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及技术解析

合集下载

虚拟现实的技术原理解析

虚拟现实的技术原理解析

虚拟现实的技术原理解析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它通过模拟真实世界或创造出虚构的环境,使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并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那么,虚拟现实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呢?一、感知技术虚拟现实的技术原理首先涉及到感知技术。

感知技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构建了虚拟现实的沉浸感。

在视觉方面,虚拟现实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将画面直接投射到用户的眼睛上,使用户可以看到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

而听觉方面,通过耳机或扬声器提供立体声音效,使用户能够听到来自虚拟环境的声音。

此外,触觉技术也是虚拟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柄、手套等设备,用户可以感受到虚拟环境中的物体、力度等。

二、交互技术虚拟现实的技术原理还涉及到交互技术。

交互技术是指用户与虚拟环境进行实时互动的能力。

虚拟现实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之间的交互。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柄、手套等设备进行手部动作的捕捉和反馈,从而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手部操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头部追踪设备实现用户头部的旋转和倾斜,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改变视角。

三、计算技术虚拟现实的技术原理还依赖于强大的计算技术。

虚拟现实需要实时渲染大量的图形和影像,以确保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流畅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点,虚拟现实使用了高性能的计算机和图形处理器(GPU),以及复杂的算法和渲染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将虚拟环境中的物体、光照、阴影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从而增强用户的沉浸感。

四、传输技术虚拟现实的技术原理还涉及到传输技术。

由于虚拟现实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传输技术的稳定性和速度对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目前,虚拟现实的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于有线和无线网络。

有线网络通过高速的数据线将图像、声音等信息传输到虚拟现实设备,无线网络则通过Wi-Fi或蓝牙等技术实现数据传输。

传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将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什么是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解析虚拟现实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什么是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解析虚拟现实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什么是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解析虚拟现实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现实环境并产生虚拟感的技术。

它为用户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他们从现实世界带入一个全新的、虚拟的环境中。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感官,使用户感觉自己正身临其境,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

一、虚拟现实的基本原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多个学科领域。

首先,计算机图形学负责生成虚拟世界的图像和动画,将用户带入虚拟环境;其次,计算机视觉则允许用户通过感应设备(例如头戴式显示器)获得虚拟环境的视觉信息;最后,人机交互技术则负责让用户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1.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基础。

它负责生成虚拟环境中的三维图像和动画,包括场景的建模、纹理的添加、光照效果的计算等。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的算法,用户可以感受到逼真的虚拟场景,从而增强了虚拟现实的真实感。

2. 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它利用摄像头等感应设备来获取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位置和姿态等信息,从而实现对用户的跟踪和定位。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行走和转动,增强了虚拟现实的交互性和沉浸感。

3.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技术是用户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输入设备(如手柄、手套、触摸屏等)和输出设备(如声音、触觉等)两个方面。

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用户可以用手势、声音、触觉等方式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增加了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二、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教育、娱乐、医疗、建筑、军事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虚拟现实应用案例:1. 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遗迹、探索宇宙、进行科学实验等,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同时,虚拟现实还可以为远程教育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其中。

虚拟现实(VR)技术解析电脑如何带你进入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VR)技术解析电脑如何带你进入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VR)技术解析电脑如何带你进入虚拟世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世界。

通过电脑等设备,我们可以沉浸在虚拟世界的体验中,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文将对VR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解析。

一、VR技术的基本原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三维环境和交互式体验,使用户感觉自己置身于虚拟世界中。

其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1. 感知系统:VR设备通常包括显示器、音频设备以及传感器等。

其中,显示器负责展示虚拟环境,音频设备提供环境声音的模拟,传感器通过追踪用户的头部和身体运动来实现沉浸式体验。

2. 跟踪系统:VR设备中的跟踪系统负责追踪用户的头部和手部动作。

通过内置的传感器,设备能够精确地感知用户的运动,并实时将其同步到虚拟环境中,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 计算系统:虚拟现实系统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实时渲染并更新虚拟环境。

