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考研参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子考北大的原因之一吧,今天作为北大的一名学子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考北大的一些心里路程,希望可以帮到学弟学妹们。
奋斗了了一年的时间,我终于踏进了北大的校门,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付出总有回报!这不是套话,这是我刚刚知道我考了多少分的那一刻的最深切的体会!想起当初大学毕业只身前往北京,举目无亲,那个时候不知道北大的食堂在哪里、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住的地方、不知道应该在哪里看书学习、不知道向谁去打听专业课的问题……,总之苦楚溢于言表,当然最后的得到的快乐也可以说是喜上云霄!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汪学长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当年以总成绩第二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在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讲解621中国古典文献学和832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专业课,首先我自己当初也是在新祥旭考研辅导学校辅导过专业课,觉得老师们水平很高,尤其是在北大的学子们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新祥旭的,毕竟新祥旭创始人就是北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新祥旭兼职任教的原因,毕竟我也是在这里的老师帮助下考上的,这个在这里不细说了,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留言或者加老师微信,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参考书目: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写的可读性很差,最重要,逼着自己去看)曾贻芬《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商务印书馆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中华书局安静小太郎《经学史》万卷楼江竹虚《五经源流变迁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各经的发展源流很明晰)徐有富《目录学与学术史》中华书局江蕃《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精彩有个性)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中华书局(训诂类很简明)专业课古委会《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董洪利《文献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总论的这两本就够了)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中华书局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总目》各大类叙小叙《简明四库全书目录》《书目答问》(经部,史部,子部的诸子、考证笔记)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许逸民《古籍整理释例》中华书局总结:以上经验满满的全是干货,希望今年考研的学子们可以从中受益,作为本研究生就读于北大的我,对于北大的情况在了解不过了,很希望今年考北大的学子可以顺利通过,如果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和一下资料都可以提供,我在北大等你内部资料:光华管理学院的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知识点笔记梳理;其他资料:专业课模拟押题卷;【1】免费提供考前应试指导;【2】免费提供复试咨询;【3】协助联系导师或者提供导师联系方式;【4】免费提供考研公共课复习指导或资料。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一、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启道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定位是“中国领先,亚洲顶尖,世界一流”。
本学科迄今已创建106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本学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了学科的辉煌历史。
当下,由袁行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李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曹文轩(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陈平原(北京市教学名师,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学科带头人,以及由9位长江学者、10余位人文特聘教授、20余位跨(新)世纪人才以及20多位杰出青年人文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中坚力量,汇集本学科百余教师大力开拓前行,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不断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中文系目前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共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
1986年5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
2001年6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
目前,部分二级学科已步入世界学术一流阵营,为进一步建设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打下来良好基础。
自2011年英国QS发布“现代语言”和“语言学”学科排名以来,始终居于第5-25名之间。
2018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现代语言”列第6位,“语言学”列第10位,在目前国内闯入世界前10名一流学科方阵的7个学科中占据2席。
中文系也是国内唯一细分并具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5个中文本科专业的学科院系。
2020-2021年北京大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就业前景、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等考研经验

2020-2021年北京大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就业前景、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等考研经验
就业前景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此学科专业性比较强,找对口的工作比较有难度,此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招生情况
复试分数线
考研排名
参考书目
文字学: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
音韵学:《音韵学教程》,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
训诂学:洪成《训诂学》,董洪利《古籍的阐释》
版本姚伯岳《中国古籍版本学》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
金开诚《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考研心得
不少人说考研是痛苦的,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
然而,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经历过的人都会把曾经的苦与乐看成是自己走向成熟的一段经历,一种克服人生困境的能力
和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
一路走来,学会了承受和容忍,也学会了坚强与坚持。
多年以后,可能时光不在,但是记忆犹新。
或许某一天,当闲暇追忆往事时,我依然会为选择考研而感觉亢奋与喜悦。
因为那是一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是人生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
所以,感谢考研!。
北大古代文学考研参考

一、中国古代文学(考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作品艺术特色、文学流派、文体发展、文艺思潮等等)★《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高教版《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复旦版《中国文学史》(四册)游国恩人民文学版《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册)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北大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所列四本文学教材可彼此参照使用,以便拾遗补缺。
