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材料及做法
吸声消音原理以及材料

吸声消音原理以及材料吸音消音是指通过特定材料来吸收噪音和声波能量,减少或消除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吸音材料指的是那些具有较好吸声效果的材料。
下面将详细介绍吸声消音的原理和吸音材料。
一、吸声消音的原理吸声消音是基于声波传播的物理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波的传播与反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吸收,一部分会被反射。
吸音消音原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吸音材料吸收声波能量,减少声波的反射。
2.材料的吸声特性:吸音材料的吸声特性是实现吸声消音的关键。
吸声材料必须能够将声波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热能或机械能,从而让声波能量得到衰减。
3.表面的多孔结构:吸声材料的表面通常具有多孔的结构,这种多孔结构可以让声波进入材料内部,增加其吸音效果。
多孔结构还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表面积,有效地增加声波与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声效果。
二、常见的吸音材料吸音材料根据其材质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吸声海绵、吸声板、金属丝网和网眼、玻璃丝绒、聚酯纤维等。
以下是常见的吸音材料及其特点:1.吸声海棉/海绵:是一种泡沫状材料,常用于吸音室内装修。
其具有柔软、轻便、易切割、可塑性强的特点。
吸声海绵可分为开孔式和闭孔式两种,前者拥有较好的吸声效果,后者则适用于防水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2.吸声板:通常由玻璃纤维或岩棉等制成,具有较好的吸声特性。
吸声板可以直接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
其优点是稳定性好,不易变形,不易起灰等。
3.金属丝网和网眼:金属丝网和网眼通常用于建筑外墙或隔音设备的制造中。
其多孔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声波,并减少噪音的传播。
4.玻璃丝绒:玻璃丝绒是由玻璃纤维制成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音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它能够有效吸收低频声波,是汽车内饰、船舶隔音等领域的常用材料。
5.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广泛用于各种吸声材料的制造中。
它具有较好的吸音特性,且价格相对较低,易于加工和安装。
目前主要隔声吸音材料及其做法详述

火等级B1。
这点己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通过。
安装简易——标准化模块设计,采用插槽、龙骨结构,安装简便、快捷。
工业生产——改变传统建筑材料粗放型生产,用全自动计算机控制设备,大规模标准化力,也能保证产品质量。
产品用途槽木吸音板适用于歌剧院,影剧院,录音室,录音棚,播音室,试音室,电视台,电台能厅,会议室,演播厅,音乐厅,大礼堂,体育馆,琴房,学校,休闲娱乐城,酒店,KTV,房,高级别墅或家居生活等对声学要求较严格的场所。
聚酯纤维吸音板聚酯纤维吸音板所组成的吸音体除了吸音系数高,吸音频率宽之外,还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室内的性能。
吸音性能聚酯纤维吸音板和其他多孔材料的吸音特性类似,吸音系数随高频的吸音系数很大,其后背留空腔以及用它构成的空间吸音体可音性能。
降噪系数大致在0.8~1.10左右,成为宽频带的高效吸音物理力学性能聚酯纤维吸音板具有吸音隔热保温特性,而且板的材质均匀坚耐磨、抗冲击、耐撕裂、不易划破、板幅大(9×1220×2440㎜)效果好聚酯纤维吸音板有10多种颜色,可以拼成各种图案。
表面形状克状)、宽条、细条。
板材可弯成曲面形状。
可使室内体形设计更果。
甚至可以将艺术画通过电脑复印在聚酯纤维吸音板上。
防火性能影剧院、歌舞厅、礼堂、多功能厅、体育馆等公众集聚的活火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聚酯纤维吸音板经国家防火检测中心对防表明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8624B1级要求。
安全性聚酯纤维吸音板的安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材料优异受冲击破坏后不会像一些脆性材料如穿孔石膏板及水泥纤维加压存在坠落的危险。
另一方面是有害物质的释放,经国家有关部门标准要求≤1.5㎎/1,检测结果为0.05㎎/1。
达到国家标准GB18符合直接用于室内装潢的要求。
聚酯纤维吸音板适用于歌剧院,影剧院,录音室,录音棚,视台,电台,商务办公厅,多功能厅,会议室,演播厅,音乐厅休闲娱乐城,酒店,KTV,BAND房,高级别墅或家居生活等对声孔木木质吸音板木质吸音板木质吸音板是根据声学原理精致加工而成,由饰面、芯材和分类:木质吸音板分槽木吸音板和孔木吸音板两种,槽木吸音板是开槽、背面穿孔的狭缝共振吸声材料;孔木吸音板是一种在密度圆孔的结构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和隔声构造

吸声材料和隔声构造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减少噪音和声波的反射。
