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基础医学综合(701)考试大纲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基础医学综合(701)考试大纲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基础医学综合(701)考试大纲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基础医学综合(701)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综合(701)科目考试是为学校面向全国招收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基础医学综合(701)科目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解剖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约33%;

生物化学约33%;

解剖学约34%。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选择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名词解释: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简答题:9或10小题,共45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离子通道和载体的概念;主动转运:离子泵的概念;同向转运,反向转运;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量子式释放,终板电位,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血细胞比容的概念。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血浆的pH值。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红细胞凝集。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与心率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0.局部血液调节(自身调节)。

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五)呼吸

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静态顺应性曲线和比顺应性,肺泡表面张力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解剖无效腔和生理无效腔。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6.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7.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与体温

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有效滤过压、滤过系数的概念,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NH4+、K+的分泌。重吸收、分泌、肾糖阈的概念。

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排尿反射。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8.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9.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明适应、视野。

10.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11.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眼震颤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12.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网状结构的抑制区和易化区。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13.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4.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5.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睡眠的时相: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16.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内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允许作用;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

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胰岛素的作用机制,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7.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一)生殖

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

3.受精,着床,妊娠的维持及激素调节;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二、生物化学

(一)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的概念。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及呈色反应等)。

7.核酸分子的组成。

8.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9.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

10.酶的基本概念,酶的活性中心。

11.酶的作用特点,酶反应动力学。

12.酶活性的调节。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糖无氧氧化的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的过程、意义及能量代谢。

3.磷酸戊糖旁路的生理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

10.甘油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1.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转化排泄。

1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

13.生物氧化的概念。

14.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5.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6.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17.体内氨的来源、去路及转运。

18.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19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功能。

20.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1.生物转化的概念和意义。

22.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生理功能。

23.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

24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25.物质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

1.基因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真核基因组具有独特的结构。

3.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4.DNA复制的酶学。

5.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6.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

7.DNA的损伤(突变)、修复及其意义。

8.RNA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9.真核生物m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10.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11.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和靶向输送。

12.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3.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操纵子)。

14.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的特点。

15.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受体和信号转导分子。

16.信号转导的基本规律,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四)生化专题

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2.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3.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4.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5.组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三、解剖学

(一)绪论

1.人体的解剖学标准姿势。

2.人体的轴与面。

(二)骨学

1.骨的分类与构造。

2.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3.各部骨的名称。

4.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位置。

5.新生儿颅的特征。

(三)关节学

1.直接连接的分类。

2.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3.脊柱的构成、整体观及运动。

4.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5.颞下颌关节的构成。

6.肩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

7.肘关节的构成。

8.前臂骨的连接。

9.腕关节的构成。

10.骨盆的构成及性别差异。

11.髋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

12.膝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

13.踝关节的构成及运动。

14.足弓的概念。

(四)肌学

1.肌的构造和辅助装置。

2.主要的面肌名称及作用。

3.咀嚼肌名称及作用。

4.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作用。

5.膈的裂孔、穿经结构及膈的作用。

6.腹直肌鞘及白线的概念。

7.腹股沟管的穿经结构。

(五)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咽峡的概念。

3.牙的种类、名称、形态、牙组织及牙周组织。

4.舌黏膜及舌肌作用。

5.唾液腺名称及开口位置。

6.咽的分部。

7.食管的狭窄部。

8.胃的形态、分部、位置。

9.十二指肠球的概念。

10.阑尾的体表投影。

11.齿状线的概念。

12.肝的形态及位置。

13.肝外胆道系统的组成及胆汁排出途径。

14.胰的位置及分部。

(六)呼吸系统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鼻腔粘膜的分部及鼻旁窦。

3.喉软骨的名称、喉腔的分部。

4.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

5、肺的形态。

6.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7.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

8.纵隔的概念及分部。

(七)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组成。

2.肾的形态、位置、被膜及内部结构。

3.输尿管的狭窄。

4.膀胱的形态、内部结构。

5.女性尿道的特点。

(八)男性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输精管的分部。

3.前列腺的位置及形态。

4.男性尿道的组成及形态特点。

(九)女性生殖系统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卵巢的位置及固定韧带。

3.输卵管的分部。

3.子宫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

(十)腹膜

1.腹膜腔的概念、腹膜形成的结构。

(十一)心血管系统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2.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

