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2014修订)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大纲(入门考)

《普通心理学》大纲(入门考)

页眉内容《普通心理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二、个性1.个性心理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第二节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心理学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测验法四、调查法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元一、神经元的构造与机能二、突触第二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第三节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和反射弧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第四节、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与机能一、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二、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三章注意第一节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含义二、注意的特点三、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稳定性二、注意的广度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第五章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二、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第二节知觉概述一、什么是知觉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整体性2.知觉选择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距离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1)真动知觉(2)似动知觉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种类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语义记忆4.情绪记忆5.运动记忆6.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7.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第二节记忆过程一、识记1.无意识记2.有意识记3.意义识记4.机械识记二、保持三、遗忘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2.影响保持的因素3.遗忘的原因(1)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2)复习第三节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第八章表象和想象第一节表象一、表象的概述二、表象的种类三、表象的作用第二节想象一、想象的概述二、想象的种类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第九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二、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4.聚合思维5.分散思维第二节概念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种类和功能1.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2.概念的功能3.概念形成的过程(1)抽象化(2)类化(3)辨别4.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第三节问题解决一、什么是问题解决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情感二、情绪情感的功能三、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二、情感的种类第三节情绪理论一、詹姆斯-兰格的理论二、坎农丘脑说三、阿诺德的认知-评估说四、沙赫特的三因素理论第十一章意志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行动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一、确定决定阶段1.动机斗争(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二、执行决定阶段第三节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果断性三、坚韧性四、自制力第十二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什么是个性二、需要三、动机第二节气质的概述一、什么是气质二、气质的体液说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第三节性格的概述一、什么是性格二、性格和气质的相互关系三、性格的结构第四节性格理论一、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二、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三、霍兰的类型理论四、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第十三章能力第一节能力的概述一、什么是能力二、能力的种类三、能力和知识与技能的关系第二节智力结构理论一、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二、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液体智力三、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四、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五、智力的多元智力理论第四节智力测验一、智力发展的趋势二、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五节能力的个别差异一、能力的类型差异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任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5.心理学的研究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6.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7.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3.墨顿. 亨特著,李斯译《心理学的故事》上卷,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2.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4.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5.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重要的作用?6.如何跟踪脑学说的发展,认识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7.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如何?8.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 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本章主要参考书目:邵郊编著:《生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第三章感觉1.什么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2.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学说?如何评价?4.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5.什么叫现代对立色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7.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9.简单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901003)2.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3.总课时:444.总学分:2.55.开课时间:第四学期6.适用专业:师范生7.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二、课程简介《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学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为学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在中小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1.教学目的: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教学要求: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

第二,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对教学内容不做过细要求,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长,让学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3.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观影、自学、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五、课外作业自学作业2次、复习作业1次、观影报告1次、团体心理辅导报告1次六、课程考核1.考试方式:课堂提问和讨论、检查课堂笔记、作业、观影笔记、章节重难点考核、开卷笔试等考核方式.2.考试次数:共9次,其中平时考核5次,阶段考核3次,结课考核1次。

《普通心理学》大纲(入门考)

《普通心理学》大纲(入门考)

《普通心理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二、个性1.个性心理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第二节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心理学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测验法四、调查法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元一、神经元的构造与机能二、突触第二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第三节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和反射弧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第四节、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与机能一、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二、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三章注意第一节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含义二、注意的特点三、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稳定性二、注意的广度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第五章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二、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第二节知觉概述一、什么是知觉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整体性2.知觉选择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距离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1)真动知觉(2)似动知觉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种类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语义记忆4.情绪记忆5.运动记忆6.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7.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第二节记忆过程一、识记1.无意识记2.有意识记3.意义识记4.机械识记二、保持三、遗忘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2.影响保持的因素3.遗忘的原因(1)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2)复习第三节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第八章表象和想象第一节表象一、表象的概述二、表象的种类三、表象的作用第二节想象一、想象的概述二、想象的种类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第九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二、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4.聚合思维5.分散思维第二节概念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种类和功能1.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2.概念的功能3.概念形成的过程(1)抽象化(2)类化(3)辨别4.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第三节问题解决一、什么是问题解决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情感二、情绪情感的功能三、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二、情感的种类第三节情绪理论一、詹姆斯-兰格的理论二、坎农丘脑说三、阿诺德的认知-评估说四、沙赫特的三因素理论第十一章意志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行动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一、确定决定阶段1.动机斗争(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二、执行决定阶段第三节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果断性三、坚韧性四、自制力第十二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什么是个性二、需要三、动机第二节气质的概述一、什么是气质二、气质的体液说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第三节性格的概述一、什么是性格二、性格和气质的相互关系三、性格的结构第四节性格理论一、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二、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三、霍兰的类型理论四、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第十三章能力第一节能力的概述一、什么是能力二、能力的种类三、能力和知识与技能的关系第二节智力结构理论一、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二、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液体智力三、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四、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五、智力的多元智力理论第四节智力测验一、智力发展的趋势二、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五节能力的个别差异一、能力的类型差异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1普通心理学考试大纲

