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

基本要求
每列车载客量:1000人(座席+6人/m²站席)
列车编组:
最多3辆
列车长度:
最长100米
列车宽度:
最大2.65米
速度:
最大80km/h
轨距:
1435mm
单向能力: 一般3000-31000人
车辆:
高地板车: 0.9-1.0m
低地板车:0.3-年/5万km。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车辆段、限 界、轨道、车站建筑、结构工程概念、车辆主 要技术参数,车辆段任务,各种类型轨道结构, 供电系统作用、组成、电压等级,通信系统概 念、组成,信号系统作用,环控系统概念、作 用,给水与排水系统组成、作用等。
理解:车辆段设计原则,限界种类,轨道构成、 类型,各种结构类型及施工方法特点,供电系 统方式,环控系统组成、分类。
车门开度
[1300-1350]*1950mm
广州地铁车辆
车辆:21列126节 列车编组6辆 A(T)+B(M)+C(M)+C+B+A 车辆宽度3米 高度3.8米 电压1500VDC 初始加速度1.0m/s² 最大减速度1.3m/s² 最大速度80km/h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有轨电车的车辆: 有轨电车行驶线路曲线半径小,旧式 有轨电车车辆长度一般在12m,宽度 一般在2-2.4米。一般编组1-2节。 70年代以后的有轨电车采用新技术, 故现代有轨电车与轻轨车辆已无多大 差别。
轻轨系统车辆
四轴车车辆长度不超过20米,每侧不少 于3个车门;六轴车不超过25米,每侧 至少4个车门;八轴车不超过30米,每 侧至少5个车门。 轻轨车辆的优点是因地制宜,如供电方 式有600V、750V、1500V,车辆宽度 在2.4-2.65米。长度也有较大差异。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与施工 (5)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设计与施工 (5)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4#风亭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出入口布置
MWMW同M济WM大WB学MWBMW城BMW市BMW轨BM道WBM与WB铁MW道BMW工BMW程BMW系BMWBMW宫BM全WB美MWBMWBMWBMWBMWBMWBMWBMWBMWBMWBMWBMWBMWBMWBMBMBMBM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
文泽路站推荐方案总平面图
城市轨道交通
结构设计与施工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Urban Mass Transit

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范要求

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范要求

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范要求建筑市区轨道交通工程是指在城市内部建设地下或高架的铁路交通系统,包括轻轨、地铁、城市铁路等。

为了确保这些交通工程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建筑市区轨道交通工程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规范要求,包括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的要求。

1.设计规范要求1.1 换乘站的合理布局:换乘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需要合理布局以确保乘客的便利换乘。

规范要求换乘站应该在主要道路的交叉口或公共交通设施附近,以便乘客方便进出。

1.2 轨道线路的设计标准:轨道线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包括线路垂直曲线半径、水平曲线半径、坡度限制等。

这些标准可以确保列车在线路上平稳运行,减少乘客的不适感。

1.3 车站设施的设计要求:车站设施包括进站口、出站口、候车室、站台等。

规范要求车站设施应具备足够的通风、照明和应急疏散设施,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2.施工规范要求2.1 基础设施施工要求:建筑市区轨道交通工程的基础设施施工需要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和施工程序。

包括地基处理、隧道开挖、地铁站建设等环节的施工要求。

2.2 设备安装规范:各种设备的安装应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包括信号设备、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

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2.3 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主体结构的建设是建筑市区轨道交通工程的核心。

规范要求主体结构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布置等,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运营规范要求3.1 安全管理要求: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规范要求轨道交通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制度、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等。

3.2 运营效率要求:规范要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列车的发车间隔时间、站点的服务能力等。

这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和体验。

3.3 环境保护要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噪音控制、排放限制等。

轨道结构项目工程详细论述

轨道结构项目工程详细论述

轨道结构项目工程详细论述轨道结构项目工程是指在铁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中,对轨道线路、轨枕、轨道基座等结构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工程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轨道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可靠性。

一、轨道线路设计:轨道线路设计是轨道结构项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包括确定轨道线路的位置、线形、曲率半径、超高、坡度等参数,并进行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线路的通行能力、接触网及供电系统的要求、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

二、轨道基座设计:轨道基座是承载轨道负荷和传递轨道荷载的基础结构。

轨道基座设计要综合考虑土壤、地下水位、地震、降雨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和材料,保证轨道基座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轨枕设计:轨枕是用来支撑和固定轨道的关键结构。

轨枕设计要考虑轨道的几何要求、荷载传递、噪声和振动控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轨枕的稳定性和寿命。

四、轨道施工:轨道施工是轨道结构项目工程的重要环节。

施工过程包括土建工程、轨道焊接、道岔安装等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五、轨道维护:轨道维护是轨道结构项目工程的必要工作。

维护内容包括轨道检测、砂石补充、轨道磨削等,旨在确保轨道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水平度,延长轨道使用寿命,减少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六、轨道结构的创新与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轨道结构工程也应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采用新型的轨道几何参数、轨枕和轨道基座材料,可以提高轨道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产生。

