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第三章新古典经济学

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古诺,是最早提出 了需求函数D=D(P).他在需求函数的基 础上,根据函数的连续性,用导数形式 和几何图形两种方法给出了销售最大化 条件。为把微分引入经济学求最优化问 题奠定了基础。
他的纯粹垄断理论和双头垄断模型很有 影响力。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新古典经济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新古典经济学
一、马歇尔的生平与著作
1885-1908年,马歇尔任剑桥 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期间, 创立了剑桥经济学院,该学 院在20世纪20-30年代声誉 鹊起:这一领域的最杰出人 物A.C.庇古和凯恩斯都曾是 他的学生。1890年,马歇尔 的巨著《经济学原理》一出 版,当即赢得了人们的交口 赞誉,从而牢固确立了马歇 尔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学家之 一的地位。
v 他对“效用”甚至经济学本身,有一段堪称 经典的描述:“快乐与痛苦无疑是经济计算的最 终目的,以最小的努力满足最大欲望,以最小厌 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 限度,就是经济学的任务。”
v 在“苦乐论”的基础之上,杰文斯以主观心 理分析为起点,以效用论作为基础,以数学分析 作为工具,提出了自己的主观效用理论。他指出 ,效用需要由一个人的幸福或者快乐的增加量来 计算
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
(Hermann Heinrich Gossen,1810-1858)
德国经济学家戈森,他理论的出发点是最大幸福原 则,提出了较完整的一消费者的心理感觉为基础 的价值论,即著名的格森定律。
一是随着某种需求的满足,一个人所感受到的享受 程度逐渐递减,直到饱和状态(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
PPT文档演模板
•欧根·庞巴维克 •Eugen Bohm-Bawerk
第三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教材课程

★工资,是由劳动者“生存、劳动和传种接代”所 必需的东西,即由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最低 限度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这是一个规律,而 且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如此。
• 已意识到:工资是工人在其全部劳动时间内创 造的价值中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是为社会提 供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
• 最低限度工资理论,成为整个古典派分配论的
• 第二、地租问题。
他只是在地租这一特殊形式上考察了剩余价值,而 没有对剩余价值的更一般的形式,即产业利润加以考 察。
第三、有时还混同了作为剩余价值的地租和独立商 品生产者的剩余产品。
即,他把独立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的剩余部分 也看成地租,这样模糊了地租的本质,不能说明地租 是土地所有者靠土地所有权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
第二、把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看作 是一国财富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国财富的规模取决于人口数量 、劳动者的勤勉程度和技艺水平。
• 影响一国财富增加的最重要的因素 :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在总人口 中所占的比例。
2020/7/29
第三、讨论了赋税对国家财富增加的影响。
• 赋税促使人们生产需要进口的商品,会促进财 富的增长。(亚麻、青鱼)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古典(政治)经济学: 即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西欧资
本主义产生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 一术语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马克思认 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 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 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 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即产生于17世纪中 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在这个阶段中, 包含有科学的因素,如:奠定了劳动价值论 的基础,并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剩余价值的 各种形式,如利润、利息和地租等问题。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产生前夕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第三章古典经济学产生前夕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概述这章的主要内容和前两章的内容有所不同,虽然这三章都不能称为真正的,科学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但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说,对古典经济学,或者科学的资产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商主义也就是重视商业,但是所处的社会形态还是封建社会末期,也就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社会萌芽已经出现,这是他一个非常严明的特征,所以在学这个学派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它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样的。
一、重商主义概述(一)重商主义产生时间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与17世纪下半叶资产阶段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
中间几乎涵盖了250余年的时间。
重商主义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容特点可以把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是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大约150余年的时间,晚期重商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下半叶。
(二)重商主义存在的地区重商主义一般出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最早的国家,最开始是在英国,接着就是法国,往后就是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资本主义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
晚期主要出现在英国和法国等西欧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代表了当时具有压倒优势的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
