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基础知识(3)
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导语: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不仅包括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包括现代汉语各方面。
下面YJBYS店铺讲解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欢迎参考!第一节语音语音的基本概念(一)、音节和音素音节: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口语发声‖:kǒu —yǔ —fā —shēng音素:构成音节的最小的语音单位k,ou ; y,ü ; f,a ; sh,e,ng(二)、元音与辅音音素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元音:气流通过口腔不受显著的阻碍,声带颤动,响度较大,可以延长的音素。
例:a 、 o 、 e 、 i 、 u、ü辅音:气流在口腔的不同部位受到一定的阻碍,声带颤动或不颤动,响度较小的音素。
例: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三)声母、韵母、声调1、声母21 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zh ch sh r z c s2、韵母39个,其中:单韵母10个a 、 o 、 e 、ê 、 i 、 u 、ü 、 -i (si)、–i(shi) 、 er复韵母13个ai 、 ei 、 ao 、 ou 、 ia 、ie 、 ua 、uo、üe 、 iaoiou 、 uai 、 uei鼻韵母16个an 、 ian、 uan 、üan 、 en 、in 、 uen 、ün、 ang 、 iang 、 uang 、 eng 、 ing 、 ueng 、ong 、 iong3、声调:阴平调第一声ˉ 阳平调第二声ˊ上(shǎng)声调第三声ˇ 去声调第四声ˋ第二节汉字一、汉字的构造: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1、象形:描画事物形状。
(日月人子牛羊井网)2、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
(一二三刃上下)象形字、指事字一般是单一的形体,不能再分为两个字,所以称为―独体字‖。
国开本科现代汉语专题第三章词汇词语的活用边学边练

国开本科现代汉语专题第三章词汇词语的活用边学边练摘要:一、引言二、词汇词语的活用概述1.定义及意义2.活用的类型与特点三、国开本科现代汉语专题第三章内容梳理1.词汇的构成与分类2.词语的语义与语用四、边学边练方法与策略1.学习资源的利用2.实践活动的设计3.学习成果的评估与反馈五、活用词汇词语的实践案例分析1.案例一:词汇的创意运用2.案例二:词语的活用技巧六、提高活用能力的建议1.增加阅读量,丰富语言储备2.注重语境,灵活运用3.培养语感,加强实践七、总结正文:一、引言在国开本科现代汉语课程中,第三章主要讲述了词汇词语的活用。
词汇和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其活用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第三章内容进行梳理,并为大家提供一些边学边练的方法与策略。
二、词汇词语的活用概述1.定义及意义词汇词语的活用,指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对词汇和词语进行灵活、创造性的运用。
活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活用的类型与特点词汇词语的活用包括词义的变化、词性的转换、词语间的搭配等。
活用具有以下特点:(1)符合语境,表达合理(2)注重语义,强调表达效果(3)创新运用,丰富表达形式三、国开本科现代汉语专题第三章内容梳理1.词汇的构成与分类本章首先介绍了词汇的构成,包括语素、词义、词形等方面。
同时,对词汇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如实词、虚词、成语、习惯用语等。
2.词语的语义与语用接下来,本章探讨了词语的语义和语用。
语义是指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包括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语用则是指词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价值,如词语的搭配、语境中的运用等。
四、边学边练方法与策略1.学习资源的利用为更好地掌握词汇词语的活用,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学习资源:(1)教材:深入研读教材,理解知识点,积累实例(2)网络资源:搜索相关文章、案例,进行对比分析(3)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丰富语言储备2.实践活动的设计(1)创意写作:围绕一个主题,运用所学词汇词语进行创意表达(2)模拟对话:设置特定语境,进行模拟对话,注意词语的活用(3)语言游戏:参与语言游戏,提高词语活用能力3.学习成果的评估与反馈(1)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2)同伴评价:邀请同学、朋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建议(3)教师辅导:向教师请教疑难问题,寻求指导五、活用词汇词语的实践案例分析1.案例一:词汇的创意运用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演员运用了“弹指神功”这一词汇,将其活用为一种搞笑的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 上 第三章(词汇概说 )