计算系统通过高性能的处理器、显卡等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算法,为用户提供流畅的虚拟体验。

二、VR技术的实现方式1. 头戴式显示设备:头戴式显示设备是最常见的VR体验设备之一。

它将一个高分辨率的显示器置于用户眼前,通过追踪用户头部运动来改变显示内容,从而创建出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

2. 手柄/控制器:为了增加交互性,VR系统通常配备手柄或者控制器。

用户可以通过手柄来控制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进行各种操作,进一步提升沉浸感。

3. 体感设备:除了视觉和听觉,VR技术还可以通过体感设备增强用户体验。

例如,体感设备可追踪用户的身体运动,如步行、跑步等,使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更真实的活动。

三、VR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 游戏行业: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行业的应用最为广泛。

通过VR设备,玩家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感受游戏中的惊险刺激。

2. 教育培训:VR技术为教育培训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通过虚拟现实环境,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实验、虚拟考察等,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虚拟现实设备

虚拟现实设备

虚拟现实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合成感知设备来模拟现实环境的技术。

在虚拟现实中,用户可以沉浸于一个虚拟世界中,与其中的物体进行交互。

虚拟现实设备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工具,它们包括头戴式显示器、手柄、定位系统等多种设备。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虚拟现实设备及其应用。

一、头戴式显示器头戴式显示器是虚拟现实设备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通常由一个佩戴在头部的显示器和一对耳机组成,可以将用户完全包围在虚拟世界中。

头戴式显示器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视觉效果,让用户体验到逼真的虚拟环境。

同时,一些头戴式显示器还配备了传感器,可以实时追踪用户的头部运动,使用户能够自由地观察周围环境。

二、手柄手柄是虚拟现实设备中重要的交互工具。

用户可以通过手柄来进行虚拟物体的抓取、移动和操作。

手柄通常具有触觉反馈功能,使用户能够感受到虚拟环境中物体的重量、形状等属性。

同时,一些手柄还配备了触觉传感器,可以捕捉用户手部的实时动作,并将其反馈到虚拟环境中,增强用户的沉浸感。

三、定位系统定位系统是虚拟现实设备中用于追踪用户位置和姿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定位系统,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移动,并实时获得其在虚拟环境中的位置和方向信息。

定位系统通常采用激光或红外线等技术,通过发送和接收信号来计算用户的位置。

定位系统的高精度和低延迟性能,使得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能够进行真实感十足的交互体验。

四、虚拟现实设备的应用虚拟现实设备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游戏和娱乐:虚拟现实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使得游戏变得更加真实和有趣。

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与虚拟环境中的角色进行互动。

2. 教育与培训:虚拟现实设备可以提供真实的场景和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学习。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各种情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医疗保健:虚拟现实设备可以用于模拟手术、康复训练等医疗应用。

医生或患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实时交互,提高治疗效果。

五种常见的虚拟现实技术设备及其功能介绍

五种常见的虚拟现实技术设备及其功能介绍

五种常见的虚拟现实技术设备及其功能介绍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并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娱乐方式。

在虚拟现实领域中,有许多常见的设备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虚拟现实技术设备及其功能。

1. VR头盔VR头盔是最常见的虚拟现实设备之一,它通过佩戴在头部上,将用户完全覆盖在虚拟现实的世界中。

头盔内部配备了高清显示屏和传感器,能够实时跟踪用户的头部运动,并将相应的图像和信息传输到眼睛。

用户可以通过头盔获得逼真的虚拟视觉体验,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当中。

2. 手柄控制器手柄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交互设备,它可以感知用户的手指和手部运动,并将这些动作转化为虚拟世界中的操作。

手柄控制器通常由按钮、摇杆、触摸板等组件组成,用户可以通过手柄进行游戏控制、物体操作等。

它不仅增加了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同时也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互动方式。

