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0(药剂专业班)药物化学教案(第二 章麻醉药)
2024年药物化学教案(附加条款版)

药物化学教案(附加条款版)药物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药物化学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药物化学基本概念:药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药物化学基本原理: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等。
3.药物化学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等。
4.药物化学研究案例:介绍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案例,如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
5.药物化学前沿进展:介绍药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化学的研究过程。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药物化学研究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共计8学时,每周2学时。
2.实验教学:共计4学时,每周1学时。
3.研究案例教学:共计2学时,每周1学时。
4.前沿进展教学:共计2学时,每周1学时。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
2.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体会等。
3.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验技能考核。
4.研究案例分析报告:对药物化学研究案例的分析和理解。
5.前沿进展报告:对药物化学前沿进展的了解和思考。
六、教学资源1.教材:《药物化学》。
2.参考文献:《药物化学研究进展》、《药物化学实验教程》等。
3.网络资源:药物化学相关网站、学术期刊、研究论文等。
4.实验室设备:药物化学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和试剂。
七、教学总结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第二章 局部麻醉药

【不良反应】
1. 毒性反应 用量过大或误注入血管内,可产生中毒反应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⑴ 严格控制局麻药的剂量和浓度 ⑵ 防止局麻药过快入血。可于推药前回吸无血后注射或局麻药中加入少 量肾上腺素(2 ~ 4 ug/ml),延缓局麻药吸收 ⑶ 发现早期中毒症现状,及时抢救。发生惊厥注射地西泮或流喷妥钠。 发生呼吸抑制,人工呼吸和给氧
缓解局部炎症和损伤症状
知识链接
封闭疗法
• 又称局部封闭。常用0.25%~0.5%的普鲁卡因溶液注射于病灶周围 组织,麻醉局部感觉神经末梢,阻断病理不良刺激向中枢传导,缓 解疼痛。另外普鲁卡因扩张局部血管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 局部组织营养,促进炎症和损伤部位的组织恢复。如临床常用普鲁 卡因和强的松龙局部封闭治疗肩周炎、急性关节损伤等
1 2 10~12 6.5
对黏 维持 膜渗 时间 透力 (小时)
局麻用途
弱
1 表面麻醉外各种麻醉
强
1~2 腰麻外各种麻醉
强
2~3 浸润麻醉外各种麻醉
较强 5~10 表面麻醉外各种麻醉
本章小结
2. 浸润麻醉
• 将局麻药注入手术部位皮下、皮内或深部组织, 麻醉局部感觉神经末梢
• 适用于浅表小手术 • 常选用普鲁卡因,其次为利多卡因
3. 传导麻醉
• 将局麻药注入外周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麻醉 • 适用于四肢、面部、口腔等小手术 • 常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4. 蛛网膜下腔麻醉
药物学基础
第二章 局部麻醉药
学习目标
1. 掌握普鲁卡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 熟悉局部麻醉药的给药方法 3. 了解常用局部麻醉药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4. 学会观察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并能有对症处理的能力 5. 具有正确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关爱病人及沟通协调的能力
2-麻醉药

授课教师
凌强
课程名称
药物化学
教材
人卫第二版
授课时间
2014年8月28日
周次
第一周星期四第五六节
授课对象
药剂21班
课型
理论
授课内容
第二章、麻醉药
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全麻药的吸入类、局麻药的氨基醚与氨基酮类
2、熟悉局麻药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3、了解局麻药的酰胺类
教学内容
3、氨基醚与氨基酮类—达克罗宁
归纳小结:
1、中国药典中收载的麻醉用药的代表药
2、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异同点
作业:第13页习题。
5min
30min
45min
10min
本章的药物临床应用较广,也较常见,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参考资料
人卫版《药物分析化学》《药剂学基础》
课后记
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教案续页
授课内容
辅助手段
导入:麻醉拔牙的过程与电视中手术的场景区别。
项目:
第一节全麻药
1、吸入型—麻醉乙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静脉型—氯胺酮
第二节局麻药
1、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利多卡因
2、酰胺类—普鲁卡因
及时间分配
1、全身麻醉药—吸入型
2、全身麻醉药—静脉型
3、局部麻醉药—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4、局部麻醉药—酰胺类
5、局部麻醉药—氨基醚与氨基酮类
时间安排:2学时
重点及难点
重点:1、乙醚、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药的结构与性质、构效关系。
难点:1、构效关系的理解、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PPT、结构图
实用药物化学课件第2章麻醉药