3.心的位置、外形、心腔、心间隔。

4.心传导系的组成。

5.心的血管及心包。

6.动脉的概念及全身六大局部的动脉主干名称。

7.体表可触及搏动的动脉名称。

8.静脉的概念及临床输液、采血等常用的浅静脉名称。

9.静脉角的概念。

10.肝门静脉系的组成及门腔吻合途径。

(十二)淋巴系统

1.淋巴系统的组成。

2.胸导管。

3.脾的形态及位置。

(十三)视器

1.视器的组成。

2.眼球壁的组成。

3.眼球内容物。

4.泪器的组成。

5.眼外肌的名称及作用。

(十四)前庭蜗器

1.前庭蜗器的组成。

2.听小骨的名称。

3.声音的传导路径。

(十五)神经系统总论

1.神经系统的区分。

2.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3.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十六)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的位置、外形。

2.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及功能。

3.第四脑室。

4.脑干内部脑神经核名称及性质。

5.锥体束。

6.小脑的分叶、分区、小脑核及小脑的功能。

7.间脑的分部及间脑各部的构成。

8.端脑的分叶及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9.端脑的内部结构。

10.内囊及边缘系统。

(十七)周围神经系统

1.脊神经的构成、分部、分支。

2.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等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

3.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特点。

4.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及连脑部位。

5.内脏神经系统的概念。

6.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7.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8.牵涉性痛的概念。

(十八)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2.躯干、四肢痛温觉、粗略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3.头面部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4.视觉传导通路。

5.听觉传导通路。

6.锥体系的组成及损伤后表现。

7.锥体外系的概念及主要的锥体外系通路。

(十九)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脊髓的被膜、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

2.脑的被膜及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3.脑的动脉来源及大脑动脉环。

4.脊髓的动脉来源。

5.脑脊液循环。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基础医学综合(701)考试大纲

皖南医学院自命题科目基础医学综合(701)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综合(701)科目考试是为学校面向全国招收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基础医学综合(701)科目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解剖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约33%; 生物化学约33%; 解剖学约34%。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选择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名词解释: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简答题:9或10小题,共45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离子通道和载体的概念;主动转运:离子泵的概念;同向转运,反向转运;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量子式释放,终板电位,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血细胞比容的概念。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血浆的pH值。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红细胞凝集。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与心率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6.doc

C.第3肋 D.第2肋 E.第1肋 B.输尿管间囊与膀胱尖之间 D.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基础医学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 型题】 1. 胸骨的两侧平对( ) A. 第5肋 B.第4肋 2. 膀胱三角的标志为( ) A. 尿道内曰与膀胱底之间 C. 尿道内曰与膀胱尖之间 E.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3 .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 ( ) A. 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B.占全血质量的百分比 C.与血 清容积之比 D.与血管容积之比 E.与血浆容积之比 4. Rh 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有 ( ) A. D 抗原 B. A 抗原 C. E 抗原 D. C 抗原 E. B 抗原 5. 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主要是 () A.降低动脉血压 B.升高动脉血压一 C.增强心血管活动 D. 减弱心血管活动 E.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 6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 ) A.两肾生成的终尿量 B.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C. 1个肾脏 生成的终尿量 D.1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E. 1个肾脏生 成的原尿量 7.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8.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 A.无菌操作 B.无菌 c .防腐 D.灭菌 E.消毒 9. 下列对单克隆抗体的描述哪项是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支原体 D.真闲 E.细菌

