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房奴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房奴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房奴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作者:张春阳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15期提要本文提出“房奴”这一现象,并对“房奴”进行界定,对“房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房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关键词:房奴;房产;消费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房奴”一词已成当下流行语。

房奴是否存在,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直言住房消费同我们城市化进程是成正比的,他并不同意房奴一说。

但很多专家学者支持房奴现象的存在,并指出房奴是否存在,并不是某个人说了算的,而是需要审视高房价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同时,“房奴”入选了近日国家语委公布的新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对“房奴”现象的认同。

至于“房奴”出处,有人说来自中国台湾(与卡奴同源);也有人说是来自美国人写的《Net Slaves》;也有人说中国古代就有,有“书奴”、“诗奴”类似之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一、房奴的界定房奴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有人认为“房奴”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大约是说房价较高,购房者无力一次性付清,只好进行按揭贷款,于是就被十年、二十年地“按”住,一层层地“揭”。

人们为了还贷,余钱无几,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身心承受着重担,于是,买房本来是一种消费,现在却变成了请个主子回来侍候着,自己倒成了它的奴隶。

更没有准确的标准测定每个人是否是“房奴”。

谁是真正的房奴呢?房奴是指那些不堪房价重负,以个人居住为目的,为买房、供房不得不牺牲生活质量,迫不得已为“房”所“奴役”的个体购房者以及内部忧心忡忡、终日惶恐不安的炒房团。

二、房奴的形成原因1、住房价格迅速上涨。

经营城市、推动房价上涨是地方政府官员的理性选择,政府缺少对房产价格有效管理的办法。

2、居民消费观念“亚健康”。

①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超前消费理论在国内逐渐被接受,居民逐渐形成消费主义观点;②伴随着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连续较快增长,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比较乐观,对拥有自有住房具有强烈的偏好;③受“居者有其屋”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国内的住房租赁市场欠发达和完善,大部分国内居民尚未形成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的观念。

房奴

房奴
一、“房奴”现象的背景
从老师推荐看的《房子房子我爱你》影片的对话中,我找到了一些促使男女主人公加入“房奴”行列的原因:
(一)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分析
1、住房的刚性需求。
影片开始,女主角在电话里和男主角对话:“你总不能让我们娘儿俩住在现在的房子里吧?”之后,女主角提到她已无法忍受现在的“脏乱差”住房条件。
3、生活压力
影片中,在买房后,男女主角和睦的家庭中出现了许多争吵,两人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二)从国家的角度来讲
1、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经济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近年来,我国GDP的节节拔高,房地产行业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之一。然而,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存在的泡沫之多会随时给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威胁,泡沫破裂,我国经济可能受到极大的冲击,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1021)点击 | (2)评论 | 本文地址: /post/10349/370758
【摘要】"房奴"是随着中国大中城市房价的上涨而产生的一个新名次,用以形容通过贷款而购房的一部分人,由于购房支出过大而给自身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的生活状态。"房奴"的产生是以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家庭结构变迁和人口流动水平提高为背景的。"房奴"现象中包含着显著的社会心理学意义,从脸面观、住宅的社会心理意义、社会安全感、消费社会文化及从众心理等角度,可以对"房奴"现象的产生进行解释,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则需要实证研究,以及将中国人社会行为研究和消费研究与之相结合。
(四)从地方政府的角度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
2、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购房政策并认真落实
五、概念界定。

基于房地产行业过热所带来“房奴”现象的分析

基于房地产行业过热所带来“房奴”现象的分析

基于房地产行业过热所带来“房奴”现象的分析本文提出“房奴”这一现象,并对“房奴”进行界定,对“房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房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标签:房奴;房产;房价“房奴”一词已成当下流行语。

房奴是否存在,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直言住房消费同我们城市化进程是成正比的,他并不同意房奴一说。

但很多专家学者支持房奴现象的存在,并指出房奴是否存在,并不是某个人说了算的,而是需要审视高房价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

同时,“房奴”入选了近日国家语委公布的新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对“房奴”现象的认同。

