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排名统计公式大集合

合集下载

excel名次排序公式

excel名次排序公式

excel名次排序公式公式一:RANK函数首先介绍在excel中计算排名的专用函数——rank。

rank函数的表达式为:=rank(数值,引用区域,排位方式)RANK函数三个参数中,最后一个参数可以省略,默认为0,即升序排序。

按照它的表达式,可以输入公式:=RANK(F3,$F$3:$F$40)便得到了学生们三科平均成绩的排名。

公式二:COUNTIF函数countif函数实际是计数函数,用来统计一个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它的表达式为:=countif(区域,条件)。

看上去语法非常简单,就两个参数,而第1参数区域通常是固定的,重点在于条件的设置。

在表格中,我们要计算平均成绩排名,条件可以设置为大于学生的三科平均成绩,即>f3,作者先写下完整公式,再通过一个例子来详细说明它的含义。

公式为:=COUNTIF($F$3:$F$40,">"&F3)+1这个公式的含义是在计算$F$3:$F$40单元格区域中,数值大于F3数值的单元格个数。

这里要注意单元格的引用方式,区域为绝对引用,条件是相对引用,这样才能正确填充公式。

如公式所写,F3的值是96,当条件">96"时,我们的计数区域中并不存在大于96的数值,因此countif函数公式的结果为0,于是再加上1,便得到了排名结果。

当条件为">F4",值为89,而$F$3:$F$40单元格区域中大于89的单元格有1个,即F3,最后再加上1,结果便得到排名2;依次计算下去,可以得到所有的排名。

通过countif函数的计数作用来排名,倒是一个灵活通变得方法。

公式三:中国式排名SUMPRODUCT函数sumproduct函数,也叫乘积函数,更完整的叫法,应该是乘积求和函数,因为它的作用就是对单元格的乘积进行求和。

这个函数在excel中的应用很广泛,尤其在之前的老版本中,官方还没有更新一些强大的新函数,比如sumifs函数,如果没有sumifs函数,那怎么快速地多条件求和呢?大家首先的自然是sumproduct函数。

(完整版)excel基本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完整版)excel基本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 重复","")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

3、从输入的18 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 男"," 女"),IF(MOD(MID(C2,17,1),2)=1," 男","女"))公式内的“ 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 、求和:=SUM(K2:K56) ——对K2 到K56 这一区域进行求和;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 这一区域求平均数;3、排名:=RANK(K2 ,K$2:K$56) ——对55 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4、等级:=IF(K2>=85," 优",IF(K2>=74," 良",IF(K2>=60," 及格","不及格")))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 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求K2 到K56 区域( 55 名学生)的最高分;6、最高分:=MAX(K2:K56)7、最低分:=MIN(K2:K56) 求K2 到K56 区域( 55 名学生)的最低分;8、分数段人数统计:(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 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 单元格;(2)=COUNTIF(K2:K56,">=95") -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 单元格;(3)=COUNTIF(K2:K56,">=90") -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 ~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 单元格;(4)=COUNTIF(K2:K56,">=85") -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 ~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 单元格;(5)=COUNTIF(K2:K56,">=70") -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 ~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 单元格;(6)=COUNTIF(K2:K56,">=60") -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 ~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 单元格;(7)=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 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7、最低分:=MIN(K2:K56) 求K2 到K56 区域( 55 名学生)的最低分;存放于K63 单元格;说明:COUNTIF 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Excel中的排名技术,这下终于整理全了

Excel中的排名技术,这下终于整理全了

美式分组排名【要求】对下⾯的得分按部门进⾏分组降序排名。

【公式】在E2单元格中输⼊公式:=SUMPRODUCT(($A$2:$A$16=A2)*($D$2:$D$16>D2))+1【套路】=SUMPRODUCT((条件区域=条件)*(排名区域>排名⽬标))+1【注意】以E2单元格为例,上⾯公式中的($A$2:$A$16=A2)是得到⼀组由逻辑值组成的结果:{TRUE;TRUE;TRUE;FALSE;FALSE;FALSE;TRUE;FALSE;FALSE;TRUE;FALSE;TRUE;TRUE;TRUE;FALSE},⽽($D$2:$D$16>D2)同样得到⼀组:{FALSE;FALSE;TRUE;FALSE;TRUE;TRU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TRUE;FALSE;TRUE;TRUE},那么根据逻辑值与数值互换的原则:TRUE=1,FALSE=2,可以得到两组相乘的结果,⽽这⾥的乘号相当于AND的作⽤,表⽰两个结果的同时成⽴,相乘的结果为:{0;0;1;0;0;0;0;0;0;0;0;1;0;1;0},也就是说得到了⼀组同时东路两个条件的计数,然后再相加最后加上1就可以得到排名。

