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7.22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 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立性的使命,即在亚 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根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史料三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 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开展。进入流 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 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 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 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开展的新阶段 ……
屠杀印第安人
贩卖黑奴
将大批非洲黑人掳掠到__美__洲____卖为奴隶
(2)影响 ①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破坏和灾难。 ②对欧洲:为西欧资本主义开展提供了_资__本__原__始__积__累_。 ③对世界市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特别提醒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不是追寻黄金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不是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而是生产力开展的必然结果,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 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本主义萌芽开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 ①地理:濒临大西洋,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所在地。 ②政治:1581年,荷兰摆脱___西_班__牙_____殖民统治,赢 得国家独立。 ③经济:手工业兴旺,商船众多,有“_海__上__马__车__夫__〞 之称;17世纪时,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欧洲→非洲
1492年
哥伦布 _西__班__牙_
欧洲→美洲
1497~1498年 达__·_伽__马__ 麦哲伦
1519~1522年 ________
葡萄牙 西班牙
欧洲→非洲好望角→印 度
穿越大西洋→_太__平__洋__→ 印度洋→欧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步步为赢
马克思认为帮助欧洲“打开了世界 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的中国古代 发明是
A.火药 C.造纸术 B.印刷术 D.罗盘针
步步为赢
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 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原 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因 社会根源 “东方的诱惑”--欧洲出现“寻金”热 主要动力 ( (《马可· 波罗行纪》的诱导) 必 商业危机 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陆上商路受阻) 直接原因 然 性) 思想因素 人文主义提倡冒险精神 宗教因素 条 件 (
可能 性)
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阅读课本22页第三段和23页历史纵横分析归纳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客观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造船技术的发展 航海技术的提高
(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等的应用) (多桅船的制造)
地理知识的进步
(“地圆说”的提出和地图绘制技术的提高)
装有大炮的多桅帆船
主观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和教会的支持
何为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 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 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 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 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 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 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 “地理大发现”。
本课线索
一.东方的诱惑(背景) 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
一. 东方的诱惑(背景)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课本22页第一子目内容分析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1
……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概念: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1、概念: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2、形成过程(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一)新航路开辟1、背景①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②社会根源:东西方贸易逆差,西欧市场普遍短缺用作货币的黄金白银。
《马可·波罗行纪》使很多西欧人希望到东方“寻金”。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西欧人希望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④条件:生产力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权,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经过15、16世纪之交①葡萄牙王室支持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东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之后,达伽马率领舰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②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之后,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影响①使世界开始逐渐结束了相互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全球贸易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使东西方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扩张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二)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叶)概念: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和发展

专题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2007•江苏•19)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发展本国海上运输,英国议会于1651年颁布了A.《航海条例》B.《布雷顿森林协定》C.马歇尔计划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A2.(2007•江苏•20)“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以电力作为能源答案:B3.(2009•江苏•22)15~16世纪,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商道,不断探索未知地理。
下图中箭头所示航路的开辟者是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斯答案:A。
4.(2010•江苏•23)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
”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组织的扩张答案:A。
5.(2011•江苏•23)下列两幅示意图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400年之前 1600年之后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发生 D.启蒙运动的开展答案:A。
6.(2011•江苏•24)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C。
7.(2012•江苏•23)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这些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起了重大作用。
右图所示新航路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西班牙利用此航路发现美洲大陆B.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亚洲D.荷兰人凭此航路成为“海上马车夫”答案:C8.(2014•江苏•22)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新航路开辟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汽船的出现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答案:A。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历程。
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发展;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索一:雏形出现。
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线索二:不断拓展。
16-18世纪,荷、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线索三:初步形成。
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为寻求市场和原料加紧对外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线索三: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为寻求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场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必备知识一.新航路的开辟(15~17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背景⇒目的:寻金、传教、拓殖(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黄金和香料的狂热追求。
(3)文化因素:①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推动。
②宗教因素:基督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4)政治因素:欧洲政局动荡,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直接原因)(6)主要条件:①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中国指南针的传入与应用。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过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向东方向——葡萄牙王室支持,向西方向——西班牙王室支持)3.影响:(1)对欧洲:①“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第7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版)

第7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012考纲解读】【重点知识梳理】一、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知识归纳】背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14、15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使得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是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另一原因。
传播基督教是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影响,则是新航路开辟的一种思想动力。
过程:航海家亨利王子开创了欧洲航海探险的伟大时代;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以后又三次西航;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影响:经济方面: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使亚非拉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
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温馨提示】如果说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宗教根源说明欧洲人有开辟新航路的强烈需求的话,那么商业危机则使欧洲人不得不去做这件事,“强烈需求”和“不得不”便构成了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
但光有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并不足以成大事还需要具备可能性,即客观、主观条件。
