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行业参考)

合集下载

地下顶板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下顶板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地下室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下室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下室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铁丝:20号火烧丝,铁丝的切断长度为:绑梁主筋与箍筋、筏板钢筋的两开,绑扎腰筋的绑丝三开。

2.保护层控制:使用4cm垫块和4cm圆孔卡块。

3.工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盒尺等。

4.对照钢筋料单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

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找钢筋位置→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及梁钢筋→绑墙钢筋2.划钢筋位置线:基础底板下铁钢筋间距250mm,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在底板上弹出钢筋的位置。

底板上铁钢筋间距150㎜。

3.绑扎基础梁及基础底板钢筋⑴绑扎顺序:先绑扎南北向基础梁筋,再绑扎东西向基础梁筋,底板钢筋顺序为 22@250为下排下铁, 20@250为下排上铁,上排钢筋全部为 18@150,东西向为上铁、南北向为下铁。

⑵绑扎梁筋前搭设架子,支起梁筋,待梁筋绑扎完毕后,再慢慢放下,并垫好垫块。

垫块间距1m,梅花型布置。

⑶钢筋绑扎时,每个交叉点均要绑扎牢固,绑丝采用双丝,梁的四角主筋与箍筋绑扎采用兜扣与畔扣,梁筋的主筋与箍筋要绑扎到位。

绑扎完毕后将绑丝头拌向里面,不允许向外伸。

⑷由于本工程为圆弧建筑,故基础底板的南北向钢筋不能保证间距为均匀的2.5㎝,因此保证D轴处钢筋间距为250㎜,A轴处钢筋间距适当减小。

⑸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间距1.0m~1.5m,马凳与下层钢筋绑扎连接。

⑹梁筋的箍筋加密区为梁高的1.6倍,1.5 m梁高加密区长度为2.45m,1.6m梁高加密区长度为2.56m。

(7)基础梁梁头主筋在绑扎成型后,要求在同一垂直面上。

箍筋与主筋应垂直。

(8)钢筋的接头位置:基础筏板钢筋上铁的接头位置应在支座处1/3净跨范围内,7.1m轴线跨度接头应在支座边2.2m 范围内。

6.4m轴线跨度接头应在支座边1.9m范围内。

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大于全部纵钢筋数量的50%。

相邻钢筋的接头位置应错开35d,Ф18、Ф20、Ф22钢筋错开770mm,Ф25、Ф28钢筋错开980mm。

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及墙柱插筋技术交底

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及墙柱插筋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1.1材料及主要机具:1.1.1钢筋:钢筋规格为:Φ8∖Φ10∖中12、①14、016、①18、①22、Φ25,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份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11.2铁丝: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

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1.1.3控制碎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

1.2.4机具: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卷扬机、无齿锯等主要机具。

1.3作业条件:1.3.1完成底板的防水和防水保护层的隐检工作,检查保护层和立面防水的保护层的强度是否满足底板钢筋绑扎的施工要求。

检查保护层上所放的上层柱、墙的不同断面位置的定位放线工作是否验收合格。

1.3.2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于指定地点,并且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

1.3.3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其他工种做好配合工作,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1.3.4根据地下室底板施工方案(底板防水采用内贴法施工),底板根据绑扎前做完底板下防水层及保护层;底板四周砌完240保护墙做好防水层。

1.4劳动力安排:9#楼基础底板拟投入钢筋工120人。

二、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放线(标明上层柱、墙的不同断面位置)一划钢筋位置线一铺底板底层纵向钢筋(短向钢筋)一绑纵向方向基础梁一铺底板底层横向钢筋一绑扎底层钢筋一绑横向方向基础梁一铺上层横向钢筋一铺上层纵向钢筋一绑扎上层钢筋一墙体、柱子插筋一清理f自检f验收2.2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2.3绑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2.3.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地下室墙柱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下室墙柱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4.施工注意事项绑扎时必须拉线,保证横平竖直;墙筋绑扎均采用顺扣逐点绑扎,隔行换向;水平筋要采用对面绑扎,绑扣一律朝墙内。