5中国式分组排名【要求】对下⾯的得分按部门进⾏降序排名。

【公式】在E2单元格中输⼊公式:=SUMPRODUCT(($A$2:$A$16=A2)*($D$2:$D$16>=D2)/COUNTIFS($A$2:$A$16,$A$2:$A$16,$D$2:$D$16,$D$2:$D$16))【套路】=SUMPRODUCT((条件区域=条件)*(排名区域>排名⽬标)/COUNTIFS(条件区域1,条件区域1,排序区域,排序区域))【注意】上⾯的公式基本于类似于中国式排名的⽅法,只在COUNTIFS的这⾥由上⾯的单个条件的COUNTIF变成了COUNTIFS函数,是为了满⾜条件排名的这个条件的需要。

Excel排名函数公式大全:

Excel排名函数公式大全:

Excel排名函数公式大全:1.首先,用RANK函数两参数用法做基础排名(默认降序排列)。

特点:如果有两个数字排名相同,比如说数据序列:4,2,2,1。

这时排名次序是:1,2,2,4,也就是最大的次序和总数据量一致,其中的第2个2占据了“第3”这个名次。

2.用COUNTIF函数也可以实现上述RANK函数的两参数用法结果。

3.用公式:=SUMPRODUCT((B$2:B$9>B2)*(1/(COUNTIF(B$2:B$9,B$2:B$9))))+1,获得中国式排名结果。

中国式排名特点:会出现并列名次。

比如说:4,2,2,1。

中国式排名次序是:1,2,2,3。

也就是并列第二名后是第三名,不会漏掉名次的数字。

4.用RANK和COUNTIF函数组合,获得不重复排名。

C2=RANK(B2,$B$2:$B$9)+COUNTIF(B$2:B2,B2)-1特点:用这个公式,根据Excel行的特点,相同分数时,行数越大排名越大。

如下图C6和C8单元格。

5.只用COUNTIF函数也可以实现上一步的不重复排名:C2=COUNTIF(B$2:B2,B2)-1+COUNTIF($B$2:$B$9,">"&B2)+16.在C2输入RANK函数的三参数模式:=RANK(B2,$B$2:$B$9,1),即可获得倒序排名。

分数最小的排名倒数第1。

7.和正序排名类似,用COUNTIF函数也可以替代RANK函数实现倒序排名,公式如下:C2=COUNTIF($B$2:$B$9,"<"&B2)+1首先,用RANK函数两参数用法做基础排名(默认降序排列)。

特点:如果有两个数字排名相同,比如说数据序列:4,2,2,1。

这时排名次序是:1,2,2,4,也就是最大的次序和总数据量一致,其中的第2个2占据了“第3”这个名次。

用COUNTIF函数也可以实现上述RANK函数的两参数用法结果。

排名法得分excel公式

排名法得分excel公式

排名法得分excel公式
排名法是一种常用的评分方法,用于根据一组数据的大小对其进行排序并计算每个数据的排名。

在Excel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进行排名计算:
RANK.EQ函数:
=RANK.EQ(value, range, [order])。

其中,value表示要计算排名的数值,range表示要计算排名的数据范围,[order]表示排名的顺序(可选参数,默认为升序)。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组学生的成绩数据,存储在A2:A10单元格中。

我们想要计算每个学生的排名。

1. 首先,在B2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
=RANK.EQ(A2, $A$2:$A$10)。

这将计算A2单元格中的成绩在A2:A10范围内的排名。

2. 然后,将B2单元格中的公式拖动或复制到B3:B10单元格,以应用相同的公式到其他学生的成绩。

这样,B2:B10单元格将显示每个学生的排名。

注意事项:
如果有重复的数值,RANK.EQ函数将会返回相同的排名,而下一个排名将会跳过相应的数值。

如果要按降序排名,可以在公式中添加第三个参数[order],将其设置为0或FALSE。

除了RANK.EQ函数外,Excel还提供了其他排名函数,如RANK 和RANK.AVG,它们的使用方法和RANK.EQ类似,但在处理重复数值时会有所不同。

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函数来进行排名计算。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超全面的Excel表格公式大全