对于古代文学史来说,既要面面俱到,又得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得出文学演变的轨迹,方为关键。
袁本较全面,资料翔实,且以描述性语言贯之,脉络分明。
章本时发小论,观点鲜明,论之有据,为评论性文学史。
袁本与章本正好互为补充,推荐为重点教材。
游本虽政治、阶级观点有时过于直露(如对宫体诗),然毕竟是当年数位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领衔编写的,又长期作为高校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水平,许多方面影响以后文学史的编写,不可偏废。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三先生的《纲要》本虽为电大教材,但毕竟是三位的专著,简略有余而也时有可观之处。
如果学有余力,建议看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作为工具书,条目清楚,案例分明,且包揽无余,对于每个时期的文学既有总论,对于作家、作品又颇有定论。
正好与文学史教材参照使用,跳出大文学的圈子,从细处考之,不至于万一碰上偏题,无从下手。
另论之需有据,中文考研网提醒大家,对于答题体系大方面掌握后,还是多读原著吧,以便做论述题时不只空空其谈。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本试卷皆是问答题,间或有名词解释,包括古代文论、中国通史、现当代文学二、古代文论★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对于古代文论,感觉还是从两本文论选入手较好,先读原著,再看分析,一目了然。
至于三本教材,以为张本作为个人专著,似乎有些琐碎,且大量用白话译文,读来稍感味淡;郭本用半白话运之,虽有神韵,然表面上枯淡得很,似乎都不适于作为自学教材。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古代文学书目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史三百题》现当代文学书目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书目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王娟《民俗学概论》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组《民间文学作品选》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书目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朱维之《外国文学史》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文艺学书目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文艺美学书目胡经之《文艺美学》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代汉语书目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古汉语词汇纲要》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文字学书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释译》《甲骨文精粹选读》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语言学书目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徐通锵《语言论》《历史语言学》《基础语言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古典文献书目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古籍的阐释》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中国古文献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倪其心《校勘学大纲》陈垣《校勘学释例》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北京大学840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50
120
40 40
90
50 50
90
国家 A 类分数线
国家 A 类分数线
报考管理类,公 共课不低于 50 分,专业课不低 于 90 分,总分不 低于 350;报计算 300 机辅助翻译公共 课不低于 50 分, 专业不低于 90 分,总分不低于 360。
300
310
195
300
330 提前面试 提前面试
北京大学 840 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 线
一、 专业介绍 “文献”一词始见于《论语·八佾》篇:“子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 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礼记·礼运》篇有类似的文字: “言偃复问日: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日: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 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 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可见孔子所谓“文献”,实际是基于“礼”而言。我们知道,儒 家的“礼”是囊括国家典章制度、历史文化乃至个人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庞大概念。 仅从大的方面讲,就有吉、嘉、宾、军、凶五类,如果细分,则号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干”。 如此广泛的内容,代代相承延续,显然既需要有成文的记录,还要有熟悉相关掌故和具体操 作规程的贤才。故郑玄注《论语·八佾》篇:“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 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就是以文章、贤才诠释“文献”。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得 更明白:“文谓典册,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子贡所谓‘贤者识大,不贤识小’,皆谓贤也。” 由此可见,文献的早期含义,包括历史典籍、档案等文字资料和博学多识、熟悉掌故的贤才 两方面。所谓贤才,主要是着眼于其文化记忆和口传议论,实际相当于活材料。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招生目录系所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系招生总数70人。
系所说明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
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050101文艺学7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050103汉语言文字学21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7050105中国古代文学9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17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4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科目系所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系招生总数70人。
系所说明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
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4) 人数:7研究方向01.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3 621中国古典文献学4 85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全国重点学科,有四个研究方向,在岗教员24 人(含教育部古委会成员 6 人),其中教授8 人。
一是出土文献整理研究方向, 有李家浩等著名专家。
这一方向在全国同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近期他们的工作重点是《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简的整理和研究。
其中,既有关于楚简文字、内容本身的研究,也将对其在学术史乃至思想史上的意义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
此外,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结合长期以来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二是传统文化与传世文献的整理研究方向,有安平秋、杨忠等为学术带头人。
本方向已经完成的72 卷超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全宋诗》是标志性成果,目前正在进行《全宋诗》“后续工程”。