墙筋直径小于φ16的采用绑扎接头,接头应错开500mm,保证同一截面搭接钢筋不超过全截面钢筋总数的50%,如下图所示;搭接范围内保证三道绑丝和三道水平筋,中心及两端均要绑牢。

水电、通风等各专业的管洞、电盒的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洞口加筋要到位,保证盒子水平。

(D<300的洞不断钢筋;D≥300的洞口四边附加筋不小于2φ14,锚入洞边40d;)双排钢筋要绑扎拉筋,拉筋φ8@400mm,拉筋与外皮水平筋勾牢;墙体水平筋外侧架15mm厚的垫块,间距1000mm。

止水钢板范围内墙体水平筋在钢板上下各加密两道水平筋间距50mm。

所有墙体水平钢筋不得在后浇带处设置连接接头。

框架柱上部筋的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长度,应长短错开预留,短筋预留为楼面以构造按03G101-1规定,采用一级抗震。

(见详图柱筋保护层垫块应用塑料垫块,间距一般不大于800mm,以保证柱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筋应在板或梁内弯折,弯折要求应按1:6调直校正。

柱筋绑扣严禁一顺绑扣,应左右错开,绑扎丝头要向柱里。

剪力墙水平筋构造:剪力墙水平筋构造包括水平筋在端柱的锚固、转角处的水平筋构造、丁字相交墙处的水平筋构造、门口处的水平筋构造及水平筋在墙身中的连接构造等。

03G101-1第47页窗洞口边配筋构造。

结构剪力墙开洞5.质量标准一般规定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在浇筑砼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横向钢筋的规格、品种、数量、间距等;4、予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主控项目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级别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钢筋连接。

技术交底(地下室墙体、柱钢筋绑扎)

技术交底(地下室墙体、柱钢筋绑扎)

表F.0.3技术交底记录施表F.0.3 共12页致(位于墙内)。

2.2.5墙体竖筋绑扎完毕后,绑扎墙体水平钢筋,水平钢筋间距依据竖向梯子筋的梯蹬距离拉通线进行绑扎,起步筋距楼板面50mm,同时保证搭接段有三根水平筋,并且绑扎丝扣除交叉点外绑扎丝扣外,在搭接范围内另附加三道丝扣。

最后在墙体顶部加水平定位框:定位框间距与墙体竖筋间距相同。

梯子筋和定位框具体见下图4:2.2.6拉筋拉住竖筋与水平筋,拉接钢筋规格不小于ф6-600;底部加强位约束构件以外不小于ф6-400,厚度大于400mm的墙不小于ф8-400,其拉钩呈梅花型布置,弯钩角度135度,弯钩直线段长度为10d(d为钢筋直径)。

2.2.7加塑料垫块,间距600×600呈梅花型布置。

2.2.8墙体变截面时钢筋构造图见下图5:2.2.9墙体转角无暗柱时配筋见图6:2.2.10墙体分布筋配置:墙体厚度小于等于400mm厚度的墙体采用双排双向布筋,墙体厚度大于400mm厚度的墙体采用三排双向布筋。

各排分布筋之间设置拉筋,其规格不小于ф6-600;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不小于ф6-400,厚度大于400mm的墙不小于ф8-400。

筋上,以此保证墙体钢筋的保护层及防止钢筋发生位移。

12、钢筋位移的处理方法12.1墙体钢筋发生位移时,沿墙体根部进行剔凿5cm深的坑,然后将钢筋调整到位。

并且附加一道距离顶板面1m高直径20的二级钢筋,附加钢筋下部打拐,拐头长度为200mm长。

6、模板吊装时严禁碰撞钢筋,吊装即将到位时至少保证两个人将模板扶正,然后再吊装就位。

7、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工必须有专人进行看护钢筋,钢筋移位后,及时进行调整。

