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教学设计【《中国龙》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湘美版秋)

《中国龙》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中国龙》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10课。
本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中国龙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中国龙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表现中国龙。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示范作品、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中国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学习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展示中国龙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讲解技巧,指导学生练习。
4. 学生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独立创作一幅中国龙的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龙的文化价值。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内容:- 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中国龙的文化内涵-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学生创作要求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中国龙的作品,要求形象生动,色彩丰富。
2. 用手工制作方法制作一个中国龙,要求创意独特,制作精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展示作品、示范讲解、学生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培养了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点,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共五篇]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6aff1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9.png)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共五篇]第一篇:《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1、《中国龙》是一节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
2、这节课是用一些综合材料绘画或完成一件舞龙道具,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后面安排了《吉祥图案》,让学生再次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所以本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体验;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创造。
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
通过观察感受龙奇特的造型、千变的动态,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2、操作领域:能抓住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合作完成一件舞龙的道具,在舞龙的过程中塑造龙变化的造型,感受舞龙的乐趣。
3、情感领域:体会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之情,感受作为龙的故乡、自己是龙的传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1、观察探究:引导学生观察龙形象,探究龙的组成。
观察课本中龙的形象,体会龙形象的演变过程,加深对不同时代龙的理解。
2、欣赏感悟:欣赏身边的龙文化,感悟龙在人们心中的独特地位与象征。
3、合作体验: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舞龙道具,共同体验做与玩的乐趣。
板书设计:中国龙奇特的造型千变的动态教学过程:动画导入探究龙形象播放《小鲤鱼跳龙门》片段,提问:小鲤鱼通过努力变成了自己向往的龙形象,在你心中龙是什么样的形象?1、探究龙奇特的造型——首先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探究鹿角、虎眼、鹰爪、鲤鱼鳞、蛇身这些部位,感受体会龙的身上集中了多种动物最美或最精华的部位。
2、龙千变的动态——龙身汲取了蛇身灵动的特征,塑造了姿态万千的龙形象,但这些形象背后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寓意:升龙:升腾、奋进勇往直前降龙:降福、降雨造福人类坐龙:尊贵、权威团结凝聚双龙戏珠:吉祥、好运二、欣赏、交流、感知龙文化(以课本为主)龙的出现距今已有八千年,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奇特的造型和人们寄予它美好的愿望,找一找,哪一个是最早的龙形象,它是哪些动物的组合而成的。
小班绘本故事活动教案《中国龙》

小班绘本故事活动教案《中国龙》中国龙。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龙的起源、传说、形象特点等相关知识,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情感目标,通过绘本故事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龙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起源、传说、形象特点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难点,让学生理解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中国龙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1. 绘本《中国龙》。
2. 中国龙的图片、资料。
3.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中国龙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龙的印象,了解学生对中国龙的认知程度。
2. 学习绘本《中国龙》(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起源、传说和形象特点,并通过阅读绘本《中国龙》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龙的形象和故事。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绘本中的中国龙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激发学生对中国龙的兴趣。
4. PPT展示(2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龙的相关知识和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5. 制作中国龙手工(20分钟)。
让学生动手制作中国龙的手工作品,通过动手的过程来加深对中国龙的印象和理解。
6. 展示和交流(10分钟)。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中国龙手工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制作的心得和体会。
7.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中国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龙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中国龙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
《中国龙》教学设计