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常用的吸声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砖、吸音棉等。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开放多孔的结构,能够减少声波的反射,提高声音的可听性。
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密度、厚度以及表面形状。
常见的吸声材料有以下几种:1.吸音板:吸音板是一种用于吸收声波的板材材料,通常由木质纤维或聚酯纤维制成。
吸音板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可以有效地消除噪音和声波的回声。
2.吸音砖:吸音砖是一种常用的吸声材料,由玻璃纤维、泡沫材料等制成。
吸音砖通常具有波纹或多孔的表面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声波和噪音。
3.吸音棉:吸音棉是一种轻质的吸声材料,由纤维制成。
吸音棉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适用于各种室内环境。
4.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隔声效果。
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挡声波的传播,减少噪音的侵入。
吸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来确定。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结构和声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吸声材料,以达到良好的吸声效果。
吸声材料的安装位置和布局也是影响吸声效果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声源和听音位置的相对位置来安排。
隔声构造是用于阻挡噪音和声波传播的构造。
在建筑设计中,常用的隔声构造包括吸音墙、隔声门窗、隔音地板等。
这些构造物的设计目的是减少声波的传播和噪音的侵入,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常见的隔声构造有以下几种:1.吸音墙:吸音墙是一种用于隔绝噪音的墙体结构,通常由多层隔音材料和隔离层构成。
吸音墙能够有效地阻挡声波的传播,减少噪音的侵入。
2.隔声门窗:隔声门窗是一种具有隔声功能的门窗结构,通常采用多层玻璃或密封结构设计。
隔声门窗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外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
3.隔音地板:隔音地板是一种用于减少脚步声和噪音传播的地板结构,通常由隔音材料和缓冲层构成。
隔音地板能够有效地减少噪音传播,提高室内的声学舒适度。
珍珠岩吸声板施工方案

珍珠岩吸声板施工方案一、材料准备在进行珍珠岩吸声板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 - 珍珠岩吸声板 - 砂纸 - 计量工具(尺子、量角器等) - 手锯或电动锯 - 手电钻 - 螺丝刀 - 墙面固定膜 -胶水 - 木方或金属角钢二、施工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珍珠岩吸声板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测量墙面尺寸,确定吸声板的尺寸和数量。
然后将吸声板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避免吸声板变形。
2. 切割吸声板根据测量结果和需要的吸声板尺寸,使用手锯或电动锯将珍珠岩吸声板按要求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板块。
切割时要注意保持板块边缘平整,避免出现毛边。
3. 安装吸声板首先在墙面上用手电钻和螺丝安装木方或金属角钢,用来固定吸声板。
然后涂抹胶水于吸声板背面,并将吸声板固定在木方或金属角钢上。
确保吸声板安装牢固,间距均匀。
4. 调整吸声板位置安装完吸声板后,使用尺子和量角器对吸声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各板块之间的间距均匀,整体效果美观。
5. 固定吸声板最后,使用螺丝刀将吸声板固定在墙面上,确保吸声板牢固不松动。
然后用砂纸对吸声板表面进行打磨,使表面更加光滑。
三、清洁和维护为了保持珍珠岩吸声板的良好效果和美观,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吸声板。
可以使用吸尘器或柔软的湿布轻轻擦拭吸声板表面灰尘,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以免损坏吸声板表面。
四、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受伤。
•根据吸声板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厚度。
•在挑选珍珠岩吸声板时,要选择品质优良、无污染的产品,以确保使用效果和环保性。
以上就是珍珠岩吸声板的施工方案,通过正确施工和维护,可以有效提升室内空间的舒适性和美观度。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带来一定的帮助。
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一、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在没有进行声学处理的房间里,人们听到的声音,除了由声源直接通过空气传来的直达声之外,还有由房间的墙面、顶棚、地面以及其它设备经多次反射而来的反射声,即混响声(reverberant sound)。
