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学 数 学 教 研 论 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学数学教学论⽂⼩学数学教学论⽂(通⽤9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家都写过论⽂,肯定对各类论⽂都很熟悉吧,论⽂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

你知道论⽂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编整理的⼩学数学教学论⽂,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学数学教学论⽂篇1 ⼀、巧妙设置教学悬念,激发学⽣探究兴趣 结合学⽣好奇⼼和求胜⼼较强的⼼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抓住时机激发学⽣兴趣。

好奇是孩⼦的天性,悬念可以激发学⽣兴趣。

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学⽣的能⼒⽔平和知识经验,巧妙设置悬念,营造良好思维情境,激发学⽣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如在学了三⾓形⾯积的知识后,提问学⽣:如果平⾏四边形和三⾓形的⾼与底不相等,那么,三⾓形⾯积等于平⾏四边形⾯积的⼀半这⼀结论还能成⽴吗?组织学⽣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三⾓形和平⾏四边形的⾯积在不同等底和等⾼的情况下不存在⼀半或两倍的关系。

但如果两者之间的⾯积与⾼或者底⼀定,那么三⾓形的底或⾼就是平⾏四边形的底或⾼的⼏倍。

通过这种⽅式引导学⽣展开讨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形的⾯积。

⼆、提供说数学的机会,锻炼学⽣数学思维 ⼤胆去做、去说是让学⽣学会⾃我表征数学的重要途径。

⾯对抽象的数学逻辑知识,如何才能帮助学⽣更快、更深、更准确的掌握数学理论与数学概念这是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说数学就是在做数学的基础上进⼀步的强化,可以说在⼀定程度上说数学⽐做数学更加重要,因为说数学是让学⽣超越⽣活经验和直观经验的关键。

因此,教师要给学⽣提供说数学的机会,让学⽣学会⽤数学的思维⽅式去思考问题,提⾼学⽣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节课的时候,⾸先给学⽣刘举出⼀些数,并且告诉学⽣像5、7、11这样的数就叫做质数,⽽像4、9、12、24这些数就叫做合数,然后将时间交给学⽣,让学⽣⾃主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胆的讲出来。

经过短暂的思考,有些学⽣很快就有了⾃⼰的想法,有的学⽣说:因数个数是2个的就是质数。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这7篇数学小论文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数学小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爸爸带我到世茂运河城的英派斯去游泳,因为爸爸有那的健身卡。

在准备去哪游泳之前已经事先调查好了那的价格,健身卡:五点之前25元,1米5以下半价,而且随便你游多长时间。

五点之后30元,1米5以下半价,较多只能游2个小时。

无健身卡:五点之前30元,1米5以下半价。

五点之后35元,无半价。

于是爸爸叫我算一下这样我们可以省多少元。

列式:用健身卡25/2=12.5(元)(因为我正好1米49)12.5+25=37.5(元)不用健身卡:30/2=15(元)15+30=45(元)45——37.5=7.5(元)也就是说用健身卡可以省下7.5元。

数学小论文篇二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10篇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10篇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研究一、教学游戏的意义与优势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学游戏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接受更多的是“教与学”“讲与练”等呆板的教学方法,将游戏作为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会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数学的魅力。

同时,教学游戏是对生活和现实知识的模拟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对小学生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数学游戏的教学策略灵活多样的游戏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智力发育的影响,由于学生注意力稳定性较差,面对一些抽象的公式、定义以及单调刻板的计算题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针对这样的状况,灵活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的教学情境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时,小学生对于花样繁多的人民币是难以集中精力去逐个认识与记忆的,如果通过创设“猜价格”游戏来教学,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竞猜,教师先给出价格的大致范围,然后给予“高一点”或“低一点”的提示,让学生竞猜。

同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鼓励大家踊跃发言,让“潜力生”也敢于发言。

这一游戏的设置不仅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渗透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往往需要多人的合作,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游戏教学中是较为常见的。

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有机设计与游戏设置,重要的一点是渗透出一种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与合作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图形的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等图形的认知与转换过程,团队协作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如何利用已知的图形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导入成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2022数学新课标教学研究论文: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2022数学新课标教学研究论文: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2022数学新课标教学研究论文: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科内以及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融合了现实世界的问题与实践。