3. 模拟行走平台模拟行走平台是一种模拟现实环境行走体验的设备,通过特殊的机械结构和运动平台,使用户能够感受到虚拟现实环境中的行走和移动。

在模拟行走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步行、跑动等真实的动作来控制虚拟世界中的移动,增强了虚拟现实的身临其境感,同时也提供了更真实的交互体验。

4. 身体追踪器身体追踪器是一种用于捕捉和追踪用户身体动作的设备,它能够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技术,实时监测用户的身体姿态和动作,并将其转化为虚拟世界中的相应操作。

身体追踪器可以用于运动、舞蹈、体验虚拟运动等领域,让用户能够更自由地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移动和互动。

5. 3D触觉反馈装置3D触觉反馈装置是一种能够模拟触觉体验的设备,通过使用特殊的传感器和振动装置,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感受到触觉反馈,例如触碰、抓取和触摸等。

这种设备可以增强虚拟现实的真实感,使用户更加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

总的来说,以上所介绍的五种虚拟现实技术设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常见VR虚拟现实硬件设备,3篇

常见VR虚拟现实硬件设备,3篇

常见VR虚拟现实硬件设备,3篇(范例推荐)常见的VR虚拟现实硬件设备11.激光定位技术基本原理就是在空间内安装数个可发射激光的装置,对空间发射横竖两个方向扫射的激光,被定位的物体上放置了多个激光感应接收器,通过计算两束光线到达定位物体的角度差,从而得到物体的三维坐标,物体在移动时三维坐标也会跟着变化,便得到了动作信息,完成动作的捕捉。

代表:HTC Vive - Lighthouse定位技术HTC Vive的Lighthouse定位技术就是靠激光和光敏传感器来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通过在空间对角线上安装两个高大概2米的“灯塔”,灯塔每秒能发出6次激光束,内有两个扫描模块,分别在水*和垂直方向轮流对空间发射激光扫描定位空间。

HTC Vive的头显和两个手柄上安装有多达70个的光敏传感器,其通过计算接收激光的时间来得到传感器位置相对于激光*的准确位置,利用头显和手柄上不同位置的多个光敏传感器从而得出头显/手柄的位置及方向。

激光定位技术的优势在于相对其他定位技术来说成本较低,定位精度高,不会因为遮挡而无法定位,宽容度高,也避免了复杂的程序运算,所以反应速度极快,几乎无延迟,同时可支持多个目标定位,可移动范围广。

不足的是,其利用机械方式来控制激光扫描,稳定性和耐用性较差,比如在使用HTC Vive时,如果灯塔抖动严重,可能会导致无法定位,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机械结构磨损,也会导致定位失灵等故障。

2.红外光学定位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空间内安装多个红外发射摄像头,从而对整个空间进行覆盖拍摄,被定位的物体表面则安装了红外反光点,摄像头发出的红外光再经反光点反射,随后捕捉到这些经反射的红外光,配合多个摄像头工作再通过后续程序计算后便能得到被定位物体的空间坐标。

代表:Oculus Rift 主动式红外光学定位技术+九轴定位系统与上述描述的红外光学定位技术不同的是,Oculus Rift采用的是主动式红外光学定位技术,其头显和手柄上放置的并非红外反光点,而是可以发出红外光的“红外灯”。

计算机科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科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科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科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出来的虚拟
环境,它可以使用户进入到虚拟环境中,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式观看、探索和操作虚拟环境中的内容。

传统上,虚拟现实系统主要分为三个
部分:虚拟环境,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虚拟环境是由虚拟世界的场景、物体、动画、声音、图像、反馈等组
成的一个全面的虚拟系统,它使用户能够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实现
相互作用。

输入设备是指把用户的活动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可以使用鼠标、
键盘、触摸屏等设备,将用户的指令输入到计算机中。

