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危机
北大附中中国近代史教案--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思考导学】1.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的原因有哪些?有何表现?答案:原因:①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以及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②地域辽阔的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随之出现了严重危机。
表现:①西北边疆:1865年,阿古柏侵略新疆,占领天山南北;英俄勾结支持阿古柏。
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②西南边疆:1888年,英国进攻西藏,清政府求和,英国强迫开放西藏的亚东为商埠。
③东南边疆:1874年,日本军队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遭到台湾人民的顽强阻击。
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日本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从台湾撤军。
2.如何评价左宗棠?答案:(1)他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他创办楚军,协助清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2)他是洋务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在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了福州船政局,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起了积极的作用。
(3)他是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
1875年,他奉命收复新疆。
1878年初,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他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
3.法国挑起中法战争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答案:法国挑起中法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扩大在华的侵略势力。
在战争中,中国虽在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却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使法国侵略者在谈判桌上达到了在战场没有达到的目的,出现了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
【自学导引】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们加紧了侵略扩张,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对象。
边疆危机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 何时?
对中国有何影响?
讨论:
(1)为什么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 边疆又出现危机? (2)19世纪70年代的边疆危机主要表 现是?
一、边疆危机
1.背景: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
帝国主义过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争夺殖民 地的狂潮 。
2.表现:
俄、英
美、日
英、法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危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俄
阿古柏
(1)、1865年,阿古柏侵占新疆。 (2)、1871年,沙俄占领北疆的伊犁。
1、经过: ①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收复了除伊犁 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②中俄《伊犁条约》(1881年 曾纪泽) 2、意义: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读一读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
你怎样评价左宗棠?
评价: ①1875年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粉碎俄英分裂祖国新疆的阴谋,维护了祖国 的统一。 ②作为洋务派地方代表,创办福州船政 局。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
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亲自舆榇出关。
誓死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
第三课 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第三课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科目:初二历史编写人:、时间:班级:姓名:审核人:学习目标:了解阿古柏侵略新疆、沙俄侵占伊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
学习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学习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一、预习案(一)边疆危机1、是中国西部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世纪60-70年代,和都想夺得这块辽阔的土地。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军事头目率兵侵入新疆,占领,攻陷了天山南路大部分地区。
与此同时,惯于趁火打劫的出兵强占伊犁。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他采用“”战术,收复除以外的广大地区。
(三)谈判桌上的斗争(1)清政府为收回伊犁,派为全权大臣赴俄国直接进行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为此清政府改派为钦差大臣,与俄国重新谈判,签订了。
(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二、探究案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边疆危机爆发的背景是什么?2、结合教材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请简述边疆危机的概况。
3、请概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
4、想一想,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是什么?5、辩一辩1875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和塞防的争论。
当时中国西北边塞和东南沿海房屋均告危机。
李鸿章等认为两者难以同时兼顾,主张放弃塞防,集中精力发展海防。
而左宗棠等人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是英、俄渗透。
你认为左、李二人的意见谁对谁错?为什么?三、训练案1、下列材料中,反映左宗棠对新疆地区重要战略位置的认识是()A扶起西边倒却东边B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C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D先北后南,缓进急战2、“只打真贼,不扰平民,不愁乏食。
”左宗棠如此指示部下反映了他()A不了解情况,盲目乐观B能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C出生于西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D对当地的粮食种植分布情况很熟悉3、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A大将军B知府C行省D都护府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清政府为收复伊犁与俄国签订的条约是()A中俄《瑗珲条约》B中俄《伊犁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①沙俄占领伊犁②清军收复新疆(除伊犁地区外)③阿古柏自立伪政权④签订中俄《伊犁条约》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6、19世纪七十年代,支持阿古柏在我国新疆建立非法政权的国家是()①美国②英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A①②B①⑤C③④D②④。