由于混响声的叠加作用,往往能使声音强度提高10多分贝。
如在房间的内壁及空间装设吸声结构,则当声波投射到这些结构表面后,部分声能即被吸收,这样就能使反射声减少,总的声音强度也就降低。
这种利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来降低室内噪声的降噪技术,称为吸声(sound absorption)。
1.吸声材料材料的吸声性能常用吸声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来表示。
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用α表示。
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在0.01~1.00之间。
其值愈大,表明材料的吸声效果愈好。
材料的吸声系数大小与材料的物理性质、声波频率及声波入射角度等有关。
通常把吸声系数α>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absorptive material)。
吸声材料不仅是吸声减噪必用的材料,而且也是制造隔声罩、阻性消声器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所不可缺少的。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较好,是应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
它分纤维型、泡沫型和颗粒型三种类型。
纤维型多孔吸声材料有玻璃纤维、矿渣棉、毛毡、苷蔗纤维、木丝板等。
泡沫型吸声材料有聚氨基甲醋酸泡沫塑料等。
颗粒型吸声材料有膨胀珍珠岩和微孔吸声砖等。
表10-2如前所述,多孔吸声材料对于高频声有较好的吸声能力,但对低频声的吸声能力较差。
为了解决低频声的吸收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利用共振原理制成了一些吸声结构(absorptive structure)。
常用的吸声结构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1)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把不穿孔的薄板(如金属板、胶合板、塑料板等)周边固定在框架上,背后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这就构成了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吸声材料生产工艺流程

吸声材料生产工艺流程吸声材料是一种用于吸收、隔音和减低噪音的材料,在建筑、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吸声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材料混合、成型加工和产品检验等。
一、原材料准备吸声材料的原材料通常包括纤维材料、填充料和粘合剂。
纤维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岩棉、陶瓷纤维等,填充料可以是聚苯颗粒、木质颗粒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切割、破碎等。
二、材料混合在吸声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纤维材料、填充料和粘合剂进行混合,以便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混合的方法可以采用机械搅拌、干燥混合等,确保各种成分均匀分布,以提高产品的性能。
三、成型加工完成材料混合后,需要将混合物进行成型加工,以获取所需的吸声材料产品。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挤压、压制、喷涂等。
在成型的过程中,根据具体产品要求,可以添加模具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成型后的材料需要进行一定的固化和干燥处理,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
四、产品检验生产吸声材料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产品进行检验。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
检验的内容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吸声性能测试等。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重新加工或淘汰处理,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总结:吸声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材料混合、成型加工和产品检验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吸声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工艺稳定性和生产效率,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吸声材料产品。
建筑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建筑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引言:在现代建筑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问题。
无论是住宅、办公室还是公共场所,都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噪音对人们的影响。
