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冀教版1

合集下载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第二课时观察物体(2)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公式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二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第三课时乘法的估算第四课时数量关系第五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六课时乘法分配律第七课时乘法分配律第八课时驾车旅游第四单元多边形的认识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边的关系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分类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课堂练习小结及家庭作业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底和高。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的底?2、示范画法(教师边说高和底的概念边示范高的画法。

)3.让学生自己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并交流画法。

(四)、归纳整理1.学生小组合作总结、整理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哪个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整理的结果?生1: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相等)。

生2: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相等)。

生3: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师: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征,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正方形4条边相等,也可以说是对边相等,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对边相等。

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也可以说对角相等。

所以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也就是说,正方形、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它们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

三、尝试应用、解决问题1.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按要求剪,然后交流剪的方法。

(交流时,重点介绍剪的方法。

)四、总结师: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梯形教学内容梯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在观察、操作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DOC范文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DOC范文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三、乘法乘法交换率结合率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能用自己的方法和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包括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的创设:谈话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二、展示目标能用自己的方法和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与交流研讨.出示例题,说说书中的信息。

.学生先自己解决,在小组交流,最后班级交流。

.展示列的算式,使学生明白这个结果就是近似数。

四、质疑答疑五、专项练习试一试六、课堂小结七、综合练习:采用书中的练习题。

反思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

.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探索运算定律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学数学,使学生渐渐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中的丰富多彩的现象。

.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一、情境的创设:谈话引入,二、展示目标: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自学与交流研讨出示书中的算式,用计算器计算填上适当的符号。

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乘法交换律以及字母表达式。

出示例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交流计算的结果,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乘法结合律以及字母表达式。

四、质疑答疑五、专项练习口答:如何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六、课堂小结。

七、练习:采用书中的练习题。

反思三、乘法分配率1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加减法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加减法教案

《加减法》教案第1节小数的加法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90~9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自主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小数进位加法。

难点: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黑板。

教学设计―、复习导入,引出课题(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下列物品及价格)5.20元 2.30元 1.20元 3.40元师:请同学们从这些物品中任选两件,算一算共需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完后,学生说说自己选了哪两种物品,共需多少钱。

师:刚才你们解决的这个问题,是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过的比较简单的小数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加法。

板书:小数的加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使学生学习新知识前能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

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课件出示课本90页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师:买1顶帽子和1副手套,共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自己选择,然后列式计算,最后交流选择的物品和计算结果。

(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选择物品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学生说的算式可能有:板书:(1)12.55+5.65=□(元)(2)45.8+10.35=□(元)(3)12.55+10.35=口(元)(4)45.8+5.65=口(元)师:这些算式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然后指名让学生板演)学生板书竖式:(1)12.55+5.65=18.20(元)12.55+ 5.6518.20(2)45.8+10.35=56.15(元)45.8+ 10.3556.15(3)12.55+10.35=22.90(元)12.55+ 10.3522. 90(4)45.8+5.65=51.45(元)45.8+ 5.6551.45师:请同学们讨论45.8+10.35和45.8+5.65写竖式时数字8为什么和3对齐,数字8为什么和6对齐。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

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开始!①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

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

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

还有哪里也有计算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二、观察认识1、整体认识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部分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面部分是键盘(板书:键盘)2、认识键盘(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一课时观察物体(1)第二课时观察物体(2)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公式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二课时积的变化规律第三课时乘法的估算第四课时数量关系第五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六课时乘法分配律第七课时乘法分配律第八课时驾车旅游第四单元多边形的认识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边的关系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分类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课堂练习小结及家庭作业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底和高。

1、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叫平行四边形的底?2、示范画法(教师边说高和底的概念边示范高的画法。

)3.让学生自己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并交流画法。

(四)、归纳整理1.学生小组合作总结、整理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哪个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整理的结果?生1: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相等)。

生2: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相等)。

生3: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师: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征,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正方形4条边相等,也可以说是对边相等,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对边相等。

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也可以说对角相等。

所以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也就是说,正方形、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它们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

三、尝试应用、解决问题1.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按要求剪,然后交流剪的方法。

(交流时,重点介绍剪的方法。

)四、总结师:说一说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梯形教学内容梯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在观察、操作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过程。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docx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docx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具准备观察物体课型新授课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3.感受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暖壶,画片,杯子课时安排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春节过得怎么样?哪名同学愿意把春节期间有趣的和数学有关的事情介绍给大家。