超全面的Excel表格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8、分数段人数统计:(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7)=COUNTIF(K2:K56,"说明:COUNTIF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值得收藏:excel排名排序公式大全

值得收藏:excel排名排序公式大全

值得收藏:excel排名排序公式大全再也找不到这么全的排名公式了,为整理的公式的无名作者要点个赞排名的函数用排名函数来对成绩进行排名,用起来非常地方便。

=IF(ISERR(RANK(M3,M:M)),"",RANK(M3,M:M))A列是成绩,B列是排名=SUMPRODUCT((A$1:A$9>A1)/COUNTIF(A$1:A$9,A$1:A$9) )+1自动排名公式=RANK(C3,$C$3:$C$12)=RANK(A2,$A$2:$A$11,0)=RANK(C2,$C$2:$C$65)+COUNTIF($C$2:C2,C2)-1百分比排名的公式写法为:=PERCENTRANK($C$3:$C$12,C3)平均分及总分排名=AVERAGE(B2:E2)=RANK(F2,$F$2:$F$65536)求名次排名统计成绩时遇到一个分别求班级和年级总分名次排名的问题,不晓得应该运用什么公式来实现。

班级名次:=SUMPRODUCT((BJ=A2)*(ZF>E2))+1年级名次:=RANK(E2,ZF) 公式下拖。

排名次根据总分值大小,只将姓名排序后, 降序结果=INDEX(A$2:A$6,RANK(D2,D$2:D$6))根据总分值大小,只将姓名排序后, 升序=INDEX(A$2:A$6,RANK(D2,D$2:D$6,1))根据分数进行普通排名=RANK(A2,$A$2:$A$12)=RANK(A2,A$2:A$12)+COUNTIF(A$2:A2,A2)-1=SUMPRODUCT(1*($E$3:$E$12>=E3))=RANK(K3,$K$3:$K$26)=RANK(A2,A$2:A$12)=SUM((A$2:A$12>=A2)/COUNTIF(A$2:A$12,A$2:A$12))=COUNTIF($K$3:$K$26,">"&K3)+1=INDEX($A$2:$A$7,MATCH(LARGE($C$2:$C$7,ROW(A1)),$C $2:$C$7,0),1)=SUMPRODUCT(($A$2:$A$12>A2)/COUNTIF($A$2:$A$12,$ A$2:$A$12&""))+1=RANK(D2,OFFSET($A$1,MATCH($A2,$A:$A,0)-1,3,COUNTIF($A:$A,$A2),1))对于普通排名分数相同时,按顺序进行不重复排名=RANK(K32,$K$32:$K$55)+COUNTIF($K$32:$K32,K32)-1=COUNTIF($K$32:K32,K32)-1+COUNTIF($K$3:$K$26,">"&K32)+1=SUMPRODUCT(1*(($E$3:$E$12+ROW($E$3:$E$12)/100>=( $E3+ROW(E3)/100))))=RANK(E3,$E$3:$E$12)+COUNTIF($E$3:E3,E3)-1=SUMPRODUCT(1*(($E$3:$E$12+$B$3:$B$12/100)>=(E3+B 3/100)))依分数比高低名次成绩排名=RANK($E3,$E$3:$E$22) 內建方式排名=SUMPRODUCT(1*($E$3:$E$12>=E3)) 一般方式排名{=RANK(E3,$E$3:$E$22)+SUM(IF($E$3:$E$22>E3,1/COUNT IF($E$3:$E$22,$E$3:$E$22),0))-COUNTIF($E$3:$E$22,">"&E3)}一般方式排名=RANK(E3,$E$3:$E$12)+COUNTIF($E$3:E3,E3)-1不重复排名=SUMPRODUCT(1*(($E$3:$E$12+ROW($E$3:$E$12)/100>=( $E3+ROW(E3)/100))))=SUMPRODUCT(1*(($E$3:$E$12+$B$3:$B$12/100)>=(E3+B 3/100)))不重复排名=SUMPRODUCT(1*(($E$3:$E$12+$B$3:$B$12/100+$C$3:$C $12/10000)>=(E3+B3/100+C3/10000)))不重复排名=RANK($E3,$E$3:$E$22,1)倒排序美国式排名=RANK(K247,$K$247:$K$270)=RANK(B1,$B1:$H1)中国式排名=RANK(B2,$B$2:$B$21,0)=RANK(B1,$B1:$H1)+COUNTIF($B$1:B1,B1)-1=SUM(IF($A$1:$E$1>=A1,1/COUNTIF($A$1:$E$1,$A$1:$E$1 ),""))=SUMPRODUCT(($B$2:$B$21>=B2)/COUNTIF($B$2:B$21,B $2:B$21))=SUMPRODUCT((B$3:B$21>B3)*(1/COUNTIF($B$3:$B$21,$ B$3:$B$21)))+1 (升序)=SUMPRODUCT((B$3:B$21<B3)*(1/COUNTIF($B$3:$B$21,$ B$3:$B$21)))+1 (降序){=SUM(--(IF(FREQUENCY(B$2:B$21,B$2:B$21),B$2:B$21>B2)))+1}{=SUM(IF($B$3:$B$21<=B3,"",1/(COUNTIF($B$3:B$21,B$3: B$21))))+1}(升序){=SUM(IF($B$3:$B$21<=B3,1/(COUNTIF($B$3:B$21,B$3:B$ 21)),""))}(降序){=SUM(IF($B$2:$B$21>B2,1/COUNTIF($B$2:B$21,B$2:B$2 1)))+1}{=SUM(IF($A$1:$E$1>=A1,1/COUNTIF($A$1:$E$1,$A$1:$E $1),""))}{=SUM(($B$2:$B$21>B2)*(MATCH($B$2:B$21,B$2:B$21,)= ROW($1:$20)))+1}{=SUM(IF($B$1:$H$1<=B1,"",1/(COUNTIF($B$1:$H$1,$B$1 :$H$1))))+1}求最精简的自动排名公式=RANK(E2,$E$2:$E$21)=RANK(A2,$A$2:$A$9,0)=RANK(A2,$A$2:$A$10)+COUNTIF($A$2:$A2,$A2)-1(如果数据列中数值有相同)=RANK(F10,$F10:$Q10)+COUNTIF($F10:F10,F10)-1=INDEX(A:A,1/MOD(LARGE(E$2:E$21+1/ROW($2:$21),ROW (1:1)),1))=LOOKUP(1,0/(($F$2:$F$21=A27)*(COUNTIF(D$26:D26,$A$ 2:$A$21)=0)),$A$2:$A$21)=INDIRECT("A"&RIGHT(LARGE(($E$2: $E$21*100+ROW($A$2:$A$21)),ROW(A1)),2))=RANK(C2,OFFSET($C$1,MATCH(E2,$E$2:$E$768,),,COUNTIF ($E$2:$E$768,E2)))数组公式{=INDEX(A:A,MOD(LARGE(E$2:E$21*100+ROW($2:$21),RO W(1:1)),100))}{=OFFSET($A$1,RIGHT(LARGE($E$2:$E$21*1000+ROW($E$2:$E$21),ROW()-25),3)-1,,)}=OFFSET($A$1,RIGHT(LARGE(($E$2:$E$21*100+ROW($A$1: $A$20)),ROW(A3)),2),)=TEXT(SUMPRODUCT(($E$2:$E$21>=E2)/COUNTIF($E$2:$E $21,$E$2:$E$21)),"第[DBNUM1]G/通用格式名")排序后排名{=SUM(IF($B$2:$B$15>=B2,1/COUNTIF($B$2:$B$15,$B$2: $B$15)))}=SUMPRODUCT((B$2:B$15>=B2)/COUNTIF(B$2:B$15,B$2:B $15))位次排名{=IF($B2:$O2>=0,RANK($B2:$O2,$B2:$O2,0),)}根据双列成绩进行共同排名=RANK(C345,($C$345:$C$356,$H$345:$H$356))在双列间排名=RANK(B2,($B$2:$B$26,$E$2:$E$16))等次排名由大到小排名=RANK(B3,$B$3:$B$12)=SUMPRODUCT(($A$16:$A$25=A16)*($B$16:$B$25>B16))+ 1由小到大排名=RANK(B3,$B$3:$B$12,1)=SUMPRODUCT(($A$16:$A$25=A16)*($B$16:$B$25<B16))+ 1不等次排名(行小排先)由大到小=RANK(B3,$B$3:$B$12)+COUNTIF($B$3:B3,B3)-1=SUMPRODUCT(($A$16:$A$25=A16)*($B$16:$B$25-ROW($B$16:$B$25)/10000>B16-ROW(B16)/10000))+1 