当然,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不能称其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资产类经济思想,但是他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做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二、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5世纪正是西欧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封建经济渐趋瓦解和分化。
在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的境况下,一些封建主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享用自己庄园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需要用货币(金银)来购买从外国输入的奢侈品,以及日新月异的手工业品。
于是,许多封建主都将其农奴的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改成货币地租。
这样,一方面就必然推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货币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古典经济学时期(一)【亚当-斯密】

➢ 实际上,从对人的行为动机分析来看,这两部著作都是从人的利 己本性出发。只是两本书研究对象有区别,因此,在阐述人的行 为如何从利己本性出发时,各有侧重点。
❖ 1. 利己心理论
❖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 19世纪末,严复将该书第一次译为 中文,译名《原富》,1902年出版。
❖ 1972年和197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了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国富 论》中译本(上、下)。
一般地说,他(私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 增进的公共福利是什么。在他使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出得到最 大的价值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对不 是他个人所追求的东西。
❖ 反映了18世纪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力图排除一切封建制度残余 和重商主义政策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经济充分自由发展开辟 道路的要求。
❖ 该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出发点是 私己心。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出 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他的著作不仅是一个伟大思想的产物,而且是整个时代的产 物。然而严格说来,它并不是“有独到之见”的著作。在斯 密之前,有一大批观察者——洛克、斯图亚特、孟德维尔、 配第、康替龙、更不用说魁奈和休谟了,他们所看到的世界 也近似于他所看到的世界。斯密从他们那里都有所吸取,在 他的著作中提到的作者有百人以上。但是,别人只是在这里 钓几条鱼,那里捕几只虾,而斯密的网却张得很大;别人所 澄清的只是这一点或那一点,而斯密所说明的却是全景。
第三章 英国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思想 《西方经济学思想史》PPT课件

配第抛弃了重商主义将货币视为唯一财富的观点。他认为,货币不过像国家 躯体上的脂肪一样,过多会妨碍躯体的灵活性,过少则会使之生病。
第一节 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
六、分配论思想
3.利息观点
①配第把地租称为土地的租金,把利息称为货币的租金。他是以地租的合理 性来论述利息的合理性的。
②关于利息率的确定。
首先,配第认为,利息率的自然标准,起码应该相当于地租,但应稍高一些, 因为存在着风险(要加保险费)。
其次,配第还认为,利息率高低与货币的市场供求量有关系,二者成反比。 再次,他反对国家规定低利息率,主张利率由其自然标准决定。这个标准受 地租的制约。
第三章 英国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思想
第一节 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
六、分配论思想
2.地租观点
(1)地租的性质。
首先,他认为,总收获物等于种子、工资和地租三者之和,其中,种子代表 生产资料; 工资代表生活资料;地租实际上就是全部剩余产品(价值)。
其次,配第在《政治算术》的著作中把总收获物的价值分解成了工资和地租 两部分(但忽略了生产资料)。他认为,工资上涨,地租就要相应下降;工 资下降,地租就会相应上涨。工资与地租是互相对立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
第三章 英国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思想
第二节 约翰·洛克的经济思想
一、生平、著作和时代背景
《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1691)是洛克的主要经济著作。 后来,其在此基础上又发表了《再论提高货币价值》(1695)。洛克这些 著作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古典经济学流派

古典经济学流派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古典经济学流派是一股具有重要地位的思想潮流。
它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达到巅峰,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古典经济学流派的起源、代表人物以及其主要观点。
一、古典经济学的起源古典经济学流派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
当时社会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初期,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对经济现象产生浓厚兴趣。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系统思考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原理,并形成了古典经济学的雏形。
二、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1. 亚当·斯密(Adam Smith)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流派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于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这本书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斯密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主张个体追求私利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福利,强调市场自由竞争的重要性。
2. 大卫·里卡多(David Ricardo)大卫·里卡多是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在斯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
里卡多主张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依托各自的特殊优势进行贸易,从而实现互惠互利。
三、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1. 劳动价值论古典经济学流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
