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名解 大题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中药学 教案

中药学 教案

中药学教案教案标题:中药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2. 掌握常见中药材的特性、功效和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对中药学的兴趣和认识,促进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常见中药材的特性和功效;2. 难点:中药学的复杂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学生对中药学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的讲解,通过多媒体资料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2. 常见中药材的特性、功效和使用方法的介绍,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中药材的用途和特点;3. 中药学的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中药材的辨别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节课: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渊源的讲解;2. 第二节课:常见中药材的特性、功效和使用方法的介绍;3. 第三节课:中药学的实践操作,学生进行中药材的辨别和制作。

五、教学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课堂参与和问题解答能力等;2. 学生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中药学作业,评价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评价:对学生的中药材辨别和制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等,使学生全面了解中药学知识;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和图片展示,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效果: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针对中药学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需求,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中药学教案(郭金耀)

中药学教案(郭金耀)

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0 月9 日共 2 节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0 月10 日共 2 节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0 月16 日共 2 节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0 月17 日共 2 节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年10 月23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 中药 授课教师 郭金耀日期2010 年 10 月 24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0 月30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0 月31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 中药 授课教师 郭金耀日期 2010年 11 月 6 日 共 2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 中药 授课教师 郭金耀日期 2010 年 11 月 7 日 共 2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1 月13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年11 月20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1 月21 日共 2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1 月27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1 月28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2 月 4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2 月 5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2 月11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2 月12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2 月18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2 月19 日共 2 节师承中医授课教案(中药学)学科中药授课教师郭金耀日期2010 年12 月25 日共 2 节。

中药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中药学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中药的基本概念、分类、功效和临床应用。

- 理解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和制剂过程。

- 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中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药学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中药学概述:- 中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 中药的采集、炮制和制剂。

2. 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中药的功效分类和临床应用。

- 常见中药的功效和应用。

3. 中药的药理作用与毒副作用:- 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 中药的毒副作用及防治。

4. 中药的临床应用:- 中药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领域的应用。

- 中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中药学的理解和掌握。

4.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系统讲解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中药学的理解和掌握。

5.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和提问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中药学的掌握程度。

中药学教案范文课题:中药的采集与炮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中药的采集方法、季节和时间。

- 掌握中药的炮制方法和目的。

中药学优秀教案

中药学优秀教案

中药学优秀教案教案名称:中药学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中医药知识普及教材》第四章“常见中药简介”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金银花、菊花、连翘、薄荷、甘草、黄芪、当归、川芎、丹参、田七等十种常见中药材的名称、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十种常见中药材的基本知识,包括名称、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

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中医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十种常见中药材的基本知识。

难点: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中药材标本、中药图片。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中医药实例,如板蓝根预防感冒,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中药材:展示中药材标本和图片,讲解金银花、菊花、连翘等十种常见中药材的名称、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中药材进行调查,了解其生长环境、采集加工方法等,并制作PPT进行汇报。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中药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健茶、食疗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十种常见中药材的名称、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套中药保健方案,包括药材选择、用法用量等。

2. 答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设计符合个人或家人体质的中药保健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医药,探索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中医药素养。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加工厂等,增强他们对中医药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中医药知识普及教材》第四章“常见中药简介”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金银花、菊花、连翘、薄荷、甘草、黄芪、当归、川芎、丹参、田七等十种常见中药材的名称、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

中药学老师教案模板及范文

中药学老师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中药鉴别、炮制、制剂等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药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中医药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药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 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3. 中药炮制、制剂4. 中药鉴别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实验法4. 互动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讲授新知识3. 案例分析4. 实验操作5. 互动讨论6. 总结与回顾7.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3. 实验操作能力4. 案例分析能力二、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中药鉴别、炮制、制剂等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药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中医药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药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 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3. 中药炮制、制剂4. 中药鉴别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中药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药的应用。

3.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掌握中药炮制、制剂等技能。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提问:同学们对中药有哪些了解?引发学生对中药的兴趣。

