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8.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核心思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案例和详细的历史背景,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众多人物、思想和运动,学生可能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文艺复兴运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代表人物、核心思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原因:由于文艺复兴运动涉及众多人物和思想,学生可能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3.案例分析: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代表人物为例,分析其作品背后的文艺复兴思想。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如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
5.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在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文艺复兴运动》说课课件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图示法” 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学习
说教学过程
导入
基础 通关
能力 提升
冲刺 A+
说导入
图片《蒙娜丽莎》导入本课
基础通关
●学生有奖知 识抢答活动
●教师出示文艺复 ●教师进行小结 兴运动思维导图
能力提升
使用历年中考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进行模拟 训练。
选择题:学生做题,教师再引导,进行学法指导,提升学生 的解题能力。
材料解析题:出示材料题先进行学法指导,讲解题方法,由 学生解题,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比较和分析能力,突出本课 的重点,并突破难点。
本环节是引导学生理解、探究达成历史学科史料实证和历史思维 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的落实。
冲 刺 A+
一看
看题目、看材料,看分值, 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
按照题意,学会从提供的材料 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进行 完整、准确、合理解,九年级学生已具备认 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初步具备在老师指导下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 力。但依据材料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欠缺。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历史课 时少,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老师在依 据材料分析问题、归纳问题上高效的复习指 导。
说教学目标
A 1.说教材 B 2.说学情 C 3.说教学目标 D 4.说教学重点、难点 E 5.说教学方法 F 6.说教学过程 G 7.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是部编版九年级上 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的内容, 上呈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下启 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反映,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资本主 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这个历史阶段做了思想 准备。
部编九上历史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何俊峰
备课组长:
何俊峰
审核人:
姚国
教学内容
14、文艺复兴运动
课标要求
知道文艺复兴时间、实质、代表人物及作品。复述达芬奇贡献、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勇于开拓信念。
教学重点
文艺复兴的实质、代表人物、作品
教学难点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实质
1、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出示目标使学生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点。
3、自学指导培养学生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手脑并用
4、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
5、整理笔记强化学生记忆
6、巩固练习突出重点训练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调整与思考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课题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三、出示学习目标
知道文艺复兴时间、实质、代表人物及作品。
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
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作用
四、出示自学指导
文艺复兴(阅读65页——68页完成)
1、兴起:2、性质(实质) : 3、指导思想: 4、代表人物:
5、历史意义:
五、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自学指导
六、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七、小结出示本节课知识框架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酝酿、产生、不断发展的历史
八、学生整理笔记、记忆、笔划出重要的知识点
2、听教师讲解、理解课文内容
3、动笔整理笔记、记忆
4、动脑完成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赛课教学设计_0

寻找自我之旅——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教材内容】本课位于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的第2课,是西欧资本主义初步产生时期。
文艺复兴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后在精神领域的产物,此外这场运动的发生及发展解放了思想,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因此,本课承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基础】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上看,初三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历史事件仍处在感性的认知上,对于文艺复兴内容更多停留在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缺少深层次(文艺复兴的本质)的认识;思维相对活跃,配合度较高;对于世界历史相对陌生且综合能力较弱,因此课堂内容要前后联系,古今对比,增强学生的熟悉度以及历史联系能力。
【教学设计重点及基本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将课堂设计成一场“寻找自我之旅”,教师和学生将自己定位成旅行者,带着探究的任务到中世纪的意大利甚至西欧“亲身”体验,了解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及他们的作品,从中深刻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内涵和实质。
授课中通过“旅行”分三个部分讲述本课,即迷失自我(中世纪人文精神泯灭的原因)—寻找自我(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及内容)—发现自我(文艺复兴的实质和影响),采用讲述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顺应新课改教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文艺复兴的基本史事并能够叙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及代表人物、代表作;重点理解并掌握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和人文主义的概念;通过文艺复兴了解其对西方的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理解并掌握文艺复兴的背景,明确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特殊的空间因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氛围;讨论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探究能力;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进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通过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让学生从史料得出结论,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赛课导学案_2

第14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
本单元上承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说明自从14、15世纪以来,西欧封建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教会对人们精神控制减弱,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兴起,封建社会逐渐衰落,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正在发生极大的变化。
下启第六单元,为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在经济、文化以及商业的角度提供依据并奠定基础。
本节课先讲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内容、实质及影响,接着又介绍了三位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及其代表作。
从整体上看,本节课知识点最为集中,但是单纯的知识点罗列,对初中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容与影响造成阻碍。
因此将人文主义作为本课的中心来讲解,结合人文主义者们的艺术、文学作品来向同学们展示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与影响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世界历史的学习,对于西欧封建时代的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对西欧历史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有所提高,为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本课涉及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内容、实质和作用。
