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答案142(供参考)

实验一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1、NaOH 与CO 2反应生成Na 2CO 3,所以NaOH 标准溶液部分变质。
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3.1~4.4,酚酞变色范围为pH8.2~10.0,所以用部分变质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同一种盐酸溶液,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可将NaOH 和Na 2CO 3滴定完全,而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只能滴定出NaOH 的量,不能滴定出Na 2CO 3的量。
2、那要看他们的Ka 1,ka 2...Ka n 的比值. 若浓度达到0.1mol/l 左右,且cKa>=10-8 ,则可以用氢氧化钠滴定草酸不能被准确滴定,草酸Ka 1=5.9*10^-2 ,Ka 2(大约)=10^-5。
两个电离常数级别相差不太大,所以不能准确被滴定草酸。
3、不能。
在酸碱滴定中,作为标定酸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的弱酸盐,必须满足一定的水解程度,也就是说,它的电离平衡常数数量级不超过10-6,而草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为5.9×10-2,不满足条件,所以不能用草酸钠作为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
但草酸钠可以作为氧化还原滴定中标定高锰酸钾的基准物质。
实验二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1、C (NaOH )= m (邻苯二甲酸氢钾)/(M (邻苯二甲酸氢钾) × V (NaOH )2、属于强碱滴定弱酸型的,最后生成的产物盐为强碱弱酸盐,且溶液呈碱性,所以用碱中变色的指示剂,可想而知酚酞最为理想。
3、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碳酸和醋酸都是弱酸,将同时被滴定实验三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1、V1=V2 时,混合碱只含Na 2C03;V1=0 ,V2>0时,混合碱液只含NaHCO 3V2=0 ,V1>0时,混合碱只含NaOH当V1 >V2, V2 > 0时,混和碱组成为NaOH 与Na 2CO 3;当V2 > V1,V1 > 0,混和碱组成为Na 2CO 3与NaHCO 3。
2020年西川实验七上unit 8测试

Exercises for Unit 8 of Grade 7一、单项选择。
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1分,共10分)()1.—Lilys birthday is________ March What about Mary’s?—Her birthday is________December 10th.A. in; inB. in; onC. on;on()2.—When is________birthday?—His birthday is on May 2ndA.TomB. TomsC. Toms()3. Lucy's birthday is on________.A June 3rd B. 3rd June C. June three()4.—________is your father's birthday party?—________4 this afternoon.A. When; InB. Where; AtC. When; At()5.—________are you?—I'm seven years oldA.How oldB.What ageC.When()6. My mom wants to________my school this evening to have a talk with my teacher.A.go fore toC.take to()7.In our school, we have so many interesting activities________students.A.forB.ofC. to()8.I have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 because the party is very________.A. difficult B interesting C.boring()9.—Hi,Lily!________is your birthday party?—Great!I have a good time.A. HowB. WhenC. Where()10. —I will go on a school trip next week.—________!A. Let’s go!B. Thanks! C Have a good time!1. 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7. 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_9. 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二、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苏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七年制有机实验思考题答案