2. 讲授新知识(1)讲解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介绍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3. 案例分析(1)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药的应用。

(2)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1)指导学生进行中药炮制、制剂等实验操作。

中药学教案模板

中药学教案模板

中药学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等院校中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三、授课时间2学时(90分钟)四、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中药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学会运用中药学知识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及应用;- 能够运用中药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中药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药学的兴趣和热爱,弘扬中医药文化;-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中医药观念;-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及应用;- 中药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中药的性味、归经理论;- 中药学的实际应用;- 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与中药学相关的实际案例,如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 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中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为什么同一种中药对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效果?”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新知讲授(20分钟)- 详细讲解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等。

- 结合实物或图片,直观展示中药药材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 通过图表、流程图等形式,清晰阐述中药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组,每组针对一个具体中药药材或病症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

-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中药学知识分析药材的性味、归经、功能,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鼓励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探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练习(10分钟)-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中药学教案

中药学教案

中药学教案中药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药的基本分类方法和炮制技术;3. 了解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和功效;4. 建立正确的中药使用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中药学的概念和特点(30分钟)1.1 中药学的定义;1.2 中药学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2. 中药的分类和炮制技术(60分钟)2.1 中药的分类方法;2.2 中药的炮制技术和作用。

3. 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和功效(120分钟)3.1 常用中药的来源和采集方法;3.2 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主治功效。

4. 中药的正确使用(60分钟)4.1 中药的用药原则;4.2 中药的贮藏和保管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中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培养学生应用中药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市场和中药制剂生产企业,并进行中药炮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中药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中药学教材和参考书籍;2. 中药材展示和图片资料;3. 中药炮制实验器材和材料。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评价: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中药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核;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考核;4.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和参观实习情况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次课:中药学的概念和特点;2. 第二次课:中药的分类和炮制技术;3. 第三次课: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和功效;4. 第四次课:中药的正确使用;5. 第五次课:中药材市场参观和中药炮制实验;6. 第六次课:期中考试;7. 第七次课:案例分析和讨论;8. 第八次课:中药制剂生产企业参观实习;9. 第九次课:复习和总结。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次中药学教学活动,学生对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初步了解和掌握,并能够正确使用中药。

中药学教案教学设计

中药学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专家建议进行完善
邀请专家进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 根据专家意见,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增加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调整教学进度,保证学生掌握知识
持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定期更新中药学知识,确保教 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 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 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 形式
中药学教案教学方
3

案例分析法
案例选择:选择 具有代表性的中 药学案例
案例分析:对案 例进行深入分析, 挖掘其中的知识 点和技能点
学生参与: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案 例分析,提高他 们的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教师 在案例分析过程 中进行引导,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 握知识点
互动讨论法
目的:激发学 生思考,提高
操作
实验结果:观察并记录实验 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
象和原理
中药学教案教学资
4

中药材实物展示
展示各种中药材的实物,如人参、 鹿茸、灵芝等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 解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和性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介绍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季节、加 工方法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中 药材的质地、气味等特征
仓库等
收获:获取真实 的中药企业信息,提高教学效果中药学教案评价与5
反馈
学生评价
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掌握 程度
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接受程 度
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评 价
学生对课程难度的反馈
教师互评
评价标准: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 效果等
评价方式:听课、 评课、讨论、打 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何谓道地药材?2.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为什么要注意中药的采收时间?4.简述确定中药采收时节的基本原则。

5.简要说明花、花粉类药材的采收原则。

6.为什么树皮类药材多在春、夏时节采收?7.何谓炮制?8.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几类?9.简述修治的目的和方法。

10.简述水制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11.何谓火制法?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2.简述煨法的含义和主要目的。

13.何谓水火共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4.简述蒸法的含义和主要目的。

15.简述潬法的含义和主要目的。

16.何谓中药的性能?17.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8.简述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