由小到大=RANK(B3,$B$3:$B$12,1)+COUNTIF($B$3:B3,B3)-1=SUMPRODUCT(($A$16:$A$25=A16)*($B$16:$B$25+ROW( $B$16:$B$25)/10000<B16+ROW(B16)/10000))+1不等次排名(行大排先)由大到小=COUNT($B$3:$B$12)-RANK(B3,$B$3:$B$12,1)-COUNTIF($B$3:B3,B3)+2=SUMPRODUCT(($A$16:$A$25=A16)*($B$16:$B$25+ROW( $B$16:$B$25)/10000>B16+ROW(B16)/10000))+1由小到大=COUNT($B$3:$B$12)-RANK(B3,$B$3:$B$12)-COUNTIF($B$3:B3,B3)+2=SUMPRODUCT(($A$16:$A$25=A16)*($B$16:$B$25-ROW($B$16:$B$25)/10000<B16-ROW(B16)/10000))+1顺次排名由大到小=SUMPRODUCT((B$3:B$12>B3)*(1/COUNTIF(B$3:B$12,B$3: B$12)))+1=SUMPRODUCT(($A$16:$A$25=A16)*($B$16:$B$25>B16)/ COUNTIF($K$16:$K$25,$K$16:$K$25))+1由小到大=SUMPRODUCT((B$3:B$12<B3)*(1/COUNTIF(B$3:B$12,B$3: B$12)))+1=SUMPRODUCT(($A$16:$A$25=A16)*($B$16:$B$25<B16)/COUNTIF($K$16:$K$25,$K$16:$K$25))+1有并列排名=RANK(B2,$B$2:$B$20)=SUMPRODUCT(1*($B$3:$B$21>B3))+1=COUNTIF($B$3:$B$21,">"&B3)+1{=SUM(IF($B$3:$B$21>B3,1,0))+1}=19-FREQUENCY($B$3:$B$21,B3)+1=SUMPRODUCT(($B$2:$B$20>=B2)/COUNTIF($B$2:$B$20, $B$2:$B$20))无并列排名=RANK(B3,$B$3:$B$21)+COUNTIF($B$3:$B3,B3)-1=SUMPRODUCT((B3-ROW()/1000<$B$3:$B$21-ROW($B$3:$B$21)/1000)*1)+1=19-FREQUENCY($B$3:$B$21-ROW($B$3:$B$21)/1000,B3-ROW()/1000)+1{=SUM(IF($B$3:$B$21-ROW($B$3:$B$21)/1000>B3-ROW()/1000,1,0))+1}有并列分段排名=SUMPRODUCT(($A$3:$A$21=A3)*($C$3:$C$21>C3))+1=19-FREQUENCY(($A$3:$A$21=A3)*($C$3:$C$21),C3)+1{=MATCH(C3,LARGE(OFFSET($C$2,IF($A$3:$A$21=A3,RO W($A$3:$A$21)-2),),ROW(INDIRECT("1:"&COUNTIF($A$3:$A$21,A3)))),0)}{=MATCH(C3,LARGE(IF($A$3:$A$21=A3,$C$3:$C$21),ROW (INDIRECT("1:"&COUNTIF($A$3:$A$21,A3)))),0)}{=SUMPRODUCT(($A$3:$A$21=A3)*($C$3:$C$21>C3)/CO UNTIF($N$3:$N$21,$N$3:$N$21))+1}(需辅助列)无并列分段排名{=SUMPRODUCT(($A$3:$A$21=A3)*($C$3:$C$21-ROW($C$3:$C$21)/10000>C3-ROW(C3)/10000))+1}=19-FREQUENCY(($A$3:$A$21=A3)*($C$3:$C$21-ROW($C$3:$C$21)/1000),C3-ROW()/1000)+1成绩排名序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1杨增海1351361462郭爱玲1381371413华志锋1341381414袁文飞134143135能否用一个公式直接找出所用考生中语文成绩中第100名的成绩是多少?=LARGE(C2:C417,100)=PERCENTILE(C2:C417,(416-100)/416)=PERCENTILE($C$2:$C$417,(COUNTA($C$2:$C$417)-100)/COUNTA($C$2:$C$417))能否用一个公式直接找出所用考生中语文成绩中按与考人数的35%切线中位于第35%的成绩是多少?升冪=SMALL(C2:C417,416*0.35)=PERCENTILE($C$2:$C$417,0.35)降冪=LARGE(C2:C417,416*0.35)=PERCENTILE($C$2:$C$417,1-0.35)如何排名1、对英语进行排名,缺考不计算在内。

