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资源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开放获取资源检索 ppt课件

开放获取资源检索 ppt课件
wwwthesesorgndltdndltd全称是全称是networkeddigitallibrarynetworkeddigitallibrarydissertationsdissertations是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一个网是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一个网上学位论文共建共享项目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参上学位论文共建共享项目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参与资助此项目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学位论文文摘还有与资助此项目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学位论文文摘还有部分可获取的免费学位论文全文根据作者的要求部分可获取的免费学位论文全文根据作者的要求ndltdndltd文摘数据库链接到的部分全文分为无限制下载文摘数据库链接到的部分全文分为无限制下载有限制下载不能下载几种方式以便加速研究生研有限制下载不能下载几种方式以便加速研究生研究成果的利用
开放获取资源检索
开放获取资源检索
OAIster: /
这是一个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 录音、图片及电影等数字化资料“一站式”检索 的门户网站,被美国图书馆协会评为2003年度最 佳免费参考网站。
资料源自200多家机构。可按关键词、题名、创作 者、主题或资源类型检索。检索结果含资源描述 和该资源链接。标引对象包括国会图书馆美国记 忆计划、各类预印本及电子本文献服务器、电子 学位论文,共有记录300多万条。
不断发展的HAL共享平台面向所有研究学科,学科覆盖化 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人文 社会科学、生命科学、数学、物理、金融、科学学、统计 学等。HAL共享平台允许全世界读者自由进入浏览100 000 多篇科学文章与论文。
开放获取资源检索
开放获取资源检索
是一个由来自63个国家的数百位科学家志愿者共同合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九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之开放存取资源

第九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之开放存取资源

二、开放存取资源概述
性质特点:免费的、及时的、全文的、在 线存取的、学术资源 用户对象:任何人、任何地点 用户行为:链接、阅读、下载、存储、引 用、打印、使用、复用 版权保留:署名权和完整权 唯一条件:网络接入

三、开放存取资源的发布方式
1. 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 2. 开放存取仓储(OA archives or repositories) 3. 个人WEB站点(personal web sites) 4. 博客(blogs) 5.维基(wikis) 6. 邮件列表服务(listservs) 7. P2P的文档共享网络(file-sharing networks) 8. 论坛(discussion forums)
半延时开放存取期刊 延时开放存取期刊

四、开放存取资源的类型

2.开放存档(Open repositories and archives),
即研究机构或作者本人将未曾发表或已经在 传统期刊中发表过的论文作为开放式的电子 档案储存。
四、开放存取资源的类型
3. 开放存取仓储:学术组织把用于共享的学术 信息存放于服务器中供用户免费访问和使用。 这些服务器即OA仓储。目前这OA仓储不仅 存放预印本,而且也提供后印本。除了电子 文本格式的资料外,也包括各种课件甚至多 媒体声像资料等数字化资源。
六、网络开放存取资源
1.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的资源 2.开放学术资源 3.开放教学资源 4.几种代表性的学术开放存取资源

1、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的资源
(1)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 /pg/ (2)在线图书网页(The Online Book Page) / (3)开放站点-----开放百科全书计划(Open Site—The Open Encyclopedia Project) /

开放获取资源(OpenAccess)

开放获取资源(OpenAccess)
3
(2)按照《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BOAI) 某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允许任何 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 献,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它任何合法 用途。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财力、法律或技术的限制, 而只需在存取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其复制和传递的唯一 限制是作者有权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及作品被准确接受和引 用。
开放存取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和文化问题。
2
开放获取(OA)的定义:
(1)根据“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开放存取”是在基于订阅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种选
择。通过新的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 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 议过的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 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这是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方法, 作者提交作品不期望得到直接的金钱回报,而是提供这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利用
9
( h2t)tp:S///
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构建的OA资源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1)对于完全OA期刊,一律予以收录 (2)对于延时OA期刊,通常予以收录 (3)对于部分OA期刊,如果每期保持为用户提供数篇(一般
在3篇或3篇以上)学术论文的免费服务,这样的期刊通常予 以收录 (4)对于需要注册访问的期刊,如果免费注册后全文也免费 的。 (5)数据量:平台收录文章总计: 23420955
第六讲:开放获取资源(Open Access)
1
一、开放存取(Open Access)概述

第九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之开放存取资源

第九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之开放存取资源
开放存取期刊(OAJ:Open Access Journal)是互联网 上可供任何人自由访问使用(可下载全文)的电子期刊。 DOAJ收录的均为学术性、研究性期刊,具有免费、全文、 高质量的特点,对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初 DOAJ仅收录期刊350 种,截止2010年9月已收录了5358 种期刊,其中能获取全文的期刊有2257种、文献442516 篇。

2.开放学术资源
(3)开放存取论文资源
预印本文献资源:预印本文献库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奇迹论文预印本项目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3.开放教学资源 (1)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网页” /index.html (2)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ORE / (3)中国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 /new/ (4)网上人大开放课程 /opencmr/cm rcourse/kfkc/kfkc.htm

什么是开放存取资源?

