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地区史(三)B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自主学习效果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自主学习效果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自主学习效果评估2024.10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7000年的常州东滩头遗址发掘出陶鼎、石斧、纺轮等各类文物逾2000件。

其中石斧、石锛等多发现于男性墓葬中,纺轮多出自女性墓葬中。

这说明当时A.农耕技术先进B.出现社会分工C.阶级分化明显D.存在小农经济2.陈树镛在《汉官答问》中如此写道:“考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

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低。

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

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

”这一叙述反映了两汉时期A.尚书省制得以确立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开始加强尚书职权D.皇权加强相权削弱3.东晋时期租调制下的户调征收品常为纺织品,到南朝时,南齐推出按比例折纳货币的制度,准许扬州、南徐州将当年户租的2/3纳布,1/3折换为钱。

上述变化A.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说明南方商品经济有所发展C.推动了政府赋税收入的增加D.表明经济重心正在逐渐南移4.宋代学者李觏说:“古者锦文不粥(买卖)于市,不示民以袭也。

今业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绂罗毅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

工女机杼,交臂营作,争为织巧,以渔倍息。

”这反映出宋代A.奢侈品消费的市场化B.纺织品加工的机械化C.城镇化发展的广泛性D.农牧业生产的进步性5.1529 年,明朝嘉靖帝下诏,要求“每州县村落为会,每月朔日,社首社正率一会之人,捧读圣祖《教民榜文》,申致警戒,有抗拒者重则告官,轻则罚米入义仓,以备赈济”。

这反映了明代A.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B.乡村教化具有浓厚国家色彩C.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确立D.百姓生活受到国家严密监控6.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

山西省孝义市2023年期中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山西省孝义市2023年期中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试题(卷)历史题号一二三四书写与卷面总分等级评价1718得分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卷面整洁不扣分。

否则,将酌情扣分,书写与卷面扣分最多不得超1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全国人口只有180万户,照比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的890.7546万户,消失了700多万户,锐减将近80%。

造成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原因是A.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不安B.统治者志大而才疏C.自然灾害引发农民起义D.疾病流行应对不当2.据史书对右图工具的记载:“如纺车,以细珠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结合图文信息,判断此工具的作用是A.利用水力,变革纺织技术B.用于清淤,保证河道畅通C.利用水力,保证农田灌溉D.用于农业,提高耕作效率3.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写道:“……异族人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

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这种现象表明唐朝A.重视发展对外贸易B.海陆交通十分便捷C.加强对边疆的治理D.民族交融蔚然成风4.下面呈现的一组唐代艺术品反映了唐朝A.高超的手工技艺B.开放的社会风气C.繁荣的社会经济D.和谐的民族关系5.下表是根据《中国通史大师课》文字整理的五代十国时期部分开国皇帝的出身介绍,据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开国皇帝出身后梁朱温唐末农民起义首领黄巢的部下,后投降唐朝,晋升节度使吴杨行密唐末淮南节度使吴越钱缪唐末镇海镇东节度使前蜀王建唐末西川节度使南汉刘隐唐末静海、清海节度使楚国马殷唐末武安军节度使北汉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北方政权更迭导致政局动荡不安C.南方战乱较少政局稳定经济发展D.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6.“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君主权力C.增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7.《栾城集》中记载:“澶渊之盟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历史的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的历史知识点边巩固的过程,对学历史知识点一定要有计划并且学会归纳,这样才能进步。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历史的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的历史知识点边巩固的过程,对学历史知识点一定要有计划并且学会归纳,这样才能进步。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们加紧了侵略扩张,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对象。

2.表现(1)西北边疆①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在英、俄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军侵入x疆,占领喀什噶尔,随后占据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②1871年,沙俄派兵侵占伊犁地区,对当地人们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③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进军x疆,并于1878年收复x疆。

④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仍丧失一些领土和主权。

⑤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内地同x疆的联系。

(2)西南边疆①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x藏南部边境。

②清政府任命驻藏帮办大臣向英国求和,规定了x藏地方和哲孟雄之间的边界。

③不久,英国又强迫开放x藏亚东为商埠,其势力侵入x藏。

(3)东南边疆①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台湾人民顽强抵抗。

②在美英等国的调停下,日本从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从台湾撤军。

二、中法战争(1883~1885年)1.背景(1)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外侵略,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

(2)法国侵略越南①19世纪70年代,法国侵略军进犯越南北部,攻占河内等地。

②刘永福率黑旗军南下抗法,1883年,在纸桥大战中,斩杀法军统率李威利。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四节 教案三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一课时 第二章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四节 教案三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一课时 第二章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四节教案三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第一课时第二章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概况;左宗棠收复新新疆;《伊梨条约》和新疆行省的设立;黑旗军纸桥大战;中法战争的爆发;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影响;台湾行省的设立。

二、思想认识: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尖锐,中国及周边邻国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正义斗争。

2、中法战争是中国边疆地区危机的继续和发展,是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的战争。

由于清政府采取妥协退让方针,以胜求和,中国西南门户被进一步打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能力培养:1、讲述中国连续地区的新危机,培养学生联系国际背景观察中国近代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特点,并概括出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概况。

2、通过对比左宗棠和李鸿章在对外态度上的不同,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清政府在军事上处于被动的原因及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其评价;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

教学用具:教材提供的图、表、史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为适应对外商品输出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了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

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邻国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目标,造成了对华侵略的新态势。

[学习新课]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西北边疆——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1)俄英侵略新疆提问:60年代割占我国领土的情况?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威胁到新疆的安全。

