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户科学选择水产饲料的方式方法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与营养需求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与营养需求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与营养需求水产养殖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在水域中养殖各类水生动物的生产方式。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择和营养需求的满足对于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以及如何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一、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饲料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选择适宜的饲料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并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在进行饲料选择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种类和生长阶段: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以及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有所差异。

例如,鱼类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而虾、蟹等底栖动物则需要动物性饲料。

此外,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素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应选择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

2. 营养成分:饲料的营养成分是选择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水产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因此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较高,可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此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是水产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含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饲料。

3. 水质状况:水质状况对饲料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水质较差,容易造成饲料浪费和水质恶化,因此应选择不易污染水质的饲料。

另外,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应选择适合特定水质状况的饲料。

二、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与其种类、生长阶段以及环境条件有关。

在满足水产动物营养需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素。

蛋白质可以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对于氨基酸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考虑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配比。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水产动物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

不同的水产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底栖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较高,而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相对较低。

因此,在给水产动物配饲料时,应根据动物的需求量酌情添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常用的确定水产饲料投喂量方法

常用的确定水产饲料投喂量方法

常用的确定水产饲料投喂量方法
准确、适宜的饲料投喂量是水产养殖业的关键因子之一,也是养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降低饲料系数的关键因素。

投饲量不足,鱼处于半饥饿状态,不能满足鱼类能量和营养需要,生长发育缓慢,甚至使鱼类不能维持体重而减产,严重影响水产养殖效益;投饲量过大,不但饲料利用率低,造成饲料浪费,加大残饵对养殖水体的再次污染,而且病害增多,养殖效益大幅下降。

目前,水产饲料投喂量的确定基本是依据养殖户的经验,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鱼类净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计算水产饲料的年投饲量、月投饲量、日投饲量。

饵料系数定义为饵料消耗量与鱼体增重量的比值。

2、测量鱼类存塘数,乘以不同水温下的日投饲率,计算日投饲量。

一般水温15 ~20℃时,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3%;水温20℃以上时,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

采用此法,须准确求得存塘鱼重量后,才可精确计算出日投饲量。

3、日投饲量的调整。

日投饲量的调整主要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和鱼摄食情况灵活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现在主要使用的这些投饲量的确定及调整的方法是建立在养殖户长期经验的基础上,只是生产中的经验总结,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发育阶段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是一个指导性的概念。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的饲料制备与饲养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的饲料制备与饲养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的饲料制备与饲养方法在水产养殖业中,如何科学地制备和饲养养殖鱼类的饲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增强其免疫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饲料制备方法和饲养技巧,帮助养殖鱼类健康成长。

一、饲料的制备方法1. 混合饲料法:这种方法是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制成颗粒状或粉状饲料。

常见的原料包括鱼粉、大豆粉、豆饼、玉米粉等。

在混合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以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

2. 发酵饲料法:这种方法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饲料中的原料进行降解和转化,增加饲料的可消化性和营养价值。

常见的发酵饲料有豆饼发酵饲料、菌草发酵饲料等。

优点是能够提高鱼类的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3. 饲料添加剂法:这种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如酶制剂、抗生素、酸化剂等。

酶制剂可以促进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的消化吸收,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

抗生素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鱼类的健康。

酸化剂可以调节水体pH值,改善鱼类的环境。

二、饲养方法1. 控制水质:鱼类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养殖池塘或水槽应定期清理,保持水体透明度和氧气含量。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2. 定时定量投喂:饲料的投喂应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年龄和养殖密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天投喂2-3次,每次喂食量应适量。

避免一次性投喂过多,造成鱼类浪费或过度进食的情况。

3. 疾病防控:养殖鱼类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定期检查鱼类的体质和行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 环境调控:养殖鱼类的生长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合理控制水温、光照、水流等因素,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池塘或水槽中设置适当的遮阳棚或水草,提供良好的栖息和觅食场所。

