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饮食指导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高血压糖尿病讲座讲义

高血压糖尿病讲座讲义

高血压糖尿病讲座讲义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体重大小、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心理状态和药物等。

高血压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胸闷、气短等。

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等。

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降压药物,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糖尿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

糖尿病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等。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

三、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定期的健康检查等。

同时,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控制病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高血压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中的常见病种之一,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和控制它们。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治疗态度,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一、高血压的定义和病因高血压是指人体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慢性病。

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1.1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的定义是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

1.2 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倾向和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结构、环境污染、饮酒、吸烟等;生活方式包括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精神压力过大等。

二、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预防高血压的措施和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

2.1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其中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限制饮酒、戒烟等。

2.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法,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三、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根据病因和临床特征,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3.1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细胞受到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患者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3.2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组织对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达到血糖的控制。

四、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预防糖尿病和治疗糖尿病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调控、体育锻炼、药物治疗等方法。

4.1 饮食调控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至关重要,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

4.2 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包括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等。

(完整)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完整)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

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知识讲稿主讲:张恒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一、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一)老年人:老年(>65岁),降压药务必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耐受性逐步降压,应测量用药前后坐立位血压;尤其对体质较弱者更应谨慎。

老年人有较多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情况也较多,常需多药合用。

(二)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及长效ACE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I;心肌梗死后病人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三)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症状少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症状多的可将ACEI 或ARB、β受体阻滞剂、ARB和醛固酮拮抗剂,或与袢利尿剂合用。

左心衰竭者的血压目标<120/80mmHg。

(四)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伴糖尿病常需要严格控制血压。

要求将血压目标降至130/80 mmHg以下,因此常以ACEI、ARB联合用钙拮抗剂、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要重视糖尿病的降糖和降压治疗,降压治疗减少血管疾病的净效益更好。

(五)慢性肾脏疾病: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尿白蛋白>1g/d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首选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

(六)脑血管病后:急性脑卒中降压治疗有争议。

如血压≥220/120m mHg的,可考虑适度降压治疗,但应缓慢降压和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减少卒中的再发。

降压后头晕加重者,应注意有无颈动脉狭窄问题。

糖尿病饮食指导(培训讲座)

糖尿病饮食指导(培训讲座)

重量克 25 25 25 25 25 25 100
食品 绿豆,红豆,干豌豆 干粉条,干莲子 油条,油饼,苏打饼 烧饼,烙饼,馒头 咸面包,窝窝头 生面条,魔芋生面 鲜玉米
糖尿病@
重量克 25 25 25 35 35 35 200
28
等值蔬菜类交换表
交换份谷薯类供蛋白质5g,碳水17g
食品 大白菜,波菜 韭菜,茴香 芹菜,苤菜 西葫芦,苦瓜 茄子,丝瓜 百合,芋头
不要吃含淀粉高的食物
在两餐中间吃水果,但不要喝果汁
喝汤去掉上面的油
吃肉丝比吃肉片、肉排、红烧肉好
吃带刺鱼比吃鱼块好
吃带骨头肉比吃墩肉好
吃鸡肉去掉鸡皮糖尿及病@肥肉
41
饮食技巧五改助你降血糖
改变烹调方法
吃煮、蒸、拌、卤的菜比吃炒
菜好,可以减少油的摄入
吃面条要多做菜码 吃鱼吃清蒸鱼、酸菜鱼或炖。 炒菜多放调料少放油
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食物 高膳食纤维膳食 减少食盐摄入 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多饮水,限制饮酒
糖尿病@
8
健康饮食金字塔
糖尿病@
9
饮食治疗三步曲
第一步: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控制总量) 第二步:确定各种食物的比例(平衡膳食) 第三步:合理分配各餐热量(少食多餐)
糖尿病@
10
计算每天总热量
糖尿病@
48
胰岛素治疗
(1)超短效胰岛素 主要有赖辅胰岛素(商品名:优泌乐)和门冬胰岛
素(商品名:诺和锐)。 这两个都是人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将人胰岛素的
肽链上的氨基酸进行移位、替代、重组等进行新的排列, 来改变胰岛素作用时间。
提醒:这类胰岛素注射后可以马上进食哦。

2024版糖尿病与高血压饮食ppt课件

2024版糖尿病与高血压饮食ppt课件

06 实践操作与案例 分析
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方法介绍
评估病情和营养需求
通过医学检查、营养评估等方式,全面了 解患者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情,以及个体
的营养需求。
制定详细饮食计划
在饮食原则的指导下,为患者制定具体的 每日饮食计划,包括食物种类、分量、烹
饪方式等。
确定饮食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饮食原则,如控制总热量、限制钠盐摄 入、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等。
适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 C等水溶性维生素的食物,有助 于保护肾脏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低蛋白饮食 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减轻肾 脏负担,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 摄入,满足身体基本需求。
控制钠盐摄入 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和保护肾脏健康,建议每日钠盐 摄入量不超过6克。
02
案例二
忽视运动锻炼,仅靠饮食控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教训总结:饮食控制
和运动锻炼是相辅相成的,患者需要在控制饮食的同时,适当增加运动
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3
案例三
盲目追求偏方或保健品,延误正规治疗。教训总结:患者应保持理性态
度,不要轻信偏方或保健品的宣传,而是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
专业的治疗和建议。
合判断。
分类
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 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
等进行分类。
02 饮食原则与营养 需求
糖尿病饮食原则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个体情况计算每日所需热量,避 免摄入过多导致血糖升高。
选择低GI食物
优先选择低血糖指数(GI)的食物, 如全谷类、蔬菜、水果等。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如鱼、瘦肉、豆类等,以维持身体正 常生理功能。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讲稿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讲稿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讲稿
尊敬的听众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一、高血压的预防保健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2.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3.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4. 减少饮酒和戒烟:限制饮酒量,最好不饮酒;戒烟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5. 减轻压力:学会应对和减轻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二、糖尿病的预防保健
1. 健康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度进食。