19.何谓“四气”?四气主要说明药物的什么性质?20.何谓平性药?21.药性理论中五味的含义是什么?22.简述辛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23.简述甘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24.简述酸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25.简述苦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26.简述咸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27.简述淡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28.简述涩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29.何谓升降浮沉?30.何谓归经?31.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基础和确定依据是什么?32.试述中药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33.何谓毒药、剧毒药?34.简述中药副作用和毒性的区别。

35.简述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36.何谓配伍?37.何谓中药的“七情”?38.举例说明单行在临床应用中的特点。

39.何谓相须?试举例说明。

40.何谓相使?试举例说明。

41.何谓相畏?试举例说明。

42.何谓相杀?试举例说明。

43.何谓相恶?试举例说明。

44.何谓相反?试举例说明。

45.何谓配伍禁忌?46.简述“十八反”的主要内容。

47.简述“十九畏”的主要内容。

48.“十九畏”是指十九种具有“相畏”配伍关系的药物吗?为什么?49.举例说明何谓证候禁忌?50.何谓妊娠用药禁忌?51.简述中药的用量应当怎样“因人制宜”?52.简述中药的用量应当怎样“因时制宜”?53.举例说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先煎?54.举例说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后下?55.举例说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包煎?56.举例说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另煎?57.举例说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溶化?58.举例说明具有哪些特点的药物在入汤剂时应当泡服?59.简述解表药的含义、药性、功效。

60.解表药的适应范围是什么?61.发散风寒药的功效、适应范围是什么?62.发散风热药的功效、适应范围是什么?63.简述清热泻火药的含义、药性、功效。

64.简述清热燥湿药的含义、药性及功效。

65.简述苦寒败胃的含义。

66.简述清热凉血药的含义、药性及功效。

67.简述泻下药的含义、主要作用及适应证。

68.简述袪风湿药的含义、药性与功效。

69.简述利水消肿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70.简述利尿通淋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

71.利水渗湿药为何常配行气药?72.简述温里药的含义、药性、功效。

73.根据温里药不同的归经,简述其主要功效。

74.温里药在临床上宜如何配伍使用?75.简述温里药可用于现代医学中哪些疾病?76.温里药中哪些药物用治寒疝?哪些药物用治呕吐?77.简述理气药的含义、药性、功效及使用注意。

78.理气药的主治病证有哪些?79.简述消食药的性能及功效、主治证。

80.消食药中善消肉食积滞的药物有哪些?各药除消食积外还有何功效?81.何谓驱虫药?82.简述止血药的含义、功效及主治病证。

83.结合瘀血产生的原因,简述活血化瘀药的配伍要点及使用注意。

84.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为何常配行气药?85.简答活血止痛药的共性。

86.简述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

87.简述化痰药的适应症。

88.简述化痰药的分类及各类药的药性、功效和适应症。

89.化痰药在临床使用时为何要配伍健脾理气药?90.什么是润燥化痰?91.试述祛痰、消痰之含义并列举代表药物。

92.化痰止咳平喘药入药对煎法有哪些特殊要求?试列举说明。

93.简述安神药的含义。

94.简述安神药的配伍。

95.安神药的使用注意有哪些?96.何谓平肝息风药?97.简述平抑肝阳药的功效、主治。

98.何谓息风止痉药?99.简述息风止痉药的功效,主治。

100.简述开窍药的含义、药性、功效。

101.开窍药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昏迷?如何鉴别应用?102.补气药的性能特点是什么?103.补阴药的主要配伍应用原则是什么?104.什么是补阳药?并简述其性味特点。

105.简述补血药的含义、性能及功用。

106.何为收涩药?107.收涩药与补虚药配伍之意义为何?108.简述固表止汗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

109.简述敛肺涩肠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

110.简述固精缩尿止带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

111.简述涌吐药临床少用的原因。

112.简述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含义、作用、主治证。

113.简述拔毒化腐生肌药的含义及适应证。

114.简述拔毒化腐生肌药的外用方法。

115.回答具有攻毒、拔毒、解毒、托毒功效的药物(各类可举2-3 个)。

论述题1.试述如何正确对待道地药材?2.为什么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地域性?3.举例说明全草、叶类药材的采收原则。