水产养殖中饲料与投饵技术

水产养殖中饲料与投饵技术
2饲料 品质的要 求
饲料品质决定水产养殖中饲料的饲喂效果 , 饲料品质差 , 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和消化吸收, 使饲料利用率降低 , 加大了饵料系数。而饲料品质好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 降低饵料系数。饲料 品质 主要受饲料 配方科学 性 、 养平衡性 、 营 饲料 添加剂使 用情况 以及饲料 产 品安全性影 响 。
料利 用率 降低 , 饲料 系数 提高 。 21 .. 1饲料营养 指标要 求
指标 。
饲料 中蛋 白质 、 能量值 和粗纤维 含量是 影响饲 料系 数 的主要 营养
211 鱼类 饲料 中蛋 白质 特 别是 动物 蛋 白 , ... 1 能够 有 效促 进 鱼 类 的生 长 , 降低 饲 料 系数 。鱼 类 对蛋 白质需要量 因鱼种 类和大 小而异 , 肉食性 鱼类要求 饲料蛋 白质含量 高 , 一般 在 4 % 以上 , 0 杂食 性 鱼类要求 较低 , 般为 3 % ~4 % ; 一 0 0 草食 性鱼 类最 低为 3% 以下 ; 鱼 、 0 仔 幼鱼 生 长旺盛 对
求饵料充足, 量多质好 , 合理投喂。目 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常用的饲料有两大类 : 一类是天然饵 料, 一类是人工按鱼类营养需要生产 的配合饲料。在充分利用天然饵料 的同时, 应逐步全面推 广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喂养时 , 除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安全 、 价格外 , 还
要对配合饲料配方中的营养配比、 加工工艺质量以及与养殖对象相适应性等指标进行考核。鱼
2 2饲料 添加 剂合 理使 用 .
鱼类 饲料 添加剂 种类 多种 多样 , 一般 动物 饲 料 常 添加 的维 生 素 、 物质 、 生 长 剂 、 健 除 矿 促 保
剂等以外 , 考虑到鱼类饲料是在水中投喂的特殊性 , 还应特别强调诱食剂 、 粘结剂的合理使用。 2 .常规添加剂使用 多种常规优质原料配合成的配合饵料 , 2I 究其营养水平与鱼身体营养 需要还有差距 , 为了使鱼 的饵料趋 向全价化 , 有必要添加一般动物饲料 常添加的维生素、 矿物 质、 促生长剂 、 保健剂等。添加这些添加剂既可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 、 降低饵料系数 , 同时又能 提高鱼的生产性能 , 防治某些疾病。如在草鱼饲料 中添 I %艾叶粉保健剂 , 可预防鱼患肠炎 , 出 血病等疾 病 , 提高生长率 5. , 8 成活率提高 1. , % 9 % 饲料利用率提高 8 % , 8 . 饲料 系数 降低 6 9 . 3 ; % 在鲤鱼和草鱼的饲料中 , 每百公斤添加硼砂 ( 中药)g 可提高产量 2 %, 2, 0 节约饵料 2 %, 5 并 可 防治鱼 病 ; 加 6 ~ %左 右 的 动物 性 或 植 物性 油 脂 , 使 鱼 苗 的生 长 速 度 提 高 2 % , 亡 添 % 8 可 0 死 率也大大降低 ; 在每公斤鱼饲料 中添加 0 g , 醋酸镁 , 5 鱼的生长率可提高 2 2 日增重 比不喂醋 . %, 0 酸镁 的鱼 可提 高 3 % 以上 ; 鲶 鱼每公 斤饲 料 中 , 0 在 添加 维生 素 C 0 , 6 g可使 鱼 日增 重量 提高 5 % , 0 节 约饲料 2 % ; 鲤鱼 每公斤 饲 料 中添加 7 0 维 生 素 c、 鱼 每公 斤 饲 料 中添 加 50 维 生 9 在 0mg 鳗 0 mg 素 c, 效果也十分显著 ; 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E 使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 E的含量达 4 ~ , 0 7m , 0 g可使鱼的增重量提高 1%以上 , 0 饲料转化率提高 8 %左右 ; 在鲢 、 鲤等鱼的饲料 中添加稀 土, 每公斤添加 8 ~lO , 0 O g可以使鱼的日增重提高 1% ~1% , 0 5 并能增强鱼 的抗病能力 , 减少鱼 病 的发生 。 2 2鱼类特殊添加剂使用 鱼类特殊添加剂主要是粘结剂和诱食剂。 2 2 2. 2 I鱼类 饲料粘 结 剂使用 水 产 养殖 在 饲 料 投 喂过 程 中 , 因颗 粒 饲料 粘 结 性 差 , 料在 饲 水中很快松散和营养损失达 1% ~ 0 左右 , 5 2% 这样大大地加大饲料系数 , 同时亦加速水质污染 程度 。这就 要求水 产 饲料在 水 中要有 良好 的稳定 性 , 虾料 要达 到 4—6小 时 , 鱼料要 求 达到 2小

水产饲料的科学投喂

水产饲料的科学投喂

春季水温低 . 小 , 鱼 摄食 量小 , 晴天气 在
温升高时 , 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 当气温升至 1 ̄以上时 , 量可逐渐增加 , C 5 投饲 每天投喂量
占鱼类总体重的 l 右。夏初水温升至2 ℃ %左 O
小、 背窄 、 游动无 力的现象 , 甚至有瘦 弱残废
的个体漂浮水面 , 这表明水 中浮游生物过少 。 丰养鲤鱼 的水面可根据水的浑浊度来确定投