初二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手写笔记

初二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手写笔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运动,它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一大步。
同时,边疆危机也是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初二上册历史第四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的内容。
一、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中国国力衰弱,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
为了改变当前困境,中国需要从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于是洋务运动应运而生。
1. 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发生在晚清时期,正值中国国内外形势严峻。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
同时,反动势力在国内篡权,清政府的统治日益动摇,社会秩序严重动荡。
2. 洋务运动的目标洋务运动的目标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造传统军事、工业和教育体系,提升中国的国力和科技水平,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
3. 洋务运动的成果与影响洋务运动在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
它带来了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铁路、航运、矿业和船舶的建设,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此外,洋务运动也促进了知识分子与西方思想的接触,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边疆危机边疆危机是指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所面临的领土边界问题与外国势力的侵略威胁。
与洋务运动相比,边疆危机给中国带来了更大的威胁和挑战。
1. 边疆危机的原因边疆危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国国力衰弱,无力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
此外,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也导致了边疆地区管理的松懈,使得外国势力得以渗透。
2. 边疆危机的表现边疆危机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和割让,以及对中国国家主权的威胁。
例如,俄国的侵略导致了中国东北辽东半岛的割让;英国的侵略使得中国割让香港等沿海地区。
3. 边疆危机的应对措施为了应对边疆危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明确国家疆界,加强边防建设,提升国防能力,并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国际上的支持和理解。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I)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I)【学习目标】一、识记和理解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俄英在新疆扩张势力,英国势力侵入西藏,日美侵入台湾;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条约》和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黑旗军南下抗法和纸桥大战;中法战争爆发;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其影响;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分析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出现的国际背景和新危机概况的介绍,培养从宏观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和归纳相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等有关史实,比较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在对外政策和态度上的不同点,培养运用比较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中左宗棠的有关活动,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分析中法战争爆发前和战争的第一阶段,清朝军队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和中国最后“不败而败”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回顾法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的史实,认识:中法法国侵略中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其日后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开端。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影响难点: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评价;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线索结构】(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背景(1)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列强加紧掠夺海外市场和殖民地(3)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2、表现(1)西北:俄英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2)西南:英国侵略西藏(3)东南:日美侵略台湾3、评价:(1)中外“和好”局面结束(2)中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二)中法战争1、背景:(1)法军侵越(2)刘永福抗法,纸桥大战2、经过(1)时间:1883年底——1885年(2)战役:马尾海战,镇南关之战,收复谅山,临洮大捷(3)结局:1885年签订《中法新约》3、影响:(1)法国达到侵越目的(2)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3)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学教思路】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背景(1)国际上: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第四章 中国边疆危机

日军攻占陆路椅子山炮台后,第一师团师团长在炮台上观望远处的黄金山炮台 日军攻占陆路椅子山炮台后,
辽东战役
日军占领后的黄金山炮台内部
辽东战役
在旅顺港内被俘的北洋海军“超海” 在旅顺港内被俘的北洋海军“超海”号轮船
辽东战役
落入敌手的旅顺大坞
辽东战役
日军占领下的旅顺口
辽东战役
日本随军记者龟井兹明伯爵用照相机记录下的旅顺大屠杀情景
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
1 平 壤 战 役
在 平 壤 城 下 英 勇 作 战 的 中 国 将 士
. .
四、中日甲午战争
(三)战争经过和清政府的失败原因
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
1 平 壤 战 役
战 斗 结 束 后 的 船 桥 里 地 区
. .
