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4)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4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配平及计算
课时
回顾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Fe2O3
+3
高温
CO== 2 Fe+
3 CO2
方法:观察法
原理:质量守恒定律
缺点:只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耗时!
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一、化合价升降配平法
只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三大原则:
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
练一练
题型一:氧化剂还原剂比例
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氧化剂
还原剂比为( C)
A.8∶3 C.2∶3
B.3∶2 D.2∶1
例3、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பைடு நூலகம்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 全转化为Cl-离子,则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2N—A
A.+2 B.+3 C.+4 D.+5
4、在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 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 比为1:3,则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 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0
+5
3 Cu + 8 HNO3
+2 +5
+2
3Cu(NO3)2 + 2NO + 4 H2O
化合价降低3 ×2
练习: KMnO4 + HCl —— MnCl2 + Cl2↑ + KCl + H2O
考点4 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4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2024·黑、吉、辽选择考·6)H2O2分解的“碘钟”反应美轮美奂。
将一定浓度的三种溶液(①H2O2溶液;②淀粉、丙二酸和MnSO4混合溶液;③KIO3、稀硫酸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在无色和蓝色之间来回振荡,周期性变色;几分钟后,稳定为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蓝色:生成I2B.蓝色→无色:I2转化为化合态C.H2O2起漂白作用D.淀粉作指示剂【解析】选C。
分析该“碘钟”反应的原理:①在Mn2+的催化下H2O2与I O3-反应生成I2,淀粉作指示剂,溶液变蓝色;②生成的I2又会与H2O2反应生成I O3-,使溶液变回无色:③生成的I2可以与丙二酸反应生成琥珀色的ICH(COOH)2,溶液最终会变成蓝色。
根据分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有I2生成,A正确;根据分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是将I2转化为I O3-,I2转化为化合态,B正确;根据分析,H2O2在此过程中参加反应,不起漂白作用,C错误;在此过程中,因为有I2的生成与消耗,淀粉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示剂的作用,D正确。
2.(2024·江苏选择考·11)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实验过程及现象实验结论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酸性:H2SO4>CH3COOHA0.1 mol·L-1 H2SO4溶液和0.1 mol·L-1CH3COOH溶液,H2SO4消耗的NaOH溶液多B向2 mL 0.1 mol·L-1Na2S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氧化性:Br2>SC 向2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CaCl2和B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0.1 mol·L-1Na2CO3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溶度积常数:CaCO3>BaCO3D用pH试纸分别测定CH3COONa溶液和NaNO2溶液pH,CH3COONa溶液pH大结合H+能力:CH3COO->N O2-【解析】选B。
2021年湖南高考化学复习课件:专题4 氧化还原反应

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例如: 16HCl(浓)+2KMnO4 2KCl+2MnCl2+8H2O+5Cl2↑ ① 4HCl(浓)+MnO2 MnCl2+2H2O+Cl2↑ ②
4HCl(浓)+O2
2H2O+2Cl2 ③
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Cl2,而氧化剂分别是
KMnO4、MnO2、O2。①式中KMnO4常温时可把浓盐酸中的Cl氧化;②式
序为2Fe2++Cl2
2Fe3++2Cl-、2Br-+Cl2
Br2+2Cl-。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
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 (1)一标:标出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① 化合价 ; (2)二等:使升价和降价② 总数相等 ; (3)三定:确定含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4)四平:用观察法确定其他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五查:检查反应前后③ 原子 、④ 得失电子 、⑤ 电荷 是否守恒。 2.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依据 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时,应分析化合价变化,以得失电子守恒为切入点, 计算公式如下:氧化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 原剂的物质的量×变价元素原子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13
实践探究
利用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规律,通过对照实验 收集证据,推理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注意变量控制,可进行平 行对照或先后对照。
例题 通过卤素间的反应实验,可以比较出卤素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实验如 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l4起到萃取、富集I2的作用 B.a中下层变无色,说明I2转化为IC.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2I- I2+2BrD.依据a、b中现象,可以证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2022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版