语法意义: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
2
词汇概说
2
(书一)语语词素汇音意(义s(h成ū)本的著作) 马虎
语法意义(名词)
语音(mǎ hu)
词汇意义(不认真)
语法意义(形容词)
语音(ma)
吗
词汇意义(无)
语法意义 (疑问代词)
①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 的语素叫实语素; ②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的语素叫虚语素;
2
词汇概说
语素的作用和职能是构词,语素是构词的单位
如语素“丽”、“戏”、“初” 构成“美丽”、“丽人”,“戏曲”、“游戏”,“初一”、 “初五”等词
2
词汇概说
3、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为语素的语言单位)
2
“蜡烛”中的“蜡”和“烛”可以为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 蜡烛 :花烛 香烛 火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词汇概说
现代汉语的语素:
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天、地、河、农、土、啥、而、吗”;
2
②也有双音节的,如“踌躇、荒唐、牢骚、参差、尼龙”
③也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如“法西斯、海洛因、迪斯科、巧克
力、乌鲁木齐、奥林匹克”
**语素不能再分成更小的音义结合体,一旦拆开,要么不表示任 何意义,要么表示毫无关联的其他意义
1、词汇不是词,词汇是一个集合体,如小学生词汇、大学生词汇、方言 词汇、古语词汇 2、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所有的语句都是由各种各样的词经过一定的 方式排列组合而成的。
二二 词汇单位
2
词汇概说
二、词汇单位
2
词汇单位
语素
词 固定短语
2
词汇概说
(一)语素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第三章 词汇

词汇
1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概述 第二节 词的构成 第三节 词义 第四节 义素分析和语义场 第五节 词汇的构成
第六节 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第七节 词典和字典
2
第一节词汇概述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 要使自己的语言 生动活泼, 就要掌握丰富的词汇;要掌握词汇, 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有关词汇的基本知识,了解词的内部 结构规律, 正确地理解和解释词义,以便提高我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一、词和词汇 (一)词 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代表一定的意义,具 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 所谓“能够自由运用”,是指词本身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 独立地自由地用来造 句,能 自由地从一句话换到另一句话里去。 例如“小红吃葡萄”里的三个词,都可以分别自由地用 来造句, 并不是一定要这样固定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也可以说“小红爱学 习”、“他吃苹果 ”、“葡萄丰收了”等。
多音节语素数量不多,在现代汉语语素中不占主要地位,一般也比较容 易辨认。
11
(2)实语素和虚语素
实语素是具有比较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虚语素是没有实在的词 汇意义的语素。 例如:“ 改革”中的“改”和“革”,以及“胖 子”“阿姨” “以前”中的“胖”“姨”“前”都有 实在的词汇意义, 都是实语素;其中的“子”“阿”“以”都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 一些语法意义或抽象的词汇意义),都是虚语素。 汉语的语素中绝大部分是实语素,虚语素的数量很少。汉语中多音 节语素基本上都是实语素 ,单音节语素中绝大多数都是实语素,极少数 是虚语素。 虚语素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具有抽象的词汇意义的,主要用来构成 汉语的虚词,其构词能力 很弱,数量也十分有限,如“以前”中的“以” 和“因而”中的“因”和“而”;另一种是 具有特定的语法意义的,其 构词能力很强,数量也不多。 这后一种由于在词中的位置比较固定,处 于词的前部的叫前缀,处于词的后 部的叫后缀 。总起来叫词缀,跟词缀 相对的叫词根(是词中表示基本意义 的语素)。例如:“阿姨”“胖子” 中的“阿 ”和“子”,分别是前缀和后缀(都是虚语素),“姨”和“胖” 则是词根(都是实语素)。
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三章 造词法

50年代后开始有所区分,关于其关系的几种观点:
1. 概念纠缠不清
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作为一门科学, 构词法就是研究咱们语言中词的构造的规律的 学问。产生新词的时候,新词的结构就是按构 词法产生的。
构形法:构形是词的形态变化的问题。一个词通过不同的形态 变化,来表现不同的语法意义。词的形态变化的方法就是构 形法。