《中国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龙的起源、特点及象征意义;2.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并理解中国龙的起源、特点和象征意义;2.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并表达出中国龙的象征意义;2.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并收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和筆。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中国龙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龙的起源和象征意义。
2.教师进行简短的介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龙》。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起源、特点和象征意义,并配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加深学生对中国龙的认识。
三、阅读理解(30分钟)1.教师发放《中国龙》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2.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用笔记下重点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a.中国龙是什么样的动物?b.中国龙有哪些特点?c.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有哪些象征意义?3.教师提问学生并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梳理和总结学生的思路和观点。
4.教师进行阅读材料的讲解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学生表达(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中国龙的理解和想法。
2.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设计龙的形象或创作小品等形式,来表达对中国龙的理解和感受。
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2.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学生写一篇文章,介绍中国龙的起源、特点和象征意义,并发表个人对中国龙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少于800字。
《中国龙》教案模板(通用5篇)

《中国龙》教案模板(通用5篇) 《中国龙》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认识中国龙,了解中国龙的来历教学重难点:⒈了解龙的外形特征⒉注意细节部分的处理教学准备:ppT课件,幼儿用书,彩色水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我这里呢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一下,是一生肖,看看谁能猜到。
腾云驾雾非等闲,施恩布雨在人间;家有珠宝寻常事,统领兵将皆海鲜。
一、介绍中国龙及外国龙的特征出示图片,欣赏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外形特点。
中国龙和西方龙有什么特点,(教案出自:教.案.网)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龙代表吉祥、威严、幸福西方龙代表邪恶的势力二、讲解中国龙的来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龙的传人,那么龙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龙有九个儿子,我们来看一下分别都叫什么。
三、了解什么地方会用到龙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地方出现龙的身影呢?如:龙袍、瓷器、建筑、服装、节日活动等等。
四、学习关于龙的成语龙腾四海、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飞龙在天、龙飞凤舞、龙潭虎穴五、开始绘画涂色《中国龙》教案模板篇2【活动目标】1、了解长城悠久历史文化、特征和作用。
2、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保护长城的标志,知道如何爱护长城。
3、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物质材料准备:1、长城的图片、教师爬长城的照片。
2、有长城起止点的地图。
3、小红旗。
经验准备:幼儿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已对长城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活动:“孩子们,元旦放三天长假,你们猜猜老师去哪里了?”引起幼儿的兴奋,然后适当的在屏幕上放出长城的图片,直接进入主题:“老师去爬了长城?你们去过长城吗?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长城吧。
”2、教师请去过长城的幼儿先描绘一下爬去长城的感受,加强幼儿对长城的期盼。
然后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请幼儿观察长城,引导孩子们认识长城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堡、关城、烽火台与城墙,并且请幼儿描绘画面上看到的风景,讨论每一部分的作用。
《中国龙》教案设计详案1

《中国龙》教案设计一、教材:《中国龙》是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14课。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知道并能讲出龙的各个部位取自哪些动物原型,有什么象征意义,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
以及对中国龙精神的理解。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能用流畅的语言讲出龙的原型及象征意义:运用对比观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龙在造型上的变化:以及自己对中国龙精神的理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悟中国龙的民族精神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身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欣赏龙的造型,了解并讲述中国龙的历史及象征意义。
体会中国龙精神。
2、教学难点: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龙的精神四、教学过程导入部分师:孩子们,看到你们亮闪闪的眼睛,灿烂的笑容,还有饱满的精神,老师不由得想唱一首歌,会唱的可以和我一起唱。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它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生:龙的传人师:谁来说说歌曲中的关键词?生:龙,中国,龙的传人。
善于倾听,善于归纳,掌声送给自己。
小结: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
(PPT出示)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被誉为“东方巨龙”,为什么要把中国称为“龙”?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走进中国龙。
(PPT 出示课题)新授部分一、龙的形象师: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有龙吗?(PPT出示)生:没有,师:那是我们现代人想象出来的吗?生:不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师: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动物,为什么人类非要想象出一条龙,还被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接受,并崇拜它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龙的形象,看看它有什么特征?(一)造型特征及象征意义1、(板书)造型特征(出示PPT)①龙头—马头、骆驼头谁来说说,龙的头和哪种动物的头最相似?生:不对,你再仔细观察一下。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中国龙》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中国龙》1.教学内容:《中国龙》2.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龙的传说和神话背景。
