路面修复施工组织方案(完整常用版)
1. 前言
为有效提高道路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我司对存在碎石路面的道路进行修复。
2. 施工准备
- 确认施工区域并划定施工范围
- 安排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 修复材料和设备的准备
3. 施工工序
3.1 清理杂物
清理道路上的各种垃圾,并对沟槽进行清理。
3.2 压实路基
采取机械振动压路机对道路进行夯实,使路基坚固耐用。
3.3 加铺碎石
在路面上均匀地加铺碎石,保证厚度齐整,铺设密实。
3.4 压实碎石
采用机械振动压路机对碎石进行夯实,使其稳固牢靠。
3.5 洒水压实
在遇到高温和干旱的气候条件时,采用洒水车进行喷淋,增加施工现场的湿度,利于压实。
3.6 定型碎石
采取手推压路机对碎石进行定型,以达到施工要求。
3.7 环境整治
在施工结束后对路面碎石进行清理,迅速将施工材料和设备撤
离施工现场。
4. 注意事项
-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牌,确保安全。
- 施工人员应穿着安全服装,遵守安全规定。
以上是我司的这一次碎石路面修复施工组织方案的完整常用版,希望能得到您的采纳。
管沟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和主要工程量一、概况1.本工程概况及工程量综合说明本工程为管沟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工程,土方开挖量为129460立方米,石方开挖量为18000立方米,2.工程名称:《西南成品油管道项目土石方工程第4施工标段工程》3.工程起止范围:起桩号40-01/111陆川,止桩号40-01/144陆川与玉林界4.工程简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重点工程。
管道起于广东省茂名市,止于云南省昆明市,途经广西自治区、贵州省,管道全长1691公里。
管道采用单管密闭顺序输送工艺,按油品性质相近的原则顺序输送90#汽油、95#汽油、0#柴油。
设计输送量1000万吨每年,设计压力10Mpa。
管径为DN200~DN500,管材采用X52和X60两个等级,根据管径及重要程度选用ERW管、螺旋埋弧焊钢管或UOE直缝钢管。
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情况,分别采用FBE和3PE进行外防腐。
本标段负责起桩号40-01/111陆川,止桩号40-01/144陆川与玉林界段的管沟土石方施工,长度为34.9公里。
管线除跨越、架空管段外,一般采用进地敷设的方式工,管线埋设深度按施工图纸要求,特殊地段架空敷设或地面敷设砌堤保护,石方段管沟超挖0.2m,用以铺垫细土管床,管线回填后,恢复地貌原状。
5.工程承包范围概况:本标段内的线路交桩放线、管沟土石方开挖、管沟土石方回填、施工作业带的清理、施工临时道路清障及修筑、施工场地和施工临时道路的清理及地貌恢复、与管道安装单位的施工配合。
6.施工场地自然条件及社会依托:施工场地自然条件:本标段内地貌分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石山六类,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8%。
平原地区主要有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南宁盆地和郁江平原。
境内石灰地层分布广,加上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
宜州以北海拔逐渐升高。
南丹至河池一带有密集的峰丛、峰林石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318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碎石场开挖及环保恢复方案G318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A标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总体方案三、开挖施工方案四、环保方案五、环保恢复方案六、安全措施七、环保管理机构八、环保管理体系九、环保管理制度取土场开挖施工及环保恢复方案一.工程概况G318日喀则机场至日喀则市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线路起点位于机场进场路与G318交叉处,路线终点在白朗县阿亚村,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面,设计时速100千米每小时,路基宽度25米,路线全长26.5千米,白朗连接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千米每小时,路基宽度12米,白朗连接线全长7.015千米,本合同段包括挖方约71.6万立方米,填方约440万立方米,其中路基填方381万立方米,结构物台背回填13.6万立方米,回填砂砾45万立方米,为了完成工程主干线填方工程,经业主同意,在我标段K5+300设置碎石场,碎石场占地坐标N: 29:19:00.48996 E: 89:17:13.56576,行政区域归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当乡雄卓村,占地面积为14.104亩,取石方量为5万立方米,在我标段K22+400设置碎石场,碎石场占地坐标N: 29:15:05.40438 E:89:07:37.67400,行政区域归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乡阿亚村,占地面积为22.65亩,取石方量70万立方米。
二、总体方案公路的建设对于沿线的环境影响很大。
由于碎石场承担的取石方量比较大,约5-70万方,造成了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特对碎石场取石完毕后进行修复,尽快恢复生态环境。
碎石场设置排水工程、平整及覆土、复垦和绿化。