8、浇注混凝土结束后,及时对钢筋进行清理。

9、墙体钢筋保护措施9.1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调节好钢筋的间距,然后将定位梯子筋绑扎牢靠。

9.2浇筑混凝土时严禁施工人员随意扳动墙体钢筋,严禁将定位梯子筋取下。

9.3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在主筋上裹缠塑料薄膜。

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一、前言地下室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保证地下室的牢固性和耐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下室的建设过程中,墙柱梁板的钢筋绑扎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技术的规范细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地下室建设的成功。

二、绑扎流程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流程如下:1.确定钢筋的数量和规格:根据设计图纸中的要求,确定所需钢筋数量和规格。

2.钢筋的切割:按照钢筋的长度在钢筋上进行切割。

3.钢筋的弯曲: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钢筋进行弯曲。

4.钢筋的套筒:将一根钢筋套在另一根钢筋上,并分别对两根钢筋进行绑扎。

5.绑扎的节数: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根据要求的节数将两根钢筋进行绑扎。

6.确认钢筋的位置:在进行绑扎后,确认钢筋的位置与设计图纸上的位置一致。

三、绑扎注意事项在进行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的绑扎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绑扎时要注意钢筋的重量和长度,确保可以进行正确的绑扎。

2.钢筋的弯曲和切割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3.绑扎节数的确认:绑扎节数对于钢筋的固定至关重要,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4.钢筋引伸长度确认:在绑扎之后,要确认钢筋的引伸长度和设计图纸上的长度相同。

5.确保钢筋的位置:绑扎后,要确保钢筋的位置与设计图纸的要求相同。

四、绑扎的规范性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的绑扎规范性是十分重要的。

绑扎不规范很可能导致地下室发生意外。

为确保绑扎的规范性,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绑扎需要在清洁、平整的场地上进行,以确保钢筋绑扎的准确性。

2.钢筋连接应坚固可靠,并要求缩短套筒长度。

3.绑扎的节数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并要注意绑扎的牢固性和平整度。

4.绑扎后需确认钢筋的位置、引伸长度、长度等与设计图纸的规定相符合。

5.若需要进行加强处理,应参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绑扎验收标准在完成地下室墙柱梁板钢筋的绑扎后,需要进行验收。

验收标准如下:1.钢筋长度、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技术交底(墙柱梁板钢筋绑扎)

技术交底(墙柱梁板钢筋绑扎)
排距
±5
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尺量
柱、梁
±5
尺量
板、墙、壳
±3
尺量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偏差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尺量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
水平高差
+3,0
塞尺量测
五、安全施工
(1)带电作业时要防止漏电,非电工严禁接电线或拆电线,施工完毕要断电。
(2)绑扎墙体钢筋时,必须搭架子,严禁攀登作业。
3.2.5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四、质量验收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尺量
网眼尺寸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偏差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尺量
宽、高
±5
尺量
纵向受力钢筋
锚固长度
-20
尺量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偏差值
(4)楼板的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加强成品保护,负筋下加马凳,防止板上负筋被踩下来。浇筑前混凝土工长应严格检查,在浇筑过程中看筋人员应对重点部位旁站。
(5)板筋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顺口,绑扎结尾丝压向板内,外围钢筋交叉处应全部绑扎,其它交叉点可交错绑扎。
(6)楼板保护层为15mm,在下层钢筋下放置垫块,并以600mm间距呈梅花型布置。
(1)在梁底模上摆好梁下层纵向钢筋。
(2)钢筋摆放好后,进行连接,连接前必须注意钢筋弯钩的朝向及端部平齐,(上筋弯钩朝下,下筋弯钩朝上,弯钩不得倾斜歪倒)。

地下室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下室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地下室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工程地下室施工中,钢筋绑扎是一项关键工序。

为确保钢筋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特进行此次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铁丝:可采用20~22 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3)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 50mm 见方,厚度同保护层的垫块,用于墙柱钢筋的垫块内要预埋 20~22 号火烧丝。

2、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3、作业条件(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

