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合集下载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2012)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2012)

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二1煤“带压开采”参数计算一、井田概况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xx煤田马岭山井田东段,目前开采的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煤层厚度0.28~14.52m(平均3.67m),走向近东西,倾角29度,煤层结构简单,偶含夹矸,矿区东西有两个薄煤带。

矿井开采的二1煤层直接顶底板岩性均为砂泥岩或砂泥岩互层。

其中,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102t/m2,隔水层岩石的容重为3t/m3;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厚度10m 。

主要含水层有上部老顶的大占砂岩、煤层底板下部L7-L8灰岩和L1-L4灰岩,但顶板大占砂岩突水性不强,一般含水性较弱,迳流条件差,水源不丰富,不足以对矿井构成威胁。

影响矿井开采的主要水源为煤层底板以下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上段的L7-L8灰岩和下段的L1-L4灰岩含水层;以上含水层均为承压含水层,其中L7-L8灰岩为二1煤层底板含水层,距二1煤层约7.64m,是矿井疏放对象。

L1-L4灰岩为主要承压含水层,距二1煤层底板平均39m。

目前x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的最大涌水量75m3/h,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现阶段最低标高+80m,井田内L1-L4灰岩水水位静止标高为+195m。

奥陶系灰岩在该矿区断失,为此,xxxx有限责任公司“带压开采”主要针对的是L1-L4灰岩含水层。

二、水文地质开采二1煤层的底板隔水层和含水层地层由新到老分别是:1、二1煤层底板砂泥岩隔水层二1煤层底板至L8灰岩隔水层为深灰色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组成,最厚14.55m,最薄8.01m,平均11m ,属海相沉积型,具有一定隔水能力,随着厚度变薄,隔水能力相应降低。

2、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由L7-L8灰岩组成,其中L7灰岩较发育,岩性和层位较稳定,厚度平均7.34m,岩溶裂隙发育较差,且极不均一。

矿区中揭露该层的钻孔15个,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降深(s)64.5m,涌水量(Q)0.0172L/S,单位涌水量(q)0.000266L/S·m,渗透系数(k)0.00243m/d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化度0.741g/L,水温19.5℃。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协调内外部资源,确保应急救援所需的设 备、物资等及时到达现场,为处置工作提 供有力支持。
06
结论与展望
技术措施的效果评估
压力管理
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技术,可以减少开采过程中的事故风 险。这包括在开采前对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和评估,以及 在开采过程中对压力的实时监控和调整。
设备升级
采用先进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同时降 低事故风险。例如,使用高压耐受设备和高精度传感器等 。
强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带压开 采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预警,提升安全 管理水平。
提高带压开采安全性的建议与措施
0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执行。
02 03
强化安全检查与监控
定期开展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加 强对开采过程的实时监控,确保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 施。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2023-1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带压开采安全评估 •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 安全检查与监控 • 应急预案与处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带压开采的定义与现状
定义
带压开采是指在地下矿藏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开采 技术等多种原因,导致采场周围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形成一 定的压力作用在采场围岩和支护结构上的开采方式。
安全监控系统
01
02
03
04
05
系统构成:建立集数据 采集、传输、处理和分 析于一体的安全监控系 统。
实时监控:对带压开采 过程中的压力、温度、 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 时监控。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矿井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的南翼东段,处在北西向的嵩山与五指岭平移断层之间,大部地段受到了芦店-大金店滑动构造的影响。

井田东南部大致以石淙河断层(郜F1)为界,北部以翟门断层(郜F5)为界,东北部始于一1煤层露头。

告成煤矿主要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4.86m。

煤层顶板大部分为滑动构造,滑动构造上盘位于朝阳沟背斜的南翼,基本为一单斜构造。

以朝阳沟河为界,以东地层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8~32°,与下盘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朝阳沟河以西,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偏西,地层倾角10~49°,与下盘地层相对而倾。

因受滑动构造影响,告成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据勘探资料显示本井田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3条,50~100m的1条,30~50m的1条,小于30 m的12条。

25采区目前新发现落差介于5~20m的断层3条,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

2.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东段登封~告成水文地质区。

该单元南北分别以箕山、嵩山两分水岭为界,西部和东北部分别以颖河与白降河、双洎河分水岭为界。

从构造上为一不对称向斜,南翼地层出露完整,北翼被月湾断层破坏,构成阻水边界。

据现有资料分析,告成煤矿二1煤层主要为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充水及二1煤层顶板滑体构造破碎带及上覆碎屑岩类含水层的孔隙-裂隙水。