1普通心理学考试大纲

13、《普通心理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师大出版社,2007年出版参考书目:《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大学心理学》,张厚粲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出版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知识点:记忆和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方法和原则;心理学发展的现状;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心理学、观察法、个案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到底属于何种性质的科学?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的差别;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考核要求:记忆和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的性质、方法、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心理学的理论并且能了解普通心理学是其他心理学的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机制1.知识点:反射、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反射弧、兴奋、抑制、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条件反射的建立;比较分析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如何跟踪脑学说的发展,认识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那些一般的趋势。

2.考核要求:记忆和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网络;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条件反射学说;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普通心理学》复习指南课程描述及学习目的普通心理学是一门讲述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咨询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

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科学的描述求助者自身的人格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扰,能够从整体上对求助者的情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第 1 节:绪论※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程第1-2页)知识点:心理学概述要点: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识记)2.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便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

(领会)3.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

(识记)知识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要点:1.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识记)2.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领会)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程第1-2页)※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教程第2-3页)知识点:人的心理的本质要点1.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领会)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领会)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领会)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领会)※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教程第4-5页)知识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要点: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识记)知识点:学派的纷争(识记)要点: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詹姆士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知识点: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教程第9-10页)知识点: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应用)要点1.客观性原则2.辨证发展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知识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法4.实验法第2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教程第12-17页)※知识点:神经元及其功能(识记)※要点:※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

(0031)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0031)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2.简述遗忘原因的理论。
答:
①衰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这种假说接近于常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但还没有被科学实验所证明。
②干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遗忘的原因究竟是始于衰退,还是源于干扰,多年来一直处在争议之中。
本章重点:
1.条件反射的形成
2.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本章知识点:
环境、文化、亚文化、团体、人际关系、舆论、风俗、时尚、自我同一性。
本章重点:
1.文化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团体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3.个体社会化的大致历程。
第五章动机
本章知识点:
需要、动机、内驱力、诱因、价值观。
2.意志的心理结构。
3.失控的行为反应。
第十二章智力
本章知识点:
能力,智力,晶态智力,液态智力,信度,效度,常模,智商,遗传限。
本章重点:
1.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
2.智力测验的演变。
3.能力发展的趋势及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人格
本章知识点:
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人格、特质、大五。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发展
本章知识点:
反映,意识,无意识,前意识,Fra bibliotek我意识。本章重点:
1.心理发展的历程。
2.意识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心理咨询师考试——普通心理学课程大纲

心理咨询师考试——普通心理学课程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简介《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不仅为考生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考生职业技能考核部分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考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考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考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开展咨询师工作提供了帮助。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1.教学目的: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考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教学要求: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

第二,为了贯彻素质职业培训特色,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长,让考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3.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观影、自学、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三、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四、参考书目1.《新编心理学》刘萍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普通心理学》王雁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心理学新论》李铮.姚本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心理学》张世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5.《心理学》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二、各章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让考生理解并牢固掌握心理学的对象及心理现象、心理学等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 418003、418004学分: 3学分、3学分总学时:96学时理论学时:85;实验学时:11;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无一、课程考试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是本科心理学专业一年级学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历时一学年。

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作业练习和实验室实验等三个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并实践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考试目标和要求:《普通心理学》课程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关于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和人的心理活动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等主要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基本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运用,指学生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发展历史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三、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二、科学的态度与方法;三、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派别;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发展方向要求考生能: 1.简述心理学的渊源与发展; 2.阐述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畴; 4.辨析心理学的不同研究方法。

思考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3.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它的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研究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作用?5.心理学的研究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研究有什么特点?6.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7.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脑的进化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二、动物的神经系统进化第二节神经元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二、神经冲动的传递;三、神经回路第三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三、大脑的结构与机能;四、神经系统的发育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一、定位说;二、整体说;三、机能系统学说;四、模块说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一、什么是内分泌腺;二、内分泌腺的分类与机能;三、神经-体液调节要求考生能:1.了解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了解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 3.了解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4.了解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对心理现象的影响。