4.如何掌握果实和种子类药材的采收时间?试举例说明。

5.如何掌握根和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时间?试举例说明。

6.举例说明动物类药材的采收原则。

7.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8.举例说明炒黄、炒焦、炒炭的含义及目的。

9.何谓炙法?炙法常用的辅料和意义是什么?10.举例说明中药的四气是怎样确定的?11.简述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12.试述中药四气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3.试述认识药物为什么要性味合参?14.试述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15.试述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6.试述如何判断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17.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18.如何理解毒性的含义?19.试述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20.试述掌握中药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21.试述中药配伍关系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22.试述相畏与相杀的联系和区别。

23.如何正确对待“十八反”、“十九畏”?24.试述妊娠用药禁忌的一般原则。

25.试述饮食禁忌的主要内容。

26.试述用药剂量对临床用药的意义。

27.试述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28.煎煮汤剂有哪些注意事项?29.举例说明为什么有的药物入汤剂应当冲服?30.解表药常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是什么?31.试述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2.试述解表药的使用注意。

33.清热药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是什么?34.清虚热药的主要作用和适应证以及使用本类药的配伍原则是什么?35.举例说明清热解毒药的基本作用、适用范围及配伍原则。

36.泻下药可分为几类?说明其临床注意事项。

37.试述攻下药的性能特点及主要适应证。

38.试述润下药的性能特点,主要适应证及配伍方法。

39.试述峻下逐水药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

40.袪风湿药分几类?各类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是什么?41.使用袪风湿药如何选药和配伍?有哪些注意事项?42.何谓化湿药、试述其性能特点及功能主治。

43.试述化湿药的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44.试述利水渗湿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及使用注意与分类。

45.治疗湿邪为病的药有哪几类?各类药的主要功效、主治病证是什么?46.使用温里药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47.温里药、清热燥湿药、化湿药均可用治脾胃疾病,其区别何在?48.何谓“温里”?何谓“温里药”?49.如何理解“回阳救逆”?50.使用理气药应如何针对病证选择该类药物?如何配伍?51.消食药的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有哪些?52.除消食药外,其它章节可消化食积的常用药物有哪些?各药治食积的特点是什么?53.治疗食积食滞可选用哪几类(章节)药?各类药的特点是什么?54.使用驱虫药的原则是什么?55.使用驱虫药时,常如何配伍?56.使用驱虫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7.止血药分几类,其药性、功效、主治分别是什么?58.大剂量使用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时常配活血行瘀药同用,为什么?59.如何选用止血药及配伍用药?60.止血药是否都要炒炭用?为什么?61.试述清热凉血药与凉血止血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2.何谓活血化瘀药?其性能特点、功效要点及主治要点是什么?63.如何理解“一味丹参,功同四物”?64.具凉血,活血,利湿退黄作用的常用药物是哪些?各药还有何种功效应用?65.活血化瘀药中,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有哪些?各治何种出血证?66.活血疗伤药中各药的功效有哪些?67.主治上肢臂痛的常用药物有哪些?各药的特点是什么?68.常用止呕药有哪些?怎样区别使用之?69.化痰药因药性之不同而有何区别?各用于何证?70.临证如何区别选用化痰药71.临床如何选择和配伍应用止咳平喘药?72.如何正确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73.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哪些药物有毒,使用时各应注意什么?74.安神药常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是什么?75.试比较重镇安神、养心安神两类药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76.平肝息风药常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是什么?77.试述平肝息风药的主要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78.试述开窍药的主治病证有哪些?应用开窍药应注意什么?79.使用补虚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80.补气药的功效、主治和配伍原则是什么?81.试述补阴药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82.试述收涩药的含义、药性、功效、适应证、配伍、使用注意及分类。

83.如何正确使用涌吐药,以确保其安全有效?84.试述涌吐药的含义、性能及主治病证。

85.攻毒杀虫止痒药的用法及使用注意有哪些?86.拔毒化腐生肌药应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