般 七 投草 , 午投 喂精 料 , 午 F 都要 许 固定 的禽台 J . 投喂。早春 青饲料 缺乏时 , 可喂草
纽 - 些麦 、 徉芽 、 莴芦或 青莱 叶子 , 后期投 喂
良好 的水 质 条件 是搞 好饲 料投 喂 的保
渔紫致富指・ 2 勃 r 一 J D
一5 l一
维普资讯
应适度 ,防止 因过 量
蝴亲 春 培 要 。 保 鱼 季 育 点 杨国







l ~
i 。


。 。0。 i “ 薯 耋墨 l。 = 三 i 兰 ~I z l : : 0 j
增多 。 如果经过较长时问正规投喂, 鱼类吃 食 时间突然减短至2 , 明鱼体 已增重 , h说 应调整
2 %。 0 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后入池。 放
养规格要整齐。 一次性放 足同规格 的鱼种 , 应
其个体差异不得悬殊过大 。
2 捌节水质 、
投 喂标 准。投喂草类 、 、 螺 蚌等饲料 , 一般 以

般 肥水呈油绿色或黄褐 色。上 午水色
较淡, 午渐浓 。水的透明度在3c 左右 , 下 0m 表
明肥度适 中,可进行正常投 喂 ;透 明度大于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渔业养殖方式,为保证养殖过程中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正确的饵料投喂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帮助养殖者实现良好的养殖效果。

1. 饲料类型选择在水产养殖中,饵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根据养殖的目标和水产动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饲料类型是首要任务。

一般而言,饵料可分为粉状饲料、颗粒状饲料和饲料球等多种形态。

饲料的成分应综合考虑水产动物的生态环境、生长阶段以及饵料的营养成分等因素。

2. 合理喂养时间与频率在进行饲料投喂时,养殖者需要合理掌握喂养时间和频率。

一般建议每天喂养2-3次,喂食时间最好在早晨和傍晚两个相对温凉的时段,避免高温时段影响饵料的质量和养殖动物的进食。

此外,养殖者还需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和生长状况灵活调整投喂时间和频率。

3. 适量投喂、避免过量养殖者在投喂饵料时一定要注意适量投喂,避免过量。

适量投喂有助于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过量则容易导致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养殖者可以通过观察饵料的食用情况和养殖动物的食欲来判断是否投喂适量,并根据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定量投喂、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洁。

4. 注意饵料的质量和保存保持饵料的质量和保存是养殖饵料投喂技巧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饵料,避免使用劣质饵料造成养殖效果不佳。

其次,养殖者需要妥善保存饵料,避免受潮、霉变等情况。

饵料存放区域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露天存放。

在投喂前检查饵料的颜色、气味和质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

5. 饲料与水质的匹配水产养殖中,饲料与水质的匹配非常重要。

饵料的投喂应根据水产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整。

养殖者需要了解水质的PH、溶氧量、氨氮含量等指标,并根据不同指标的变化来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

合理的饲料与水质的匹配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水质污染和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

水产饲料配制技术

水产饲料配制技术

水产饲料配制技术水产饲料配制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饲料配方设计、加工工艺的科学控制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水产饲料配制技术的关键要点:1.饲料配方设计:•设计饲料配方时,需要考虑养殖鱼类的种类、生长阶段以及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素的水平。

既要满足鱼类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又要使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适中,过高和过低的能量蛋白比都不利于鱼类生长。

•选择和调配饲料时,除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的需要外,还要考虑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要。

•根据水温和鱼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如水温低,鱼的生长速度慢,可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或降低投喂量;相反,水温适宜,鱼的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饲料蛋白质含量。

幼鱼阶段生长速度快,对饲料蛋白质需要量高,应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饲料。

•根据养殖对象的摄食方式,选择饲料类型。

如滤食方式的鲢、鳙,选择粉状饲料;猎食方式的花鲈、虹鳟、大口鲇等,选择软颗粒饲料;吞食方式的鲤、鲫、团头鲂、草鱼等,选择硬颗粒饲料或膨化饲料;撕咬方式的鳗鲡、鳖等,选择面团饲料等。

2.加工工艺的科学控制:•自配饲料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粉碎、混合、制粒等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在制粒之前还包括调质。