D.[大纲卷高考]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解析 溶液变黄说明有溴单质生成,即还原剂(KBr)被氧化生成Br2,氧化
剂(Cl2)被还原,A项正确。氧化剂(HNO3)被还原,生成NO,还原剂(Fe)被
氧化,证明还原剂(Fe)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NO)的,B项错误。O3、Cl2、
高考关注的还原剂
对应的常见氧化产物
CO
CO2
SO2
SO3或SO24−
NH3
NO
H 2S
S
SO23−
SO24−
Fe2+
Fe3+
I-、Br-
I2、Br2
H2O2、Na2O2
Mg、Sn、HI、Na2S、S等
O2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注意
1.题中没有特别说明时,判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时,一般优先考虑元素的常
电子数为0.2NA(
)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4.[2015安徽,10D改编]NaClO和浓盐酸反应,每产生1 mol Cl2,转移电子约为
6.02×1023个(
)
5.[2015广东,10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答案 1.√
2.√
3.√
4.√
5.√
)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2020全国卷Ⅰ,7B
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2020浙江7月选考,8C KMnO4具有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消毒(√)
2017海南,1C
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2017江苏,3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本文将为您呈现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对每个反应进行详细解释。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在这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这些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燃烧到电池都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的参与。
请阅读以下内容,了解更多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1. 单质的氧化1.氢气(H2)与氧气(O2)生成水(H2O):2H2+O2→2H2O解释:在这个反应中,氢发生了氧化,由0价变为+1价;而氧发生了还原,由0价变为-2价。
2. 单质的还原2.氯气(Cl2)与钾(K)生成钾氯化合物(KCl):Cl2+2K→2KCl解释:在这个反应中,氯发生了还原,由0价变为-1价;而钾发生了氧化,由0价变为+1价。
3. 非金属元素的氧化3.硫(S)与氧气(O2)生成二氧化硫(SO2):S+O2→SO2解释:在这个反应中,硫发生了氧化,由0价变为+4价;而氧发生了还原,由0价变为-2价。
4. 非金属元素的还原4.氢气(H2)与氟气(F2)生成氢氟酸(HF):H2+F2→2HF解释:在这个反应中,氢发生了还原,由0价变为+1价;而氟发生了氧化,由0价变为-1价。
5. 金属的氧化5.铁(Fe)与氧气(O2)生成铁(III) 氧化物(Fe2O3):4Fe+3O2→2Fe2O3解释:在这个反应中,铁发生了氧化,由0价变为+3价;而氧发生了还原,由0价变为-2价。
6. 金属的还原6.铜(II) 氯酸盐(CuCl2)与锌(Zn)生成铜和锌(II) 氯酸盐(ZnCl2):Zn+CuCl2→ZnCl2+Cu解释:在这个反应中,锌发生了还原,由0价变为+2价;而铜发生了氧化,由+2价变为0价。
7. 氧化物的分解7.二氧化二氮(N2O4)分解成二氧化氮(NO2):N2O4→2NO2解释: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二氮发生了分解,产物是两个氮原子的含有不同电荷的离子。
8. 氢化物的分解8.氯化铝(AlCl3)与水(H2O)分解成盐酸(HCl)和三氯化铝(AlCl3):AlCl3+H2O→HCl+Al(OH)3解释:在这个反应中,水发生了分解,产生了酸和碱。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下面是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示例:1.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III)氧化物:4Fe + 3O2 = 2Fe2O32. 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H2 + Cl2 = 2HCl3.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锌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4. 氢气与氯氰酸反应生成甲醇和氯化氰:HCN + 3H2 = CH3OH +NH4Cl5. 铜与硝酸反应生成亚硝酸铜:Cu + 2HNO3 = Cu(NO2)2 + H2O6. 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2K + 2H2O = 2KOH + H27. 亚硝酸与溴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氮气:KBr + HNO2 = KCl + N2 + H2O8. 铝与氯化银反应生成铝氯和银:2Al + 3AgCl = 2AlCl3 + 3Ag9. 溴和铜反应生成亚溴化铜:Cu + Br2 = CuBr210. 硫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2S + O2 = 2SO211. 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2 = 2NaCl12. 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13. 硫酸与钠氢碳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H2SO4 + NaHCO3 = CO2 + H2O + Na2SO414. 铝和氢氟酸反应生成氟化铝和氢气:2Al + 6HF = 2AlF3 + 3H215. 氧气与锌反应生成氧化锌:2Zn + O2 = 2ZnO16. 二溴化碳和纯氢反应生成氯化碳和氢气:CCl2Br2 + 4H2 = CCl4 + 2H217. 铂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铂:Pt + Cl2 = PtCl218. 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硫酸和三氧化硫:2SO2 + NO = SO3 + NO219. 锑和硫反应生成二硫化锑:Sb + S = Sb2S320. 铜和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铜:Cu + H2SO3 = CuSO3 + H221. 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和硫酸钠:2Na + H2SO4 = H2S +Na2SO422.