各含水层以缓慢渗入为主,并且动态补给水量不够充分,随着埋深的增加补给条件变差,富水性变弱,因此告成煤矿顶、底板含水层虽有一定的补给水源,但补给条件一般。

告成煤矿二1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L7-8灰岩、L1-4灰岩(L5-6灰岩不稳定)、O2灰岩含水层。

其中:L7-8灰岩含水层为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0~23.48m,平均厚度8.55m,距二1煤层平均为11.4m,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富水性强,联通性差,补给水源不足,易疏干,对矿井开采影响小,通常是矿井的疏放对象;。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15#煤层四条大巷(一采区边界)带压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资源地质部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分析, 15#煤层四条大巷(一采区边界)掘进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低于奥灰水水位标高,属带压掘进。

为避免发生水害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规定,结合 15号煤层四条大巷水文地质情况,编制工作面带压掘进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地质井田受区域构造带控制,总体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地层倾角5°~16°,但在井田北中部有次级起伏,大致走向呈北西西,西部较明显,为宽缓的向斜构造。

矿井开采区域15号煤层时揭露17条断层,包括12条正断层和5条逆断层。

井下巷道揭露过程中未见导水现象。

陷落柱井田内目前15号煤揭露陷落柱10个,地面发现陷落柱1个。

二、矿井水文地质本区位于太行山东部,北西邻晋中盆地,属于中低山区,井田内地形地势总体上为北部高,南部低,井田东部以4号煤层露头线为界,井田北部与左权梅园突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部与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均为人为边界,人为边界处各含水层水均沿隔水层面由西南向东北径流运移。

各含水层水在水平方向与相邻煤矿之间均保持自然水力联系状态。

北部云华寺沟内4号煤层出露,接受地表水的补给。

本井田边界上覆各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灰岩、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均属层间承压水,均沿隔水层界面由西南向东北径流运移。

在无构造沟通情况下,一般不发生垂向水力联系。

但当煤层采空后形成的顶板导水裂缝则可沟通煤层上部部分含水层,成为人为水力联系状态。

三、主要含水层井田内的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含水层、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一)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含水层中上更新统地层广泛出露于井田内的梁峁上,含水层主要为黄土底部的砾石层,连续性较差,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17L/ s·m。

二1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二1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二1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昌华煤矿主要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约5.07米,其充水承压含水层为L7-8、L1-4和O2灰岩含水层,其中L7-8灰岩含水层为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L1-4和O2灰岩含水层为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

L7-8灰岩含水层:厚度1~22米,平均厚度14.5米,距二1煤底板平均为9.5米,其岩溶裂隙发育,但极不均一。

据周边矿井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131~0.01L/sm,渗透系数为0.0262~2.4876m/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水,溶解性固体为0.387~0.5g/L,受郑煤集团米村煤矿、王庄煤矿等长期疏放,静水位已降低至0m水平左右,低于本矿开采最低标高+50m,对矿井开采已无影响。

L1-3灰岩含水层,厚度3.2~23.60米,平均厚度13.34米,距二1煤底板平均为53.6米,据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00491~1.65L/sm,渗透系数10.2~15.1m/d,现静止水位标高+118m。

该含水层是二l煤层下伏第一个间接充水含水层,其富水性、导水性极不均一。

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的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它与二1煤之间有太原组中、上段的存在,一般状况下对矿井的开采影响不大。