excel排名公式大全

excel排名公式大全

excel排名公式大全Excel排名公式大全。

在Excel中,排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操作。

无论是对数据进行排序还是对数据进行排名,都需要用到排名公式。

在Excel中,有多种排名公式可以使用,每种公式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Excel中常用的排名公式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 RANK函数。

RANK函数是Excel中最常用的排名函数之一。

它的语法如下:RANK(number,ref,[order])。

其中,number是要进行排名的数字,ref是包含要进行排名的数字的数据范围,order是一个可选参数,用于指定排名的顺序,1表示升序排名,0表示降序排名。

RANK函数返回的是number在ref中的排名。

例如,如果要对A1:A10范围中的数字进行排名,可以使用如下公式:=RANK(A1,A$1:A$10,1)。

这个公式会返回A1在A1:A10范围中的升序排名。

2. RANK.EQ函数。

RANK.EQ函数也是用于排名的函数,其语法和RANK函数相似:RANK.EQ(number,ref,[order])。

它的用法和RANK函数基本一致,只是在计算排名时,如果出现并列排名,RANK.EQ函数会直接跳过并列的排名,而RANK函数会将并列的排名算作同一个排名。

3. RANK.AVG函数。

与RANK.EQ函数相对应的是RANK.AVG函数,其语法如下:RANK.AVG(number,ref,[order])。

RANK.AVG函数在计算排名时,如果出现并列排名,会取这些并列排名的平均值作为排名。

4. LARGE函数。

LARGE函数用于返回数据范围中第n大的数值,其语法如下:LARGE(array,k)。

其中,array是包含要查找的数值的数据范围,k是要返回的第几大的数值。

例如,如果要返回A1:A10范围中的第3大的数值,可以使用如下公式:=LARGE(A$1:A$1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排名统计公式大集合工作中常用的排名统计公式,都在这里了,干货满满!
1 单列排名统计
2 逆序排名
3 多列统一排名统计
4 多工作表统一排名
5 忽略缺考成绩下的排名
6 考虑缺考成绩下的排名
7 中国式排名
8 分组排名
9 按名次提取排名
10 多关键字综合权重排名
含金量如此高的Excel排名公式大全,强烈推荐收藏哦~ 1 单列排名统计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RANK(B2,B$2:B$10)
2 逆序排名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RANK(B2,B$2:B$10,1)
3 多列统一排名统计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C2=RANK(B2,($B$2:$B$10,$E$2:$E$10,$H$2:$H$10)) 4 多工作表统一排名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RANK(B2,'1:3'!B$2:B$10)
5 忽略缺考成绩下的排名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IF(B2="缺考","",RANK(B2,B$2:B$10))
6 考虑缺考成绩下的排名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IF(B2="缺考",COUNT(B$2:B$10)+1,RANK(B2,B$2:B$10))
7 中国式排名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SUMPRODUCT((B$2:B$10>=B2)*(1/COUNTIF(B$2:B$10,B$2:B$10))) 8 分组排名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SUMPRODUCT((B$2:B$11=B2)*(C$2:C$11>=C2))
9 按名次提取排名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E2输入以下数组公式,按<Ctrl+Shift+Enter>,将公式填充值E2:F19区域=INDEX(A:A,MOD(LARGE($B$2:$B$19*100+ROW($B$2:$B$19),ROW(A1) ),100))
10 多关键字综合权重排名
案例场景如下(黄色区域输入公式)
=SUMPRODUCT(N(B$2:B$17*10000+C$2:C$17*100+D$2:D$17>=B2*10 000+C2*100+D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