建筑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室内的传播,提供更加舒适和安静的环境。
一、建筑吸声材料的分类1.打孔板:打孔板是一种由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的材料,表面有均匀分布的孔洞,通过孔洞来吸收和分散噪音的能量。
打孔板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可以有效降低声波的反射和传播。
同时,打孔板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如金属打孔板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适合用于室外环境。
2.纤维吸声材料:纤维吸声材料通常由岩棉、玻璃棉等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吸声和隔声特性。
它们可以通过增加表面积来提高吸声效果,比如采用薄纤维纤维板或纤维毡,使得声波在纤维间反复散射和吸收。
此外,纤维吸声材料还可以用于构建隔音墙体,从而将噪音隔离在不同区域。
二、建筑吸声结构的设计与应用1.吸声天花板:吸声天花板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吸声结构。
它可以通过在天花板上覆盖吸声材料,如吸声板或纤维吸声材料,来降低室内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此外,吸声天花板还可以选择具有不同形状和表面纹理的材料,以达到更好的吸音效果。
2.吸声墙壁:吸声墙壁是另一种常见的吸声结构。
它可以采用纤维吸声材料或打孔板等材料进行覆盖,从而减少室内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吸声墙壁可以用于隔音室、电影院等需要严格控制噪音的场所。
3.吸声地板:吸声地板是通常被忽视的一种吸声结构。
它可以通过选择有弹性的材料,如橡胶地板或软质木地板,来减少脚步声和其他噪音的传播。
吸声地板还可以通过在地板下铺设隔音层,如隔音绒或泡沫塑料,来降低噪音的穿透。
4.隔音窗户:隔音窗户是一种专门设计的窗户结构,旨在减少室外噪音的传播。
它可以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并在中间填充空气或隔音膜,以提高窗户的隔声效果。
此外,隔音窗户还可以采用特殊的框架和密封材料,以防止噪音通过窗框和缝隙进入室内。
工程材料之吸声材料

工程材料之吸声材料吸声材料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由空气传递的声波能量的材料,广泛应用在音乐厅、影剧院、大会堂、语音室等的内部墙面、地面、天棚等部位。
适当采用吸声材料,能改善声波在室内传播的质量,获得良好的音响效果。
一、材料的吸声原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迫使临近的空气跟着振动而成为声波,并在空气介质中向四周传播。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一部分由于声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扩散,另一部分则因空气分子的吸收而减弱。
声能的这种减弱现象,在室外空旷处尤为明显,但在室内,这种现象就不太明显,而主要是靠室内的墙壁、顶棚和地板等材料表面对声能的吸收来使声音减弱。
当声波遇到材料表面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穿透材料,其余部分则被材料吸收。
材料的吸声性能除了与材料本身性质、厚度及材料的表面特征有关外,还与声音的频率及声音的入射方向有关。
为了全面反映材料的吸声性能,通常采用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6个频率的吸声系数表示材料吸声的频率特征。
任何材料均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声音,通常把6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二、建筑上常用的吸声材料1.无机材料石膏板、水泥蛭石板、石膏砂浆(掺水泥玻璃纤维)水泥膨胀珍珠岩板、水泥砂浆、砖(清水墙面)2.有机材料软木板、木丝板、三合板、穿孔五合板、木花板、木质纤维板三、吸声材料的类型及其结构形式1.多孔性吸声材料多孔性吸声材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中高频吸声性能。
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大量内外连通的微孔和连续的气泡,通气性良好。
当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声波很快地顺着微孔进入材料的内部,引起孔隙内的空气震动,由于摩擦、空气黏滞阻力和材料内部的热传导作用,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被吸收。
多孔材料吸声的先决条件是声波易进入微孔,不仅在材料内部,在材料表面上也应当是多孔的。
材料的吸声性能与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内部构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归纳为五大类加以介绍。
1、多孔吸声材料(1)多孔吸声材料的类型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麻棉毛毡、无机纤维材料、玻璃棉、岩棉、矿棉,脲醛泡沫塑料,氨基甲酸脂泡沫塑料等。
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不属于多孔材料,用于防震,隔热材料较适宜。