2)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传统文化内涵。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4)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播放《龙的故事》动画片,引导幼儿进入龙的世界。
2)观察师生说唱《中国龙歌》视频,让幼儿感受一下这首歌的节奏和热情。
第二步:知识讲解1)解释:“中国龙”是中国特有的传说生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的国民形象之一。
2)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头像鲸鱼,角像鹿,耳像牛,爪像鹰,身像蛇,鳞像鱼,眼像兔,胡须像鬃毛。
3)讲解中国龙的传说:龙是仙界和人间的仙物,神圣不可侵犯。
凡人不得造次,否则严惩不贷。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高贵神秘的象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步:活动探究1)请幼儿向家长寻找与龙有关的图书或图片,再在班里进行展示。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用不同的颜色完成一条龙的拼贴绘画活动。
3)观察幼儿画出的龙的形象,进一步讲解龙与中国文化的内涵联系。
第四步:课堂小结1)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回顾幼儿的学习过程和体验。
2)让幼儿对龙的形象特征和传说故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3)强调学习中国龙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4.教学反思1)此次授课中,将中国龙放入幼儿园的课程中,旨在通过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幼儿亲自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授课过程中,培养了幼儿通过观察和分析的方式获取知识,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环境。
3)教师应该注意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兴趣和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具和教材,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
大班美术中国龙教案精选9篇

大班美术中国龙教案精选9篇大班美术中国龙教案 1设计意图中国龙是中国的象征,我们都自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所以我们要让幼儿从欣赏中国龙开始,了解中国龙,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从而了解中国文化。
通过剪、粘、抠等技法表现艺术,以其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深得孩子的喜爱,剪纸对于开发孩子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促进了幼儿的智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感受,体验祖国的伟大和美好,产生自豪和热爱之情。
2.设计制作中国龙并能和教师一起游戏。
3.利用多种形式设计制作中国龙。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龙的形象,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为自己是一名龙的传人而自豪。
难点:利用多种形式设计制作中国龙。
活动准备一、活动材料:2.课件:《龙图腾》3.轻柔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欣赏音乐、带领幼儿拍手入场、音乐小龙人师:好的,孩子们,让我们大家带着一个好的心情和老师一起游戏,好吗?幼:好。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位子,安静的做好。
(幼儿自由回答)师:今天呀,邓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幼:想。
师:瞧!你们看是谁。
(观看动画片《小龙人》)2.教师播放动画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师:孩子们,刚才在片子看到的是谁呀?幼:龙。
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幼:电视里、动画片。
师:哦,那你们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看见过?幼:衣服、房拄、房子、牌坊等。
师: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龙爷爷的照片吧,好吗?幼:好。
(出示龙的图片)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边看边问师:孩子们,龙由哪些部分组成。
幼:龙头、龙身、龙尾。
师:孩子们,你们看龙像什么?幼:蛇、鱼它的身子像哪种动物?(身似蛇)头上的角像哪种动物?(龙角似鹿)它的爪子呢?(爪似鹰)它的鳞片又像哪种动物呢?(鳞似鲤鱼) 师:对,(依次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师小结:龙就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把这些动物的精华部分经过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正是这些动物精华的`组合,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是神圣之兽,也象征着吉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龙教学设计【《中国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版第六册第十课内容。
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
龙是中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象。
它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
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本课教学应以教材提供的多种龙的图片、龙的形象、龙的衣物、龙的古今不同造型的艺术品等为载体,以比较直观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龙的形象构成、理解龙的造型特点和寓意、欣赏龙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艺术品,了解一些有关龙的节日,走进中国的龙文化,感悟中国龙的昂扬精神,在最后参与创造表现中加深体会并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
通过观察,认识龙的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个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俸会龙的精神。
能力目标:能讲出龙各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祖先的美好创意,更深刻地体会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应借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抓住龙的特点,绘画或集体制作一条龙。
难点:能够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龙的图片、传说、生活用品、艺术品以及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具。
五、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师:自我介绍,讲乾隆皇帝当年游曲阜孔庙的故事。
曲阜人把孔庙整修的气势恢弘,可当乾隆皇帝驾临的当天,主持却用红绸遮住大成殿前的石柱。
石柱上到底有什么图案不能让皇帝看到呢?