错误的() A.某种抗原进入机体也可产生单克隆抗体 B.具有高度的均 一性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只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 簇的抗体 E.是由一株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10.免疫具有() A.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 B.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 c.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D.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的 功能E.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 11.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早期就易发生循环衰竭()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钾血症 12.小儿失钾的最重要原因是() A.利尿药用量过大 B.严重腹泻、呕吐c.肾上腺皮质 激素过多D.某些肾脏疾病E.经皮肤出汗失钾 13.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是() A.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B.血浆胶体渗透 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c.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 流体静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E.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 14.某肾盂肾炎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32, PaC02 30 mmHg, HC03_ 15 mmol/Lo该患者应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15.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血氧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静脉血氧含量增加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含量降 低E.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增大 16 .肉瘤是由() A.神经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B.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 C.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D.上皮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 E.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答案)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胸骨角两侧平对(D ) A.第5肋 B.第4肋 C.第3肋 D. 第2肋 E.第一肋 2.膀胱三角的标志为(E ) A.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B.输尿管间与膀胱尖之间 C.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D.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E.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3.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 A ) A.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B.占全血质量的百分比C.与血清容积之比 D.与血管容积之比 E.与血浆容积之比 4.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有(A ) A .D抗原 B.A抗原 C.E抗原 D.C抗原 E.B抗原 5降压反射是生理意义主要是(E ) A.降低动脉血压 B升高动脉血压 C增强心血管活动D.减弱心血管活动E.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 6.肾小球率过滤是指每分钟(B ) A.两肾生成的终尿量 B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C.1个肾脏生成的终尿量 D1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E.1个肾脏生成的原尿量 7.属于真核细胞微生物的是(D ) A.衣原体B.立克次体C.支原体D.真菌E.细菌 8.杀灭物体上所以微生物的方法称为(D ) A.无菌操作 B.无菌 C.防腐 D.灭菌 E.消毒 9.下列对单克隆抗体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 A.某种抗原进入机体也可产生单克隆抗体 B.具有高度的均匀一致 C.具有高度的转移性 D.只针对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E.是由一株B淋巴细胞增值产生的抗体 10.免疫具有(C ) A.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 B.抗原微生物的感染功能 C.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E.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 11.严重的低钾血症患者主要死于( E ) A.心肌收缩性降低B.心肌传导性降低C.心肌自律性降低D.肾功能严重障碍 E.呼吸衰竭 12.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C ) A.产热等于散热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大于散热D.产热增加E.散热障碍 13.休克患者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B ) A.少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D.少灌多流,灌少于流E.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14.DIC产生的贫血是属( A ) A.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中毒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15.溶血性黄疸患者胆色素代谢特点是( A ) A.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浓度明显增高B.血清中酯型胆红素浓度明显增高C.进入肠内酯

【皖南医学院排名2014】_皖南医学院全国排名

皖南医学院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9年通过省教育厅的本科教学评议;2002年通过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教职医护员工2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00余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数的75%。现有各类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50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2012年我校面向安徽、浙江、江苏等省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220人,面向安徽省招收全日制专科生600人。 教学楼医学院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共设有56个教研室、20个实验室和10个研究室(所)。还设有人体解剖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中心、预防医学实验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等。学院在定量药理、细胞电生理、生殖医学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国家级奖励,其中有些项目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皖南医学院全国排名2014: 年份 全国排名 总分排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声誉排名 2014 392

61.43 60.08 63.04 60 2013 416 60.09 0.17 0.3 0.07 2012 408 0.19 0.15 0.28 0 2011 408 0.15

0.03 0.31 2010 400 0.17 0.03 0.33 0.12 2009 395 0.22 0.03 0.43 0.11 皖南医学院省内排名:

皖南医学院2018年考研西医综合(610)考试大纲

皖南医学院2018年考研西医综合(610)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 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医综合(610)科目考试是为学校招收学术型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西医综合(610)科目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学总论。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医学约65% (其中生理学约25%,生物化学约20%,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35% (其中内科学约25%,外科学总论约1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 第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型题第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X型题第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心理生理学的概念。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通道和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膜泡运输(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信号转导:由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临床“三基’’训练基础医学综合试卷(1)

§1.1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关于食管的狭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 A.第一狭窄相当于第7颈椎的下缘 B.第二狭窄距中切牙20cm C.第二狭窄相当于胸骨角平面 D.第三狭窄相当于第11胸椎平面 E.第三狭窄距中切牙45 cm 2.下列关于股动脉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 A.续于髂外动脉 B.外侧有股静脉伴行 C. 内侧有股神经伴行 D.近端浅表有肌肉覆盖 E.是髂内动脉的直接延续 3.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E ) A.因子Ⅷ激活 B.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C.纤维蛋白溶解 D.纤维蛋白的激活 E.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4. 50 kg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有( ) A.2000~2500 mL B. 2500~3000 mL C.3000~3500 mL D.3500~4000 mL E.4000~5000 mL 5.健康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 ) A. 80% B.70% C.60% D. 50% E.40% 6.血清与血浆最重要的区别是( ) A.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 B.血清中含有大量的清蛋白 C.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D.血浆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E.血浆中含有血小板释放物 7. B型血者红细胞膜外表面有( ) A. E抗原 B. D抗原 C. A抗原 D. B抗原 E. C抗原 8.大量饮清水后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9.热原质是( ) A.由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