依据目前我矿水位观测资料: O2水位标高为+16.6米,矿开采标高为-544.40~ -109.07米,低于O2灰岩含水层水位。

为保证矿井正常平安"带压开采',制定以下平安技术措施。

二、二1 煤层"带压开采'可行性计算依据上述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下面主要针对L1-4灰和O2含水层进行带压开采评价1、依据斯列沙列夫公式:计算公式:H临=2Kpt实2/L2+rt实 (1)t临=(2)式中:t临临界隔水厚度(m);t实实际隔水厚度(m);Kp煤层底板隔水层抗张强度(t/m2);L巷道宽度或回采工作面最大控顶距(m);H实作用于二1煤底板的实际水压值(t/m2);H临隔水层底板的临界水压值(t/m2);R底板隔水层岩石容重(t/m3)。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 施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带压开采概述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 措施
带压开采设备安全 技术措施
带压开采环境安全 技术措施
带压开采人员安全 技术措施
添加章节标题
带压开采概述
带压开采是指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利用井下压力和地层压力,通过控制井口压力和流量, 实现油气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
损失情况等
记录应详细、 准确,不得隐
瞒或篡改
记录应妥善保 存,以备查证
原因分析:带压 开采过程中,由 于设备故障、操 作失误、地质条 件等原因,可能 导致事故发生。
改进措施:加强设 备维护和保养,提 高设备可靠性;加 强操作人员培训, 提高操作技能;加 强地质勘探,掌握 地质条件,制定合 理的开采方案。
采场设计应保证开采过程中安全、环保、 高效
采场设计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 准
采场设计应考虑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采场设计应考虑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环境污染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采场设计应考虑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突发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支护强度:根据采场地质条 件,确定支护强度
预防措施:制定 应急预案,提高 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安全监管, 及时发现和处理 安全隐患。
处理措施:发生 事故时,应立即 启动应急预案,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事故蔓延, 减少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设备安装方式:应采用可靠的 固定方式,确保设备稳定
设备调试:应按照设备说明书 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设备维护:应定期对设备进行 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 行
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 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概况:我矿目前开采的煤层为二1煤,煤层厚度为0.95~16.26m,平均厚度为6.17m,其充水承压含水层为L7-8、L1-4和O2灰岩含水层,其中L7-8灰岩含水层为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O2灰岩含水层为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L1-4灰岩含水层为奥灰水补给。

L7-8灰岩含水层:厚度为3.42~15.96m,平均厚度为10.02m,上距二1煤10m左右,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富水性强,连通性差,补给水源不足,极易疏干,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因此,L7-8灰岩水是矿井的疏放对象。

L1-4灰岩含水层:厚度2.65~18.46m,平均厚度为13.20m,上距二1煤底平均59m;O2灰岩含水层:厚度52.29m,上距二1煤底板平均75 m,岩溶裂隙发育,含水丰富,连通性较好;L1-4灰岩含水层距O2灰岩含水层10m左右,一般认为,L1-4灰岩含水层与O2灰岩含水层水位一致。

根据相邻矿井水文孔观测得知,井田O2灰岩含水层水位为+107m。

我矿开采标高为-270m~-100m,低于O2灰岩含水层水位。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矿井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的南翼东段,处在北西向的嵩山与五指岭平移断层之间,大部地段受到了芦店-大金店滑动构造的影响。

井田东南部大致以石淙河断层(郜F1)为界,北部以翟门断层(郜F5)为界,东北部始于一1煤层露头。

告成煤矿主要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4.86m。

煤层顶板大部分为滑动构造,滑动构造上盘位于朝阳沟背斜的南翼,基本为一单斜构造。

以朝阳沟河为界,以东地层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8~32°,与下盘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朝阳沟河以西,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偏西,地层倾角10~49°,与下盘地层相对而倾。

因受滑动构造影响,告成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据勘探资料显示本井田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3条,50~100m的1条,30~50m的1条,小于30 m的12条。

25采区目前新发现落差介于5~20m的断层3条,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

2.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东段登封~告成水文地质区。

该单元南北分别以箕山、嵩山两分水岭为界,西部和东北部分别以颖河与白降河、双洎河分水岭为界。

从构造上为一不对称向斜,南翼地层出露完整,北翼被月湾断层破坏,构成阻水边界。

据现有资料分析,告成煤矿二1煤层主要为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充水及二1煤层顶板滑体构造破碎带及上覆碎屑岩类含水层的孔隙-裂隙水。

各含水层以缓慢渗入为主,并且动态补给水量不够充分,随着埋深的增加补给条件变差,富水性变弱,因此告成煤矿顶、底板含水层虽有一定的补给水源,但补给条件一般。

告成煤矿二1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L7-8灰岩、L1-4灰岩(L5-6灰岩不稳定)、O2灰岩含水层。

其中:L7-8灰岩含水层为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0~23.48m,平均厚度8.55m,距二1煤层平均为11.4m,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富水性强,联通性差,补给水源不足,易疏干,对矿井开采影响小,通常是矿井的疏放对象;L1-4灰岩含水层,厚度13.51~31.82m,平均厚度22.09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15664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coal mining under pressure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一、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矿井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的南翼东段,处在北西向的嵩山与五指岭平移断层之间,大部地段受到了芦店-大金店滑动构造的影响。

井田东南部大致以石淙河断层(郜f1)为界,北部以翟门断层(郜f5)为界,东北部始于一1煤层露头。

告成煤矿主要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4.86m。

煤层顶板大部分为滑动构造,滑动构造上盘位于朝阳沟背斜的南翼,基本为一单斜构造。

以朝阳沟河为界,以东地层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8~32°,与下盘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朝阳沟河以西,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偏西,地层倾角10~49°,与下盘地层相对而倾。