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2H2O2 + 2MnO2 = 2H2O + O2 + 2MnO23. 氨和二氧化氯反应生成盐酸和氮气:2NH3 + 3Cl2 = 6HCl + N224. 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氧化物: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25. 碘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和碘化钠:2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26. 锌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锌:Zn + S = ZnS27. 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H2SO4 + 2NH3 = (NH4)2SO428. 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碳:3Fe + CO2 =Fe3O4 + CO29. 二氯甲烷和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二氯甲烷:Cu + CH2Cl2 = CuCl2 + CHCl230. 硫和氟反应生成二氟化硫:S + F2 = SF231. 铝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和铝硫化物:2Al + 3H2S = Al2S3 + 3H232.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33. 锌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锌:Zn + H2SO4 = ZnSO4 + SO2 + H2O34. 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Cu(NO3)2 +2NaOH = Cu(OH)2 + 2NaNO335.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硝酸和三氧化氮:2SO2 + 2NO = 2HNO2 + N2O336. 铁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亚铁:Fe + H2SO4 = FeSO4 + SO2 + H2O37. 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SO2 + H2O = H2SO3 + H2SO438. 氯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氯:Cl2 + O2 = ClO239. 锰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硫酸锰:Mn + H2SO4 = MnO2 + H2O + SO240. 铝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铝:2Al + 6HCl = 2AlCl3 + 3H241. 硫和锌反应生成硫化锌:Zn + S = ZnS42. 氧化锌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和锌:2CuO + Zn = 2Cu + ZnO43. 二氯乙烷和溴化钾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氯化钾:KBr + ClCH2CH2Cl = BrCH2CH2Cl + KCl44.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H2SO4 + 2NaOH = 2H2O + Na2SO445. 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2H2SO3 + O2 = 2H2O + 2SO246. 铜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47. 硫酸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钠:H2SO4 + 2NaCl = 2HCl + Na2SO448. 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2Al + 3CuSO4 = 3Cu +Al2(SO4)349. 硫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铜:Cu + S = CuS + SO250. 二氯乙烷和重铅反应生成有机铅化合物和氯化铅:2PbCl4 + ClCH2CH2Cl = Pb(ClCH2CH2Cl)2 + PbCl2。
氧化还原反应4

4.氧化还原反应(2015·四川)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A.明矾作净水剂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作消毒剂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答案】D【解析】A选项明矾净水原理是Al3++H2O=Al(OH)3+3H+,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选项甘油为丙三醇,三个羟基有很强的吸水性,故护肤品常常用它吸附水分,来为皮肤补水,并非为氧化还原反应;C选项漂粉精主要成份是Ca(ClO)2,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 +CO2 + H2O ===CaCO3 + 2HClO,HClO有强氧化性能杀灭细菌;D选项原理是:Fe与水蒸气、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水合物:4Fe+3O2=2Fe2O3,铁作还原剂起还原作用。
点评:考查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作用及其原理(2015·上海)8.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 → 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多选] A.2Na + 2NH3 → 2NaNH2 + H2↑ B.2NH3 + 3CuO → 3Cu + N2 +3H2OC.4NH3 + 6NO → 5N2 + 6H2O D.3SiH4 + 4NH3 → Si3N4 + 12H2【答案】BC【解析】由4NH3+5O2=4NO+6H2O可知,氨的作用是还原剂,故选BC。
(2015·上海)21.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