近期他们已经推出《宋代学术文化研究丛书》和《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两个全国性大型丛书,丛书将充分吸收古文献学研究和传世文献整理研究的优秀成果,促进本学科点的学术进步和学术成果转化,真正地形成本学科点在全国古文献学的核心地位和辐射作用。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备考建议经验分享和参考书目分享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备考建议经验分享和参考书目分享自己也经历过考研之旅,并尝试过兼职备考,可以说楼主分享的经验价值万金了。
考研不易,珍惜很有必要。
为了惠及后人,楼主将自己的考研经验详述于下,也很有幸被北京大学录取,可能有很多人都觉得考研很难、很累、也很苦。
但本人觉得事情不能仅从一个角度去分析,因为再难的问题也有解决的办法,再累的事情也可以平衡休息去完成,即便是苦中也可以有乐。
重点在于,你为什么要考研,你是否想好了自己考研之后的下一步,你对自己考研的机会成本把握的是否精准,考研的成功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也许对你有用,但是自己的努力肯定是更有用的。
那么废话不多说直接给大家分享干货,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
参加过201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总分为374分。
考研政治:79分;考研英语:62分;考研专业课一(科目为中国古代文学):125分;考研专业课二(科目为中外文学基础):108分。
这是我的分数情况,像一些考研过程中的艰辛就不过多陈诉了,毕竟考研不易,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我也不想耽误大家那么多时间来让大家看我一大堆自己考研的艰辛历程,所以直接给大家说重点。
中文系古代文学该专业考研的基本情况是:本专业考试科目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外文学基础,政治,外语本专业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每年录取2-3人本专业考研情况介绍:专业排名顶尖,报考人数众多,录取人数较少,竞争压力大;考研需复习的内容较多,对考生的知识要求较深厚、学术能力要求较高本专业考研考试特点:考试范围相对较小,但考试深度相对较深、专业性与学术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对考生的综合学术水平考察较为深入所以初试成绩首先要过线,分数当然越高越好,同时对于复试也要特别注重下。
那么接下来直接给大家说一下到底该怎么复习和参考书目,一定要有计划和规划,切不可盲目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对专业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与基础夯实第二阶段:能力提升阶段,重点提高学术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专业性较深入第三阶段:考前冲刺阶段,对重点考点进行复习整合,进行考前训练与准备[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原理》《民间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历代文学作品选》总结:以上经验分享满满的全是干货,希望今年考研的学子们可以从中受益,作为你们学姐的我,对于北大的情况在了解不过了,很希望今年考北大的学子可以顺利通过,如果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和一些资料都可以提供,我在北大等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献学史:分上下两学期讲授,是重中之重,主要的教材是孙钦善老师写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两册。很厚的两本,也是考研最重要的参考书了。
文字学: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
音韵学:《音韵学教程》,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
(以上两门课较有难度,考试中占的比例似乎不多)
训诂学:洪成《训诂学》,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这个老师是我们专业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一位北大硕士生的介绍:
我们专业在不了解或是不喜欢的人看来很枯燥,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专业中许多老师研究的学问都很有意思,比如李零老师的中国方术研究。退一步说了,一门学问,只要你能真正静下心来,肯定能从其中发现乐趣,找到安慰的,不如说古文字学,我们专业的裘锡圭和李家浩两位老师,一生浸淫其中。这些都不用说了,老师的情况可以去查,凡是副教授及以上的,基本上都可以带硕士研究生。
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史: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较大,教材一般是翦伯赞《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大教材《中国文学史》,或者袁行沛新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是我们专业课的大致情况,如果有什么补充,我再告诉你。有的书名可能不太对,但大致没有什么差别。考试的情况我就真不太清楚了,除了公共课以外,还要考古文献学、古文献学专业基础(包括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综合考试,综合考试较难,包括中文系所有本科专业的内容,完全是知识面的考察,其中文学占绝大部分,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光靠考前突击,很难有效果。另外,我觉得公共课是关键,一定要考高分才行。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祝学习顺利!
版本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大致可以看一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的《古书版本概论》以及其他一些老先生的书,还有前两年出的《校雠广义》,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目录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我们专业的老师),还应该看看中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等书。
校勘学: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哲学要籍解题:没有固定的教材,大致是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
九、训诂学
好像参考书很多,就看看董洪利的《古籍的阐释》吧
十、古文献学史
孙钦善中华书局1994这个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看啊,有厚厚两册那,不过只记大东西就可以
(编者按:这本书很难买到,高教出版了《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可能好找些。)
其实只要记最重要的东西就可以了,尤其是跟名词解释有关的,所以其实看看《辞海》相关的分册或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再或者任何一本有关古籍整理的工具书,就差不多了。哪个老师出题就重点看哪个老师搞的东西就可以。祝备考顺利!:)
文学要籍解题:金开诚《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史学要籍解题:可参看张传玺的《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舜徽的《中国史学名著解题》
古籍整理概论:专业启蒙课,可看看最近黄永年老先生再版的《古籍整理概论》
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中文工具书教程》朱天俊,李国新著
中国古代文化: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古代汉语:王力与郭锡良的教材都可以
《古籍版本签定丛谈》78年版
《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详
《书林清话》叶德辉
六、校勘学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陈垣《校勘学释例》
王念孙《读书杂志》
俞樾《群经平义》、《诸子平义》
七、文字学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九十年代末刚重印过
八、音韵学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记记上古三十韵部就差不多了
一位北大博士生的介绍:
参考书目:
一、目录学: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旧唐书·经籍志
《郡斋读书志》
《直斋书录解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书目答问补正》
二、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同名参考书一本,上海书店出版社刚出新版
三、古代文化史
是重头戏,有北大版《中国古代文化史》三册,不过跟老师上课的讲义还是有较大葛兆光北京出版社1988
《中国史学名著解题》张舜徽
《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传玺
哲学的好像没有的说,看看辞海分册和大百科全书吧
五、版本学
《古书版本学概论》李致忠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1998重印上课主要用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