生:认识老师,听故事。
教学意图:与学生拉近距离。
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留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继续学习。
2 游戏导入,出示课题
师:教师跟学生玩游戏。
请学生根据题目的提示猜出动物的名字:它是河流里最凶猛的动物;它头上有树杈;它的身体又长又灵活;它的爪子最锐利;它有漂亮的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
生:鳄鱼、鹿、蛇、鹰、鱼等。
师:大家回答的全部正确。
看来同学们对小动物非常了解,那么有一种动物它同时拥有鳄鱼、鹿、蛇、鹰和鱼的特征,它是什么动物?
生:是龙吗?(学生不能确定)
师:老师把这些动物特征的图形放在几位同学的桌洞里了,“中奖”的同学请到黑板上来给大家拼贴一下。
师:原来同时拥有这些特征的动物是龙!龙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理想化的动物。
它聚集了不同动物的部位,摄取了最精华、最完美的部分,是集众多优势于一身的万物之灵,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一起读出来。
(教师书写课题一中国龙)
教学意图:解决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龙 __、龙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特点,锻炼学生的强化组合的能力,从而产生对祖先非凡创造力的敬仰之情。
3 信息交流,欣赏分析
(1)信息交流
师:你在哪里见过龙?你听过龙的故事和成语吗?你知道哪些关于龙的活动和节日?(揭示故事悬念)。
生:我在花瓶上见过龙。
生:龙腾虎跃。
生:我还知道龙和老虎的故事。
生:龙袍上有龙。
师:历代皇帝都自命为真龙天子,使用的物品上也以龙为装饰。
龙成了 __的专权象征,那大家也应该猜到了刚才我们讲的故事里的石柱上雕刻的是什么了吧?那是一条威武神气、栩栩如生的龙。
主持怕皇上怪罪,于是用红绸裹住(揭示故事谜底)。
师:龙在民间则象征着吉祥、福气、勇敢。
数不清的民俗民风都与龙有关。
你知道哪些关于龙的活动和节日?
生:赛龙舟、舞龙。
(2)观察比较
师:我们聊了那么多,你们想不想知道最早的龙长什么样子呢?它距今有多少年呢?
生:(好奇。
猜测)。
师:6400年!
生:(惊叹)。
师:(出示图片)这是不同时期的龙,这些龙在造型上有什么变化?
生:最早的龙简单,现在的龙花纹和图案增多了,很漂亮。
师:商周的龙古拙抽象、战国的龙秀丽洒脱、秦汉的龙雄健圆润、宋元的龙清秀典雅、明清的龙繁复华丽,各个时代均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风采。
龙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图腾,起初不过是粗犷简陋的毛石,经过时间的磨砺,建筑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3)欣赏评价
师:数千年的龙文化,在中国人心里有着深厚的积淀。
人们绘制了很多关于龙的作品。
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表现方式?同学们也爱龙,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生:有剪纸、绘画、雕塑等表现方法(学生点评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意图:了解龙文化。
加强信息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利用教科书的习惯,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
了解龙的和发展,欣赏龙的艺术。
4 设计制作
师:如何在色彩上表现龙?如何表现鱼鳞和爪子?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如何表现龙的尾巴?你能想出几种造型?现在进行小组探究。
生:(讨论后,四组同学分别制作龙的头部、龙的身体和龙的尾巴)。
教学意图:引导小组进行不同主题、不同方式的探究,制作不同风格的舞龙形象。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和敢于创新的能力。
5 展示评价
师:请学生进行舞龙表演。
师:请大家来点评一下,你认为哪一组同学制作的龙有创意?
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态度评价,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6 总结,渗透德育
师:也许今天这条龙还不够强大,不够完美,但是只要我们勤奋团结,共同努力,相信总有一天它可以成为飞翔在东方的巨龙的!
师:谁是你心中的巨龙?
生:刘翔,警察……
师:龙象征着勇敢、奋进。
同学们也要做像龙一样的人。
龙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是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中国龙”(学生情绪高涨)。
教学意图: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笔者上过的一堂优质课。
整个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整个课堂上的气氛高昂,有效地达到了德育目的。
不足之处是学生制作的方法不够丰富,鳞片的排列稍显凌乱,教师应该加强指导。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