中国历史第三册——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中国历史第三册——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19世纪中后期我国出现边疆危机的原因,表现(美日侵略台湾;俄英入侵新疆和英军进犯西藏);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是由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而加紧侵略我国边疆及邻近国家而造成的。

在边疆危机中,我国军民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一再妥协、退让,甚至在战场上取胜的情况下,仍与侵略者签订卖国条约,因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

三、培养学生能力:1.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情况简表》培养学生列表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评价左宗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授课提纲一、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1.美日对台湾的侵略2.俄英入侵新疆3.英军进犯西藏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三、中法战争1.战争爆发的原因--法对越南和我西南边疆的侵略2.战争爆发(1883年12月)①马尾海战(1884年8月)②镇南关大捷(1885年3月、冯子材)3.战争的结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中法战争。

教学难点: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设备书中插图;自制幻灯片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自制幻灯片②1840~1864年列强侵略中国情况简表:自制幻灯片③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危机图示:(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在讲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首诗(出示幻灯片①并朗读),这是一首赞颂清代一位西行将军的诗,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在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时涌现出来的一位民族英雄左宗棠!那么,19世纪中后期为什么会出现边疆危机?危机的表现是什么?后果如何?左宗棠为什么西征?他的英雄业绩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的一课。

高一历史上册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 旧人教版

高一历史上册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 旧人教版

第四节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学习目标导引目标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是什么?——请把握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原因。

目标二:为什么法国要发动侵华战争呢?其战况如何?——请把握中法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

目标三:《中法新约》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是哪一条?——请把握《中法新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材内容详解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背景(1)国际: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地域辽阔的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随之出现了严重危机。

(2)国内:清政府腐败无能和软弱可欺,助长了列强的侵略气焰。

2.概况(1)西北边疆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不久占据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俄英对其予以支持。

1871年,俄借口"安定边境秩序",派兵侵占伊犁地区,实行殖民统治。

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进军新疆,1878年初,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

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交涉归还伊犁问题。

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内地同新疆的联系。

(2)西南边疆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西藏南部边境。

藏族军民坚决抵抗,但由于英国武力威胁,清政府令驻藏帮办大臣求和,规定了西藏地方和哲孟雄之间的边界,后又开亚东为商埠。

从此,英国势力侵入西藏。

(3)东南边疆1874年,美国支持下的日本军队在琅挢登陆,遭阻击。

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日本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后撤军。

同步典型例题讲解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

请回答1~2题。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最初表现是( )A.总理衙门的建立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C.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 D.《中法新约》的签订2.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台湾危机的加深,淮军将领刘铭传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掳为根据。

第三课 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第三课  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

第三课边疆危机与收复新疆科目:初二历史编写人:、时间:班级:姓名:审核人:学习目标:了解阿古柏侵略新疆、沙俄侵占伊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

学习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学习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一、预习案(一)边疆危机1、是中国西部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世纪60-70年代,和都想夺得这块辽阔的土地。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军事头目率兵侵入新疆,占领,攻陷了天山南路大部分地区。

与此同时,惯于趁火打劫的出兵强占伊犁。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他采用“”战术,收复除以外的广大地区。

(三)谈判桌上的斗争(1)清政府为收回伊犁,派为全权大臣赴俄国直接进行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为此清政府改派为钦差大臣,与俄国重新谈判,签订了。

(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二、探究案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边疆危机爆发的背景是什么?2、结合教材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请简述边疆危机的概况。

3、请概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

4、想一想,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是什么?5、辩一辩1875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和塞防的争论。

当时中国西北边塞和东南沿海房屋均告危机。

李鸿章等认为两者难以同时兼顾,主张放弃塞防,集中精力发展海防。

而左宗棠等人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是英、俄渗透。

你认为左、李二人的意见谁对谁错?为什么?三、训练案1、下列材料中,反映左宗棠对新疆地区重要战略位置的认识是()A扶起西边倒却东边B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C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D先北后南,缓进急战2、“只打真贼,不扰平民,不愁乏食。

”左宗棠如此指示部下反映了他()A不了解情况,盲目乐观B能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C出生于西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D对当地的粮食种植分布情况很熟悉3、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A大将军B知府C行省D都护府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清政府为收复伊犁与俄国签订的条约是()A中俄《瑗珲条约》B中俄《伊犁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①沙俄占领伊犁②清军收复新疆(除伊犁地区外)③阿古柏自立伪政权④签订中俄《伊犁条约》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6、19世纪七十年代,支持阿古柏在我国新疆建立非法政权的国家是()①美国②英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A①②B①⑤C③④D②④。

易错点06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6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6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时间汉宣帝在位时(公元前60年)概况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意义(1)管辖新疆: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推动西域发展:加速了西域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3)对东西方交流: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保障了往来商旅的安全,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2、唐政府: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3、元政府(1)东南边疆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西北边疆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3)西南边疆地区: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并在西藏当地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使西藏地区在元朝时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4、清政府:a、清朝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清朝经营台湾(1)清朝在稳定对内地的统治后,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统一进程,于1683年打败郑氏子孙,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b.清朝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册封达赖顺治帝时期,五世达赖被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后来清朝还重修布达拉宫。

自此,达赖由中央政府册封形成定制册封班禅康熙帝时期,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自此,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形成定制,监督西藏地规定驻藏大驻藏大臣掌管,金奔巴瓶c.清朝西北边疆的巩固【素养提升】1.历代中央政府与新疆的关系2.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的关系3.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01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1.历史遗迹是古人历史活动最有力的证据。

经过三年的发掘与研究,通过对出土文物尤其是云纹瓦当的分析,考古学家确定昌吉石台县石城子古城遗址为东汉时期,基本可认定为东汉时期戊已校尉耿恭所驻守的“疏勒城”遗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