(2)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3)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4)根据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底板钢筋绑扎前做完底板下防水层及保护层;支完底板四周模板(或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

三、钢筋加工1、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Ⅱ、Ⅲ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1%。

2、钢筋切断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3、钢筋弯曲成型(1)受力钢筋①HPB300 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交底记录鲁JJ—005工程名称黄岛缤纷港项目(南区)施工单位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交底部位地下室工序名称梁板墙柱钢筋绑扎交底提要:钢筋绑扎、作业条件、施工方法、质量要求一、施工准备1.1材料1.1.1、绑扎铁丝: 20#镀锌铁丝。

1.1.2、垫块:墙柱等竖向筋保护层的垫块采用塑料垫块,梁板采用砂浆垫块。

墙外侧5cm,内侧2cm,内墙2cm、梁、柱2.5cm、板2cm,人防门框位置钢筋保护层:上下4cm,左右3cm.1.1.3、钢筋马镫:成品马镫。

1.2作业条件1.2.1、检查钢筋是否有备案证、合格证及产品标识牌和复试报告。

1.2.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1.2.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及数量是否正确。

1.2.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即表明墙、柱等部位水平标高和弹好尺寸线。

二、施工方法2.1剪力墙钢筋绑扎2.1.1、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墙及柱第一根竖筋距柱或暗柱1/2竖向钢筋间距,画好水平筋的位置线,然后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竖筋在内横筋在外。

2.1.2、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人防墙(临空墙、密闭门框墙、封堵墙)按图纸加设拉钩。

梅花形布置。

墙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及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洞口周围加强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尤其注意人防墙体应注意加强钢筋、卧梁钢筋不得遗漏。

门框两侧加强柱钢筋位置要准确,两侧钢筋保护层3cm。

2.1.3、合模后对伸出的钢筋应进行调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临时横筋定位,浇筑砼时专人看管,浇注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2.1.4、封顶墙的钢筋绑扎应用钢管搭设临时水平杆,以准确控制墙体钢筋的上顶标高。

2.1.5、墙体钢筋有C14、C16等直径18以上采用机械连接,C14、C16采用绑扎搭接。

抗爆结构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如下钢筋类型锚固长度Laf 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14 515C16588C18 662C20 735C22809 抗爆结构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如下钢筋类型同一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50%C14762mmC16870mm2.2、框柱及暗柱钢筋绑扎2.2.1、以标高线为依据,三面划线,按线绑扎,绑扎时主筋间距要均匀。

2.2.2、计算好每根柱箍筋的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绑柱钢筋,框柱有抗震要求,在负二层柱净高根部1/3区域箍筋加密,顶端1/6区域加密负一层箍筋加密区高度为1/6。

在立好的柱与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向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形绑扎,箍筋的接头应沿柱与竖向交错布置。

2.2.3、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2.5、主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箍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左右,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2.3、梁钢筋绑扎(钢筋混凝土结构)2.3.1、将梁的上筋架在绑扎架上,在上筋上画好箍筋间距,套上全部箍筋,按画好的位置与梁上筋绑扎牢固,穿梁下筋,与箍筋逐点绑扎牢固,最后穿梁腰筋,并且与箍筋逐点绑扎牢固。

梁箍筋按施工图的要求加密。

2.3.2、抽出梁绑扎架,将已绑好的梁钢筋落在梁模内,垫好垫块。

梁保护层厚度为25mm。

2.4、板钢筋绑扎2.4.1、清扫横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及分布筋间距。

2.4.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留件、电线管及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2.4.3、钢筋的搭接长度、位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4.4、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板为双层钢筋,人防顶板(30cm/20cm)两层筋之间使用几字型钢筋马凳,非人防顶板使用工字型通长马镫,马凳数量为每平方米设置一个,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2.4.5、钢筋绑扎完成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保护层厚度2cm,垫块间距1米。

2.5、直螺纹套筒连接2.5.1、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时,钢筋的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丝头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无损。