至于“房奴”出处,有人说来自中国台湾(与卡奴同源);也有人说是来自美国人写的《Net Slaves》;也有人说中国古代就有,有“书奴”、“诗奴”类似之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1、“房奴”的概念房奴的界定房奴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有人认为“房奴”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大约是说房价较高,购房者无力一次性付清,只好进行按揭贷款,于是就被十年、二十年地“按”住,一层层地“揭”。

人们为了还贷,余钱无几,严重地影响生活质量,身心承受着重担,于是,买房本来是一种消费,现在却变成了请个主子回来侍候着,自己倒成了它的奴隶。

更没有准确的标准测定每个人是否是“房奴”。

谁是真正的房奴呢?房奴是指那些不堪房价重负,以个人居住为目的,为买房、供房不得不牺牲生活质量,迫不得已为“房”所“奴役”的个体购房者以及内部忧心忡忡、终日惶恐不安的炒房团。

2、房奴的形成原因(1)住房价格迅速上涨。

经营城市、推动房价上涨是地方政府官员的理性选择,政府缺少对房产价格有效管理的办法。

(2)居民消费观念“亚健康”。

①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超前消费理论在国内逐渐被接受,居民逐渐形成消费主义观点;②伴随着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连续较快增长,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比较乐观,对拥有自有住房具有强烈的偏好;③受“居者有其屋”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国内的住房租赁市场欠发达和完善,大部分国内居民尚未形成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的观念。

“房奴”背后的反思——从消费经济学剖析高压力社会生活现状

“房奴”背后的反思——从消费经济学剖析高压力社会生活现状

“房奴”背后的反思——从消费经济学剖析高压力社会生活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急速增长,其中GDP(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更是再创新高,连续突破记录从而跻身世界经济大国前列,宏观经济发展得到可观的效果。

而反观微观经济,尤其是国民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同一时间序列上则显得滞后、迟钝、不均衡。

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同步,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不降反增,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于是,一批新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例如“房奴”“车奴”“卡奴”等。

这些不仅是网民对社会生活压力的戏称,更是对现在高压力生活下普通民众生活状态形象的诠释。

现在,我们以“房奴”为例,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种现象以及现象下的本质。

“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

“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

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以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住房消费支出超过家庭收入比重的30%就存在着过度负担。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约31%的购房者月供占到月收入的50%以上,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住房消费警戒线。

我们国家为什么房奴这么多?为什么其他国家的类似现象并不普遍?为什么这种问题以前并没出现?自古百姓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

而“住”,又是民众生活关注的重中之重。

中国人家庭观念极强,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了禁锢在中国人民思想上的教条,我们一直坚信,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而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又与西方人完全不同。

在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中,“借”是一个很难说出口的词。

没钱自己去挣,堂堂七尺男儿怎能借钱度日?而且,在中国人眼里,债权人,也就是俗话讲得“放贷的”“放印子钱的”,没有几个好东西。

这样一来,不仅中国金融业发展受到阻碍,连消费活跃程度都极大受到干扰。

中国城市房奴生成原因分析

中国城市房奴生成原因分析

对于时下的 中国人 而言 ,房奴 ” “ 一词早 已不再新 鲜 , 它是
2 传 统 观 念 和 心 理 需 求的 影 响 是 房 奴 出 现 的 内驱 力
21 马斯 洛 需 求 理 论 对 房屋 重要 性 的 解 读 .
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 中的产物 。 房价在不断 的炒作和市场左 右 下一路飙升 , 而一般 的薪 资水 平却没有跟上这样 的涨势 , 调 据 查, 中国8%的人买不起房 。因此越来越 多的人选 择了抵 押贷 5
虑的是置办房子 ,这个不动产是 以可看可触的实物形式 呈现
得家庭生活质量下 降 , 甚至让人感 到奴役般 的压抑 。我们这里
主要探讨 的是将房屋作为 消费 品而购买 的人 ,而不涉及炒 房
者。
12 我 国 房奴 现 状 .
从下面的三项统计数据可 以让我们看到一些事实 :8% 5 的人都希望在 1年内拥有 自己的住房。新浪网对购房者的一次 O 调查 显示 ,在1 1人参与 的调查 中 ,9 . 504 1 %的人购房用 了按 1
住房是人的基本需求 , 于人 的生存而言除 了衣食 之外最 对 重要 的就是住 ,家”也是要依靠房子这个 载体才能组建成功 , “ 房子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 次理论 , 越是 基础 的需求 , 的驱动性越强烈。 它
家是一个避 风港 , 回到这样的一个温 暖的场所 , 能够 满足
专 题 研 究
T C oL E HN oGY A ND MARK T E
中国城市房奴 生成原 因分析
曾礼欢, 韩俊芳
( 四川 大 学 公共 管理 学 院 , 川 成 都 四