皖南医学院2011-2012第一学期各科考试试题与答案

医学影像学 一、名词解释 1.空气支气管征: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空气支气管分支影。 2.骨膜三角(codman三角):随骨膜增生病变的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 3.复合型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 4.假肿瘤征:闭袢性肠梗阻,肠腔内充满液体,在腹平片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的肿块。 5.小肝癌:直径不超过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结节为小肝癌。 二、填空题 1.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中的在磁场中收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的核磁共振成像。 2.介入放射学技术主要包括:栓塞术、__、__、__、__和消融术、取异物术。 3.食管从上到下三个压迹为:__、__和__。 4.超声成像有关的物理特性有:__、__、____和__。 三、简答题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2.中央型肺癌的CT与X线的表现。 3.肝硬化的USG表现。

4.简述胆囊结石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儿科学 一、名词解释 1.正常足月儿: 2.生理性腹泻: 3.差异性紫绀: 4.二、简答题 1.病毒性肠炎的大便特点。 2.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 4.apgar评分的五项指标。 5.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三、问答题 1.PPD实验的阳性意义。 2.肾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 3.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表现。 妇产科学 一、名词解释 1.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缩复作用:子宫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不能恢复到原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能使宫腔容积逐渐缩小,迫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二)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有关脊柱生理弯曲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胸曲前凸,腰曲后凸 B、颈曲前凸,胸曲后凸 C、颈曲前凸,胸曲前凸 D、骶曲前凸, 腰曲前凸E、颈曲后凸,胸曲前凸 2.有关脑脊液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第四脑室侧孔入静脉 B、经中脑水管入大脑大静脉 C、经侧脑室脉络丛孔入静脉 D、 经蛛网膜粒入静脉E、经室间孔入第四脑室 3.细胞或组织具有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A、应激B、兴奋C、反应性D、适应性E、兴奋性 4.凝血酶的作用主要是()A、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B、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C、加速因子VII复合物的形成D、 激活因子XIII E、促进血小板聚集与释放 5.影响中心静脉压高低的因素是()A、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液阻力B、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C、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D、心脏射血能力和 静脉回心血量E、血管容量和循环血量 6.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 A、去甲肾上腺素 B、血管紧张素 C、肾上腺素 D、乙酰胆碱 E、组胺 7.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繁殖体的方法称为() A、无菌操作 B、防腐 C、无菌 D、灭菌 E、消毒 8.有关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从一个菌转移至另一个菌 B、是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可以自主复制 C、可自行丢失或人工 处理消除D、质粒丢失后细菌即死亡E、带有遗传信息,决定某些生物学性状 9.现代免疫的概念为() A、机体清除损伤细胞的过程 B、机体抗感染的过程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 D、机体 抵抗疾病的过程E、机体抗肿瘤的过程 10.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 C、细胞内液无丢失,但丢失 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E、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11.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 A、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B、全身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C、醛固酮增多 D、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E、肾 小球滤过率降低 12.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 7.30,PaCO2 34mmHg,HCO3- 16mmol/L,血Na+ 140mmol/L,Cl- 104mmol/L,K+ 4.5mmol/L。该患者可诊断为()A、代谢性碱中毒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C、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呼 吸性碱中毒 13.下列情况属于发热的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体温升高B、先天性汗腺缺乏引起的体温升高C、环境高温引起的体温升 高D、妊娠期出现的体温升高E、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体温升高 14.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应是()A、补液“宁多勿少”B、“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D、“失 多少,补多少”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15.心力衰竭概念的主要内容是()A、心排血量绝对下降B、心排血量相对下降C、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D、心肌收缩功能障 碍E、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16.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原因是()A、慢性肾小球肾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多囊肾D、肾结核E、慢性肾盂肾炎 17.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是因为() 1

