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魔王》鉴赏
魔王 教学设计

魔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艺术歌曲《魔王》是舒伯特在十八岁的时候,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谱曲的。
舒伯特把歌德诗中的精神完全融入音乐中,他把叙事诗中的叙事者和三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儿子、父亲、魔王,用四种声调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用音乐很好的诠释了情感的变化和人物内心的刻画,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
因此,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首先学会“听辨”演唱者嗓音、情绪的变化,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次学会“听赏”音乐的旋律音调,来抒发人物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并通过听—演—再听的步骤来理解如何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来表现音乐作品中充满戏剧性的情节。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了大量并且优秀的艺术歌曲。
集中反映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中体现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艺术歌曲《魔王》的欣赏活动,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审美价值,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精选音视频材料,结合教师的范奏,在充分的聆听中尝试角色模拟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辨析演唱者音色变化及旋律音调变化中体验艺术歌曲《魔王》的艺术魅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对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有较清晰的认识,懂得从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旋律等变化中进行音乐形象的把握。
三、教学重点
赏析艺术歌曲《魔王》,辨析音色及旋律音调变化,准确把握音乐形象和风格特征.
四、教学难点:
了解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五、课时:一课时(45分钟)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舒伯特艺术歌曲之《魔王》浅析

舒伯特艺术歌曲之《魔王》浅析作者:胡静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17期摘要:舒伯特被誉为近代音乐史上的“歌曲之王”,一生创作了600多首旋律优美、结构精炼的艺术歌曲。
《魔王》是舒伯特1815年时,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谱写的一首叙事歌曲,音乐和歌词紧密结合,旋律、调性、和声等设计精致,生动地刻画了原诗中四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本文试以《魔王》为例,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
关键词:艺术歌曲舒伯特魔王一、舒伯特艺术歌曲概述“艺术歌曲”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的独唱歌曲的通称,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的声乐作品。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涉及艺术歌曲、奏鸣曲、交响曲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600多首艺术歌曲。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始者,他的作品对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有着直接的影响,其艺术歌曲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内容题材:舒伯特常使用歌德、缪勒、席勒等诗人的诗歌作为其艺术歌曲的歌词。
在他的600多首歌曲中,歌词选自歌德诗歌的有67首,选自席勒诗歌的有41首,其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中的词则全部来自缪勒的诗。
舒伯特是创作的天才,他只要通读几遍诗歌,马上就能写出优美的旋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诗歌,他总能成功地表达诗歌的内容与情绪,做到诗与曲的完美结合。
2.曲式结构:由于受歌词内容的限制,艺术歌曲的篇幅一般都不长,尤以二段曲式和三段曲式居多。
在歌曲的创作中,舒伯特常常对调性的布局、和声及伴奏音型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在转调方面,同名大小调的转换是其最常用的手法,作曲家通过各调之间色彩和表现力的不同来达到服务诗歌内容的目的。
3.伴奏声部:在艺术歌曲中,伴奏声部在地位上与人声是平等的,它不是简单的对旋律的陪衬或和声的支撑,它既起着对人声进行补充的作用,又起着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描绘内涵等作用。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的演释

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的演释作者:韩淼来源:《神州》2011年第29期一、诗歌与音乐的交融诗歌作为舒伯特的写作依傍,借用诗的意境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舒伯特细腻的心灵,对诗歌强烈敏锐的洞察力,使他善于捕捉诗人的思想,他常常力图悟透文字背后的含义,深入到诗词的思想境界,内在情感和整体气氛中,用敏锐的和声和旋律来刻画,他在诗字句上的音乐处理堪称典范,旋律音调与德国诗歌语言的韵律达到理想的平衡,浑然一体,他善于透过诗中的意境反射出纯粹音乐的意境。
“舒伯特有意识地把和声及器乐伴奏等纯音乐因素提高到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要给歌曲1的周围造成一个重大的音乐的力量,这力量足以在诗与音乐之间建立平衡的关系”。
①因此,这些诗化的音乐和音乐化的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诗歌”。
19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的浪漫主义思潮对舒伯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也充分体现在他的歌曲里,在舒伯特的创作中,歌曲起了主导作用,歌曲影响贯穿他的全部创作。
他的歌曲创作从一开始就不拘一格,富于独创性。
在舒伯特之前,艺术歌曲只被看成一种边缘的音乐体裁。
是舒伯特那优美、抒情的旋律、丰富的和声色彩独具匠心的钢琴伴奏,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使歌曲的重要性和意义发生了重大变化,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对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有着直接的影响,舒伯特用他的歌曲筑起了一个新的天地,他开阔了主题的范围,加深了情感,完美了造型。
除了优美的曲调,朴素的民歌还有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对人生哲学意味的表白和广阔的戏剧性场面,使德奥艺术歌曲在世界音乐文献中占有了特殊地位。
②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是于1815年的冬天也就是作曲家18岁的时候,根据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而创作的,是一种戏剧性的叙事歌曲,《魔王》是舒伯特600多首艺术歌曲中早期杰作之一。
这首歌曲的叙事性和富于表现的曲调是舒伯特成熟曲调的范例,它是舒伯特歌曲写作手法和戏剧性的特征相结合的例子,也是音乐对人物的心理的刻画,这首歌曲中塑造了四个人物的艺术形象,(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中的角色分析