有机实验思考题解析实验一熔点的测定(P56-60)思考题P.60 (1),(2),(3)题。
(1)如何验证两种熔点相近的物质是否为同一种物质?答:把它们混合,测该混合物的熔点,若熔点仍不变,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
若混合物熔点降低,熔程增大,则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
(2)熔点毛细管是否可以重复使用?答:不可以。
(3)测溶点时,如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①溶点管太厚②溶点管不干净③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④样品研得不细⑤样品装得不紧密⑥加热太快⑦样品装得太多⑧读数太慢答:①溶点管太厚,热传导时间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②溶点管不干净,能产生4-10℃的误差。
③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④样品研得不细,会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⑤样品装得不紧密,会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⑥加热太快,熔点偏高。
⑦样品装得太多,会造成熔程变大,熔点偏高。
⑧读数太慢,熔点偏高。
实验二蒸馏和沸点的测定(P78-81)思考题P.81(1),(2),(3)题。
(1)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偏高和偏低,馏出液的速度太慢或太快,对沸点的读数有何影响?答:沸点的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2)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受潮分解、易挥发、易燃、易爆或有毒,应该采取什么办法?答: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挥发、易燃、易爆或有毒,必须选择无明火操作的热浴;尾气通入下水道,收集瓶放在水浴或冰水浴中。
如果馏出液的物质易受潮分解,可在收集瓶中预先加入干燥剂。
(3)蒸馏时为什么要加沸石,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未加入沸石,应该怎样处理?答:蒸馏过程中上升的气泡增大得非常快,甚至将液体冲出瓶外,这种不正常的沸腾称为“暴沸”。
为了防止在蒸馏过程中的“暴沸”现象,常加入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以引入汽化中心,产生平稳沸腾。
当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时,千万不能匆忙加入沸石,会引起猛烈的暴沸,液体易冲出瓶口。
应该移去热源,使液体冷却至沸点以下后才能加入。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全)

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思考题: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 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思考题: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
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
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思考题参考答案-力学

实验二 在气轨上研究瞬时速度【思考题参考答案】1.试测量气轨倾斜角度β,并把实验中所求得的加速度a 和g sin β相比拟。
答:测量β的方法:先用匀速法把气垫导轨调节水平,然后,测出两个支点沿气轨的长度L ,测出垫块的高度h ,L h =βsin 。
测量加速度的方法:〔1〕将两个光电门安放在一定距离的适中位置,读出距离s ,〔2〕滑块装上U 型挡光片,将光电计时器调节到测两个速度状态,让滑块静止下滑测量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v 1、v 2。
〔3〕计算加速度a 并与Lh g g =βsin 比拟,其中sv v a 22122-=。
注:为消除粘滞阻力影响,可以通过测量四个速度分别计算下滑和上升的加速度。
道理如下:=-=f a a a 下s v v 22122-,s v v a a a f 22423-=+=上,所以sv v v v a 421242322--+= 2.使用平板型挡光片和两个光电门,如何测量滑块通过倾斜气轨上一点A 的瞬时速度。
答:将光电计时器调到测量一个时间间隔状态,在滑块上装平板型挡光片,控制滑块从气轨上一个固定点P 由静止滑下,从挡光片前沿挡第一光电门开始计时,挡第二光电门停止计时,测出时间t ,根据匀变速运动公式,有at v v v B A +==,而()t l at v v v v B =-=+=22选择不同的l ,测出t ,计算出t l v =,在坐标纸上画出v —t 曲线,确定斜率和截距,其斜率的绝对值为a /2,截距为A 点的瞬时速度v 。
【补充思考题】测量气轨的阻尼因数。
滑块在气轨上运动,由于内摩擦和气轨平整度问题,也会有较小的阻力,一般认为阻力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成正比。
即bv f =。
设计一个实验,测量b 值。
测量依据和测量公式:将气轨调节水平,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气轨上两光电门之间距离为s 。
轻推滑块是它向右运动,由于阻尼A B v v <,同理,向左运动B A v v '<'。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指导书及答案

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熟悉C程序运行环境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 熟悉C语言Visual C++6.0调试环境。
2. 掌握C程序的编辑、调试及运行。
二、实验内容项目1.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include <stdio.h>int main(){printf(“Good morning!\n”);printf(“Hello,world!\n”);return 0;}运行结果(注意,按照屏幕输出格式写):项目2.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 , b , sum; /*定义变量*/a=23; b=56; /*为变量赋值*/sum=a+b; /*计算两个变量的和*/printf(“sum is %d\n”,sum); /*输出计算结果*/return 0;}运行结果:2项目3. 调试并运行下面程序,并写出运行结果:#include <stdio.h>int max(int,int);int main(){int a , b , c; /*定义变量*/a=23; b=56; /*为变量赋值*/c=max(a,b); /*调用max函数,将得到的值赋给c*/ printf(“max is %d\n”,c); /*输出c的值*/return 0;}int max(int x,int y) /*定义max函数,函数值为整型*/ {int z; /*定义变量*/if(x>y)z=x;elsez=y;return(z); /*将z的值返回*/}运行结果:三、提高部分1.试想,如果求10个数中的最大者,则程序该如何编写。
程序代码运行结果:实验二数据及其运算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 掌握C数据类型的概念、熟悉整型、字符型和实型基本类型的常量的用法;学会三种基本类型变量的定义、赋值和使用方法。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b5e0b19f7ec4afe04a1dff5.png)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
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
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分析化学实验答案142(供参考)