二、局部麻醉药的结构与作用
局麻药结构包括三个部分:①亲脂性芳香环; ②中间连接功能基;③亲水性胺基
亲脂性芳环部分保证药物分子具有相当的脂溶 性。亲水性胺基部分通常为叔胺结构(因其刺 激性较轻),既保证药物分子具有一定水溶性 以利转运,也提供了与Na+通道受点部位结合的 结构基础
局部麻醉药通过稳定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降 低神经细胞兴奋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CH3 NH2
CH3
氧化 氧化
CH3 H
HO
N
N CH3
O CH3
CH3
结合物
CH3 NH2
OH HO
O
CH3 NH2
HO
CH3
结合物
结合物 结合物
内容小结
分类及代表药 基本骨架和构效关系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结构,命名,稳定性,合成)
酰胺 两个甲基
比普鲁卡因更稳定,原因:
水解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H N
N O
·HCl·H2O
代谢途径
N-去烷基化
N-去烷基化
CH3 H N
N CH3
OH CH3
氧化
水解
CH3 H N O CH3
NH2
CH3 H
HO
N
N CH3
OH CH3
CH3 H N O CH3
N CH3 CH3
水解
利多卡因
氧化
韦尔斯上前去问他是否很疼,他却回答说一点也 不疼。
笑气也许能应用于牙科。
第二天组织者带来一袋笑气让韦尔斯吸,在韦尔 斯失去知觉后,助手迅速用钳子拔出了那颗智齿。
“无痛拔牙”
摩尔顿在亲眼看到韦尔斯将氧化亚氮应用于 拔牙的失败以后,氧化亚氮不是一种理想的 麻醉药。用乙醚替代氧化亚氮。
麻 醉 药--药物化学

氟烷
F 1 FC
F
Cl
2 C
H
Br
化学名:1,1,1-三氟-2-氯-2-溴乙烷
氟烷
F Cl
1 FC
2 C
H
F Br
性质:①无色、易流动的重质液体,沸 点:49-51℃。 ②性质稳定,遇光、热
和湿的空气能缓缓分解,生成氢卤酸。 加入0.01%麝香草酚为稳定剂。③不溶
于硫酸,加入等体积硫酸后沉于底部, 形成两层。
N CH3 HCl H2O
CH3
H2N
O
C2H5
C OCH2CH2N
C2H5
.HCl
四、构效关系
1.亲脂性部分
>
>
>
可为芳烃或芳杂环
N H
吡咯
S
噻吩
O
呋喃
2. COX与作用强度: -COS->- COO->-COCH2->CONH-
O
R Ar-----C------X-------(CH2)n-----N
6、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O (C2H5)2 NCH2CH2OC
O O
C OCH2CH2N(C2H5)2
O
NN
C OCH2CH2N(C2H5)2
O O
(C2H5)2 NCH2CH2OC
NN O
O C OCH2CH2N(C2H5)2
该药品是否应该避光密封保存呢?
思考题
➢ 1.局部麻醉药根据化学结构分为哪几类?各类 代表药?
➢ 2.比较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在结构与稳定性之 间的关系。
氟烷
3.鉴别:氧瓶燃烧法有机破坏→氟化钠+茜素氟 蓝+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硝酸亚铈试液→显蓝紫 色。(有机氟化合物的一般鉴别方法) 4.药理作用:麻醉诱导时间短,停药后恢复快, 可用于全身麻醉和麻醉诱导。 5.代谢:80%以原药从肺部排出,20%排出前在 肝内转化,具肝脏毒性。
药物化学第二章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盐酸氯胺酮 Ketamine Hydrochloride
Cl O . HCl NH CH3
化学名为2-(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盐酸盐。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理化性质
1.本品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在水中易溶,在热乙醇中溶 解,在苯、乙醚中不溶。熔点259~263℃,熔融时同时分
部麻醉药普遍用于口腔科、眼科、妇科和外科小手术中以暂
时解除疼痛。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的结构:现在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大部分都是 由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结构衍生而来。基本骨架如下:
O O H2 N CH2
CH2
N
CH3 N H CH3
O CH2 N
亲脂部分
连接部分
亲水部分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盐酸普鲁卡因
对皮肤黏膜穿透力弱,不适用于表面麻醉。。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盐酸利多卡因
CH3 H N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N O CH3
CH3 CH3
.HCl. H O 2
化学名为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盐 酸盐一水合物,又名盐酸塞洛卡因。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理化性质
旋度为+67°~+72°。 2.本品的乙醇溶液(10µg/ml),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 24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本品在稀盐酸溶液中溶解后,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砖 红色沉淀。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临床应用
用于诱导麻醉,短时麻醉必须与镇痛药合用。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于神 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阻断用药局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使该局部痛觉等暂时消失的药物。局
2.麻醉药