三.开挖施工方案将取石坑表面种植土清除,堆放在界沟外侧,整形码方。
待复耕时使用;表面土不宜种植应废弃处理。
取石坑的边坡一般为1:1.5,当取石坑底及边坡部须用种植土覆盖时,边坡减缓,以便机械能上下移动。
取石坑的坑底纵坡不小于0.2%,坑底高出附近水域的常水位或附近桥涵进水口标高,以便使取石坑的积水能及时排走。
取石坑底横坡做成向路线外倾斜的坡度为2~3%的单向坡,当取石坑坑底宽度大于6m时,做成向中间倾斜的双向横坡,并在中部设置底宽为0.4m的纵向排水沟。
在坑底纵横向上设置连通的排水沟,避免取石作业面积水。
取石坑界沟外侧边缘与取土坑坑底高差大于2m时,设置宽度不小于3m、向外倾斜横坡为1~2%的护坡道。
在取石坑取土时,清除表层耕植土后,用挖掘机一次深挖到要求深度(4.0m)。
土要堆放起来,放置2~3d,起到一定的渗水作用。
取石坑大于5000m2时,中间应留2.0m土埂作为相邻两个取石坑的中间埂,供施工机械通行,并利于今后发展养殖业。
在取石过程中应及时做好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积水工作。
清理场地的废料和土方工程的废方处理,不得影响排灌系统及农田水利设施。
按图纸规定或工程师的指示在适当地点设置弃土场,有条件时,力求少占土地,并结合改地造田。
当设置弃土堆时,按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在工程完工时及时清除干净,以免堵塞河道和妨碍交通。
挖石方工程中的大型弃方场地,采取以下水土保持措施:废方堆放点统筹安排,堆放点远离河道,尽量不要压盖植被,尽可能选择荒地;及时对弃方进行压实,并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可以种植草皮、灌木或树木,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能美化环境;尽可能对弃土方整平用作耕地。
为尽快降低土的含水量,用重型铧犁或旋耕犁反复翻拌,边翻拌边晾晒,1d 应至少翻3遍以上,直至达到接近最佳含水量为止,若遇下雨,应将已晾晒的接近最佳含水量的土覆盖。
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检查,一经发现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立刻制止,无偿恢复原貌,并且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罚。
四、环保方案(一)、环境保护原则和目标原则: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目标: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
(二)、环境保护措施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往往需要开采大量的砂石材料用于路面。
而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又容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产生破坏和危害,主要包括料场开采对植被和山坡体安全稳定的破坏,破碎筛分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噪音对大气质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冲洗筛分所产生的废水、废渣对河流、山谷、陆地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等。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所需的砂石材料生产,首先应从设计上充分考虑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案,尽量利用工程开挖的弃渣有用料加工混凝土骨料,尽量减少料场的开采范围,使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趋于和谐统一。
采料场的规划设计,应选择开采面积小,有用储量大的采区,同时应对开采区的坡体稳定、支护方法提出具体要求,防止开采设计不当引起的山体失稳、滑移对工程和人居造成伤害。
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废料应在指定的利于采取防护措施的位置堆存,并做好排水等防护设计。
砂石料加工工艺流程的设计,应在满足路面集料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环境影响相对较轻的干法生产工艺,尽量减少废渣的弃置,使其达到环保要求。
1、料场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在场料源比选和开采方案的设计,我们在保证集料质量、储量的前提下,选择有用储量大于80%的料场,覆盖层厚度要尽量小,以减少剥离量和弃料。
料场开采过程中,采取以下环保措施:(1)、在开采坡顶设置截水沟,当开采面坡顶汇水面积较大时,坡面上还应设置必要的急流槽,将汇集的雨水、地下水截至指定排水管涵,杜绝乱排、乱放,防止沟涵设置不合理而引发的泥石流。
(2)、搞好表土弃渣规划,防止弃渣乱堆乱倒,同时应规划好施工道路的布置和支挡建筑物,做好必要的排水设施,在下方设置挡土墙(详见料场平面布置图)。
(3)、在弃渣场的运行阶段,应加强弃渣场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加强对堆存边坡的安全监测,防止发生偶然安全事故。
(4)、开采钻爆时,优化爆破参数,控制扬尘。
爆破前,应在岩石面洒水湿润,爆破后进行洒水降尘,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5)、爆破施工前,应注意对爆破冲击波和震动的控制,在爆破参数的设计上应优化控制单响药量,控制质点振动速度,以避免冲击波和飞石对邻近建筑物或设施的破坏。
(6)、料场使用完毕后,做好清场与植被恢复,有条件时,可人造耕地或植树造林。