实验一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1、NaOH 与CO 2反应生成Na 2CO 3,所以NaOH 标准溶液部分变质。
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3.1~4.4,酚酞变色范围为pH8.2~10.0,所以用部分变质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同一种盐酸溶液,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可将NaOH 和Na 2CO 3滴定完全,而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只能滴定出NaOH 的量,不能滴定出Na 2CO 3的量。
2、那要看他们的Ka 1,ka 2...Ka n 的比值. 若浓度达到0.1mol/l 左右,且cKa>=10-8 ,则可以用氢氧化钠滴定草酸不能被准确滴定,草酸Ka 1=5.9*10^-2 ,Ka 2(大约)=10^-5。
两个电离常数级别相差不太大,所以不能准确被滴定草酸。
3、不能。
在酸碱滴定中,作为标定酸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的弱酸盐,必须满足一定的水解程度,也就是说,它的电离平衡常数数量级不超过10-6,而草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为5.9×10-2,不满足条件,所以不能用草酸钠作为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
但草酸钠可以作为氧化还原滴定中标定高锰酸钾的基准物质。
实验二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1、C (NaOH )= m (邻苯二甲酸氢钾)/(M (邻苯二甲酸氢钾) × V (NaOH )2、属于强碱滴定弱酸型的,最后生成的产物盐为强碱弱酸盐,且溶液呈碱性,所以用碱中变色的指示剂,可想而知酚酞最为理想。
3、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溶于水中生成碳酸,碳酸和醋酸都是弱酸,将同时被滴定实验三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1、V1=V2 时,混合碱只含Na 2C03;V1=0 ,V2>0时,混合碱液只含NaHCO 3V2=0 ,V1>0时,混合碱只含NaOH当V1 >V2, V2 > 0时,混和碱组成为NaOH 与Na 2CO 3;当V2 > V1,V1 > 0,混和碱组成为Na 2CO 3与NaHCO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SQL的定义功能
1.用SQL的定义命令创建一个职工表(zg.dbf),表结构如下所示。
字段名 类型 宽度 小数点
职工号 C 4
姓名 C 8
性别 C 2
出生日期 d
工资 N 7 2
命令:
create table zg(职工号 c(4),姓名 c(8),性别 c(2),出生日期 d,工资 n(7,2))
2.修改上题创建的职工表。
(1) 增加“职称”字段,类型为字符型,宽度为6。
alter table zg add 职称 c(6)
(2) 删除出生日期字段。
alter table zg drop 出生日期
(3) 把性别字段的类型改为逻辑型。
alter table zg alter 性别 l
(4) 把工资字段改名为实发工资。
alter table zg rename 工资 to 实发工资
(二)SQL的操作功能
1.给课程表(kc)插入一条记录("2001","英语精读",2," ")
insert into kc(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values ("2001","英语精读",2)
2.给女同学的入学分数增加10分。(提示:用update 命令)
update xsqk set 入学分数=入学分数+10 where 性别="女"
3.把课程号为“1003”的学分改为3分。(提示:用update 命令)
update kc set 学分=3 where 课程号="1003"
4.给成绩表(cj)中不及格成绩的数据加上删除标记。
delete from cj where 成绩<60
查看是否执行,再去掉删除标记。
Recall all
(三)SQL语言的查询功能
1.查询指定列
(1)查询所有男同学的个人记录。
select * from xsqk where 性别="男"
(2)查询所有同学的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和入学分数。
select 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入学分数 from xsqk
2.查询经过计算的列