Open access (OA) is free, immediate, permanent, full-text, online access, for any user, web-wide, to digital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material, primarily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OA means that any user, anywhere, who has access to the Internet, may link, read, download, store, print-off, use, and data-mine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at article. An OA article usually has limited copyright and licensing restricti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From wikipedia)

开放存取资源的介绍和利用课件

开放存取资源的介绍和利用课件

开放存取资源的检索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检索
利用关键词在检索工具或平台上进行搜索,是获取OA资 源最常用的方法。关键词的选择应准确、全面,尽量涵盖 所研究领域或主题。
高级检索
在专业检索工具或平台上,可以利用高级检索功能,通过 限定学科领域、资源类型、出版时间等条件,缩小检索范 围,提高查准率。
引文检索
通过已知文献的引文信息,查找相关领域的OA资源。引 文信息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期刊名等。
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 通过再利用和创作开放存取资源,可以促进学术 交流和知识传播,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05
开放存取资源的版权与法律问题
版权保护与许可协议
版权保护
开放存取资源也受到版权保护, 作者和出版商对其享有版权。
许可协议
在使用开放存取资源时,应遵守 相应的许可协议,该协议通常明 确规定了使用资源的条件和限制。
在文化传承领域,开放 存取资源可以帮助保存 和传承各种文化遗产, 例如数字图书馆、数字 博物馆等,让更多人能 够接触和了解历史文化。
医疗卫生领域
在医疗卫生领域,开放 存取资源可以促进医学 研究的合作和发展,例 如共享病例数据、医学 图像等,为医学研究和 诊断提供更好的支持。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开放存取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将继续增加
基于引用的筛选
通过分析资源的引用次数和被 引用的作者、期刊等,评估资 源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
基于用户评价的筛选
通过收集用户对资源的评价和 评分,评估资源的实用性和质量。
资源引用与影响分析
引用格式
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引用格式要求, 如APA、MLA等,以便正确引用开 放存取资源。
引用次数统计
通过统计资源的引用次数,了解该资 源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开放获取环境中的国内讲座信息资源与获取

开放获取环境中的国内讲座信息资源与获取

渠道 、 讲座信息资源的开放 获取 利用方式等 方面 , 论 述 了开放获 取环境 中的 国 内讲座信 息资源的
基 本 概念 、 主 要 内容 与 获取 方 式 。
关 键 词 讲 座
数 字 资 源 开放 获 取 中 国
中图分类号
G2 5 5 . 7 6
讲 座 及 其 开 放 获 取信 息 资 源
下 载” , 输 入下 载密码 : n q e z . c o m, 并 通 过 广 告
验证 , 即可通 过“ 华 为 网盘” 顺 利下 载讲 座资 源 。
2 . 4 中国国家图书馆在 线讲座
保存我 国优秀古代文化典籍, 培养中华文化
传人 , 使 文 明薪 火 代代 相传 , 发挥 继 续教 育 和社 会教育 的功 能 , 是 国 家 图书 馆 神 圣 而重 要 的使
1 . 1 讲 座 及 其 作 用解 读
讲 座是一 种 教 育 和教 学 的形 式 , 是 由教 师 或 主讲 人 利用 报 告 会 、 广播 、 电视 或 刊 物 连 载 的方 式 , 向 学 生 讲 授 与 学 科 有 关 的 科 学 趣 闻 或新 的发 展 , 以扩 大 他 们 知 识 的 一 种 教 学 活 动形 式 , 是 或 向学 员 传 授某 方 面 的知识 、 技 巧, 或 改 善某 种 能 力 、 心 态 的一 种 公 开 半 公 开 的学 习 形 式 。讲 座 的 内 容 属 于 一 种 信 息 资 源 。从 社 会 全 民 教 育 和 终 身 教 育 的 角 度 而 言, 讲 座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公 共 教 育 资 源 。通 过 讲 座 的形 式 , 可 以促 进 社 会 的 繁 荣 和 进 步 , 减 少 公 众 的 愚 昧 和无 知 , 打 破 优 质 教 育 资 源 的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开放教育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开放教育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开放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已经逐渐演变成数字化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开放教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开放教育进行探讨。