孩子的性命 。魔 王的威胁在 迫近 ,父 亲策马疾驰 ,最后终 于赶 回家
中 ,而怀抱里的孩子却 已经死去 。
年仅 18岁 的弗 朗茨 ·舒伯 特于 1815年 ,根据 歌德之诗创 作 同名
叙 事曲 。歌 曲 中四个 不 同角 色 :讲述者 、魔王 、孩 子和父 亲 ,作 曲
家通过用不 同的旋律 、节奏 和伴奏音 型 ,形象地刻 画 出人物 角色 的
内心世界 ,以其超强 的创造力 赋予诗歌 中的角色 ,生动 的音 乐形象
和高度的戏剧表现力 。
二 、 《魔王 》中的角色分析
(一 )叙事者
歌 曲的前奏 连续 出现的三连音 ,g小调 主音八度 同音反复 ,这节
奏 型基本贯 穿全 曲 ,阴森而 紧张的气氛 即刻被渲染 而 出,反 复的三
连 音 ,形象模 仿急促 的马蹄声 ,一幅深夜 策马飞奔 的情景立 刻呈现
绪 ,柱式 的伴奏音 型配合着 父亲安详 的语 调在不 断安慰着 怀里充满
恐惧和疑 问 的孩 子。父子 的一问一答 ,就在这样 一个紧 张而阴森 的
气 氛下进行 ,充满戏剧性 。
儿子 与父亲 的第 二次对话 在魔王 的恐 吓下进行 ,运用 同音反复
及 附点音符 把诗 中急 促的语调 巧妙地刻 出来 ,描 写儿子 的旋 律音调
在 听众眼前 ,而低声 部的弧形 音线 ,仿佛 是在狂风 扫过 的树林 里奔
跑着 的马 ,力度上强 弱对 比 ,鲜明二度音 型上行进 行造成 和声上的
张力 紧张感 ,叙述者在紧张的气氛登场 。
首段 中叙 事者带 有宣叙风 格的旋律 ,讲 述故事 的发展 ,富于朗
诵气 质 的音 调平稳 而严肃 ,与诗歌 口吻相 一致 ,描 述父子骑 马飞奔
欣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

欣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
1、课前
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舒伯特生平,试听舒伯特艺术歌曲作品
2、课中
(1)故事引入:以舒伯特《小夜曲》为背景音乐,讲述舒伯特创作经历,吸引学生兴趣。
(2)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3)、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4)学生讨论:
(5)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
3、课后搜集并欣赏舒伯特的其他音乐作品。
论舒伯特《魔王》的艺术风格特点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论舒伯特《魔王》的艺术风格特点马婉娇(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与古典乐派作曲家相比,更重视个性的展示,常常表示内心深处的感情,不像贝多芬他们那种英雄主义,严谨的音乐风格,他们的音乐的着重对人心理的描写和刻画,富有很强烈的抒情性和戏剧性。
舒伯特的这首艺术歌曲《魔王》就是一首用音乐赋予了一个又一个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戏剧性非常强的杰作。
不管是声乐研究的角度还是钢琴,这都是一首非常重要,值得细细研究的作品。
本文以作者生平、作品分析以及钢琴伴奏为方向,对这首作品进行浅析。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74-01一、人物介绍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作出非常丰富、非常多样化的作品,其中数量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就属艺术歌曲了。
舒伯特出生在一个维也纳普通的家庭,从小跟着父亲的哥哥学习钢琴和小提琴,长大后以音乐创作为生,虽然生活贫困、疾病困扰,但他从没有放弃过音乐的创作,在他的音乐中还感受到了许多积极向上、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在里面。
舒伯特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与诗歌相配合,通过钢琴伴奏的烘托,使得旋律与诗词相融合,产生音与诗的韵律美。
其最具有代表的就是《魔王》、《菩提树》、《鳟鱼》、《致音乐》等,在这里主要来浅析《魔王》这首作品。
二、作品分析《魔王》这首作品是舒伯特由德国诗人歌德的一首叙事诗创作的艺术歌曲,歌德的这首诗有许多作曲家都有去将其创作,包括贝多芬,他也曾写过一个初稿,但没有完成,最后放弃了。
创作最成功的就是舒伯特的这首《魔王》,不过,罗曼·罗兰曾说:“歌德66岁初听舒伯特的这首歌时并不喜欢,他认为舒伯特小题大作,歌德本意是写一首浣衣曲,由浣衣女柔声哼唱的,而舒伯特把它写成使人神经紧张的戏剧性歌曲,不符合他的口味。
艺术歌曲舒伯特《魔王》的特点表现