•;;(2)构造特征:材料内部应有大量的微孔和间隙,而且这些微孔应尽可能细小并在材料内部是均匀分布的。
材料内部的微孔应该是互相贯通的,而不是密闭的,单独的气泡和密闭间隙不起吸声作用。
微孔向外敞开,使声波易于进入微孔内。
(3)吸声特性主要是高频,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流阻,孔隙,结构因素、厚度、容重、背后条件的影响。
a.材料厚度的影响任何一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低频的吸声效果,而对高频影响不大。
但材料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吸声效果的提高就不明显了,所以为了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而无限制地增加厚度是不适宜的。
常用的多孔材料的厚度为:玻璃棉,矿棉50—150mm毛毡4---5mm泡沫塑料25—50mmb.材料容重的影响改变材料的容重可以间接控制材料内部微空尺寸。
一般来讲,多孔材料容重的适当增加,意味着微孔的减少,能使低频吸声效果有所提高,但高频吸声性能却可能下降。
合理选择吸声材料的容重对求得最佳的吸声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容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c.背后空气层的影响多空材料背后有无空气层,对于吸声特性有重要影响。
大部分纤维板状多孔材料都是周边固定在龙骨上,离墙50—150mm距离安装。
材料空气层的作用相当于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所以它的吸声特性随着空气层厚度增加而提高,当材料离墙面安装的距离(既空气层的厚度)等于1/4波长的奇数倍时,可获得最大的吸声系数;当空气层的厚度等于1/2波长的整数倍时,吸声系数最小。
d.材料表面装饰处理的影响大多数吸声材料在使用时常常需要进行表面装饰处理.常见的方法有:表面钻孔开槽,粉刷油漆,利用织布,穿孔板和塑料薄膜等。
这些方法都将影响材料的吸声特性。
半穿孔的矿棉吸声板增加了材料暴露在声波中的面积,既增加了有效吸声面积,因此提高了材料的吸声特性。
粉刷油漆等于在材料表面上加了一层高流阻的材料,将会影响材料的吸声特性,特别是在高频段影响更显著。
采用金属网,玻璃布和低流阻的材料或选择穿孔率大于20%的穿孔板做护面层时,对材料的吸声性能影响不大。
若穿孔率小于20%时,对高频段的吸声会有影响,低频影响不大。
2、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采用穿孔的石棉水泥、石膏板、硬质纤维板、胶合板以及钢板、铝板,都可作为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在其结构共振频率附近,有较大的吸收,适于中频,穿孔板的共振频率的公式,即:•;;C P•;;fo= ——√————— HZ•;; Zπ L(T+δ)•;;fo—穿孔板的共振频率,HZ•;;C—声速,CM/S•;;L—后空气层厚度,CM•;;t—板的厚度,CM•;;δ—孔口末端休整量,CM•;;P—穿孔率,即穿孔面积与总面积之比3、薄膜吸声结构包括皮革、人造革、塑料薄膜等材料,具有不透气、柔软、受张拉时有弹性等特性,吸收共振频率附近的入射声能,共振频率通常在200~1000HZ范围,最大吸声系数约为0.3~0.4,一般把它作为中频范围的吸声材料。
如果在薄膜的背后空腔内填放多孔材料,这时的吸声特性取决于膜和多孔材料的种类以及薄膜的装置方法4、薄板吸声结构把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膏板、石棉水泥板等板材周边固定在框架上,连同板后的封闭空气层,构成振动系统,其共振频率多在80~300HZ,其吸声系数约为0.2~0.5,可以作为低频吸声结构。
决定薄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有:(1)薄板质量m的影响增加板的单位面积重量,一般可以使其共振频率向低频移动。
而选用质量小的,不透气的材料如皮革,有利于共振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
(2)背后空气层厚度的影响改变空气层的厚度和改变板的质量一样,共振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在空气层中填充多孔材料,可使共振频率附近的吸声系数有所提高。
•;;(3)板后龙骨构造及板的安装方式的影响由于薄板吸声结构有一定的低频吸声能力,而对中高频吸声差,因此在中高频时就具有较强的反射能力。
能增加室内声能的扩散。
通过改变龙骨构造何不同的安装方法,设计出各种形式的反射面,扩散面和吸声---扩散结构。
5、特殊吸声结构(1)帘幕帘幕是具有通气性能的纺织品,具有多孔材料的吸声特性,由于较薄本身作为吸声材料使用是得不到大的吸声效果的。
如果将它作为帘幕,离开墙面或窗洞一定距离安装,恰如多孔材料的背后设置了空气层,因而在中高频就能够具有一定的吸声效果。
当它离墙面1/4波长的奇数倍距离悬挂时就可获得相应频率的高吸声量。
(2)空间吸声体将吸声材料作成空间的立方体如:平板形,球形,圆锥形棱锥形或柱形,使其多面吸收声波,在投影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加了有效的吸声面积和边缘效应,再加上声波的衍射作用,大大提高了实际的吸声效果,其高频吸声系数可达1.40.在实际使用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地点和要求,可设计各种形式的从顶棚吊挂下来的吸声体。
6、如何正确布置吸声材料(1)装置吸声材料时,如穿孔板,应结合灯具及室内装修统一考虑,进行分块组合,尽可能使吸声材料均匀分布,有利声场的均匀。
(2)要使吸声材料充分发挥作用,应将它布置在最容易接触声波和反射次数最多的表面上,如顶棚,顶棚与墙,墙与墙交接处1/4波长以内的空间等处。
(3)观众厅的后墙,挑台栏杆处,反射回来的声音可能产生回声干扰,常需在后墙的墙裙以上部位的墙面和挑台栏杆处,布置高吸声系数的材料。