一、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是指将图书馆馆藏的数字资源以开放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开放获取的数字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图书、期刊文章、学术论文等。

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免费获取:开放获取的数字资源是免费提供给用户的,用户无需付费即可浏览和下载所需的资源。

2. 全文可读:开放获取的数字资源通常是全文可读的,用户可以直接获取到完整的文档内容,而不仅仅是摘要或目录。

3. 多样性与丰富性: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所需的资源。

4. 跨地域与跨时间性: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资源。

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给用户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版权保护、信息质量和内容可信度等方面的挑战。

图书馆作为信息中介者,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开放获取的资源符合版权要求并提供高质量和可信度的信息。

二、数字资源的开放教育数字资源的开放教育是指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为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

数字资源的开放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支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数字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教学文献等相关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和下载数字资源来进行学习和论文写作。

2. 学习资源:数字资源的开放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获取到大量的电子书籍、期刊文章等学术资源,为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3. 跨学科合作:数字资源的开放教育推动了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共享数字资源来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科的融合与创新。

专题4-1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检索-开放获取Y

专题4-1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检索-开放获取Y

1.2 Socolar 检索方法
3.进入系统,选择高级检索方式,执行 第1式进行检索,过程如下:
1.2 Socolar 检索方法
发电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3.进入系统,选择高级检索方式,执行 部分的经济评价 第2式进行检索,过程如下:
1.2 Socolar 检索方法
单击Full Text查看全文:
1.开放获取期刊
(Open Access Journals)
简介:收录的期刊资源主要源于DOAJ、 Socolar、cnpLINKer、Open Science Directory等网络免费开放 获取的科技期刊,涵盖范围涉及农业、 林业、工业、商业、医学等17个领域。
1.1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NSTL)
特点:①数字化
②网络存档
③免费,几乎没有授权的限制 ④使用者以免费方式存取信息。
网络免费学术资源?
类型:
开放获取学术文献 专利 标准 科技报告 统计数据 学术资源搜索门户网站 专业学术论坛
开放获取学术文献
概念:开放获取学术文献(Open Access Literature)是众多开放资源 中很重要的一类,是指文献在可以在 因特网上免费地获取用户只需在存取 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并注明引用信息, 是一种崭新的学术文献出版和学术交 流方式。
1.3 DOAJ
简介:学科范围涵盖农业与食品科学、 生物与生命科学、商业与经济学、化 学、健康科学、语言与文学、数学与 统计学、物理与天文学、技术与工程 学、一般工程、艺术与建筑学、地球 与环境科学、历史与考古学、法律与 政治学、综合类目、哲学与宗教学、 社会科学等17个主题。
1.3 DOAJ
简介:可以通过检索期刊名(Find
网络免费学术信息资源 检索与利用— 开放获取学术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迫于师生压力,一段时间后,多数图书馆还是接受了Elsevier的订购方案。
• 事情还没有完,2012年底, Elsevier提出2013-2016年的征订方案,涨幅更是 高的让人难以接受。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经过近一年的 谈判,2013年底才达成协议。最终,虽然Elsevier有些让步,但结果还是不能 令人满意。我馆三年涨幅达到38%、25%、23%。
• 专家呼吁:“开放获取”
3
4
5
一、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概述
• Open Access(简称OA)通常被译作开放获取、
开放存取、开放共享、开放访问、开放阅览
等等,中文译名的分歧在于对Access的汉译。
• OA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科技界、学 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
2、作者自建文档向外界免费开放。 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电子全文形式存放在一个中心服务器或
WEB网页上供同行免费利用的一种方式。 开放获取的实现通道主要包括:开放获取期刊、开放仓储(机构知