将套筒与一端待接钢筋丝头连接拧紧,外露丝扣数量不得超过2个螺距。

2.5.2、连接水平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一次连接,不得从中间往两头或两头往中间连接。

2.5.3、力矩扳手不适用时,将其力矩值调为零,以保证其精度。

2.6、施工要点2.6.1、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柱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2.6.2、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边50mm处。

2.6.3、在主、次梁箍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用短钢筋不小于钢筋直径)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6.4、梁筋的连接:梁的受力主筋采用直螺纹接头,抗扭筋采用绑扎接头,接头位置与搭接长度符合规范的规定。

2.6.5、板钢筋端部锚固于梁内,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见下图。

2.6.6、当绑扎板上负弯矩筋时,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小白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

2.6.7、板中受力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至墙或梁的中心线,且不小于5d(d为受力钢筋直径)。

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

2.6.8、板的下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内搭接,上部钢筋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搭接。

2.6.9、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

板的下铁短向钢筋在下,长向筋在上,上铁则相反。

三、质量要求3.1、钢筋表面无裂纹、颗粒、及片状老锈,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灰浆。

3.2、钢筋绑扎要求牢固,无漏扣、松扣现象。

3.3、所有工序开始施工前必须先进样板施工,用样板引路的方法,只有先通过样板验收,才能进行正式施工。

3.4、箍筋间距绑扎尺测检验,连续三档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3.5、箍筋的1350C弯钩平直长度必须为等号平行,且其端头必须平直。

3.6、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钢筋绑扎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 网的长度、宽度±10 尺寸检查2 网眼尺寸±20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3 骨架的宽度、高度±5尺量检查4 骨架的长度±105 受力钢筋间距±10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排距±56 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20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7 钢筋弯起点位移20尺量检查8 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5水平高度+3(-0)9 受力筋保护层梁柱±5墙板±3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受力钢筋的排距±52钢筋弯起点位置203箍筋、横向钢筋间距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4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水平高差+3、-05受力钢筋基础±103.7、直螺纹连接检查3.7.1、接头外观检查:直螺纹连接完毕后,接头套筒外应外露有效螺纹,且套筒单边外露有效螺纹不能超过2P。

用质检力矩扳手检查接头拧紧程度。

接头外观质量应逐个自检,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调整。

自检合格的接头,应由现场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对每一个检验批的钢筋接头,应随机抽取15%,且不少于75个接头,检查其外观质量与拧紧力矩。

3.7.2、现场钢筋连接接头的抽检合格率不应小于95%,当抽检合格率小于95%时,应另抽取同样数量的接头重新检验。

当两次检验的总合格率不小于95%时,该批接头合格。

若合格率仍小于95%,则应对全部接头进行逐个检验。

在检验出的不合格接头中,抽取3根接头进行抗拉强度检验,3根接头抗拉强度试验的结果符合有关规定时,该批接头外观质量可以验收合格。

3.7.3、接头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3.7.4、接头力学性能检测:(1)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为一验收批。

每一批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

当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时,该验收批定为合格。

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取六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中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判定为不合格。

四、成品保护4.1、成型钢筋按总平面布置图指定地点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同时挂好标识牌,注明尺寸、规格、使用部位。

4.2、严格控制马凳加工精度在3mm以内,防止板上部砼保护层偏差过大或过小。

4.3、严禁随意割断钢筋。

4.4、钢筋绑扎成型后,认真执行三检制,对钢筋的规格、数量、锚固长度、预留洞口的加固筋、构造加强筋等都要逐一检查核对,骨架的轴线、位置、垂直度都必须实测检查,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公司验收,作好隐蔽验收记录,质量达到优良水平。

4.5、钢筋绑扎完后,禁止上人蹬踏,禁止敲打及支模浇砼时别钢筋,严禁随意切断钢筋,不得有任何污染和破坏发生。

4.6、在板钢筋上设行走路线,并沿行走路线铺设跳板,便于检查,防止踩弯钢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