艺术歌曲舒伯特《魔王》的特点表现作者:王柏杨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09期【摘要】《魔王》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文章介绍了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的特点,并对《魔王》的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艺术歌曲;舒伯特;《魔王》;浪漫主义;创作背景一、歌曲背景(一)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舒伯特在19世纪初期,欧洲的文学艺术步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与此同时,在音乐领域也出现了很多不同风格的作曲家。
很多作曲家都会在浪漫主义的基调中取其精华,也从民间艺术中寻找创作素材,通过这种方式来反映民族的特点。
与同时期的作曲家相比,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中更多的是细腻的情感以及敏感的思绪,在他的一生中所创作的音乐数量巨大,因此他也被称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的一生无疑也是坎坷多磨的,虽然不及贝多芬那样的地位显赫,但翻开他的音乐就可以窥见他创作的思想源泉,作品多却也是他细腻的情感表达,不存在什么粗制滥造,每一首音乐都是他心血的集成。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织体朴素,旋律优美,和声柔和多彩,他的音乐形象鲜明,其旋律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通俗性。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多层次的织体语言、开放式的调式变异,还有他独特的超越时代的音乐和声都体现出了其非凡奇特的思想。
(二)歌曲创作背景叙事性歌曲《魔王》是1815年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作品,歌词来自于歌德的一首同名叙事诗。
诗作是以1781年4月,歌德在德国的一个名为纵树的旅馆投宿时听说到的一件真事为素材谱写而成的:几天前,有一个农民抱着生病的儿子连夜骑马赶路,穿过一大片森林,赶往村庄就医,可是那位名医也无法治好可怜的孩子。
无奈的父亲只好带着孩子往回赶,急驰的路上父亲紧紧地抱着儿子,唯恐失去他。
但是,那孩子半路上就已经死去了。
因而,歌德想到了一个在德国广为人知的传说魔王艾尔(Erlkonig)会在暗夜中把孩子夺走。
于是,以魔王为主题、以听闻作内容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作就此诞生了。
李斯特改编曲《魔王》特点

李斯特改编曲《魔王》特点《魔王》最初的创造者是德国诗人歌德,创作于1781年。
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所以他的诗作不受封建统治的束缚,主张天性解放。
在诗歌中父亲的呐喊,孩童的恐惧,魔王无休止的诱惑,都体现了歌德内心情感的变化。
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弗朗茨·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
他这一生谱写600 多首艺术歌曲,《魔王》则是他众多艺术歌曲中极为好听的一首。
“《魔王》创作于1815年,是他在看到歌德创作的《魔王》之后,立刻脑海中就浮现出旋律并很快的记录下来。
”舒伯特经常为歌德的诗词谱曲,这背后也表明了歌德诗歌的“入乐性”——符合音乐旋律的走向,同时也能启发作曲家创作的灵感。
(一)李斯特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及特点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范围很广,包括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器乐和艺术歌曲等体裁。
改编过曲目的作曲家也有很多:诸如巴赫、贝多芬、柏辽兹、肖邦、门德尔松、帕格尼尼、罗西尼、圣一桑、舒伯特、舒曼、贝利尼、柴可夫斯基、威尔弟等等。
李斯特的创作风格和演奏风格是密不可分的,作品注重钢琴艺术的外在表现力,大都是外向性的。
总的来看李斯特的钢琴音乐都饱含了炽热的感情和激昂的热情,旋律像歌词一样朗朗上口,他所改编的作品往往比原作更受欢迎。
19世纪这个漫长而动荡的时期使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有积极变革的热情,也有怀疑和失望的情绪,但前者是占主要地位的。
因此李斯特在创作上与那些庸俗保守的风气进行斗争,在艺术上他大胆的创新,与民族创作尤其是匈牙利民间音乐保持着联系,他创作的交响诗这一题材,运用交响音乐的构思方法来创作钢琴音乐。
他的钢琴音乐往往气势磅礴辉煌,和声的排列和配器相关,在他的复调作品中,各主题的对比可合理的视为各种乐器之间的冲突与交流。
李斯特虽然否定纯理论的规则,但却在创作中坚定的保持着自己的体系。
李斯特力求音乐诗意化,他的人文音乐与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依靠并运用这种联系,音乐就能达到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所交织成的一个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伯特《魔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叙事性歌曲《魔王》。
什么是叙事性歌曲呢?意思就是这首歌讲了一个故事。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曲家——舒伯特。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
他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在他短短31年的生命中,共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其中有600多首艺术歌曲,因此被称为“歌曲之王”。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他的其中一首艺术歌曲《魔王》。
这首歌叙述了在一个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着自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奔驰,黑暗中传来逐渐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他的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
这首歌中有四个角色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这首戏剧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魔王》我们欣赏完了。
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请你来回答:
1、听完这首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
2、歌曲中的急促钢琴伴奏模拟了什么声音?烘托了怎样的气氛?
作业:请根据歌唱家的诠释给歌曲中的四个角色分配歌词,并由你来用不同的音色和情绪朗诵这些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