粉碎粒度过粗和过细都不好,一般鱼用配合饲料的原料应全部通过40目筛,60目筛以上物质不超过20%。

•调质是饲料制粒前,饲料与蒸汽搅拌混合的过程。

调质使淀粉糊化,可提高消化率。

调质后的饲料流动性好,有利于饲料成形。

调质的关键是控制调质蒸汽,要求使用饱和蒸汽,一般按物料5%的比例来计算所需的蒸汽量。

另外还要根据饲料的组成确定调质温度,鱼饲料由于蛋白质含量高,料温需达85℃以上。

•颗粒饲料的粒径应由鱼类口裂宽度来确定,饲料的粒径应小于口裂宽度的1/2。

总之,水产饲料配制技术需要综合考虑鱼类的生长需求、营养需求以及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业的发展,水产饲料配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养殖环境和养殖需求。

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与选择

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与选择

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与选择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水产养殖逐渐成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水产养殖的成功与否往往与饲料的质量和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选择。

一、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1. 提供养分和能量:饲料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主要的食物来源,能够为水生动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

2. 促进生长发育: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水生动物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助于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3. 增强抗病能力: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足够的抗氧化物和免疫调节物质,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

4. 减少环境负荷: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废物排放和水质污染,降低对水环境的冲击。

二、饲料选择的科学原则1. 了解养殖对象的特点:不同种类的水生动物有着不同的饲料需求,包括营养需求、消化系统特点、食性偏好等。

在选择饲料时,需要充分了解养殖对象的特点,确保饲料的配方和形态适合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2. 选择优质的原料:饲料的原料质量直接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

选择具有高蛋白质含量、优质脂肪和合适的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原料,有助于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生物学价值。

3. 合理的配方设计:根据水生动物的需求,科学地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

不同生长阶段和养殖周期的水生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不同,饲料配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水生动物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

4. 考虑环境因素:水养殖环境的温度、光照、水质等因素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动物的食欲有着直接影响。

在选择饲料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饲料的适应性,确保饲料能够在不同的养殖环境下保持稳定的营养价值。

5. 注意食物安全:饲料的安全性是保证水生动物养殖质量和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户科学选择水产饲料的方式方法一、首先通过感官指标,依靠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评判饲料的质量。

优质饲料的色泽均匀一致,无发霉、变质、结块、虫害等现象;饲料具有正常气味,无酸败、油烧等异味;颗粒形状及大小均匀,表面无裂纹,在水中有一定的耐水性。

二、根据水产动物的规格大小,选择合适的饲料粒径。

这样,既能保证水产动物的有效摄食,又会避免饲料的浪费。

以鱼类为例,选择的饲料粒径一般为鱼类口裂纵向长度的1/4~2/3 范围之内,而饲料的长径比也要根据具体的养殖品种而定,一般在1.5~2.5:1。

三、在饲料档次的选择上,以养殖盈亏平衡点为主要依据,如果市场上单斤鱼价没有超过单斤鱼养殖的饲料成本时,应选择低档次的配合饲料;如果单斤鱼价高于单斤鱼养殖的饲料成本时,应选择高档配合饲料,一般情况下饲料的档次越高越有性价比优势。

四、在饲料性能上要选择优质饲料,要关注投喂饲料后水产动物的生长表现如何,要关注饵料系数为多少,要关注水产动物的健康如何保障等。

优质饲料有以下特点:饵料系数低、生长速度快、发病率低。

五、选择时要注意的几个误区:
1、选择时只关注饲料价格,刻意追求低价饲料。

低价饲料在饲料的质量上往往会打了折扣,生长周期长,饵料系数高。

优质饲料虽然饲料价格较高,但可以缩短养殖周期,进而降低周期长所带来的养
殖风险和水电管理成本。

在水产养殖的中后期,往往也是疾病高发期,比如对虾养殖,如果能缩短养殖周期,发病风险也会大大降低,进而提高了整体的养殖效益。

饲料成本受饲料系数和饲料价格的共同影响,养殖单位重量的水产品的饲料成本计算公式为:饲料单价(元/千克)×饵料系数,有时饵料系数的变化对于养殖饲料成本的影响程度远大于饲料价格变化的影响。

因此,选择饲料时要从整体的养殖成本及养殖效益出发,关注每吨水产品产出所需要的养殖成本,关注饵料系数,选择优质饲料。

2、认为蛋白水平高的饲料养殖效果好。

这是一种片面和不科学的观点。

蛋白质只是水产动物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而不是全部。

相同蛋白源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水产动物的生长效果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超过一定水平生长性能不再上升或反而呈下降趋势。

过多的蛋白质对水产动物来说是一种代谢负担。

此外,蛋白质的质量是由其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数量所决定,相同蛋白质水平下不同蛋白源的氨基酸组成具有很大的差别,导致生长效果出现较大差异。

比如鱼粉与豆粕,在相同蛋白水平下,以鱼粉为蛋白源的饲料的生长效果要好于以豆粕为蛋白源的饲料。

因此,要综合蛋白水平、其它营养素水平及原料来源评价饲料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