但是学生对于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人文主义的内涵难以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情境,介绍相关近代西欧背景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由于娱乐活动的增加,学生对现代西方文化生活等通过互联网与影视作品了解较多,同时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与作品也有所了解,这可作为一个教学突破点,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与文艺复兴前的作品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文艺复兴的背景与内容和人文主义者与其代表作;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与影响,培养分析与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史料研习的过程,初步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文艺复兴优秀作品介绍,增强发现美、鉴赏美的意识;通过感受文艺复兴运动对于欧洲社会思想解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增强人文主义精神。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是关于欧洲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本课主要内容有: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到的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容易产生兴趣,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掌握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论文、书籍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3.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一. 教材分析1.内容解析:本课主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2.结构安排:本课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已学习过欧洲中世纪历史,对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事件有所了解。
2.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对历史事件感兴趣,善于通过故事、图片等直观材料学习。
3.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希望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特别是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科学、艺术的推动作用,培养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观察分析法:观察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运动。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回忆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思想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文化成果,汇集大批文化名人等史实,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流”。
2.问题思考:探讨意大利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原因。
(二)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目标导学二:但丁“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1)●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如图):“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目标导学三:达·芬奇“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探源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发展的原因,理解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回忆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思想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文化成果,汇集大批文化名人等史实,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流”。
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
我们可以看一下书上的插图。
佛罗伦萨当时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城市。
是当时的一个手工业中心,作为一个小城市,它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2万多,拥有200多家呢绒手工工场,极盛时期工人多达3万。
而威尼斯的丝织业和造船业也极为著名,它的商业贸易活动遍及西欧和东方。
这时意大利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存,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
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
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
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二)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目标导学二:但丁“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1)●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如图):“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目标导学三:达·芬奇“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关于《蒙娜丽莎》(如图)的一些轶事1503-1505年,雷奥纳多·达·芬奇开始绘制《蒙娜丽莎》。
这幅画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直到他死后数年,画像由法国皇帝法兰西斯一世买下。
此后,它一直归法国王室所有,直到1805年拿破仑将之珍藏在卢浮宫。
这幅画就像一位有生命的天外来者,它的超凡魅力和奇闻轶事令人惊叹甚至难以置信: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
1963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四万余人,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哨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
1974年5月《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个参观者只准在画前站9秒钟。
每年前去罗浮宫瞻仰这幅画的人达700百万左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991年底,全世界已先后有二百多部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问世,其它各种出版物则汗牛充栋,数不尽数。
全世界已发现《蒙娜丽莎》的赝品二百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34幅,她说:“我实在太喜欢《蒙娜丽莎》了,但它是一件孤品,所以只得以赝品自娱。
”1987年英国与以色列考古学家在以色列与黎巴嫩交界的各波利市一幢具有古罗马风格的别墅内,发掘到一幅马赛克拼图,图案竟与《蒙娜丽莎》一模一样,这幅画诞生于公元四世纪,比雷奥纳多生活的年代早1100年左右。
目标导学四:莎士比亚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
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2.成就:英国莎士比亚(1)简介:其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2)代表:《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3.文艺复兴的意义:(1)积极:①精神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将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②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2)消极: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三、课堂总结(14-17世纪)文艺复兴: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
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顽皮好动◆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调皮的孩子。
这半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
但你缺乏自制力,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
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
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
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
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
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调皮捣蛋◆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的宣传墙报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
参加演讲比赛成绩喜人。
有时还调皮得可爱。
但是,你捉弄人的功夫让同学们个个害怕。
老师认为还是不让别人害怕为好。
请紧记: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
◆慢条斯理◆心情“晴朗”,你会侃侃而谈,课堂发言成了全班的亮点;学习“快乐”,你会兢兢业业,工整的作业让老师心旷神怡。
但这样的时候总嫌不够,甚至太少。
在你争吵的时候,在你慢条斯理的时候,时间像流逝的水,在你脚下匆匆而过。
亲爱的朋友,你不感到可惜吗?◆可爱小弟◆男孩***,可爱小弟弟。
对人很温和,有副好脾气。
关心组上事,热爱班集体。
喜欢动脑筋,爱钻偏难题。
数学比较好,科学还可以。
语文有点弱,作文羞于提。
文理不可偏,发展应整齐。
可怜瘦弱貌,不爱练身体。
愿你快成长,盼你有出息。
报国建勋日,都夸***!◆累累硕果◆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勤勉朴实的学风;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助人为乐的风尚。
当眼前闪烁着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时,当面前呈现出一页页工整的作业时,我们便知道是你在默默耕耘。
今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累累硕果捧在你眼前时,老师要对你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埋头苦干◆学习上认真与执著的你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劳动中不声不响、埋头苦干的你令老师很欣赏;工作中细心负责的你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但是你应该活泼一些,十多岁的少年本应充满热情;你应该灵活一些,学习光有自觉性还不够。
继续努力吧,我深深地为你祝福!◆轻轻一笑◆你言语不多,待人谦和、善良。
学习和做人一样,默默用功。
真喜欢你笑的样子。
别人与你讲话时你总喜欢轻轻一笑。
若是在课堂上倒是很漂亮的一招“退敌”之术,可若在课下,就把想与你交谈的朋友都挡回去了。
真心希望能见到你与同学们快乐地交谈。
◆思维灵活◆你思维灵活,求知欲强,富于质疑精神,对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
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老师也喜欢你那干净整齐的作业,批阅时真是赏心悦目。
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
愿你坚持不懈,再创辉煌!◆崭露头角◆你恬静、柔和,富有才气;你刻苦、勤奋、富有进取心。
不论在哪个方面,你都具有巨大的潜能。
现在你已经在许多方面崭露头角:文学才华令大伙刮目相看,艺术才华令人耳目一新……才华需要展现,只有在展现中,才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在锻炼中才能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