输出设备则是指将虚拟现实系统的内容传递给用户,让用户感受虚拟
现实的效果。

输出设备可以是显示器、音响、投影机、物理模型或者摄像
机等,它们通过不同方式把虚拟现实的内容传达给用户,使用户感受到虚
拟现实中的内容。

虚拟现实技术目前也有一些佩戴式设备,如头盔、眼镜、护照等。


们可以使用户通过眼前的显示器进行全息投影来感受到虚拟现实中的世界,因此它们也被称为虚拟现实硬件。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仿真、模拟和混合现
实等活动。

虚拟现实技术解析与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解析与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解析与应用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在科技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环境和感官刺激,使用户能够沉浸在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

本文将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解析。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再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手柄等设备,将用户完全沉浸在这个虚拟环境中。

首先,计算机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和场景,生成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

然后,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将虚拟环境的画面投射到用户眼前,使用户感觉自己置身于其中。

同时,手柄等设备能够追踪用户的动作,使用户能够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游戏行业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玩家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游戏世界,增强游戏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见。

在医疗行业,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手术模拟、康复训练等方面,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建筑设计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呈现设计方案,提前感受建筑空间,减少错误和改动。

在旅游业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游客在不出门的情况下,体验到不同地方的风景和文化。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未来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虚拟现实设备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大众的普及。