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005384941.html,/一、学校概况皖南医学院地处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芜湖市,濒临浩瀚长江,汇集江南神秀。学校建于1958年,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学校现有新、老两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具有30余各本专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现有教职医护员工4780人,其中高级职称560人。近年来,先后有7名教师分别荣膺全国、全省优秀教师,全省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4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 5人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办学历史中,我校更涌现了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德技双馨、我校捐赠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等等。在“精医、尚德、求实、自强”校训的基础上,凝练出“艰苦创业,求实

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网上合作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卓越人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005384941.html,/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005384941.html,/才教育培养计划3项、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特色专科6个。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种学术期刊。近年来,形成了与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学术合作交流新格局。二、研究生教育简介(一)发展现状我校自197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三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具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应用心理三个专业学位授权学科;包括生理学、

皖南医学院2018年考研药学综合(703)考试大纲

皖南医学院2018年考研药学综合(703)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 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药学综合(703)科目考试是为学校面向全国招收药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药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药学综合(703)科目考试范围为基础药学中的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和药剂学。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药物化学100分,药物分析学100分,药剂学10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主要涉及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包括单选和多选)、问答(包括简答、计算、论述等)。 Ⅳ.考查内容 一、药物化学 (一)绪论 1. 药物化学的基本定义和主要研究任务;药物化学的发展史。 2. 评定药物质量的标准;药物的名称。 (二)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2.先导化合物的概念、发现方法和途径;先导化合物优化的方法。 (三)药物代谢反应

1. 药物代谢的概念、分类及涉及的酶系。 2. 第Ⅰ相的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类型。 3. 第Ⅱ相的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类型。 4. 药物代谢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 镇静催眠药的主要类型及作用特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巴比妥类药物的性质、代谢与作用的关系;地西泮、苯巴比妥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2. 抗癫痫药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苯妥英钠的结构、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3. 抗精神病药按母核的分类;吩噻嗪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盐酸氯丙嗪的结构、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4. 抗抑郁药的主要类型;盐酸丙咪嗪、盐酸氟西汀的结构、性质、作用机理及用途。 5. 镇痛药按其来源和按其作用机理的分类;吗啡、哌替啶、喷他佐辛、枸橼酸芬太尼、盐酸美沙酮的结构特点、性质、作用机理;合成镇痛药的化学结构类型及其代表药物;镇痛药与阿片受体的作用模型及构效关系。 6.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的主要类型;左旋多巴、盐酸多奈哌齐的作用机制及用途。 (五)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1. 胆碱能药物按照胆碱受体的分类;胆碱酯类M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氯贝胆碱、溴新斯的明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2. 抗胆碱药物的分类;硫酸阿托品的结构、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3.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代谢;肾上腺素能药物的分类;多巴胺、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沙丁胺醇的结构、性质、用途;苯乙醇胺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构效关系。 4.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结构特点和分类;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赛庚啶、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的结构、性质、作用特点及用途。 5. 局部麻醉药的发展过程、分类和构效关系;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

临床“三基’’训练基础医学综合试卷(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有关成人膀胱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位于小骨盆腔前部 D.位于耻骨联合后方 C.空虚时 膀胱尖不高出耻骨联合下缘 D.正常容量男性约400 mL E.正常容量女性约500 mL 2.食管第二狭窄的位置相当于( D ) A.第1~2胸椎之间高度 B.第2~3胸椎之间高度 C.第3~4胸椎之间高度 D.第4~5胸椎之间高度 E.第5~6胸椎之间高度 3.决定中心静脉压高低的因素是( B ) A.血管容量和循环血量 B.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C.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 D.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 E.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流阻力 4.尿液中17-羟类固醇含量增高,提示患者有( A ) A.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C. 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D.肾上腺髓质功能低下 E.腺垂体分泌功能低下 5.A型血者红细胞膜外表面有( C ) A.E抗原 B.D抗原 C.A抗原 D.B抗原 E.C抗原 6.我国正常成年( A ) A.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体重的7.5% B.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5%,女性约占体重的8% C.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女性约占体重的6% D.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9%,女性约占体重的8% E.男性的血量约占体重的8%,女性约占体重的9% 7.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 B )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肺活量 D.潮气量 E.肺总量 8.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E )