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大卫·里卡多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了相对劳动价值论,即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价值。
2. 经济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流派秉持经济自由主义的理念,主张个体追求私利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他们认为,市场的自由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应该尽量减少。
3. 贸易自由化古典经济学流派推崇贸易的自由化原则。
他们认为,各国应该依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贸易,实现各方互惠互利。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并推动国际分工与合作。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概述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代希腊。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奴隶主思想家努力寻找维护和巩固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主国家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阐述了古代希腊奴隶主阶级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
其中最主要的有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中,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经济是关于家庭财产管理的学问,经济=家庭+法律;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主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财富,认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十分重视农业问题,鄙视手工业和商业;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是必要的,最先论述了社会分工和市场的关系,认识到分工规模取决于市场规模;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著作:《理想国》(提出了一个力图实现奴隶主贵族政治的理想方案)、《法律论》“理想国”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经济思想:分工思想:分析了分工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工的原则——正义原则。
按照天赋本性分工;财富思想:把财富分成三等:第一等精神财富,知识、克制能力以及其他德性;第二等肉体财富,如健康状况;第三等一般的物质财富;公有财产思想:主张在奴隶主阶级上层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家庭,实现共产共妻共子,过集体生活,是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货币和利息思想:从分工出发,认为交换、商业、货币的产生与分工有因果关系,也是自然的。
第三章新古典经济学

LOGO
数理经济学派(洛桑学派)
数理经济学派——它以在方法论上运用数学 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为 特征,是边际效用论和数学相结合的产物 (吴宇晖,2007)。主张运用数学符号, 同事来表达和研究经济现象及相互关系。
LOGO
约翰·冯·杜能 (Johann von Thünen,1783-1850)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他最早提出了劳动和资本的边 际生产力的理论。
❖ “劳动最后生产力工资理论” “增雇工人的界限就在于,最后一名雇佣工人的
增产量能够弥补他所得的工资;反过来说,工 资等于最后一名雇佣工人的增产量” ❖ “资本最后生产力利息论” “全部资本在出借进提供的租金是由最后投入的 那部分资本的效益决定的,这利息学说的要义 之一。” ——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 而门格尔本人,也正是借助于边际分析的方法, 来测量消费者欲望的满足程度,衡量物的效用从 而决定价值,从而推动着经济学的研究。后来, 除了“边际效用”以外,人们又发展出了边际成 本、边际收益、边际贡献、边际生产率等一系列 概念。因为人们发现,很多经济现象都可能用“ 边际规律”来解释,也就是用“微积分”的方法 来解释。
LOGO
安东尼·奥古斯丹·古诺 (Antoine Augustin Cournot 1801-1877)
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古诺,是最早提出 了需求函数D=D(P).他在需求函数的基 础上,根据函数的连续性,用导数形式 和几何图形两种方法给出了销售最大化 条件。为把微分引入经济学求最优化问 题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2)主要经济思想 强调农业是社会的基础 他认为,真正的财富是人们生活有用的 物品,构成一国国力和财富基础的是生 产这些必需品的农业 其思想已彻底摆脱了重商主义思想的束 缚
•
• • •
价值论 他认为 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他的价值论,一方面把劳动时间作为衡 量商品价值的尺度,另一方面他把这种 劳动看个人的直接的具体劳动
第三章 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一、古典经济学概述 • 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三、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一、古典经济学概述
• 1、古典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 初,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产生阶段:以配弟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 • 发展阶段:以法国重农学派和斯密为代表 • 完成阶段:以李嘉图和西斯蒙弟为代表 • 此外,属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还有洛克、诺 思、马西、休漠、斯图亚特、坎蒂隆等
• (3)农业年产品决定一国人口的规模和 变化 • 他把农业同人口问题联系起来考察,提 出人口的增长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 一些基本思想
• •
货币论 他认为,货币只能作交换和支付之用, 既不能吃,也不能穿,批评了货币为财 富的思想,否认货币也是财富的观点
• • • •
•
消费与整体平衡思想 关于消费 他认为消费和收入是同一的,“消费和 生产是只是一种同一样的事物,因此破 坏消费就是破坏收入” 他第一次提出了消费不足的概念,“假 如富人被迫节省了他们的非必需品,而 这些物品的生产对于许多工艺和职业的 存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种节省就会 造成全面的解雇和普遍的荒废” 消费不足的原因
• (1)配弟的生平、著作与方法 • 配弟(1623—1687)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出 身小织布业者家庭,经历曲折,是一位靠自我奋 斗成功的典型 • 主要著作 • 《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的政 治解剖》、《货币略论》、《政治算术》等 • 研究方法 • 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抽象法的初步运用 • 政治算术—— 数学和统计方法