其次,虚拟现实设备的体积较大,不太方便携带。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引起用户的眩晕和眼睛疲劳等问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虚拟现实设备将变得更加轻便、便携,价格也会逐渐降低。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将与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总之,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它在游戏、教育、医疗、建筑设计、旅游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感知的几个基本概念
视域:一个物体能否被观察者看到,取决于该物体的图象是否落在观 察者的视网膜上和落在视网膜上的什么位置。能够被眼睛看到的区域 称为视域。 在实际中,全景显示产生水平±100°,垂直±30°的视域即可有很 强的沉浸感。
视角:视觉感知中关于可视目标大小的测量,可视目标在 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能够决定视觉感知的质量。一般认为 理想的目标提示大小为: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视角不应该小 于15°,在较低光照条件下视角不应该小于21°。这是视 景生成和头盔显示过程中的重要参考系数。
LOGO
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及技术
主 讲 人:
时间:2013.4.24
视觉显示设备与技术
— 视觉感知的几个基本概念 — 立体视觉
内容
— 视觉显示设备
触觉与力觉显示设备
— 常见的力/触觉显示设备
视觉显示设备与技术
“沉浸感”是虚拟现实系统最重要的基木特征。当用 户与虚拟环境交互作用时,可以获得与真实世界相同或相 似的感知,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虚拟现实系 统对人的感知系统的作用,直接影响系统的真实感。 为了实现虚拟显示的沉浸特性,必须具备人体的感官 特性,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常有的显 示设备包括:视觉显示设备、听觉显示设备、力觉和触觉 显示设备等。 据统计,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信息75%-80%来至 视觉,所以视觉通道是VR系统中最重要的感知接口。所 以,视觉显示是本次讲解的主要内容。
立体视觉
视觉生成 外界景物发射或反射光线刺激视网膜感光细胞令视觉 神经产生知觉
立体视觉生成原理 两眼空间位置的不同,是产生立体视觉的主要原因。空间 某个物体在两眼的视图中位置不同就产生了立体视差。人眼 利用这种视差,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深度感,形成立体视觉, 由此获得环境的三维信息。
人的视觉系统可以通过四种线索得到深度知觉:
双目重 叠视域
单目 视域
视觉显示设备
头盔显示器(HMD): 头盔显示器是3DVR图形显示与观察设备,可单独与主机 相连以接受来自主机的3DVR图形图像信号,借助空间跟 踪定位器可进行虚拟现实输出效果观察,同时观察者可做 空间上的自由移动,如;自由行走、旋转等,沉浸感极强 ,优于显示器的虚拟现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察效果,逊于虚拟三维投影显 示,在投影式虚拟现实系统中,头盔显示器作为系统功能 和设备的一种补充和辅助。
超声波立体眼镜显示系统
洞穴式立体显示系统(CAVE系统) 使用投影系统,投射多个投影面,形成房间式的空间 结构,使得围绕观察者具有多个图像画面显示的虚拟现实 系统,增强了沉浸感。
CAVE空间结构示意图
CAVE系统是一种基于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和立体显示技术的房间式 投影可视协同环境,该系统可提供一个房间大小的4面、5面或者6面 的立方体投影显示空间,供多人参与:所有参与者均完全沉浸在一个被 立体投影画面包围的高级虚拟仿真环境中,借助音响技术和相应虚拟 现实交互设备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约高分辨率三维立体视听影像和6自 由度交互感受。由于投影面几乎能够覆盖用户的所有视野,因此 CAVE系统能提供给使用者一种前所未有的带有震撼性的身临其境的 沉浸感受。
• 虚拟现实视觉的立体显示,仅仅实现双目视差。虚拟现实 视觉的立体显示,还没有实现人类其他的深度感。为了实 现立体显示,应该为双目提供不同的图像,有双目视差的 图像。为此,对同一虚拟环境,由两个虚拟观察点分别透 视投影,得到有双目视差的两个图像。立体显示就是给双 目提供有双目视差的两个图像.
单目 视域
世界杯3D观看
红外立体眼镜显示
利用红外信号传送同步信号,用于控制液晶眼镜的 开关。眼镜上 备有轻便的锂电池,眼镜在无线状态下工作 :
红外立体眼镜显示系统
超声波立体眼镜显示
除了红外立体眼镜显示中的设备外,眼镜上还有头部跟踪的超声 接受器。超声接受信号要经过导线传给头部跟踪系统,眼镜在有线状 态下工作:
佳能公司最新混合虚拟现实系统通过一个头戴式眼镜带给人虚拟场景 和实景混合的体验,并开发出一种专用的头戴式显示器和专用的位置 校准软件,软件通过高精度和高速图像处理来获得合成图像,合成的 图像大小与现实中的大小无异。而头戴式显示器则采用一种被称为自 由曲线棱镜的镜片,确保使用者能够获得宽广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
BOOM全方位显示器
3D眼镜显示系统
该系统设备包括:立体图像显示器和3D眼镜。立体图像显示器以 两倍于正常扫描的速度刷新屏幕,计算机给显示器交替发送两幅有轻 微偏差的图像。位于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顶部的红外发射器与 信号同步,以无线方式控制活动眼镜。红外控制器指导立体眼镜的液 晶光栅交替地遮挡眼睛视野。大脑记录快速交替的左右眼图像序列, 并通过立体视觉将其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深度感。
1. 侧视网膜图象差:也称双目视差,在双目光轴平行时,由于几何位 置的差别,两目看同一环境,却得到不同的图像,形成主要的深度 感。 2. 运动视差:当观察者相对环境运动时,产生的深度感。如果头部运 动,就可能发现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运动视差是深度感知中的最 有力的线索。事实上,许多动物和昆虫主要是靠运动视差识别目标 ,例如:兔子和蜜蜂. 3. 图象大小差异:对己知物体,图像尺寸的变化是透视深度感。人的直 觉是,物体越远,看起来越小。如果物体A与B同样大,但A的图象 比B的小.同样可认为A比B离观察者更远。 4. 纹理梯度:指视野中的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发生有层 次的变化。例如,当你看沙滩上的石头。根据视网膜上纹理梯度的 变化,把小而密的事物看成是比较远的,大而疏的物体看成是比较 近的
佳能新式头盔显示器
双目全方位显示器(BOOM)
是一种偶联头部的立体显示设备,类似使用望远镜,它把两个独立的 显示器捆绑在一起,由两个相互垂直的机械臂支撑,这不仅让用户可 以在半径2m的球面空间内用手自由操纵显示器的位置,还能降低显 示器的重量加以巧妙的平衡而是指始终保持水平,不受平台运动的影 响。在支撑臂上的每个节点处都有位置跟踪器,因此BOOM和HMD 一样有实时的观测和交互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