A.防腐 B.无菌 C.消毒 D.无菌操作 E.灭菌 9.病原菌不入血,只有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称为( D ) A.病毒血症 D.脓毒血症 C.败血症 D.毒血症 E.菌血症 10.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体积微小,绝大多数病毒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 B.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其核酸只含RNA或DNA C.缺乏酶系统,只能在相应的活细胞增殖 D.病毒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E.病毒对抗生素类药物不敏感 11.分子质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 E ) A.IgG B.IgA C.IgD D.IgE E.IgM 1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 A ) A. 1型超敏反应 B. Ⅱ型超敏反应 C. 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以上都不是 13.出生后l一3个月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做预防注射的原因之一是( D ) A.此时注射疫苗只诱导产生细胞免疫 B.婴儿因疫苗的注射而患病 C.婴儿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D.抗体的反馈抑制作用 E.婴儿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14.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大于( B ) A.4.5 mmol/L B.5.5 mmol/'L C.6.5 mmol/'L D.7.5 mmol/L E.8.5 mmol/L 15.最容易出现皮肤弹性下降和眼窝凹陷的水、电解质代紊乱是( A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高钾血症 16.所谓水肿是指( C ) A.细胞液过多 B.淋巴管液过多 C.组织间隙液体过多 D.血管液体过多 E.水在体潴留 17.癌起源于( B ) A.腺体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脂肪组织 E.结缔组织 18.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通常是( D )

2019年皖南医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皖南医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游戏理论中提出“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 B、格罗斯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答案】B 2、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A、初中时期 B、高中时期 C、大学时期 D、成年期 【答案】C 3、学校的建筑、设备、诗墙、画廊等是一种()。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答案】B 4、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A、广泛性 B、普适性 C、职业性 D、普遍性 【答案】C 5、“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A、费斯勒 B、伯顿 C、卡茨

D、司德菲 【答案】D 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答案】C 7、关于各种记忆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 A、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词记忆 B、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 C、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 【答案】D 8、动态意义的教育法制,其核心在于()。A、教育立法 B、教育执法 C、教育普法 D、依法治教 【答案】D 9、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进行考核 A、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B、政治思想和工作成绩 C、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答案】D 10、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A、教书育人 B、B科学研究 C、服务社会 D、引领社会 【答案】A 1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观前提是()。A、人性是可以改变的 B、教师具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 C、学校为教师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

基础医学概论试卷

2007 –2008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方式:开卷[ ] 闭卷[√] 课程名称:《基础医学概论》 使用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信息方向)06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06班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是(A )。 A 红骨髓B黄骨髓C白骨髓 D 红骨髓和黄骨髓 2.正常脊柱的生理性弯曲不包括(D )。 A 胸曲B腰曲C骶曲 D 尾曲 3.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头将(B ) A 向前点头B向后仰 C 偏向左侧 D 偏向右侧 4. 三对唾液腺是指(C )。 A 胰腺、腮腺和舌下腺 B 胰腺、腮腺和下颌下腺 C 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D 腮腺、舌下腺和肾上腺 5.胆汁是由( A)生成的。 A 肝脏 B 胆囊 C 肝门静脉 D 胆总管 6.在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中,最狭窄处位于(C) A 尿道内口 B 尿道膜部 C 尿道外口 D 舟状窝 7. 二尖瓣附着于(B)的周缘上。 A心脏的右房室口 B 心脏的左房室口 C 心脏的主动脉口D心脏的肺动脉口 8. 眼球壁的中膜,从前往后分别为虹膜、睫状体和(C)三部分。