此外,利用智能化技术对轨道结构进行监测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轨道结构项目工程的详细论述包括轨道线路设计、轨道基座设计、轨枕设计、轨道施工、轨道维护以及轨道结构的创新与改进。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精湛的施工和严格的维护,可以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和舒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站建筑与结构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站建筑与结构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站建筑与结构工程建设标准第1条车站型式及布局应满足客流需求、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适宜、布置紧凑、便于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车站位置、周边环境、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客流组织等条件,全线总体平衡、协调统一,合理选择。

第2条全线网车站站名应统一管理,宜与所在地区或附近路名一致,并与当地路名管理单位统一研究认可,不宜随意改变。

第3条车站外200m范围均应设置导向标志,并应设夜间照明设施;车站公共区内设置的各种标志应通视清晰、避免相互遮挡。

车站可适度设置广告,并与车站建筑装饰融为一体。

导向标志应全线网统一规划、统一规格和造型,安装应坚固安全。

第4条车站站台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站台宜以岛式和侧式为基本形式,在一条线上宜一致,或分段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二、站台宽度应满足乘降区宽度以及楼梯、自动扶梯和立柱的总宽度要求。

三、站台高度应比车辆地板面低50~100mm,并根据车辆、车门类型分析选定。

四、站台边缘与静止车辆(车门处)之间的安全间隙,直线站台宜为80~100mm。

曲线站台应不大于180mm。

五、在站台边缘应加设安全警示线。

若设置半高屏蔽门局部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应在初期安装定位。

六、站台屏蔽门(或护栏)及附加设施,均不得侵入车辆限界,并应留有25mm的安全间隙。

七、站台长度应满足远期列车停靠和乘降要求。

第4条车站站台乘降区宽度应满足乘客候车和乘降的要求,并应按车站远期超高峰小时的客流特征、行车组织和乘降客流量进行计算确定。

最小设计宽度宜符合下列规定:一、当乘降区宽度内侧为连续整体墙面部位,其墙面至站台边缘的最小设计宽度宜为35m;当乘降区宽度内侧设有立柱或局部楼扶梯(连续长度10m内)时,其侧面至站台边缘的最小设计宽度宜为25m。

二、在车站客流较小的车站,乘降区计算宽度小于15m时,最小设计宽度可减小至20m,但必须设置栏杆或半高屏蔽门等安全措施。

三、根据车站特殊需要,在站台端部10m局部范围内,当计算宽度小于2m时,乘降区设计宽度可采用2m,但应设置局部防护设施。

结构设计知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结构设计知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结构设计知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设计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是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设计与应用是保障城市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下面将从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概念、设计和应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地下、地面和高架轨道线路,车站、车辆、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讯系统和维护设施等。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是对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整合,确保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效率的设计和实现。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各个部分的协调整合,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列车运营的要求、通勤时间需求、行车频次、人员伤亡和安全控制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设计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线路结构设计。

轨道交通系统的线路结构设计要考虑线路模式、站点选择、车站类型和车站位置等方面。

线路模式选择应考虑交通需求、地形、城市规划和环境等。

站点位置应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并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

2.建设形式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形式有地下、地面和高架三种形式。

地下结构适用于密集市区,公共空间不足的地方;地面结构适用于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城区,高架结构适用于公共空间较多的城市。

3.列车型号设计。

列车型号的选择要考虑发电机功率、车辆长度和宽度、车辆速度和载客量等因素。

在车辆设计中,要考虑到列车之间的安全间隔、乘客舒适度和车辆性能等方面。

4.供电系统设计。

供电系统的设计要考虑电力负荷、线路电阻、车辆对环境的影响、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供电系统的选择应考虑到能源效率、成本效益和环保因素。

5.信号系统设计。

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安全保障措施,要考虑信号机类型、信号间隔、信号灯颜色、通信系统和信号保障等方面。

三、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应用是保证城市交通安全和效率的关键。

市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二)

市政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二)

2K313012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与施工方法一、不同方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一)明挖法施工隧道在场地开阔、建筑物稀少、交通及环境允许的地区,应优先采用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的明挖法施工。

明挖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通常采用矩形断面,一般为整体浇筑或装配式结构。

(二)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在城市区域、交通要道及地上地下构筑物复杂地区进行隧道施工,喷锚暗挖法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采用喷锚暗挖法隧道衬砌又称为支护结构,其作用是加固围岩并与围岩一起组成一个有足够安全度的隧道结构体系,共同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保持隧道断面的使用净空,防止地表下沉,提供空气流通的光滑表面,堵截或引排地下水。

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的衬砌主要为复合式衬砌。

这种衬砌结构是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和二次衬砌所组成。

复合式衬砌外层为初期支护,其作用是加固围岩,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动失稳,是衬砌结构中的主要承载单元。

一般应在开挖后立即施作,并应与围岩密贴。

所以,最适宜采用喷锚支护(三)盾构法施工隧道在松软含水地层、地面构筑物不允许拆迁,施工条件困难地段,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能显示其优越性:盾构法修建的区间隧道衬砌有预制装配式衬砌、预制装配式衬砌和模筑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相结合的双层衬砌以及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三大类(见图2K313012-1)。