因受滑动构造影响,告成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据勘探资料显示本井田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3条,50~100m的1条,30~50m的1条,小于30m的12条。

25采区目前新发现落差介于5~20m的断层3条,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

2.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东段登封~告成水文地质区。

该单元南北分别以箕山、嵩山两分水岭为界,西部和东北部分别以颖河与白降河、双洎河分水岭为界。

从构造上为一不对称向斜,南翼地层出露完整,北翼被月湾断层破坏,构成阻水边界。

据现有资料分析,告成煤矿二1煤层主要为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充水及二1煤层顶板滑体构造破碎带及上覆碎屑岩类含水层的孔隙-裂隙水。

各含水层以缓慢渗入为主,并且动态补给水量不够充分,随着埋深的增加补给条件变差,富水性变弱,因此告成煤矿顶、底板含水层虽有一定的补给水源,但补给条件一般。

告成煤矿二1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l7-8灰岩、l1-4灰岩(l5-6灰岩不稳定)、o2灰岩含水层。

其中:l7-8灰岩含水层为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0~23.48m,平均厚度8.55m,距二1煤层平均为11.4m,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富水性强,联通性差,补给水源不足,易疏干,对矿井开采影响小,通常是矿井的疏放对象;l1-4灰岩含水层,厚度13.51~31.82m,平均厚度22.09m。

该含水层富水、导水性强,为一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距二1煤层底平均50.03m,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o2灰岩含水层最大厚度48.50m,距二1煤层平均为81.62m,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好,连通性较好,为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是矿井充水主要的补给水源。

目前我矿有3个o2水文观测孔,井3不能正常观测,其中井1、井2水位标高为+168m、+159.5m,矿井采掘最低标高为-600m,远低于o2水位,因此属于承压水带压开采。

自告成矿建矿以来,建井十年来矿井平均涌水量为665m3/h,近三年来平均涌水量为937.6m3/h,最大矿井涌水量为1121.7m3/h。

原因是由于我矿加强顶板水疏放工作,造成近三年平均矿井涌水量偏大。

涌水水源的构成:从1999年建矿前三年主要是l7-8灰岩水,随着人为对顶板水合底板l7-8灰岩水的疏放,顶板水所占比例逐渐增大,20xx年以后顶板水约占60%,l7-8灰岩水约占30%,l1-4灰岩水约占10%。

据矿井开采资料统计,建井以来底板含水层突水27次,最大突水810m3/h(20xx年10月9日),2007~20xx年矿井突水4次,全部为顶板突水。

二、二1煤层“带压开采”可行性计算根据上述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下面对l1-4灰岩含水层进行带压开采评价。

(一)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1、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公式:(该公式适用于掘进工作面)①式中:-安全隔水层厚度,m;-底板隔水层的平均抗拉强度,mpa。

取4mpa;l-巷道底板宽度,m;γ-底板隔水层的平均重度,mn/m3。

取值为0.0265(mn/m3);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之规定,以上式计算出的安全隔水层厚度,与矿井实际隔水层厚度比较:(1)实际的底板隔水层厚度大于安全隔水层厚度,则可认为是安全的,一般可正常采掘;但在岩石破碎地段,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2)实际的底板隔水层厚度小于安全隔水层厚度,则可认为是不安全的,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2、突水系数计算公式:②式中:t-突水系数,mpa/m;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m。

计算实际突水系数值t与本矿区临界突水系数值t临进行比较。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在具有构造破坏的地段临界突水系数值t临取0.06mpa/m,正常块段t临取0.01mpa/m。

(二)根据以上公式分别计算t、t(1)参数确定二1煤底板以下主要隔水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及砂岩,结合现有开采情况,依据《告成煤矿地质报告》公式中主要参数分别为:t实:实际隔水层厚度为50.03m(取本矿区隔水层平均厚度);kp:煤层底板隔水层平均抗拉强度0.4mpa;l:分别为5.0m(巷道宽度);h实:取600+50.03+168)=8.18mpa(矿井最低开采标高为-600m);:取底板隔水层岩石平均容重0.0265mn/m3。

m:底板隔水层实际厚度(m),同t实。

1、掘进巷道t计算:(1)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①当在二1煤层中掘进时,l取5.0m,h实取8.18mpa,t实=50.03m代入公式(1)计算得:t=5.02m②当在l7-8灰岩中掘进时,l取5.0m,h实取8.18mpa,t实=32m代入公式(1)计算得:t=5.02m符合第⑴种情况,即巷道掘进是安全的。