A 视网膜 B 玻璃体 C 脉络膜 D 晶状体 9. 在大脑皮质的功能区定位中,第一躯体运动区位于(B) A 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B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部 C 额中回后部 D 颞横回 10. 下列器官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D) A 甲状腺 B 肾上腺C松果体 D 舌下腺 11.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B )组织。 A 血液B神经C骨与软骨D心脏 12. 下列关于成熟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 ) A 核大而圆,位于中央 B 无细胞器 C 细胞内充满血红蛋白 D 具有结合与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13. 皮下脂肪属于(B )组织。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表皮组织 D 肌肉组织 14.受精的意义在于(D )。 A 激活了卵裂B恢复二倍体细胞 C 决定了性别 D 以上都对(A+B+C) 15.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有多种方式,但不包括(D) A 易化扩散 B 主动转运 C 入胞和出胞作用D复杂扩散 16. 在所有生命现象中,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C ) A新陈代谢、能量转换和兴奋B生物电、兴奋性和生殖能力 C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D反应性、兴奋性和反射活动 17.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有三种,即(B ) A信号调节、神经调节和能量调节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C生物电调节、激素调节和心理调节D信号调节、反射调节和体液调节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简介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隶属于医学影像与检验学院。目前承担皖南医学院五年制影像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包括临床、口腔、法医、麻醉、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皖南医学院成人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及专科的医学影像学以及影像专业专升本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皖南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专业学位课、医学影像学及专业英语选修课;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专科医师培训的医学影像学等四个层次的全部理论和 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全年的教学任务达2000学时左右。管理人员5人,设主任一人,副主任4人。教研室拥有在职任课老师28人,具有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7人,助教8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研究生学位9人。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培养研究生20余名。院级学科带头人2人。主编及参编著作6部,完成厅级科研课题12项,其中教学课题3项,皖南医学院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教学课题3项,近十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教学论文3篇,《医学影像学》获得校级精品课程,院级三新项目20余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教师从事工作范围包括普通X线、CT、MRI 和介入放射学。师资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合理。拥有多名校、院级优秀教师,2008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教学评估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教研室2009年、2012年被评为皖南医学院先进集体。 医学影像学教研室管理人员简介

陈方满,男,54岁。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医疗专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及专科的医学影 像学以及影像专业专升本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皖南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专业学位课、医学影像学及专业英语选修课;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专科医师培训的医学影像学等四个层次的全部理论和 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全年的教学任务达2000学时左右。管理人员5人,设主任一人,副主任4人。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及专科的医学影像学以及影像专业专升本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皖南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专业学位课、医学影像学及专业英语选修课;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专科医师培训的医学影像学等四个层次的全部理论和实 验课的教学任务。全年的教学任务达2000学时左右。管理人员5人,设主任一人,副主任4人。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及专科的医学影像学以及影像专业专升本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皖南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专业学位课、医学影像学及专业英语选修课;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专科医师培训的医学影像学等四个层次的全部理论和实 验课的教学任务。全年的教学任务达2000学时左右。管理人员5人,设主任一人,副主任4人。教育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及专科的医学影像学以及影像专业专升本的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皖南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医学影像诊断

皖南医学院科技大楼综合弱电项目技术方案与设备清单

皖南医学院科技大楼综合弱电项目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标 此次皖南医学院科技大楼综合弱电项目主要包含科技大楼内综合布线、视频监控、数字广播、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录播教室等综合弱电项目。 此次项目为“交钥匙”工程,整体交付。 二、资质要求 除招标公告统一要求外,投标商需满足以下条件: 1.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以上(含贰级)资质; 2.拟派项目经理要求相关专业二级以上(含二级),且必须为投标单 位在职人员; 3.近几年有较好的安全记录,投标当年内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和特大 安全事故。 三、技术方案 此项目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综合布线、安防视频监控、数字广播打铃、网络视频会议、精品录播教室。 3.1综合布线部分 建成科技大楼内的综合信息传输通道,可供大楼内各弱电系统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换。 除了叠加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综合布线外,科级大楼的其他弱电系统的信息交换与传输均通过综合布线进行,以节省管道空间,降低造价成本,易于后期维护。

3.1.1计算机网络设备及技术要求 1.整个楼宇放置汇聚交换机(型号:锐捷SG5750)一台,根据实 际情况各楼层放置接入交换机若干台。接入交换机可使用新校区建设时的交换机备件。 2.接入交换机通过室内4芯多模光缆和千兆光模块上联至汇聚交换 机,汇聚交换机通过室外12芯单模光缆千兆上联至图书信息大楼九楼机房核心设备。 3.设备选择需与现有校园网完全兼容。 4.设备负载量应考虑适度冗余。 3.1.2综合布线基础技术要求 1、数据和语音插座采用六类非屏蔽模块,便于互换使用。模块选用带有防尘、防潮盖板的信息模块,所有水平线缆均使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 2、语音主干线缆用3类非屏蔽25对大对数双绞线,并预留20%的量,以备用户拓展; 3、数据主干线缆采用单模和多模光缆; 4、楼层数据配线架采用24口(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六类快接式配线架。 5、线路铺设全部在线路桥架内进行,施工完毕后桥架需进行封闭。如将线路直接搭设在吊顶龙骨,则使用高强度吊顶龙骨。 3.1.3水平布线子系统技术要求 1.水平区域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铺设实现数据与语音互跳,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四)