并对已形成的开挖坡面、弃渣场加强防护处理,使其达到永久稳定,避免人为滑坡和泥石流发生。
2、加工过程中的环保技术措施为控制和降低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首先应我们从破碎设备选型和工艺设计上进行控制,其次还要进行详细的环保设计,并对施工和运行管理提出满足环保要求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破碎设备选型中的环保措施砂石加工设备大多是强烈的噪声源和尘源,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对生产人员健康产生威胁,在系统设备选型时我们充分考虑以下措施,选择了对环境污染小的施工机具设备:(1)、破碎机的选择,应在满足工艺确定的破碎比前提下,同类破碎设备尽量选择重心低、转子或辐板运动幅度小、防护性能优良的的破碎设备,从源头将噪音控制在最小程度。
(2)、振动筛在保证筛分效率的基础上,筛网尽量选择减震效果好的聚氨酯筛网。
(3)、在系统规划阶段就要从环保理念出发,将系统的位置选择在距离办公生活设施和居民区较远的地方,同时破碎筛分车间尽量选择在山凹区域,避免扬尘和噪音扩散。
(4)、破碎设备安放的基础在设计时应采用能够降低设备振动的结构形式,或采用有利于减弱设备振动的新材料。
(三)植被保护施工作业前,地表土清理到用地边界,清表时,严禁烧荒,避免引发火灾。
表土集中堆放,对弃土场进行全面环保处理,坡面进行植草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及绿地、耕地的损坏(四)防尘降噪施工时,定期对施工便道进行洒水降尘,防治施工扬尘对地表植被和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运输易产生扬尘的土石方,运输车辆应装料适中,必要时采用篷布覆盖。
注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根据施工需要,进行限时作业。
少数高噪音设备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须在夜间施工的应先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
(五)水污染防治清理施工机械、设备及机械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河流、池塘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倾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木,枯草、各种包装袋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恶臭气体物质。
竣工交验后,也要将装备、剩余材料、垃圾和各种临时设施清理。
五、环保恢复方案取石结束后再将表土均铺在整后的取石坑内,采取绿化方式恢复植被,以保护环境,对碎石场撒草籽进行绿化,草籽须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且适于本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撒播草籽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15g到20g,草籽埋入深度不小于5cm,为使草籽均匀分布,可将草籽与砂混合。
草坪种植绿化还需满足一下要求:1、撒播草籽土质应为种植土,厚度不少于30cm厚。
2、植草应在天气和灌溉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才进行。
3、植草范围内必须保持无杂草,可提前2星期用化学除莠剂或人工除草。
4、植草完毕后应浇水养护但不得过量浇水或水侵。
5、最后必须维持的草坪高度2-3cm。
6、经常性的施肥和除病虫害。
六、安全措施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护一切必要而合适的标志牌,设置警示标志,以便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施工时按业主要求设专职安全员,身着安全背心,手持红、绿色指挥旗,佩带安全员服务胸卡上岗疏通交通并负责指挥车辆和清扫保洁,自觉服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的安全监督,并按照安全监督部门要求,切实做好工程、车辆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
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手严禁酒后上岗,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
碎石场地安装夜间照明设施,方便行人行走。
采用合理设计和修筑临时便道,保障施工运营安全,疏导交通。
为防止过往车辆误入施工区,在绕行便道设醒目标志及安全栏杆,防止非施工车辆进入,并派专人看护,坚决杜绝外来车辆进入。
在开挖土场界沟外侧四周设栏杆,并做出明显标识,留有进口与出口,专职安全员在进口及出口观察指挥过往车辆,避免车辆冲入取土坑,造成恶性事故。
夜间为防止过往车辆误撞支架及安全栏杆,在支架及安全栏杆上设彩灯,将轮廓线标识清楚,并在前方100m设缓行指示,使过往车辆具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七、环保管理机构碎石场恢复施工前成立项目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长为项目经理,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担任。
组员由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工程管理部部长、安质环保部部长、物资设备部部长、计划财务部部长、综合管理部部长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