项目式学习能调动孩子全脑参与,带动学生情绪的体验和持久的记忆。

对不同类型的孩子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同时指向学生形成大格局的心智成长。

项目的确立——基于真实问题的解决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以现实中有价值的问题为任务。

因此,项目的确立一定要遵循真情境、真问题、真实践三个基本原则。

真情境是基于学生生活,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

真问题是着眼于学生,从学生、教师、学科的视角发现待解决的问题。

真实践是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借助项目式活动,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研究、创新。

在基础教育学段数学内容中,“数的类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孩子们会接触到整数、小数、分数等不同类型的数。

不论哪种类型的数都包含相同的本质——相同计数单位的累计。

三年级要学习“小数”这样类型的数,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整数及相关知识,小数这种新的类型的数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如,商店、超市等经常见到,但在当时并不清楚这类带“.”的数是什么以及表示什么意思。

现在,他们想利用自己的所学为二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小数的相关知识。

同时,为了能推广,受到二年级学弟学妹们的喜爱,他们想以绘本的方式来呈现,于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设计了“小数绘本设计师”这个项目。

项目的核心——聚焦单元大概念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要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让学生掌握最本质、最深层、可迁移的大概念。

在提炼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大概念过程中,教材并没有明确小数的概念,而是借助元角分的模型来认识小数、比较小数、计算小数以及运用小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但要联通小数的本质、意义、比较、计算及其运用的过程,应提炼兼具内容结构、思想方法以及价值意义的大概念来贯穿始终。

教学时不仅停留在小数本身,还应聚焦于小数的上位概念,小数属于“数的类型”,都是一类“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 (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 (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2.所采取的方法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2)不同的成功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积极表扬和鼓励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4)趣味性课堂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作者:余明燕工作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第二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作者:余明燕工作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第二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

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

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

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

小学教育-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小学教育-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游戏教学法旨在教学导入、新授、复习等过程中教师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进行教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应用广泛,但是关于游戏教学法,存在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实际操作难度较高、教师难以实施等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仍然会面临许多挑战。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主要以低年级学段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游戏教学应用的现状。

通过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游戏教学浮于表面、过于强调情境忽视数学思考、课堂混乱缺少情感培养、游戏教学过于教科书化。

提出的游戏教学应用策略有:正确理解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理论联系实际让数学游戏为理解数学服务,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课堂管理能力、自主研发数学游戏,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开展教研活动,发挥团队力量。

本研究期望能对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教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低年级对策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game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Absrtact: the game teaching method refers to the method that teachers use to teach in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ntroduction, new teaching, review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 game teaching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the lower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and has also been unanimously recognized by scholars. However,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game teaching method is not perfect,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eaching is difficult,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implement.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re will be many problems in education metho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enlightenment stage of life. They are naturally lively and active, so they are bound to be unable to accept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which are totally based on teaching. Therefore, what kind of teaching methods they choose has become a problem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t present, and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more abstract, which is more difficult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accept,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junior students.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game teaching method,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game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game teaching.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case study and other method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ame teaching appli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rough data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weak sense of game teaching and the textbook content of game teaching , the classroom order is chaotic, the game teaching method can use for reference is few.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game teaching are as follows: to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wareness, to cultivate teachers' ability of ac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teaching games, to flexibly use textbook content, to enrich teachers' classroom management mea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to mak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exist harmoniously,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Key words: game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in Junior Mathematics of primary school目录摘要 (2)引言 (5)(一)问题提出 (5)(二)文献综述 (5)(三)研究方法 (10)(四)创新之处 (10)一、游戏教学基础理论 (11)(一)游戏教学的含义 (11)(二)游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1)1.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 (11)2.陶行知理论影响 (12)(三)游戏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13)1.新课程小学数学改革要求 (13)2.契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13)3.化数学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13)二、小学数学中游戏教学法应用的现状调查 (14)(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4)(二)问卷调查的结果 (14)(三)教学案例分析 (18)三、游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1)(一)存在问题 (21)1.游戏教学浮于表面 (21)2.过于强调情境忽视数学思考 (21)3.课堂混乱缺少情感培养 (21)4.游戏内容过于教科书化 (21)(二)原因分析 (22)1.对游戏教学法的价值认知片面 (22)2.教师缺乏管理能力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22)3.游戏模式单一影响学习动机 (22)4.教师缺乏开发数学游戏的主动性 (22)5.缺少教学反思 (22)四、小学数学中游戏教学法的改进策略 (24)(一)正确理解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24)(二)理论联系实际,让数学游戏为理解数学服务 (24)(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课堂管理能力 (24)(四)自主研发数学游戏,注重学生思维发展 (24)(五)开展教研活动,发挥团队力量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9)附录 (30)引言(一)问题提出1.研究背景我们知道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教育方法的问题,小学生正处在一个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天生活泼好动,必然无法接受目前完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当前小学教师的难题,而数学教学更是抽象化,小学生更不容易接受,如果一味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此时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改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在启蒙阶段若出现偏科现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教师应当努力研究新型的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研究论文(精选5篇)