606 ) 10 4
要 : 奴 , 个 通 过 抵 押 贷 款 购 房 的群 体 , 房 一 因为 其 广 泛性 和 切 己性 而 受 到 广 泛 关 注 。 章 通 过 对房 奴 群 体 的特 征 和 现 文

我国“房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房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房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我国“房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一、房奴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及背景1、房奴的概念2、我国房奴问题产生的背景分析第一.房奴问题产生的经济背景第二.房奴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房奴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1、房奴问题的现状2、我国房奴产生的原因3、我国住房政策与房奴的关联性分析第一.我国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世界第一政策造就房奴第二.出台的调控政策屡遭突破三、解决我国房奴问题的对策分析1、我国住房政策改革及应对房奴问题的对策第一.调整住房政策,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第二.鼓励住房梯度消费提供制度保证2、住房新政策的分析第一.抑制房价,推出经济房第二.推出住房补贴政策我国“房奴”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内容摘要: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

房价不断地攀升,我国对此出台的政策却不断地被突破。

购房已经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关键词:房奴房奴问题一、房奴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1、房奴的概念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

“房奴”,房是房屋的房,奴是奴隶的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隶。

“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

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2、房奴产生的背景通常来说,“房奴”就是指家庭月负债还款额超过家庭月收入50%以上的家庭,此类家庭因为负债率较高,已经影响了家庭生活的正常品质。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以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住房消费支出超过家庭收入比重的30%就存在着过度负担。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约31%的购房者月供占到月收入的50%以上,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住房消费警戒线。

浅谈当代中国房奴群体现状

浅谈当代中国房奴群体现状

浅谈当代中国“房奴”群体现状“房奴”这一词语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喜欢看《奋斗》、《蜗居》等电视剧的人们应该深知其含义,而海青、李小璐等著名演员对于剧中郭海萍、杨晓芸等“房奴”角色的深入演出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人对于大城市住房的认知、态度,更让我们对“房奴”这一社会群体乃至他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一步的探究和认识。

一、“房奴”现状“房奴”,2006年开始在媒体上流行。

顾名思义,就是房子的奴隶。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屋按揭还贷金额的一条警戒线。

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据一份有1501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在这群按揭族中,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额的50%以上。

调查发现,77.9%的人认为房贷还款负担太重,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身上“背”着房子,享受着高新、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好好享受生活。

他们能常常称自己正在坚定地叩响“忧郁症”的大门。

更可怕的是,构成“房奴”主题的,竟然还是未来中国的希望和中坚力量所在——白领阶层。

北京市设委在网站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商品住宅购房对象正趋于年轻化,20 —— 30岁群体是商品房购房主力军。

不仅如此,对于很多“房奴”来说,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供房。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而计划生育的政策又使得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又必须留下部分积蓄以备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不时之需。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人们应该怎么办?“房奴”们应该怎么办?二、“房奴”产生的原因2009年,一场由美国突如其来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让中国人记住了“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的故事。

有人说,中国人被美国老太太“忽悠”了;有人说,历来以“寅吃卯粮”为耻的中国人,学会了“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更有人说,“房奴”的出现是高房价逼的……然而,在中国当下转型的矛盾凸显期,“房奴”的出现是必然的。