有从事物颜色方面进行说明的
白茫茫、白蒙蒙、白皑皑、白晃晃等;
有从事物情状进行注释说明的
白食、白干、自给、白搭、白吃、白送等;
有从事物的方式进行说明
表白、辩白、独白、道白、告白、剖白等。
有从事物的内涵方面进行说明的
4. 刘叔新 《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
其造词法系统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合理 的一个体系,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主要得益 于其分类原则的科学性,即一次划分只能 使用一个准则。
第三章 造词法
一、关于造词法和构词法
在构词法研究的早期,构词法系统中 除了对词语作结构分析外,还常常包括 对造词手段的探讨。
译音之字
琉璃、琵琶、般若
合名为词
乔松(《史记·蔡泽传》称王乔、赤松子) 伊管(《邹阳传》称伊尹、管仲)
破字为词
言午(许)、弓长(张)
截名为词
蔺相(《费凤碑》称蔺相如) 葛亮(《晋书》称诸葛亮)
* 外号——号外 年终——终年
(3)变调法 古汉语中: 风(N)——风(V)、冠(N)——冠(V) 好(A)——好(V)、饮(上)——饮(去) 现代汉语中: 男人——男人 女人——女人 肚子——肚子 老公——老公 老子——老子 孙子——孙子
(4)合音法 多咱 俩人 甭说了 不可 之于
河南沛县: 泡(pào)——扑燎(pǔliɑo) 啥(shà)——什么 zuà : 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他的《戏剧与方言》段 子里,讲到两个河南人对话:“谁?” “我!”
2015教师招聘语文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详解(三)

2015教师招聘语文考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详解
(三)
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
(一)什么是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二)单纯词的种类
1、单音节词: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
如:人、手、口、刀
2、多音节词:由多音节语素构成,组成多音节词的每一个字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合起来才有意义。
①联绵词:螳螂、蝙蝠、仿佛、蟋蟀、玲珑
②音译词(外来词):英特尔、摩托、雷达
③拟声词:哗啦、淙淙、噼里啪啦
④叠音词:依依、缓缓、徐徐、姥姥
二、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
合成词的每一个语素都表示意义。
(一)合成词的作用:
1、指义明确
如:(1)道,是多义词,如果加上一个字如“道德”“道路”“道理”“道观”所指意义就更明确了。
(2)易,也是多义词,加上一个字如“容易”“交易”“易帜”指义就明确了。
2、念说顺口
汉语宜用偶数来结合,所以有些单音节词,因为要凑成偶数,往往加上一个意义相同或相反的字。
如:睡眠、行走、道路、动静、开关
(二)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1、并列式
①两个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语素平列在一起构成的词。
如:牙齿、生产、战斗、丰富、美丽
——这些词大都保持着语素原来的意义,但也有例外。
如:看——看见,走——奔走,意义就不大一样。
现代汉语第三章词汇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
1、稳固性 基本词汇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千百年 来一直存在着的,是极为稳定的。 如
“一”“十”“人”“牛”“山”“水”“上”“下”“走 ”“小”等词,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使用着。所以,基本词 汇具有很强的稳固性。
当然,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有些单音节的基本词已经 复音化了。这是汉语基本词汇内部发展的一条规律。例如:
3、全民性
全民性(或全民常用性)基本词汇所表示的是 生活中最基本、最必要的概念,凡是使用汉民族 共同语的人,不论是哪个阶级、阶层,哪个行业、 地域和哪种文化程度的,都毫无例外地要用基本 词汇进行交际。所以,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
基本词汇的稳固性和能产性是以全民常用性 为前提的。因为全民常用,不能轻易变动,所以 具有稳固性和很强的构词能力,而稳固性和能产 性又促使它的全民性更为突出,从而使它在 词汇 中的重要地位更为巩固。
(二)一般词汇
1、一般词汇概念 2、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关系 ①一般词汇对于社会发展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般词汇所表示的事物概念与人们的生活
关系密切
基本词汇以外的都是一般词汇(非基本 词汇)。一般词汇缺少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 但有很强的适应性,它能够很敏感地反映社 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情况。
现代汉语的非一般词汇里的词是丰富多 彩的。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新造词、古 语词、方言词、外来词和专业词等(当然,在 现代汉语中,它们中的少数词似乎也并非不 能看作基本词,如新造词“电视”,外来词 “干部”等)。