四、中日甲午
战争经过: 战争经过:
(五)台湾人民浴血奋战(台岛擂战鼓) 台湾人民浴血奋战(台岛擂战鼓) 《马关条约》后第三天,台湾同胞愿 “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 台”。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配合驻 军刘永福部,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
四、中日甲午战争
(二)日本挑起侵华战争
东学党起义和日本玩弄阴谋 1.东学党起义和日本玩弄阴谋 东学党起义和日本玩弄阴谋 1894年爆发了东学党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口号是“逐 灭倭夷”与“尽灭权贵”。 2.日本不宣而战挑起战争 日本不宣而战挑起战争 1894年7月25日,中国派兵船从牙山往返旅顺途径半 岛海面时,突然遭到日本舰队的拦截围攻。日本在海上偷袭 的同时,其陆军偷袭驻朝鲜牙山的清军。聂土成率部抵抗, 但主将叶志超逃往平坦,致使牙山失守,史称丰岛海战 。 清政府不得不于8月1日宣战。同时,日本也正式宣战,因 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边疆地区的新危机PPT教学课件

水溶性载体
水不溶性载体
肠溶性载体
PEG类、PVP、 糖类及其与PEG的联合载体
poloxamer 188、尿素
乙基纤维素 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纤维素
脂质类材料
聚丙烯酸树脂类
聚丙烯酸树脂类
水溶性载体
PEG4000和PEG6000 是最常用的水溶 性载体
熔点低(55-60℃)、毒性小。
在胃肠道内易于吸收,不干扰药物的含量 分析,能够显著地增加药物的溶出速率,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的研究进展
最初
增加药物溶解度,提 高溶出度及药物生物 利用度。
目前
使用联合载体 缓释
固体分散体的定义
固体分散体,(亦称固体分散物)是 利用一定方法(如熔融法、溶剂法、溶 剂-熔融法)使药物在载体中(或基质中) 成为高度分散状态的一种固体分散物。
固体提分高药散物体的生的物特利用点度
战争结果:
1、签定《中法新约》 1885年夏 2、台湾设行省 1885 刘铭传
法国不胜而胜, 中国不败而败。
小结
1. 19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帝国主 义
2. 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3. 左宗棠收复新疆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维 护了祖国统一
4. 李鸿章对外妥协政策,使已在战场上取 胜的中法战争成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 不胜而胜。
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 控制药物于小肠释放 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使液体药物固化等。 久贮往往产生老化现象。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
按药剂学释药性能
速释型固体分散按体分散状
缓、控释型固体态分
散体
低共熔
混合物
定位释药型固体分固体溶
第四章 边疆危机和中法中日战争

1.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及其在远东角逐的 国际条件看
从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 渡;到甲午战争之前,已经接近于过渡的最后完成,垄断组织 已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基本取得了统治 地位。为了输出“过剩资本”,它们对殖民地的要求更为迫切。 列强各国(英、俄、法、美、德)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他们 是互相争夺,互相勾结,促进了日本发动对华战争。
(二)新疆问题(西北边疆) 1、阿古柏入侵新疆 2、沙俄侵占伊犁 3、“海防”“塞防”之争 4、左宗棠收复新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 5、伊犁交涉和签约问题
1879年10月《里瓦几亚条约》 1881年2月《中俄改订条约》
6、新疆设省
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军政分离) 1884年新疆设省
(三)“马嘉理事件”和《中英烟台条约》的 签订,英国侵略中国西南边疆 (四)英国和沙俄侵略中国西藏地区 1、英国侵略中国西藏
2、从日本发展的特点看
日本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生产力得到 巨大的发展。但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困难很大。为了克服 困难,增强与西方的竞争能力,日本当局用政权的力量扶植大资本 家集团,发展垄断资本,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到军事工业, 依靠军事力量对外积极推行扩张政策,从而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并制订了以征服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在大陆政 策指导下,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向朝鲜渗透,并加紧准备侵略 中国。1890年,日本发生了经济危机对它发动侵略战争更起到了推 助作用。
1890年《中英藏印条约》 1893年《中英藏印条款》
2、沙俄对西藏的颠覆侵略活动
二、反洋教斗争与外交危机
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 国教会的传教活动,并由此引起清政府与外国 列强之间的外交纠纷。既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 族矛盾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礼俗政教与基督 教文化冲突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美国
A 新疆地区 A 左宗棠 A 左宗棠
B 英国
C 俄国
D日本
2 19世纪,沙俄利用阿古柏事件。占领了: B 伊犁地区 C 西藏地区 D 尼布楚地区 B 李鸿章 B 刘永福 C 曾国藩 C 冯子材 D 林则徐 D 刘铭传 3 19世纪70年代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是:
4 1884年,带领台湾军民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是:
清军收复新疆示意图
中法战争示意图
马尾海战烈士公墓
凭祥金鸡山炮台 (清光绪帝为抵御法国入
镇南关大捷
《中法新约》的签订
第11课 中国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一 中国边疆的危机 1 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2 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3 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二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 中法战争 1 原因: 2 经过:
① 马尾海战 ② 法军进攻台湾 ③ 镇南关大捷
3 结局: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不胜而胜”
选择题:
1 19世纪70年代,勒索中国50万两白银作为撤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