2.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3. 增加运动: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

4. 管理压力: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放松练习等。

5. 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

总之,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但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它们的发生和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付诸行动,让我们共同迈向健康的未来!谢谢大家!。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精选课件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精选课件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精选课件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精选课件引言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威胁。

了解这两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对于维护自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危害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两种疾病,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高血压的防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

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等,但有时也可能无任何症状。

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高血压的防控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减少盐分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定期检查血压,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糖尿病的防控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有时可能出现视力下降、感染等症状。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的防控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定期检查血糖,遵医嘱用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两病的关系高血压和糖尿病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方面,高血压和糖尿病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如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

另一方面,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能互相影响,如高血压患者容易合并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并发高血压。

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综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析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李先生今年55岁,平时饮食习惯偏咸,长期吸烟喝酒,最近发现自己出现了头痛、头晕的症状,经检查发现患有高血压。

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先生开始调整饮食,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并接受了降压药物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头痛、头晕的症状也逐渐消失。

糖尿病和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

糖尿病和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一、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二、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

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

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

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

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

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三、糖尿病的常见病因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糖尿病饮食指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饮食“六字方针”
除了糖尿病饮食的一些禁忌外,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在饮食、生活方面还要做到“两少”、“一多”、“一适”。

·少吃食盐
食盐在人体内含量过多,就会增加血容量和血液黏稠度,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据调查,吃咸鱼、咸菜多的地方的人,
/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吃盐多,高血压发病率也越高。

患者应避免吃咸鱼、咸菜、黄酱、火腿等咸物。

如果高血压病人出现心力衰竭、肾功能减退,浮肿、尿少、气短、咳喘等情况时,应该完全停止吃盐。

·少吃油腻
主要是少吃含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猪肝、牛肝、牛油、猪油、羊油、奶油、蛋黄、鱼子以及动物脑、肾、肠等。

·多吃蔬菜
新鲜蔬菜含有大量维生素,能防止血管硬化。

蔬菜中的维生素还能保持大便通畅,芹菜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体重适宜
正常人体重估算方法,身高(厘米)—105=体重(公斤)。

例如,身高170厘米,体重应是170—105=65(公斤),如果体重超过65公斤就应引起注意,超过70公斤就有点胖了,应控制饮食。

办法是少吃主食,不吃糖果,多吃蔬菜、瓜果、豆制品。

·限制高盐,重中之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营养科王宜主任指出,限制高盐饮食尤为重要。

食盐是烹调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人体钠和氯离子的主要来源,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医生、营养师通常把限制患者进食升糖指数快的食品,作为指导患者饮食治疗的重要方法,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较少注意。

现代医学研究已表明,过多地摄入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高盐饮食。

若糖尿病患者对食盐不加限制,长期摄入过多的盐,势必诱发高血压病,并且会加速和加重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展。

此外,盐能刺激食欲,增加饮食量。

因此,必须实行低盐饮食,即每天摄入盐的量在5克以下(大约一个牙膏满盖),限盐还应包括含盐的调味品如酱油、酱、醋、海产品等,一些面食如250克发碱发酵的馒头所含的钠约等于2克食盐。

现有低钠盐的出售,提供了方便,再也要加强重视。

人的味觉是灵敏而又有依赖性的,常常用盐过量,容易形成习惯,一时不易纠正。

如果要想加以限低盐量,又要有效降低,可以
选用调味料来调味,或建议可以采用3~5天的无盐日,随后实施低盐饮食,无盐日之后就会感到低盐菜肴也有滋有味,易于接受,循序渐进减少食盐的摄入。

小贴士: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的食物
肉类肥肉、动物内脏、腊肉、腊肠奶类全脂鲜奶、全脂奶粉、炼奶饮品汽水、罐头果汁、酒、咖啡海产鱿鱼、鱼、墨鱼、虾蟹蛋类蛋黄、皮蛋、咸蛋、鹌鹑蛋食油动物油、沙律酱其他蛋糕、西饼、糖果、肉类浓汤生活版健康饮食狼吞虎咽健康大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护师王芬自麦当劳、可口可乐等西式快餐成为当今的“时尚”饮食后,人们的吃饭速度似乎也加快了,以至“狼吞虎咽”取代了“细嚼慢咽”。

我周围的许多同事吃饭的速度就特别快,当与他们一起吃饭时,自己也不得不跟着他们的节奏吃得快些,但长此以往,势必损害健康。

对健康极为不利。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与那些吃得较慢的人比起来,吃得快的人更容易发生胃肠倒流。

发生食管反流时,胃里面的东西(包括食物和胃酸)反流入食道,胃酸可腐蚀食道,继而导致更加严重的健康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