【例1】、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B、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C、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D、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求【名师点晴】本题旨在考察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并从事物发展的多重因素中分析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的能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一)开辟的原因与条件1、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即生产力需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寻金热”。
(资本积累)(3)政治需求:葡、西统治者掠夺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4)宗教动力:传播天主教。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的商路。
(直接原因)2、条件(可能性)(1)客观条件: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1)贸易规模、商品种类、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2)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大西洋沿岸。
出现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资产阶级2、对世界:(1)地理大发现。
(2)结束世界各地的孤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对非亚拉:给当地人民带来贫穷和灾难。
二、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西班牙、葡萄牙的概况(16世纪):1、西班牙的殖民活动(美洲、亚洲):——中美洲、南美洲(巴西除外)、菲律宾。
2、葡萄牙的殖民活动(非洲、亚洲):——非洲和印度沿岸、马六甲、中国的澳门、巴西。
(二)荷兰——商业殖民帝国1、原因:(1)地理条件:濒临大西洋,靠欧洲大陆。
(2)经济条件:手工业、商业发达,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政治条件:1581年,荷兰独立。
2、概况地区亚洲非洲北美经过侵占殖民地印度、马六甲、锡兰、印尼、台湾好望角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手段1、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2、参与殖民争夺结果17世纪时,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三)英国——世界殖民霸权(“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后期)1、原因:①地理优势: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②经济优势: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③政治优势:资本主义制度——集中国家力量;④军事优势:海军强大——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典例展示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 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更是 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 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 以下与其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国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 B.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C.欧洲兴起宗教改革运动 D.中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提升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 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 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 (2)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 进一步解体;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 (3)思想: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先后出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 展。
【答案】A
2.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 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 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3.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 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 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 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 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2011·北京卷] 16—17世纪,英国 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 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 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英国资本 主义发展的理解,应把握“16—17世纪”这一 时代背景。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与材料中现象无 关,故①不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下半 期,故②不正确。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 英国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 致物价和工资上涨。
专题七│ 重点要点探究
重点要点探究
【教材知识回顾】
专题七│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1)高考仍会重视对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的考查;可能还会从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形成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西欧一体化 进程及其影响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等知识点链 接考查。 (2)本专题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贸易 摩擦、南北差距、科技创新发展等热点问题密 切相关。高考命题可能会将国际政治、经济格 局演变与大国关系和综合实力消长、当今世界 发展的焦点、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密切联 系起来进行考查。
► 探究点一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经济方面: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 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 起了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殖民 扩张,使亚非拉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掠 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 雏形开始出现。 (2)政治方面: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 工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 到削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一是认真分析数据的起伏变化,找出其规律; 二是找出数据变化所对应的关键年份,由此联系 教材知识回忆相关知识点;三是注意题干对文字 的说明,这些说明是解题的重要说明,千万不可 错漏。
【教材知识回顾 】
世界市场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状态,随着时间 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在世界市场形成 前,不同文明区域存在着商品交易的中心,如中华文明 区域的西安、广州、扬州等,欧洲区域的威尼斯、热那 亚,阿拉伯区域的巴格达。“1500年突然发生一次大转 移 , 中 心 从 威 尼 斯 转 移 到 安 特 卫 普 , 然 后 又 在 1590 ~ 1610年左右转移至阿姆斯特丹。1790~1815年伦敦处于 领先地位,1929年中心转移到纽约。”在世界市场形成 发展中,西欧大西洋沿岸、北美东海岸、非洲西海岸、 中国的东南沿海(如上海)等商业中心迅速兴起,区域性 商品流通中心发展为全球性中心。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解析:C。从材料信息“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
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 从时间限制“1707~1754”可以排除D,因为产业革命 开始于1765年;A、B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选C项。
【解题技巧指导】
怎样做好选择题
做好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审题一定要做到 “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 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 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2)备 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 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 的逻辑联系。既需要用正向思维确定符合题意 的选项,又需要用逆向思维排除不符合题意的 选项以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答案:D
【高频考点2 工业革命的影响 】
高考真题示例2(2011·全国Ⅰ卷)19世纪30年代,印 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 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B )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解析:B。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各 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外殖民侵略和掠夺,印度沦为英国 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一 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术,迫使印度进入 痛苦的近代化进程,故选B项。
【高频考点1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
高考真题示例1(2011·海南卷)英国文学家菲尔丁 (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 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 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 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教材知识回顾 】
【高频考点3 英国的崛起】
高考真题示例3(2011·山 东 卷 )下 图 为 1660~ 1913年 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 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B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技巧指导】
数据类题的解法
高考中有一类题,涉及大量的数据,要求根 据数据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解答此类题要注 意以下几点:
专题六│ 重点要点探究
2.殖民扩张特点、影响 (1)特点:西欧早期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 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 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 强盗行径,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 的需要。 (2)影响:西欧殖民扩张给亚非拉落后地区 带来严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贫穷落后; 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观念和先进生产方 式,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意识,为欧洲资本 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
1.(2011·北京卷21)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 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 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理解分析能力。 16~17世纪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 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贵金属,大量黄金白银 的流入,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工场手工 业的发展,工人工资开始大幅上升。故答案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