基础医学综合试卷(四)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翼点是哪些骨的会合处() A、上颌骨、蝶骨、颞骨 B、顶骨、枕骨、颞骨、蝶骨 C、额骨、颧骨、蝶骨、颞骨 D、额骨、蝶骨、顶骨、颞骨 E、额骨、蝶骨、枕骨、枕骨、顶骨 2、有关阑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 B、阑尾根部是3条结肠带集中处 C、阑尾附于结肠起始部 D、经阑尾孔开口于盲肠下端 E、位于右髂窝,昌腹膜间位器官 3、肝素有抗凝的作用,其主要机制是()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矲酶 D、抑制因子Ⅹ激活性 E、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4、Rh阴性母亲,若其胎儿是Rh阳性,可引起胎儿出现() A、血友病 B、白血病 C、新生儿溶血病 D、红细胞增多症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有关基础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与正常平均值相差±(10%-15%)属于正常 B、临床用相对值表示 C、反映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水平 D、儿童高于成人 E、在基础状态下测定 6、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主要是() A、保钠、排钾、保水 B、促进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C、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D、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I的主动重吸收 E、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7、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 A、复制 B、孢子出芽 C、二分裂 D、有丝分裂 E、有性繁殖 8、病毒生长增殖的方式是() A、有性繁殖 B、有丝分裂 C、出芽生长 D、自我复制 E、二分裂 9、HIV主要攻击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细胞 C、CD8+细胞 D、CD4+细胞 E、T细胞 10、不属于人工自动免疫的制剂是() A、BCG B、抗毒素 C、类毒素 D、死疫苗 E、活疫苗 11、病理性分泌过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的激素是() A、甲状旁腺激素 B、甲状腺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E、肾上腺素 12、水肿的概念是指() A、组织间液或体腔中液体过多 B、细胞内液含量过多

外科学名词解释皖南医学院上学期

a艾森门格尔综合症:肺循环阻力的进行性增高,当肺动脉压力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呈现双向或右向左分流,病人可出现发绀,形成艾森门格尔综合症。 Battle 症:颅骨骨折三大临床表现颅骨窝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下痕血斑(Battle征)。 b贝克三联征(Beck's triad)穿透性心脏损伤临床表现为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心搏微弱,脉压小、动脉压降低。 b 闭绊性肠梗阻:倘若一段肠拌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结肠肿瘤等,则称闭拌性肠梗阻。b白胆汁:胆囊积液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粘膜吸收胆汁 中的胆色素,并分泌粘液性物质,导致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 Charcot三联征:肝外胆管结石腹痛、寒战高热、黄疽的临床表现。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 c 残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行胃大部切除手术后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的原发癌称之 C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受限而无肠管血造受限。 c创伤性窒息:是钝性暴力作用于胸部所致的上半身广泛皮肤、粘膜、末梢毛细血管淤血及出血性损害。 c创伤: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d对吻溃疡:球部前后壁或是大小弯侧同时见到的溃疡称之~。 d 单纯性肠梗阻:只是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d丹毒: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e二重感染:在感染应用某种广谱或联合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原来的病菌被制止,但耐药菌株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 f肺大疱:因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相互融合,最后形成巨大的囊泡状改变。 f贲门失弛综合征: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的松弛不良。 f法洛四联症:右心室漏斗部或圆锥发育不全所致的一种具有特征性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的心脏畸形。 G肛裂三联症: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同时存在,称之~ g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 g 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症时由于自身门体血流短路或手术分流,造成大量门静脉血流绕过肝细胞或因肝实质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致使有毒物质不能代谢与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对脑产生毒性作用并出现精神神经综合征,称之。 h混合痔: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 j 绞窄性肠梗阻:系指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j菌血症:是脓毒症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目前多指临床有明显感染症状的菌血症。 j甲亢: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 j交叉转移: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肺癌同侧,但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 j进行性气胸:持续大量出血导致胸膜腔积血称之~。 k开放性气胸: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或软组织缺损区,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称之~。 k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等生命体征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