在该反应中()[多选]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答案】AD【解析】由题意可得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反应中,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A正确;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错误;每生成3molNa2S2O3,转移8mol电子,C错误;相同条件下,SO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D正确。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1.(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19)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O2+CO2→2Na2CO3+O2B.2Na2O2+2SO3→2Na2SO4+O2C.Na2O2+H2SO4→Na2SO4+H2O2D.3Na2O2+Cr2O3→2Na2CrO4+Na2O【答案】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Na2O2+SO2→Na2SO4中,Na2O2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A、2Na2O2+CO2→2Na2CO3+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不选;B、2Na2O2+2SO3→2Na2SO4+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不选;C、Na2O2+H2SO4→Na2SO4+H2O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D、3Na2O2+Cr2O3→2Na2CrO4+Na2O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D选。
2.(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2CH+HCl【答案】B【解析】A、CH2=CH2+HCl CH3CH2Cl为取代反应,A错误;B、由油脂得到甘油,属于酯类的水解反应。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属于糖类的水解反应,B正确;C、Zn+Cu2+=Zn2++Cu的单质Zn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错误;D、Cl2+H2O=HCl+HClO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错误。
3.(2014·全国大纲版理综化学卷,T13)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cc--C1C1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 c --C1C1O =11,则溶液中()()c c --C1C1O =12B .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mol 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12amol ≤n e ≤56a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mol 【答案】D【解析】A 、令n (ClO —)=1mol ,反应后()()c c --C1C1O =11,则n (Cl —)=11mol ,电子转移守恒,5×n (ClO 3—)+1×n (ClO —)=1×n (Cl —),即5×n (ClO 3—)+1×1mol=1×11mol ,解得n (ClO 3—)=2mol ,故溶液中()()c c --C1C1O =12,A 正确;B 、由Cl 原子守恒可知,2n (Cl 2)=n (KCl )+n (KClO )+n (KClO 3),由钾离子守恒可知n (KCl )+n (KClO )+n (KClO 3)=n (KOH ),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12n (NaOH )=12amol ,B 正确;C 、氧化产物只有KClO 3时,转移电子最多,根据电子转移守恒5n (KCl )=n (KClO 3),由钾离子守恒:n (KCl )+n (KClO 3)=n (KOH ),故n (KClO 3)=16n (KOH )=16a mol ,转移电子最大物质的量=16a mol×5=56a mol ,氧化产物只有KClO 时,转移电子最少,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 (KCl )=n(KClO ),由钾离子守恒:n (KCl )+n (KClO )=n (KOH ),故n (KClO )=12n (KOH )= 12a mol ,,转移电子最小物质的量=12a mol×1=12a moll ,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 的范围:12a mol≤n e ≤56amol ,C 正确;D 、氧化产物只有KClO 3时,其物质的量最大,由C 中计算可知:n 最大(KClO 3)=16n (KOH )=16a mol ,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综合训练(3)
1.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NaOH的环境中,Cl2与NaI反应,每1 mol NaI完全反应转移6 mol 电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CO是工业上常用的还原剂,500℃时,11.2 L(标准状况)SO2在催化剂作用下与CO发生化学反应。
若有2×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中加入,铜屑可以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6.某同学取FeSO4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
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7.(1)在强碱性环境中Cl2可将Fe(OH)3氧化为K2FeO4,学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溶液中用次氯酸钠、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钾也可制高铁酸钾,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K2FeO4溶液中在酸性溶液中会迅速反应产生Fe2(SO4)3,则离子方程式为。
8.工业上利用KOH和MnO2为原料制取KMnO4。
主要生产过程分两步进行:其中第一步是将MnO2和固体KOH粉碎,混合均匀,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并连续搅拌以制取K2MnO4;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污水及自来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
(1)碱性环境下,Cl2可将水中的CN-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酸性环境下,向含重铬酸根的废水中加入FeSO4溶液,然后调节溶液的pH,使生成的Cr3+转化为Cr(OH)3,写出第一步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将含Cr2O72﹣的废水调至pH为2~3,再加入Na2S2O3溶液(转化为SO42﹣),该反应发生时,每0.4 mol Cr2O72-转移2.4 mol e-,该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4)含CN-的污水危害很大。
处理污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用NaClO将CN-氧化
成CNO-。
CNO-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生成N2和CO2。
试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5)臭氧也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剂。
它的氧化性很强,可以和酸性KI淀粉溶液反应,