列出所有同学的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和年龄。
select 学号,姓名,性别,专业,2008-year(出生日期) as 年龄 from xsqk
3.去掉重复值
查询成绩表中不重复同学的学号(即去掉重复的学号)。(提示:用Distinct
短语)
select distinct 学号 from cj
4.条件查询
(1)查询计算机科学专业男同学的信息。
select * from xsqk where 专业="计算机科学"and 性别="男"
(2)查询1988年出生的工业工程专业同学的学号、姓名、性别、入学分数和出
生日期信息。
select 学号,姓名,性别,入学分数,出生日期 from xsqk;
where year(出生日期)=1988
5.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
查询市场营销专业全体学生情况,要求查询结果按入学分数降序排列。
select * from xsqk where 专业="市场营销" order by 入学分数 desc
6.使用统计函数
统计输出每各同学各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并按平均分降序
排序。 (提示:按学号分组)
select 学号,max(成绩) as 最高分,min(成绩) as 最低分, ;
avg(成绩) as 平均分 from cj order by 平均分 desc group by 学号
7.联结查询
(1)查询“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的所有课程成绩。包括同学的学号、姓名、
专业、课程号、学期和成绩。(提示:对xsqk、cj两表连接)
select xsqk.学号,xsqk.姓名,xsqk.专业,cj.课程号,cj.学期,cj.成绩 ;
from xsqk join cj on xsqk.学号=cj.学号 where 专业="市场营销"
(2)列出所有不及格同学的学号、姓名、专业、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提
示:对xsqk、cj、kc三表连接)
select xsqk.学号,xsqk.姓名,xsqk.专业,kc.课程号,kc.课程名,cj.成绩 ;
from xsqk join cj join kc on cj.课程号=kc.课程号 ;
on xsqk.学号=cj.学号 where 成绩<60
或者:
select xsqk.学号,xsqk.姓名,xsqk.专业,kc.课程号,kc.课程名,cj.成绩 ;
from xsqk join cj on xsqk.学号=cj.学号 ;
join kc on cj.课程号=kc.课程号 ;
where 成绩<60
(3)为“市场营销”专业建立一个包括每个同学学号、姓名、专业和各课程平
均分的查询,
按平均分降序排列。(提示:对xsqk、cj两表连接,并按cj表中的学号分组)
select xsqk.学号,xsqk.姓名,xsqk.专业,avg(cj.成绩) as 平均分;
from xsqk join cj on xsqk.学号=cj.学号 ;
where 专业="市场营销";
group by cj.学号 ;
order by 平均分 desc
8.嵌套查询
(1)列出“市场营销”专业同学的所有成绩表中的记录,包括学号、课程号、
学期、成绩。
(提示:学号作为内外查询连接的条件)
select * from cj ;
where 学号 in (select 学号 from xsqk where 专业="市场营销")
(2)查询成绩表(cj)中至今没有一门课程成绩的同学的信息。包括学号、姓
名、性别、专业、出生日期和入学分数等。
( 提示:学号作为内外查询连接的条件)
select * from xsqk where 学号 not in (select 学号 from cj)
(3)查询学分最高的课程信息。
( 提示:先用max函数在kc表中求出最高学分是多少)
select * from kc where 学分=(select max(学分) from kc)
9.查询结果的不同去向
(1)查询“1001”号课程考试分数前2名的信息。
(用top 2短语在浏览窗口内显示)
select top 2 * from xsqk join cj on xsqk.学号=cj.学号;
where 课程号="1001" order by 成绩 desc
(2)查询“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信息并将结果存人临时表ls1中。
(使用INTO CURSOR ls1)
select * from xsqk where 专业="计算机科学" into cursor lsl
(3)查询学号为“20070101”的学生的考试成绩信息并将结果存人永久表xhcj
中。
(使用INTO TABLE xhcj短语输出)
select *from cj where 学号="20070101" into table xh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