“房奴”现象背后的思虑

“房奴”现象背后的思虑
场 发行 上 市 创造 有 利 条 件 , 稳定 市 场 预 期 , 买入发行人股票 以支持股价。 和 代 办 股 份 转 让 系统 等在 内 的 多层 次 资 本
对于一定规模 以上公 司的发行 ,允许发行
据 了 解 ,“ 鞋 ” 制 度 是 国 际 上 比 较 市场 建设 措 施 。 ● 绿
现 在 流 行 一 个 时 髦 但 又 令 人 惊 悚 和 但是最近广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和广州市统 给 、稳 定 房 价 的原 则 ,加 强 对 房 地 产 一 、
悲哀的新词——房奴 ,人成了 自己的房子 计 局 公 布 的 广 州 市 空 置商 品房 研 究 报 告 同 二级 市场 和 租赁 市场 的调控 ,促 进住 房
的 奴隶 。房 奴 们 不 敢 娱 乐 、旅 游 ,不敢 轻 时 指 出 ,广 州 别墅 、高 档 公 寓 的 空 置 面 积 梯 次 消 费 。 但 是 两 会 之 后房 价 不 仅 没 有 ”
易换工作 ,害怕银行涨息 ,担心生病、失 接 近 经 济 适 用 房 面 积 的 1 4倍 ; 北 京 今 得 到 抑 制 , 反 而 涨 幅 更 大 。 最 近 国 家 发 而
( ) 一 引入 向战略 投 资者 定向配售 股 当股 票 价 格 跌 至 发 行 价 或 以 下 时 ,主 承 销
额 配 售 一 定 比例 股 票 ( 般 不 超 过 发 行 总 然要求 ,也有利于在可全流通情况下新增 一
中 国证 监 会 为 扶 持 创业 型 成 长 企 业 的
票的制度。为了给大型优质企业在境内市 商 以超 额 配 售 股 票 所 得 的 资金 从 二 级 市 场 发 展 ,正 在积 极 研 究 实施 包 括 设 立 创 业 板
业 … … ,而 且 ,房 奴一 当就 是 十 年 、二 年 住 宅 商 品 房 用 地 指 标 为 10 6 0公 顷 ,经 改 委 和 国 家 统 计 局 公 布 的 数 据 显 示 , 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奴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从现象上来看,房奴问题源于房价的高涨以及居民不合理的消费习惯等因素,但是在预期房价上涨的状况下,根据购房者的博弈模型成为房奴却是居民理性的选择。

房奴问题却给购房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不利的因素。

本文认为,解决房奴的问题可以采用预防以及化解两大类对策,需政府、银行及购房者共同采取行动。

【关键词】房奴;理性选择;购房者博弈;成因;对策房奴是指在购买住房后背上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的消费者。

伴随着房价的快速上升 2005年后房奴成为社会流行词汇。

目前 , 房奴现象已成为对经济宏、微观层面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

因此,有必要对房奴现象成因、危害性及其预防与化解策略等进行分析。

一、房奴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房奴现象始于2002年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复苏,伴随着房价快速上升而日渐严重。

从现象上看,房价上升、居民踊跃购房、动拆迁、银行推动等因素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分析房奴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不仅要看到现象学上显而易见的直观因素,更要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即决定这一现象发生的体制性因素。

(一)房奴现象产生的直观原因在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时,我们首先观察到的是直接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各种因素,我们将之称为直观原因。

房奴现象产生的直观原因是那些可以直接用来解释房奴产生的经济现象,比如住房价格上升,居民超能力消费等。

这些因素可以清楚地揭示房奴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因而能够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同。

综合我国近年来经济、金融和社会生活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直观原因有:1、住房价格快速上涨是居民债务负担沉重并成为房奴的首要原因从2002年左右新一轮房价上涨周期启动以来,房价快速上涨(参见表1)。

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涨幅惊人,已远远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房价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经远远超过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标准。

目前,上海、北京等地的90平方米住房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数为30倍左右。

而国外一套住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数为:德国11.41、英国10.3、法国7.68、美国6.43,在人均土地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这个比例也不过是11.07倍。