呈现蓝色,同时放出一种气体,试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6)若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Fe2+将ClO2-还原成Cl-,写出
离子方程式。
(7)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
级安全消毒剂。
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
温度过高,二
氧化氯的水溶液有可能爆炸。
其制备方法有:
方法一:用氯酸钠(NaClO3)和硫酸酸化的H2O2反应生成ClO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二:用氯酸钠氧化浓盐酸,生成二氧化氯的同时会有氯气产生。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方法三、在烧瓶中先放入一定量的KClO3和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
反应后产物中有ClO2、CO2和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ClO2不稳定,可与NaOH溶液、H2O2反应,转化成比较稳定的亚氯酸钠(NaCl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将足量二氧化氯溶液加入到硫化氢溶液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写出二氧化氯溶液和硫化氢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1.氧化亚铜与硫化亚铜在高温下作用得到金属铜和气体C,写出该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一小块未被氧化的金属钠在CO2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①反应所得固体产物中
n (Na)︰n (O) = 6︰7。
②反应所得固体溶于水无气体产生,静置,取上层清液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写出CO2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CO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000°C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
____,_____ ____;
(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
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C 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
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成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
15.将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 ·yH2O2 ·zH2O),配制成溶液,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滴加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不加稀硫酸酸化,MnO4- 被还原为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16.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
如果参加反应的Cu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0,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7.若使用1.0 mol/L 800 mL的NaOH溶液吸收11.2 L(标准状况)的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18.某一反应体系中共有Pb3O4、NO、MnO2、Cr2O3、Cr(MnO4)2和Pb(N3)2(名称叠氧化铅,其中Pb为+2价)六种物质,已知Pb(N3)2是反应物之一。
根据你学过的有关化学定律和知识,试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S2Cl2与水反应,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并有黄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0.(1)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和Fe3+,否则会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加快H2O2的分解,且Fe2+和Fe3+各自的量保持不变。
①2Fe2+ + H2O2 + 2H+=2Fe3+ + 2H2O,②(填离子方程式)。
(2)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
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
21.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两种气体后,生成超细纳米材料的化学方程式是:。
22.石灰乳中通入Cl2 ,得到Ca(ClO3)2与CaCl2物质的量之比为1∶5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直接加热AlCl3·6H2O不能得到无水AlCl3,写出反应方程式:;SOCl2为无色液体,将其滴入水中,液面上会有白雾形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AlCl3·6H2O与SOCl2混合加热制取无水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4.(氧化铝与焦炭的混合物在氮气中高温加热反应,制得新型非金属材料AlN与一种中学常见气体X。
已知每转移3 mol e-,有1.5 mol化合物X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光照条件下,乙醇被FeCl3氧化生成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O元素和S元素组成的负二价阴离子A,A中S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Y︰X=
4︰3,当Cl2与含A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7.取Fe2+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当消耗2mol I-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8O 2离子存在于人体中,能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存在下很快转化为H2O2、O2等物质,该转化过程
催化剂
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CO(NH2 )2(尿素)作还原剂,在加热条件下催化还原氮氧化物,1mol CO(NH2 )2反应时失去6 mol 电子,尿素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
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