• (2)配弟的价值论 • 配弟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的价值归结 为劳动,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 配弟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他把商品价格 区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他把商品的价值量归结为生产所需的劳 动量,并考虑劳动生产率因素 • 不足之处 • 价值两个来源:劳动、土地 • 两种劳动:生产金银的劳动、生产普通 商品的劳动
2、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
• (1)生平与著作 • 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法国诺曼 底的长袍贵族,曾任法官,了解农民的 疾苦,反对重商主义,并为此被放逐 • 主要著作:《法国详情》、《谷物论》、 《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 • “配弟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 节的冒险家,而布阿吉尔贝尔……却既 热情又勇敢地替被压迫阶级声辩”马克 思
• (3)工资论 • 配弟认为,工资是工人最低生活所必需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存工资理论 • 奠定了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的基础
• (4)地租论 • 在工资基础上提出了地租论,地租是产 品价值扣除工资和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
• 他的地租实际上是全部剩余价值,这是 古典经济学最初形态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次论证了地租与工资的对立 • 地价论 • 土地价格与地租有关,实际上是资本化 的地租,并认为等于21年的地租
• “对配弟和布阿吉尔贝尔两人的著作和性格的 比较研究,— 暂且不谈这一比较将异常清楚 地说明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法两国的社会对 立— 将是对英法两国政治经济学之间的民族 对立的起源的叙述。这种对立最后在李嘉图和 西斯蒙弟之间又重新表现出来” 马克思
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 1、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经济条件 •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对外贸易发展;产业资本开始取代商业资本占 据统治地位 • 政治条件 • 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新兴 资产阶级要求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 • 思想条件 • 出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培根“知识就是力 量” ,个人主义和天赋人权思想
2、威廉.配弟的经济思想
• (1)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是生 存和致富的源泉 • 这种观点比重商主义是一大进步 • 它成为重农学派的思想基础之一
• (2)社会总产品流通的初步考察 • 他事实上把一国居民分为三个部分:租 地农场主、手工业者、土地所有者,考 察全部农产品如何在这三个阶级之间进 行流通的问题。 • 这一分析成为魁奈《经济表》的基础, 被称为“文字经济表”
(5)大卫.休漠(1711—1776) • 他认为人性是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 • 是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重要代表,主张 自由贸易 (6)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 • • 1、法国古典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法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 法国古典经济学是在同重商主义绝裂中 产生的 • 重农学派的先驱
主要讨论了自由贸易、货币和利息等问 题,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资本的 概念
(3)贝尔纳德.孟德维尔(1670—1733)
• 主张经济自由;《蜜蜂的寓言》提出个 人劣行即公共福利的思想
(4)约瑟夫.马西(?—1784) • 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 利润的思想;认为从长期来看,利润率 及利息率是会降低的
• (2)缺陷 • 劳动价值论:存在着缺陷,不能揭示价值 的实体和本质,往往混同交换价值与价值 • 剩余价值论:没有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 考察,不能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 本质 • 再生产理论:缺乏正确的理论抽象 • 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永恒的制度
4、英、法古典学派的差异
• 英国和法国都是古典经济学的发源地,但由于各 种因素的差别,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 如,对重商主义的态度、重视农业、小资产阶级 倾向等
• (5)利息论 • 利息是货币的租金 • 利息率高低不仅取决于地租,还取决于 货币的供求关系
• 此外,配弟还研究了货币的职能和货币 流通规律问题
• • • •
小结 方法论上的变革 价值论 分配论
3、配弟以后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
(1)约翰.洛克(1632—1706)
•
• •
在经济学上,他继承和发展了配弟的有 关经济观点,主要讨论了货币利息等问 题 (2)达德利.诺思(1641—1691)
政策主张 改革税收制度 实行普遍征税,取消纳 税方面的特权;实行累进税制度 开放谷物自由市场 他认为,应取消对 谷物出口的限制,人为的低价政策是有 害的,经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能得 到最好的发展
3、坎蒂隆的重农思想
• 坎蒂隆(1680~1734),出生于爱尔兰, 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法国重农学派先 驱,主要著作《商业性质概论》1755。他 最早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的重要性
• 关于整体平衡和自由放任
• 他把整个国民经济看成一个“综合体”, 只有保持保部门间的平衡,才能使财富 增加 • 如何才能保持各部门间的平衡,就是要 听任大自然的安排,“应当只允许大自 然施加影响……通过自然规律,使各个部 门之间保持平衡。自然规律就是自由竞 争” • 他还提出卖就是买的观点
• • •
2、古典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和封建主 义及其残余的矛盾 • 古典学派代表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主 张自由放任,反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
3、古典经济学主要贡献及缺陷
• (1)贡献 • 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把 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 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学说 • 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 • 研究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 此外,研究了分工、货币、生产劳动、 经济危机、国际贸易等问题 • 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反对 国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