2、采煤工作面:突水系数t计算矿井二1煤开采最低标高为-600m,p取8.18mpa,m=50.03m,代入公式二计算得:t=0.164mpa/m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和郑州矿区实际生产经验,该系数大于0.1mpa/m,存在突水危险。

再根据公式二进行反算,结果如下:①当t=0.06mpa/m时,p=3.002mpa,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即开采-82.17m标高以上的二1煤层,比较安全,基本不受底板水的威胁。

②当t=0.1mpa/m时,p=5.003mpa,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即开采-282m标高以上的二1煤层时,存在突水危险;在-282~-82.17m标高之间的正常块段开采二1煤层时,受突水威胁不严重。

③当t>0.1mpa/m时,p>5.003mpa,开采-282m标高以下二1煤层时,严重受水害威胁。

三、结论通过以上论述和计算结果,结合l1-4灰岩和o2灰岩的水文地质特征、结合我矿水文地质类型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269、270、271、272条以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第72、73、74、75、76、77、78、79条的规定,综合分析后认为:1、对l7-8灰岩,在采掘过程中采取施工疏水巷及疏水钻孔,尽快疏放l7-8灰水;2、对l1-4灰岩和o2灰岩强含水层,由于水头较高,水压较大,因此治理时应以堵为主,即通过底板超前预注浆改造来充填构造和岩溶裂隙、增加隔水层的厚度和抗压强度,从而达到防治底板突水的目的。

综上所述,虽然l1-4+o2灰岩底板高承压含水层均存在突水可能,但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治理,只要设计合理,措施得当,切实贯彻落实到位,不仅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又比较符合目前阶段开采的经济技术政策。

四、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现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1、成立“带压开采”领导小组组长:周振东副组长:石玉波王世贤高国栋王志军陈世强韩荣军成员:地测部负责人及专职水文地质人员。

办公室设在地测部,地测部技术人员每年初将当年生产采区及接替采区的“带压开采”存在的问题上报“带压开采”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及安全措施。

2、认真制订并落实每年度的防治水工作计划每年度按照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要求,结合矿井中长期采掘接替计划,在总结上年度防治水工作的同时,认真编写本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安排防治水专项工程,报集团公司审批后严格落实。

3、做好地质及水文地质基础工作了解、掌握本区域的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分布和导水性能、隔水层的含隔水性、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承压水的径流规律,承压水的补给通道等情况。

4、井上下水位实时监测系统建立和完善完善井上下水位实时监测系统,根据需要及时增加观测孔,建立水位动态监测管理制度,设专人及时收集、整理水位观测资料,加强对l1-4+o2灰岩水位的动态实时监测,掌握水位水量变化情况。

5、严格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在采掘过程中,严格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掘后探,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⑴、在掘进过程中:①、对已知的断裂构造,要先治后掘;②、在掘进过程中,要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办法,先探后掘,既先用物探进行超前探测,一旦发现低阻异常区要进行钻探验证,经验证无疑问后方可掘进;若经钻探验证发现发育有断层等导水构造时,就对其进行超前预注浆,先治后掘;③严格按设计施工,不得擅自破坏断层煤柱、防隔水煤柱、不得擅自改变设计方位、坡度,误揭深部含水层。

⑵、在回采过程中:①、对回采工作面,回采前全部进行直流电法物探。

对于突水系数在0.06~0.1的区段显示的物探低阻异常区,构造发育地段,进行钻探验证、预注浆改造达到要求后方可回采;对突水系数大于0.1的区段,无论阻值高低,要全面进行底板预注浆加固改造;②、凡经过底板预注浆加固的区段,必须有验证孔,验证结果必须达到要求;③、超前预注浆加固的距离距回采切巷不得小于100m.⑶、所有采掘工作面,在施工前都要按规定进行水害评价,只有通过评价并报经集团公司批准后,严格按整改措施落实,方可开工生产。

⑷、对采掘过程中查出的水害安全隐患,严格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划分等级,实行闭环管理。

6、加强矿井防排水系统管理日常加强对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使排水设备、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按规定组织水泵联合试运转,确保矿井抗灾能力。

7、在排水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主要巷道系统对底板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

8、在进行水平设计时,严格把下山巷道揭露的最低层位控制在l7-8灰岩内,严禁误揭深部强含水层或破坏完整的隔水层。

根据告成煤矿断层多,水大的特征,要充分运用三维地震、直流电法、瞬变电磁等物探手段,结合钻探等手段查明井田内落差大于5m的断层具体位置、含水性、导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并按《规程》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