表1部分大中城市2002-2005年房屋销售价格(商品房)单位:元/平方米2、居民消费观念“亚健康”是房奴产生的重要原因“亚健康”的居民消费观念对我国房奴现象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

体现在几个方面:(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超前消费理论在国内逐渐被接受,居民逐渐形成消费主义观点。

(2)伴随着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连续较快增长,国内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比较乐观。

(3)居民对拥有自有住房具有强烈的偏好。

受“居者有其屋”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国内的住房租赁市场欠发达和完善,大部分国内居民尚未形成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的观念。

因此,为了改善住房条件,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居民仍然选择购买住房或购买过大过好的房屋。

(4)从众心理严重,国内居民的攀比心理也是导致居民无法理性消费的原因。

3、居民风险教育缺失,商品房市场投机意识盛行由于预期房价上涨,加上很多年轻消费者没有经历过住房价格下跌的风险教育,因此以购买商品房作为投资工具的比例也不低。

大量新建的、已销售的商品房明显偏高的空置率说明投资比例高于官方的统计数据。

这些投资者往往不仅仅持有一套住房,计划在房价上涨后择机抛售获利,但如果住房无法以合理价格售出则购房者将面临巨大的还贷压力。

2006年上海出现的房价下跌趋势已经使不少投资者无法按期还贷,被银行起诉要求拍卖抵押品还贷。

4、银行利益驱动是房奴现象的助推器由于个人住房贷款是目前国内安全性最高、盈利性最好的贷款品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存在暴利。

银行在预期收入理论支配下大量发放贷款,并在同业竞争的形势下,不断降低住房贷款发放标准,对借款人的弄虚作假熟视无睹甚至默契配合。

5、市政动迁、旧城改造造就了一批“被动房奴”各地政府为改善市容市貌,进行了大量的旧城改造,由此产生的市政动迁使一些动迁户不得不购买商品房。

由于被动迁户往往具有收入低、学历低、人口多的特征,动迁款不能解决购买住房的全部资金需要,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房奴。

此外,如发生意外事故、经营出现临时性困难、资金链断裂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借款人发生债务偿还困难,沦为房奴。

(二)房奴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在现象背后往往存在着决定其必然产生的深层原因。

房奴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指隐藏在房奴现象的表象之下,导致房奴产生的政治、经济体制方面的因素。

它符合“理性人”假设的原则,在当前环境下,必然导致房奴现象的产生。

1、经营城市、推动房价上涨是地方政府官员的理性选择根据现行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对政府管理部门来讲,重要的是要出政绩。

经营城市能够使城市的市容市貌发生变化,由此引起的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亦可以使房地产业的GDP快速增长,这些就成为政府官员的重要政绩,使官员升迁的机会增加。

因此,经营城市及由此引起的房价上涨符合地方政府官员的利益。

如果考虑到城市在房地产开发中发生的大量的腐败现象,使政府主管部门产生权力寻租机会时,上述选择更成为部分地方政府官员的最优选择了。

不仅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中没有考虑房价上涨对当地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没有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地方人大也没有很好地代表当地居民的利益,没有通过对房地产交易以及房产价格上涨等进行立法限制的方式来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

2、政府缺少对房产价格有效管理的办法房地产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房地产商没有义务控制房价上涨。

相反,他们希望房价上涨。

由于房价水平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与百姓的生活质量、福利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政府有必要对房价进行管理。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的价格管理制度改革中,价格放开幅度过大,导致政府无法对房地产价格进行有效管理。

3、成为房奴是消费者理性选择的结果2005年,以深圳市为代表的一些地区陆续出现一些抵制买房联盟,甚至广州某主管官员也呼吁消费者三年不买房,通过抵制购买住房的行为促使房价下跌。

但是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中,这种行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建立的购房者博弈模型说明:房价上涨条件下,如果消费者有能力购房,则现在买比将来买划算。