思考题:1.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哪些一般的趋势?2.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4.解释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5.什么叫裂脑研究?它对揭示脑的秘密有何重要的作用?6.如何跟踪脑学说的发展,认识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7.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三个机能系统的关系如何?8.什么叫神经—体液调节?各种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有哪些影响?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三、感觉的编码;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第二节视觉一、视觉刺激;二、视觉的生理机制;三、视觉基本现象第三节听觉一、听觉刺激;二、听觉的生理机制;三、基本听觉现象第四节其他感觉一、皮肤感觉;二、嗅觉和味觉;三、内部感觉要求考生能:1.了解感觉的基本特性与种类;2.了解各种感觉现象及其生理机制;3.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思考题:1.什么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2.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神经特殊能学说?如何评价?4.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5.什么叫现代对立色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7.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9.简单评述听觉的频率理论和位置理论。

10.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11.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有什么影响?第四章知觉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知觉;二、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三、知觉的生理机制;四、知觉的种类第二节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二、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四、知觉的恒常性第三节空间知觉一、形状知觉;二、大小知觉;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第五节错觉一、什么叫错觉;二、错觉的种类;三、错觉理论要求考生能:1.了解知觉的基本特性和生理机制;2.了解知觉的种类与现象;3.了解知觉加工的过程;4.掌握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并理解其影响因素。

思考题:1、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怎样?请列举日常生活现象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2、用事实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想一想知觉的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4、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5、什么叫双眼视差?怎样解释它在深度知觉中的作用?6、人的听觉定位有哪些规律与特点?7、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8、什么叫似动?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的一般问题一、什么是意识;二、什么是无意识;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四、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与意识状态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睡眠与梦;二、催眠;三.白日梦与幻想-意识的自发漂移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述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二、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第四节注意的生理机制及认知理论一、注意的生理机制;二、注意的认知理论要求考生能:1.区分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2.了解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3.理解注意的概念和生理机制; 4.理解注意的认知理论。

思考题:1、什么是意识和无意识?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和能动作用。

3、睡眠分为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5、注意有哪些分类?6、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注意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7、简要评述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

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作用;三、记忆的分类;四、记忆的结构及其加工过程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记忆的脑机制;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第三节感觉记忆一、感觉记忆的编码;二、感觉记忆的保持;三、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化第四节短时记忆一、短时记忆的编码;二、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第五节长时记忆一、什么是长时记忆;二、长时记忆的编码;三、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五、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第六节内隐记忆一、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要求考生能:1.简述记忆的概念与作用; 2.阐述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3.描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概念和编码方式; 4.分析遗忘现象及规律; 5.列举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思考题: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2、记忆包括哪些主要的过程?3、什么是记忆的整合论和定位论?4、什么是感觉记忆?部分报告法说明了什么?5、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什么?6、为什么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会发生遗忘?7、什么是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是什么?8、影响长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什么?9、什么是内隐记忆?研究内隐记忆有什么意义?10.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是什么?第七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二、思维的过程;三、思维的种类第二节表象与想象一、表象;二、想象第三节表象与思维的脑机制一、表象的脑机制;二、问题解决的脑机制;三、推理的脑机制第四节概念与推理一、概念的含义与种类;二、概念结构的理论;三、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四、推理第五节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二、问题解决的策略;三、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因素;五、创造性要求考生能:1.描述思维的概念、过程与特征;2.论述表象、想象与思维的关系;3.了解概念形成的策略和途径; 4.论述问题解决的过程、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5.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思考题:1、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2、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3、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4、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5、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有哪两种?概念形成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6、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7、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8、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9、什么是创造性?它包括哪些心理成分?第八章语言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一、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二、语言的结构;三、语言的种类;四、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五、研究语言的意义第二节语言的生理机制一、语言的发音机制;二、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化优势与语言活动第三节语言的理解一、语音知觉;二、词汇的理解;三、句子的理解;四、课文的理解第三节语言的产生一、语言产生的性质;二、语言产生的单位;三、语言产生的阶段要求考生能:1.了解语言的一般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语言的生理机制;3.阐述大脑两半球的一侧化优势与语言活动的关系; 4.理解语言的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思考题:1、试述语言的含义及其特征。

2、语言可分为哪几种?3、各种语言有哪些特点?4、大脑皮层的语言区有哪些?损伤这些区域将引起哪种形式的失语症?5、什么叫音位?研究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有什么意义?6、影响语言知觉的因素有哪些?7、什么是词汇识别?词汇识别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影响句子识别的因素有哪些?9、试述图式在课文理解中的作用。

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概念一、什么是动机;二、动机与需要;三、动机与行为效率;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第二节动机的理论一、本能论;二、驱力理论;三、唤醒理论;四、诱因理论;五、认知理论第三节动机的种类一、动机的一般分类;二、生理性动机;三、社会性动机第四节意志行动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二、意志行为中的冲突;三、意志行为中的挫折;四、意志的品质要求考生能:1.了解动机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描述生理性动机;3.描述社会性动机; 8.阐述动机的基本理论; 9.理解动机与意志行动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