小学教育研究论文(精选5篇)

小学教育研究论文小学教育研究论文(精选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育研究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育研究论文1【摘要】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

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与保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管理是否精致,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关键。

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小学教育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可以说事关每个人的一生,为此,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发展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教学管理人员,要集中精神,不断地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学人员构建舒适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育工作人员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避免影响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创设优美、安静、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教育管理实践,谈谈对当前小学教育管理的看法。

一、理论与实际结合,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本校的具体实际出发,正确制定本校的管理模式,坚持有本校特色的办学之路。

作为教育管理者,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制定适合本校的管理制度,推广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充分解放教学中的生产力。

其次,教育管理要立足于本校的办学条件,充分认识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师资力量,与新课改理念原则相结合,发挥最有效地管理。

最后,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拟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一.发扬民主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从而保持心理自由,以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问题,充分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而无须压抑,不必担心别人的笑话和讽刺,进而迸发出创新的潜能。

如解答“少先小队6人参加植树,按计划平均每人要栽10棵。

实际栽树时,5人就完成了小队的植树任务。

这样实际平均每人多栽几棵?”有位同学提出一种独特的解法:10÷5=2(棵)。

其他同学看到这种方法,马上给予否决,并说这位同学“瞎想”。

此时,我抓住机会及时引导:这位同学求出的2棵是不是本题答案?这样解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学生们经过认真的检验思考,渐渐有所认同,但仍疑惑。

这时,我让该同学说出这样解的理由:因为实际比计划少1人参加植树而完成任务,所以可以把第6个同学的任务10棵,平均分给实际植树的5人去完成,由此可知实际平均每人多栽10÷5=2(棵)。

之后,我当堂表扬该同学思维创新,敢于冲破常规解法,想别人不敢想,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注重迁移
迁移是已有知识和技能对新知学习的影响。

教学中充分发挥已有知识的“例子”作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类似、学习方法类似、解题技能类似的知识进行对照,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可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于同中见异,刻意求新。

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例,探求圆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用切割拼凑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在教学探求圆柱体积公式时,可这样启发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怎样推导圆面积公式?能用这种方法把圆柱体变成学过的几何体吗?可能变成什么几何体?怎样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从而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在迁移中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三.倡导求异
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

教学中倡导求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面对教材权威敢于“班门弄斧”,提出新观点、新见解。

如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教材提示仿照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办法,旋转平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面积公式。

教学时,有的学生提出意见,认为这样做费劲麻烦,并提出只要连接梯形上底任一顶点与对角顶点,将梯形转化成分别以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为底、以梯形的高为高的两个三角形,运用已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就可以迅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对此,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想象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实现知识的创新。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数、除法进行比较分析,理解相互间的联系,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完成填空题:3÷( )=( )∶( )=9∶( ),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有什么样的性质?从而创设一种呼之欲出的情景,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比较丰富的表象,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形成比的基本性质概念。

五、激励质疑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

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不少学生列出1750÷(250÷5)。

交流评议时,有个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要先求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不先求它,行吗?”我顺势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认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竟相绽放。

有的提出可以先求1750千克里有几个
250千克,再求需要几小时,即5×(1750÷250);也有的提出可以先求磨每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再求磨1750千克需要几小时,即5÷250×1750。

六、鼓励尝试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对什么事都愿意去试一试。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在“试”字上做文章,为学生提供尝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在尝试中反思、比较、发现、体验,不断纠错扶正,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体验到创造性思维的愉悦,再让学生交流、验算、评价,发现方法①、②是错误的;方法③、④是正确的;方法⑤是灵活运用分数的意义正确解题。

从而让学生在尝试、研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多角度参与解题方法的探索、“创造”,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有可为。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