设未来房价为PF,当前房价为P P,P FBB为双方都购房的情况下预期的未来房价水平,P FBN为只有一方采取购房行动时预期未来的房价,基于房价上涨的实际情况以及住房的供求关系影响房价水平的经济学共识,必然有:P F>P P,P FBB>P FBN>P P。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购房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来分析购房者在预期房价不断上涨的前提下的理性的行为选择。

在购房者博弈中,购房者甲和乙的收益矩阵表示如下:显然,由于P FBB-P P>0,P FBN-P P>0,因此在购房者博弈中有唯一的均衡(买房,买房),收益是(P FBB,P FBB-P P),现时购房是消费者的占优策略。

由此可见,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必然会使抵制购房联盟无法成局或迅速破局,因此这类行动只能体现出社会对房价快速上涨的不满,但对抑制房价上涨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成为房奴倒成了他们“自我救赎”的选择了。

二、房奴现象的危害性当前,房奴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消极因素。

房奴现象的普遍持续存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及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居民的心理健康等方面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1、过高的债务负担,导致贷款购房者沉重的经济压力以贷款平均余额2万亿,年贷款利率6%计算,住房贷款消费者仅利息支出一年就高达1200亿元,加上本金偿还,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巨大。

根据新浪网调查,我国按揭贷款月还款额占月收入的比重20~50%的有54.1%,占月收入50%以上的有31.8%,占月收入20%以下的有14.1%。

根据国内一般认可的月供收入比超过50%就是房奴的标准,按揭贷款者中有31.8%成为房奴,以600~650万人按揭贷款使用者估算,房奴大致达到近200万人,而准房奴的群体则更庞大。

根据央行的一项调查,月供收入比上海、北京和天津的抽样调查结果分别是45%、42%和39%,接近银监会规定的50%的上限。

月供收入比过高,一旦借款人生病、失业或发生意外,借款人都有可能丧失偿债能力,在海外,无法偿还房贷已成为导致个人破产的重要原因。

如香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由于房价跌去一半左右,导致大量的“负翁”出现,加上经济不景气,就业不理想,因此出现了个人破产高峰,根据2002年香港特区政府破产管理署统计数据,香港破产人数高达25,328人。

2、借贷过度使借款人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北京博爱心理咨询中心的孙欲晓博士认为,房奴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煎熬,出现了困惑、迷茫、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

房奴基本上是22岁至35岁的青年,由于欠缺足够的经济和心理承受力,一旦面对风险就要承受更多的负面心理因素。

这个因素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和现状,其心理就容易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

重庆市社科院孙元明研究员认为,高达98.09%背有房贷的人有焦虑情绪,而这种焦虑情绪还蔓延到许多准备买房的人,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幸福指数”。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罗国安认为,房奴现象呈现的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风险。

房奴心理疾病不仅源于现实中的压力,也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

有专家分析,高涨的社会消费水平,加上有限的工作机会及收入,到最后,这群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在还没有正式踏出社会,就选择了放弃。

如此恶性循环难免不让人担忧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国外,由于近年的房价飞涨,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如英国出现了iPod一代(ipod generation),年轻一代承受没安全感( insecure)、压力大(pressured) ,同时承担过重的税负(overtaxed)及高筑的债务(debt-ridden)四种扭力,对人生丧失热情。

3、房奴现象将导致中间阶层减少,贫富分化加剧房奴现象往往发生在中等及中下收入阶层,如在上海市,由于在2003年以前实行购买商品房退还个人所得税制度,因此,上海市的高收入阶层一般已经在取消退税制度前购房,而2003年以后上海的房价上涨了一倍以上。

高收入阶层买的是便宜住房还可以退税,中低收入阶层则承担高房价。

这将使培育中间收入阶层变得困难,并导致社会阶层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在国际房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各国普遍出现了M型社会结构的现象,即社会各阶层中中间阶层变少,社会向下流。

如以贫富差距小著称的日本,最近的热门话题,却是“下流社会”。

根据日本内阁府调查,二十到三十四岁的年轻族群,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居于中间阶层的人十年来下跌了近十个百分点;而认为自己属于下层阶级的,却增加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