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注释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暮江吟》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注释: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3、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4、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5、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暮江吟》译文: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暮江吟》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
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暮江吟》赏析:《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暮江吟古诗_《暮江吟》古诗及翻译

暮江吟古诗_《暮江吟》古诗及翻译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
傍晚,太阳轻松地展开圆圆的身子,跃入了水中,濯洗一天的疲惫。
这个不识水性的顽童,把最后几缕光芒洒满水面,就慢慢地沉下去了。
四周很安静,没有谁注意一场悲剧的上演。
江被凉凉的风吹拂着,一半是碧绿,如一块漾着波浪的珠玉;一半却红彤彤的,象一朵云彩浸在了水中。
黑暗终于挤满了天空。
远处,淡淡的桂香似一些若有若无的声音,漂浮在听觉之外。
秋天,这个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呵,在一盏渔灯的照耀下,变得温馨和美好。
月亮拿着一把细长的弯弓,悄悄从山坳里爬了出来。
露水闪着珍珠般的莹光,垂挂在岸边的叶尖上,它是月亮从天上射落的星星吗?
一阵微风掠过,坠落的,是满树的平平仄仄。
1。
古诗《暮江吟》赏析

古诗《暮江吟》赏析暮江吟【唐代】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注释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赏析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暮江吟白居易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精选5篇)

暮江吟白居易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精选5篇)《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勤劳的小编阿青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5篇暮江吟白居易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白居易《暮江吟》赏析篇一今天,我上第四课《古诗两首》,我像以往一样在理解诗的字,词,句上作了准备。
在教学《暮江吟》时,当学生自读古诗说了"暮","吟","残阳"的意思之后,要来说说重难点字"瑟瑟"的意思了,哪知道一个成绩不错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说了:生:江面上有些颜色是红彤彤的,有些是深颜色的,因为江两岸的树木倒映有水中加上水里面水草的颜色,颜色深一些。
师:刚好是半江红彤彤,半江深颜色吗生:不是的,诗上说说的,真正的是不一定的。
师: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半江……半江……生:是为了读起来好听。
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江面上那感觉是怎样的生:被夕阳照到的水面波光粼粼,霞光倒映在水中是那么漂亮,有的像……有的像……生:垂柳下的水面,被遮住了脸,飘拂的枝条倒映在水中,加上这些地方特别浅,水草都隐约能看见……生:还有一些江面,颜色会变,夕阳西下了,刚才还是紫红的,现在冷下来了。
我在课堂上很惊讶,惊讶四年级学生有如此的想象力,我为之兴奋,但我马上冷静下来,在接下去两句诗的理解上,我马上转换了方法,顺势利导,问学生,诗人除了看到这些如此美丽的景象外,还看到了些什么同学们很自然而然地去轻声念了那剩下的两句古诗,说出了大致的诗中描述的景象,在大概理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之后,我问学生"可怜"是真的可怜吗很多学生来不及举手就说,"是可爱",因为看到了这么美,有趣的景象,诗人觉得很可爱。
重难点字的意思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没有看注解自然而然得体会到了。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句意。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句意。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三首诗分别是《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句意:
1、《暮江吟》:一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
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2、《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高耸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角度去看庐山,景象也各不相同。
我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3、《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具有早春的特色,谁也不肯服输。
诗人只得放下笔,费尽心思来评议。
其实,梅花虽然比不上雪花晶莹洁白,但雪花却不及梅花清香。
这三首诗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其中《暮江吟》和《题西林壁》是七言绝句,而《雪梅》是七言律诗。
这些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诗人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多端。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分别是《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1.《暮江吟》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夕阳映江的绚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诗中,作者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江水波光粼粼,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一首以山景为主题的诗,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庐山的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的美景,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3.《雪梅》宋代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以雪和梅为题材,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雪花纷飞、梅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暮江吟》 课件(共22张PPT)

0
2
3 年 四 年
9.古诗三首
暮 江 吟
级
语 文
2023-2024学年秋季 统编教材 语文课件
上
册
2
0 2
暮
3
年 四
江
年
暮 江 吟
级 语
【吟
文
唐
上
】
册
白
居
易
暮江吟
2
0 2
[唐] 白居易
3
年 四
一道残阳铺水中,
年
暮 江 吟
级
语 文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上
册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2
0 2
暮
四 年
(唐) 白居易
江 吟
级
语 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上 册
诵古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读 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后小结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暮江吟》课文,是一首描写夕阳江景的古诗。
0
2
3
1
在课文中,作者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江面的美丽景象。诗歌描
[唐] 白居易
3
年 四
一道/残阳/铺水中,
年
暮 江 吟
级
语 文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上
册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2
0 2
[唐] 白居易
3
年 四
一道/残阳/铺水中,
年
暮 江 吟
级
语 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导语】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种体裁,⼜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名今体诗)相对的⼀种诗歌体裁。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九课《古诗三⾸》课⽂原⽂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初三夜, 露似真珠⽉似⼸。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 只缘⾝在此⼭中。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 雪却输梅⼀段⾹。
【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第九课《古诗三⾸》同步练习题 第⼀课时 ⼀、看拼⾳,写词语。
mùsè yínshī tímù cèmiàn lúshān yǒuyuán jiànɡluò fèilì wénzhānɡ shānfēnɡ ⼆、解释词语。
1.可怜九⽉初三夜。
可怜:___________ 2.题西林壁 题:___________ 3.只缘⾝在此⼭中。
缘:___________ 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___________ 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初三夜 ②⼀道残阳铺⽔中 ③露似真珠⽉似⼸ ④半江瑟瑟半江红 排序:___________ ①雪却逊梅⼀段⾹ ②梅雪争春未肯降 ③梅须逊雪三分⽩ ④骚⼈阁笔费评章 排序:___________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就可以推断出其它⽅⾯。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度观察,多⽅⾯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思考。
C.既要多⽅⾯观察,调查了解,⼜要亲⾝去体会、去分析。
五、⽤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 悦、热爱之情。
合作探究——
说诗情
《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秋 季节, 夕阳西 新月东升 从 到 时江上的奇 沉 丽景色,表达了作者 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 情。
会背 会默
暮江吟
提示:背诵流利,书写端正。
忆江南
江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 • •
会读: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会说:说诗人,说诗意,说诗情。 会背:有感情背诵。 会默:字迹端正。
会读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习提示:个人自由读——组内比较读——班内展示读
会读
诗歌朗诵
暮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有一半 是碧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说诗意
说诗意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晚啊!露水像珍珠 一样明亮,月牙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思考
1、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 “铺”改为“照”,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 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 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 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 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 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 安闲的感觉。
《暮江吟》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描绘怎样的画面?
夕阳 江水 露水 月亮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夕阳照耀下的江水
新月初升的夜景
2、诗中哪些景物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答:诗中残阳、露、月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3、从“可怜”一词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说诗人
白居易—— 唐 代现实派诗 人,字乐天,号称香山居士 。主要 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 南》《琵琶行》等,与李白、杜甫 并称“李杜白”。
小组学习——
说诗意
根据以下词意试着说说诗句意思。 暮:傍晚 。 吟:歌咏 。 残阳:夕阳。 铺:斜照。 瑟瑟:碧绿色。 可怜:可爱。 似:好像。 真珠: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