站、法盲、空姐、军嫂、婚嫂、热点、亮点、 纳米、双赢、黄金周 、WTO(世贸组织)、 APEC(亚太经合组织)、卡拉OK、酷、爽
还有一些词,用了原有词的外部形式,
但表达的是全新的、与原有词毫无联系的意 义。例如 :“仪表堂堂”中的“仪表”,指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讲解概要

现代汉语知识概要(一)音素、音位及音节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其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典范。
语音,语言的声音,我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音标是记录语音音素的符号,所以现在一般把音标叫音素。
每一种语言中的音素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种语言中,方言的音素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英语音素、汉语音素、粤语音素。
英语辅音和元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
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
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英语音素。
英语国际音标共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
英语字母共有26个,其中有元音字母5个、辅音字母20个、半元音字母1个。
)汉语音素包括10个元音,22个辅音,总共有32个。
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音素,至多有五个音素。
如“普通话”,由三个音节组成,可以分析成“p,u,t,o,ng,h,u,a ”八个音素。
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普通话里有:(1)10个元音音位:a 、o 、e 、ê、i 、u 、ü、-i 、-i 、er(2)22个辅音音位:b 、p 、m 、f 、d 、t 、n 、l 、g 、k 、h 、ng 、j 、q 、x 、zh 、ch 、sh 、r 、z 、c 、s (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音素和音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素是从物理和生理角度看不同的音,音位是从社会角度看能区别意义的音。
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
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词义
第三讲
• • • • • • • • •
第一节
技工:有专门技术的人 公产:公共的财产。
大汉:身材高大的男子。
吊角楼:后部用支柱架在水面上的房屋。
赤子:初生的婴儿。
大陆:广大的陆地。
笔:写字画图的工具。
珍品:珍贵的物品。
大衣:较长的西式外衣。
第三讲
第一节
• 网:用网捕捉。
• 跳:一起一伏地震动。
• 春播:春季播种。
• 挠:用手指 轻轻地 抓。
• 攀:抓住东西 向上 爬
第三讲
第一节
• 硬朗:老人
身体健康。
• 滂沱:(雨)下得很大。
• 清越:(声音)清脆悠扬。
• 激越:(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
• 稀朗:(灯火、星光等)稀疏而明朗。
• 结实:坚固耐用。
• 细致:精细周密。
第三讲
第一节
• 明亮:光线充足。
• 优厚:(待遇)好。
• 轻浮:言语举动随便,不严肃 不庄重。
• 干巴巴:(语言文字等)内容不生动不丰富。
• 思考题: 思考题: • 1.从下列表名物词的释义词语中划出表示类 从下列表名物词的释义词语中划出表示类 别和表示特征的词语 • 歌厅:营业性的供人演唱歌曲的场所。
• 粉皮:用绿豆、白薯等的淀粉制成的片状 的食品。
• 野味:猎得的做肉食的鸟兽。
• 土布:手工纺织的布。
• 2.从下列表示动作为的词的释义中划出表示 从下列表示动作为的词的释义中划出表示 动作行为、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 动作行为、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表示动 作行为的关系对象、 作行为的关系对象、以及它们的种种限制 的词语 • 逆行:(车辆等)反着规定的方向走。
• 踏青: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
• 吐絮: 棉桃成熟裂开,露出白色的棉絮。
• 争吵: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
• 3.从下列表性状词的释义词语中划出表适用 从下列表性状词的释义词语中划出表适用 对象、 对象、表性状特征的词语 • 瘦弱:肌肉不丰满,软弱无力。
• 顺畅:顺利通畅、没有阻碍。
• 污浊:(水、空气等)不干净、浑浊。
• 细腻:(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
• 4.指出下列各句中 扩大 一词意义的细微差 指出下列各句中“扩大 指出下列各句中 扩大”一词意义的细微差 别 • 耕地面积扩大了。
• 经过学习,他的眼界扩大了。
• 应该多做宣传,扩大这件事的影响。
• 5.根据例句,归并义项 根据例句, 根据例句 • 粗:1.他的胳膊比你的粗。
• 2.牛皮比羊皮粗。
• 3.我要克服心粗的毛病。
• 4.这个手工活太粗了。
• 5.这棵树很粗。
• 行: 1.河边的杨柳排成行。
• 2.干一行、爱一行。
• 3.他写了几行诗。
• 4.他改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