构效关系
H2N COOCH2CH2N(C2H5)2 Procaine
C4H9NH
COOCH2CH2N(CH3)2
Dicaine
CH3 NHCOCH2N(C2H5)2 CH3 Lidocaine
构效关系
O Ar C X (C)n N
亲脂 性的 头部
Cl O
1 2 2
1
HCl NHCH3
2-(2-氯苯基)-2-(甲氨基)-环 己酮盐酸盐
结构和性质:
1.酸性 10%的本品水溶液pH约3.5,不得与弱碱性的巴 比妥盐溶液混合使用。本品加碱后可使氯胺酮游离。 2.为手性化合物,常用其外消旋体。副作用主要归因 于左旋体。 3.由于易产生幻觉,被滥用为毒品。本品原料药属II类
HCl
O H3C N H
CH3
NHCOCH2N(C2H5)2 CH3
HCl H2O
2.邻位取代,立体位阻,延迟酯水解,作用增大,时 间延长.
CH3 NHCOCH2N(C2H5)2 CH3 HCl H2O
2、亲水性部分
叔胺或含氮杂环
3、中间链部分
X可为O、S、NH、CH2 (C)n:碳链一般以2-3个碳原子长度为好
可卡因
1.氮上甲基去除 2.C2甲氧羰基改变
3.C3酰基改变 可卡因结构中的甲氧羰基和N-甲基的去除,四氢吡咯环 的开裂,仍有局麻作用,而苯甲酸酯部分必须保留。
2004年12月8日,在秘魯高原古城庫斯科參加安第斯共同體國家首 腦會議的代表準備飲用古柯茶。古柯茶是用古柯的葉子泡成的茶水, 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據說可以消除初上高原的種種不適。 新華社 記者汪亞雄攝
《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2章:麻醉药

H2N
O C O CH2CH2N(C2H5)2 H2O
H2N
H2N
COOH+ HOCH2CH2N(C2H5)2 H2N
H2N
COO CH2CH2N(C2H5)2 . HCl NaOH H2N
C O O C H2C H2N(C 2H5)2
COO CH2CH2N(C2H5)2 NaOH H2N
COONa+ HOCH2CH2N(C2H5)2
1
1为亲脂性部分,可为芳烃及 芳杂烃,羰基必须与芳环直接 相连,否则失去活性。
2为部分与作用持续时间有关, X取代基不同作用时间不同。
2与3部分组成中间链,当n =3时作用最强。
4部分的氨基可为仲胺与叔胺, 多为叔胺,减少剌激性。1部 分与4部分兼有调节亲水与亲 脂性,确保可透过神经膜而又 不进入中枢。
进一步改造合成出普鲁卡因,研究出该类药物的作用与构效的关系,并逐步合成出一类用途各 异的局麻药。
2
O
3
可卡因
芳伯氨基,具有还原性,为不稳定基团
01
H2N 重 氮 化 偶 合 反 应 , 可 供 鉴 别 和 含 量 测 定
酯键,易水解,为不稳定基团
02
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
脂肪氨基,具有较强的碱性
01
第2章 麻醉药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 的观点
主要内容
第1节 全身麻醉药 吸入性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 第2节 局部麻醉药
结构分类与常见药 局部麻醉药的构效关系
学习目标
掌握麻醉药分类。
掌握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的结构、 理化性质、作用特点。
理解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的理化性质和作用 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1为亲脂性部分,可为芳烃及芳杂烃,羰基必须与芳环直接相连,否则失去活性。
2为部分与作用持续时间有关,X取代基不同作用时间不同。
麻醉持续时间:-CH2-〉–NH-〉–S-〉–O-
麻醉强度:–S-〉–O-〉-CH2-〉–NH-
2与3部分组成中间链,当n=3时作用最强。
4部分的氨基可为仲胺与叔胺,多为叔胺,减少剌激性。
1部分与4部分兼有调节亲水与亲脂性,确保可透过神经膜而又不进入中枢。
(本节小结)
1局麻药按结构分为三类:对氨基苯甲酸脂类、酰胺类、氨基酮类;
2.盐酸普鲁卡因因含芳伯胺基,易氧化变色,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含有酯键加热有水解。
3.盐酸利多卡因酰胺基的邻位有两个甲基,空间位阻较大,所以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易被水解。
板书设计
第二章麻醉药第一节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二.静脉麻醉药
第二节局部麻醉药
一.局麻药的发展历史及构效关系
二.对氨基苯甲酸脂类
三.酰胺类
四.氨基酮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