识库、学科知识库)、电子预印本。 9
2.1 开放获取期刊(OA Journals)
是一种论文经过同行评审的、网络化的免费期刊,旨在使所有用户 都可以通过因特网无限制地访问期刊论文全文。
12
学科知识库:是以学科为主线,对某机构拥有的某个学科领域的各种 类型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描述、组织、索引,实现这些对象的长 期保存和广泛传播,以实现对这些对象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目的的知 识库。 如:我校图书馆依托我校特色学科自建的《土木工程专业信息网》。 机构知识库:是一个由机构建立的,以本机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创 建的各种数字化对象(数据、论文、报告、软件、多媒体等资源)为 内容,通过对这些对象的收集、整理、加工,建成知识资源数据库, 实现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达到资源共享和利用的目的。 如:厦门大学将其教学科研人员取得的具有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期 刊论文、会议论文、科研报告等学术成果,以及参与学术活动产生的 重要演示文稿等,建成了《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共利用程度,保障科
学信息的长期保存。
6
1.1 开放获取(OA)的定义:
根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 “开放获取”是在基于订阅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种选择。通过数 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 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议过的期刊文章、参考文献、 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
• 最终谈判破裂,许多高校终止签署新的协议。
• 南开大学:Elsevier SD停用,激起师生怨愤,“强烈要求校长们重视这件事, 我们这些搞研究的宁可学校伙食涨价或其他什么的受委屈,也不愿意没有资 料来源啊。”“如果不能查文献了,科研真的是搞不下去啊。”
• 一位长江学者对记者说,再好的“海归”,离开最新的文献“半年之内武功 全废”,理工科尤其如此。
编辑评审、出版及资源维护的费用不是由用户,而是由作者本人或 主办者承担,论文版权由作者保留 。
采用OA出版模式的期刊,一部分是新创办的电子期刊,也有一部 分是由传统期刊转变而来。分完全OA期刊、部分OA期刊和延时OA 期刊。
10
•开放获取的 开放获取期刊 包括开放获取的
期刊中包含开 放获取内容
开放获取期刊
首先,开放获取是基于互联网的学术传播机制。互联网是开放获取赖 以生存的媒介形态,其发展导致了学术传播成本的下降,进而为学术信 息的开放获取提供了可能。
其次,开放获取是免费提供全文的信息服务方式。在开放获取模式下, 科研人员不需要付费(包括个人订阅或者团体订阅)就能访问学术信息 的全文。
再次,开放获取充分尊重作者的权益,并不违背知识产权的精神。它 不要求作者放弃对作品的全部权利,作者可以基于不同法律文本和授权 协议对作品版权进行取舍。
2.2 开放仓储(Open Repositories and Archives)
研究机构或作者本人将已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存储在学科知 识库、机构知识库或个人网站上供免费获取。
a、对于有版权、出版社允许进行自存储的作品,作者可放到开放 获取仓储中。如论文、专著等。
b、对于没有版权的作品,作者可直接放到开放获取仓储中,例如 讲义、PPT等。
开放获取资源
• 1999年荷兰Elsevier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向大陆用户提供SD学术期刊服务。
• 由于其提供的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从2000年起,SD已经成为 中国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不可离手的信息资源和研究工具。”由此,爱思唯 尔每年均不同程度(6.5%左右)的提高价格。
• 2007年底,爱思唯尔提出2008-2010年征订方案,该3年在华年均提价15%(实 际16.7%),是当时4次调价中最高的一次。
唯一的限制:要求保证作者拥有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同时在使 用作者作品时注意相应的引用信息。
这是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方法,作者提交作品不期望得到直接 的金钱回报,而是提供这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利用。
7
1.2 开放获取的特点
开放获取是不同于传统学术传播的一种全新机制,其核心特征是在尊 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为用户免费提供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 的全文服务。
• 为了争取合理价格,国内图书馆均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
的名义出面议价。谈判异常艰难,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CALIS表示“对目
前的订购方案不推荐,不认可,不签字”。图书馆界呼吁“全国图书馆联合起
来”,抵制Elsevier 。
2
• 然而,这些抗议,也仅仅是抗议而已。 Elsevier拒绝让步,理由:我们在定 价里已经考虑了大陆人均生产总值的差别,在华定价不到全球均价的2成。
8
二、开放获取的通道
开放获取有两种具体形式: 1、依托互联网,采用发表付费,阅读免费的形式。
发表付费:对于作者,文章以开放获取的形式发表,能显著提高被 阅读和引用的几率。这种优势近年来深受学者们青睐,普遍接受了这 种通过付出一定开放获取费用(与出版商谈判),来获得更多阅读和 引用的模式。
阅读免费: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取开放出版的文献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