二、施工方法比较与选择(一)喷锚晤挖(矿山)法1.喷锚暗挖法施工2.新奥法施工新奥法施工隧道适用于稳定地层,应根据地质、施工机具条件,尽量采用对围岩扰动少的支护方法。

岩石地层当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尽量减少欠挖、超挖。

采用喷混凝土锚杆作为初期支护时的施工顺序一般为先喷混凝土后打锚杆;围岩条件恶劣时,则采用初喷混凝土→架钢支撑→打锚杆→二次喷混凝土。

3.浅埋暗挖法施工(1)地层预加固和预支护常用的预加固和预支护方法有: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开挖面深孔注浆及管棚超前支护。

一建【市政】第10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施工方法

一建【市政】第10讲-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施工方法

2020一级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优选题分1K4130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1K4130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考点】地铁车站形式与结构组成【出题方向】1.地铁车站形式分类(相对位置、运营性质、结构断面、站台形式)2.结构组成(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附属构筑物)3.出入口设置(消防)【习题1】按照运营性质分类,地铁车站包括()。

A.地面车站B.区域站C.联运站D.岛式站E.矩形站【答案】BC【解析】按照运营性质分类,地铁车站包括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

【习题2】高架站台客流量不大时,可选择()站台。

A.岛式B.侧式C.岛侧混合D.换乘【答案】B【解析】侧式站台的高架车站能使高架区间断面更趋合理。

常见于客流不大的地下站和高架的中间站。

【考点】地铁车站施工方法(工艺)、车站结构【出题方向】1.明挖法(敞口放坡、围护结构;主体结构)2.盖挖法(盖挖顺作、盖挖逆作;优缺点、施工缝处理、主体结构)3.喷锚暗挖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主体结构)【习题1】某地铁车站工程地处城郊,埋深较浅,无地下水影响,可选择()方法进行基坑施工。

A.地下连续墙围护开挖B.钢板桩围护开挖C.敞口放坡开挖D.敞口垂直开挖【答案】C【解析】敞口放坡开挖适用于埋深较浅、地下水位较低的城郊地段。

【习题2】不属于盖挖顺作法施工优点的是()。

A.围护结构变形小B.施工空间大C.基坑底部隆起小D.有效控制地表沉降【答案】B【解析】优点:围护结构变形小,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邻近建筑物和构筑物。

受外界气候影响小,基坑底部土体稳定,隆起小,施工安全。

盖挖逆作法用于城市街区施工时,可尽快恢复路面,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

缺点:水平施工缝的处理较为困难。

暗挖施工难度大、费用高。

竖向出口少,需水平运输,后期开挖土方不方便。

作业空间小,施工速度较明挖法慢、工期长、费用高。

【习题3】判断图中为那种基坑施工方法并说明c、f工序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特点
①线路基本走向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②线路在城市中心地区宜设在地下;在其它地区,
如市郊、市区,条件允许时可设在高架桥和地面上。 ③根据地质条件 、地面与地下建筑物交通状况等, 合理选择线路位置及敷设方式,减少拆迁工程量。 ④ 车站分布应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网络相协调, 以利于最大限度的吸引客流、方便乘客、降低工程 造价、提高运营效益。
换乘站:换乘站实现乘客从一线到另一线转乘。
东京九段下车站“T”字型换乘站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为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岛侧式车站。
岛式站台位于上下行线路之间、侧式站台位于线路两侧、岛侧式车 站在线路之间和两侧均设置站台
墩台分为T型桥墩、双柱式桥墩、Y形桥墩
基础
当地质情况良好时,尽可能采用扩大基础。
当土地为软土地基时,宜采用桩基础。
2.7.3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
地下车站结构选型
根据断面类型可分为矩形、拱形、圆形等三种形式,我国使用最多 的为矩形和拱形。
矩形车站
圆形车站
拱形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结构
盾构法形成隧道结构,前部开挖,后部安装衬砌。
2.7.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按车站的运营性质可分为终点站、一般中间站、中间折 返站和换乘站等。
终点站:位于线路的端头,除旅客上下车外,需要办理列车终到折 返和始发作业。
中间站:仅供乘客上下车的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数量 最多、最常见的车站。
中间折返站:站场布置与中间站相比,增加了渡线,利
用渡线完成列车改变线侧和改变运行方向的作业。
第二章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工程
目录
CONTENTS
1
铁路线路基本构成、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
3 4 5 6 7 8
铁路线路平纵断面
铁路线桥隧建筑物 铁路轨道
限界
铁路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
其他交通运输概述
2.7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
2.7.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形式和特点
按城轨线路结构形式可分为
地面线路:其上部结构保留了铁路线路的特点,轨下基础也基本保留了传 统的碎石道床。 地下线路:铺设于隧道内,轨下基础为带枕浇筑式的整体道床。 高架线路:铺设于高架桥面,轨下基础为支撑块式的整体道床。
2.7.2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
轨道是由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 组成。
碎石道床 整体道床结构:短枕式整体道床、长枕式整体道床、减振轨道
2.7.3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结构
高架车站架桥
主要由梁、墩台、基础三部分组成。
梁分为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T梁、板梁、箱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