生交流春节观察到的,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情。

二、观察实物1.学生看书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师:打开教材第一页,一起看一幅有趣的生:有四只小狗要回家。

图,观察生:它们从不同方向回家。

情境图,你看图上有什么?2.启发学生,想像从不同方向分别会看到什么。

生:毛毛看见房子的正面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想象四只小动物从不生:贝贝看见房子的侧面,树在房子的后面通方向回家分别会看到什么?生:多多先看见树,房子在树后面生:哈利看见房子的后面······3.出现图,判断,说理由。

生:自己处身想一想······师:判断这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说一说你是生:图一是贝贝看到的,图二是毛毛看到的,图怎样判断的?三是哈利看到的,图四是多多看到的。

三、辨认图形1.按情境图摆好实物,观察图。

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实物。

师:观察实物图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图中有红红、丫丫、亮亮,他们也在观察师:打开教材第二页,看看图中都有谁?图。

2、判断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生:图一是丫丫看到的,图二是亮亮看到的,图三是红红看到的。

课时计划课堂练习小结及家庭作业3.教师提出“如果从上面看,会看到什么形状?”的问题。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能力目标: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教学过程:课题引入1.课件出示四张扑克牌,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扑克牌吗?2.反馈后,要求学生用这四张牌算出24点。

3.反馈后问:刚才算时的11.12.1是哪里来的?4.反馈后板书:A=1 J=11 Q=12 K=135.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J、Q、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

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有些数字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需要表示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教学例一1.首先,问问同学们,同学们对老师有多少了解。

猜猜老师今年有多大?2.反馈后不予评价正确与否。

3.要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4. 有一天妞妞和丫丫在一块玩,丫丫说:“咱俩一块玩吧,我比你大三岁,我是姐姐,有好玩的我会先给你玩!”,“谢谢姐姐!我想问个问题,我现在5岁了,那姐姐就是5+3等于8岁了,那我1岁的时候你多大呢?”你怎么知道的。

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当妞妞1岁的时候,丫丫多大?当妞妞2岁的时候,丫丫多大?当妞妞12岁的时候,丫丫多大?当妞妞a岁的时候,丫丫多大?在这,a表示什么?a+3表示的是谁的年龄?还体现出丫丫和妞妞年龄间什么关系?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一举两得。

使问题即简单又明确。

在这里,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如果,用b表示丫丫的年龄,那么,该妞妞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当丫丫20岁时,妞妞几岁?教学例二说到年龄,我记得在你们大时学过的一首青蛙绕口令,你还记得吗?(全班齐说)也许你在下面可以说的很好,今天,谁敢当着全班同学来表演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可以说得又快又好又准确。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四年级下册数学相关知识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时钟的读写等。

b. 熟练掌握数学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

b.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b. 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a. 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b.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教学展示软件。

2. 教材和资料: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练习册、教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

b. 复习前一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回顾和回忆。

2. 概念讲解(15分钟)a. 上台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b. 上台讲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

3. 训练和巩固(30分钟)a. 完成教材和练习册中与加法和减法有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b. 完成教材和练习册中与分数有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4. 拓展应用(20分钟)a. 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解决一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5. 综合评价(10分钟)a. 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学生评价和答疑解惑。

b. 完成一份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方体自由搭一个立体图形,然后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

(师边指边说:上面、正面、左面)再把看到的画面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

(动
作快得加分)
4.前后两桌同学交换互相评改、打分。

四、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比赛,请同学们听清楚比赛规则:请你们按照老师在黑板上给出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形搭成立体图形。

2.师边说边出示。

从上面看到的从正面看到的
3.小组评判哪两个搭得对,并说一说理由。

4.独立判断,全班交流。

五、专项训练
试一试。

1.P5先审题,再让每个学生都搭一搭,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验证。

2.师:用5个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四、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II
五、专项训练
六、综合训练
练一练P5 一题和二题七、回顾反思]
这节课的收获六、综合训练
七、回顾反思
二、用字母表示数2
二、用字母表示数练习
三、乘法第一课时
三、乘法第三课时
三、乘法笔算乘法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