(4)吸声材料分散布置,比集中式布置有利于声场扩散和改善音质条件。
(5)一般房间两相对墙面的总吸声量应尽量接近,有利于声场扩散.(6)一般在顶棚较底的房间,狭长的走道,采用吸声处理方法,选用吸声系数大的材料或悬挂空间吸声体,对降低噪声的干扰效果很好。
•;;一、音乐与建筑的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赛宾(W.C.Sabine) 提出混响时间理论,提出以下赛宾公式•;; T60=KV/A•;;T60――混响时间S•;; K―――常数,一般取0.161•;; V―――房间容积(立方米)•;; A―――室内总吸声量(平米)以后在赛宾公式的基础上,后人通过研究又做了某些修正,导出了在工程中普遍应用的伊林(EYring)公式:•;;T60=KV/-SLN(1-a)+4mVV―――房间容积(立方米)S―――室内总表面积(平米)α―――室内平均吸声系数4m――空气吸收系数•;;人们对厅堂建筑的音质设计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从确定厅堂的最佳混响时间、每座容积到体型的确定,吸声材料的选择,从保证语言的清晰度、音乐的丰满度到各类话剧、歌剧、电影,不同功能所要求的声学指标,开始用一套较为完整的声学理论来进行计算、设计。
多数人认为,按声学理论设计出的厅堂,音质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回顾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混响时间理论问世之前,在世界各地,已经建成了大量的音乐厅、歌剧院等演出性建筑,设计者没有遵循室内声学设计理论,而这些建筑良好的音质环境,是前人和后人公认的。
如在意大利维琴察,由帕拉迪(PALLDIO)设计的奥林匹克剧院,是1579-1584年建造的,有3000个座位; 又如1618年亚历奥迪(ALEOTTI)设计的意大利帕尔马市的法内斯剧院,容纳观众2500人,这时间建造的剧院和厅堂,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音质缺陷。
•;;特别是当时的设计者已经感觉到,各种风格的音乐需要不同的厅堂去演奏,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不是为教堂演奏而写的,它通常在贵族的舞池内演奏。
意大利歌剧属于戏剧性的,在马蹄形歌剧院上演时,声学环境非常协调,1876年建于瑞士巴塞尔的斯塔特――卡西诺音乐厅,在演出浪漫乐时声学效果非常优美。
•;;在20世纪以前,只有一座厅堂按声学意图设计,在某些方面考虑了声学要求,德国的拜罗伊特市的费斯特施皮尔大厅是唯一用作演奏瓦格纳歌剧而设计建造的,大厅设有环形包厢和一层层座位,因而减少了声吸收表面,其混响时间比欧洲的典型剧院要长得多。
•;;这个时期,一些设计师对厅堂音质的设计的态度的最好反映,是设计巴黎歌剧院的建筑师查尔斯加尼尔(CHARLES GARNIER)的话,他说:“我必须说明,我没有遵循什么原则,我的设计没有理论根据,我们成功与失败听其自然。
”•;;按现代室内声学理论分析这些厅堂建筑,我们可以发现,其室内的容积,混响时间,在保证语言清晰度,音乐丰满度方面并没有达到现代市内声学理论所要求的理想值.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厅堂在演出某种风格的音乐和歌剧时,却有极佳的声学效果,音质非常优美,这是为什么?•;;1954年库尔运用现代录音技术在一些公认为音质较好的厅堂,和不同容积不同混响的厅堂进行各种音乐作品的录音,并进行了评价,所得的结果表明:在容积大于2000~3000立方米的大厅内,最佳混响时间不决定于房间的容积,而和演奏音乐的特性和风格有关。
•;;这一结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学习一整套室内声学理论的同时,是否应该加强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从一个全新的领域和角度向设计者阐明音乐与建筑的关系,使建筑声学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规律。
同时加强对设计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于厅堂音质设计,要求设计师对各种不同风格音乐有所了解,各种风格的音乐与建筑的关系。
•;;对于观众而言,要想听好必须如下条件:•;; 1、厅堂要有足够的响度,要高于背景噪声,较为合适的响应为60~70方,对于音乐比语言要高。
•;; 2、要有较好的清晰度,语言和音乐均要求声音清晰,而语言要求更高一些,各种风格音乐的清晰度很难用数量表示,要使观众可以清楚地区别每种声音的音色,可以听清每个音符,节奏较快的音乐也能旋律分明。
•;; 清晰度经常用音节清晰度表达:•;;音节清晰度=观众正确听到的音节数目/测定用的全部音节数目X100%。
•;; 当音节清晰度达到85%以上时,听音的感觉优良。
•;; 语言方面采用语言可懂度,当观众能够听懂每句话的80%的字节,语言可懂度达到100%。
•;;3、要有足够的丰满度,对音乐的要求是重要的,语言则是次要的,它的含义有:余音悠扬(或称活跃)、坚实饱满(或称亲切)、音色浑厚(或称温暖)、空间感良好,许多著名的音乐厅采用了很多浮雕装饰,形成一个扩散的声场。
扩散越充分,空间感程度越高。
•;; 4、无回声和噪声干扰,避免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连续的噪声特别是低频噪声,会掩蔽语言和音乐声,回声的附邂加效应是音质被染色而变坏。
•;;5、混响的主观评价•;; 对语言、歌剧、室内乐、交响乐和合唱等各种演出功能不同的厅堂,观众对其混响的主观的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包含的因素很多,有音乐家的评价,还有观众的评价,以及观众对某种音乐的特殊喜爱,都会形成很多混响评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