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方法总结 (1)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2)统一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同一性是相对的。
它包含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 原理内容(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 方法论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二)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包含三种情形:(1)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二)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一) 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 方法论(1)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2)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的历史的统一。
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一) 原理内容(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二) 方法论(1)办事情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

执教: 执教:灌云高级中学 王亚标
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 根本方法
(二)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 想问题、 具体分析 1.含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 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意义: 意义: (1)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违背它会产生什么后果?请你举例说一说? 违背它会产生什么后果?请你举例说一说? (2)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违背它会产生什么后果?请你举例说一说? 违背它会产生什么后果?请你举例说一说?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这是区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依据
(3)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不同方面的特点,才能在其整体上、 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不同方面的特点,才能在其整体上、 在起其相互联结上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按照构建和谐家园的要求, 按照构建和谐家园的要求,扬州在城市建 设中, 设中,注意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 的保护的关系, 的保护的关系,使之既符合现代生活和工作的 需要,又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千篇一律的建 需要,又保持其历史文化特色. 设手法和规划方案不仅使地方丢失了应有的特 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 色,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 而且也破坏了历史文化的价值, 而且也破坏了历史文化的价值,永远丧失了宝 贵的精神财富. 贵的精神财富. 为什么千篇一律的建设手法和规划方案不 能很好地解决建设中的问题? 能很好地解决建设中的问题?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小结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小结矛盾纠纷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以及社会交往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解决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方法入手,总结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
一、矛盾纠纷的排查矛盾纠纷的排查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只有找准问题的症结,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
排查矛盾纠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明确问题:首先要明确矛盾纠纷的具体问题,了解各方当事人的观点和诉求,明确纠纷的性质和影响。
2.收集证据:收集与矛盾纠纷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书面证据、现场调查记录和相关人证等,以便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3.调查事实:通过调查取证,了解问题的真实情况,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出问题的根源。
4.分析问题: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和事实后,对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矛盾纠纷的化解矛盾纠纷的化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矛盾纠纷化解方法:1.协商解决:通过双方协商,达成共识,寻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协商解决是一种民主、平等、自愿的方式,能够充分考虑各方利益。
2.调解调处:由第三方进行调解,帮助双方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化解矛盾。
调解调处可以是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或专业人士,具有公正、中立的特点。
3.仲裁裁决:由专业的仲裁机构对矛盾纠纷进行裁决,双方必须接受裁决结果。
仲裁裁决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适用于一些复杂的矛盾纠纷。
4.诉讼解决:当其他方式无法解决矛盾纠纷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诉讼解决是一种正式的司法程序,需要依法审理和判决。
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注意事项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公正、公平: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2.合法合规: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和方法合法合规。
3.多方参与:对于复杂的矛盾纠纷,可以邀请多方参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增加问题解决的可行性。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一、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一)原理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辩证关系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方法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个别。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一)原理1、两点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两点。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2、重点论(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中的矛盾和冲突,并通过解决这些矛盾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而,在进行矛盾分析时,我们需要避免使用标题的方式,因为标题可能会给人预设思维,对问题的分析产生限制。
在进行矛盾分析时,我们可以首先明确问题的背景和目标,然后观察和描述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列出所有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因素、要求等,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是明显的,也可能是隐含的,需要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索来发现。
在分析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使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
即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对立面,然后深入观察和分析这些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和相互作用。
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这些对立面之间的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它们会相互制约?有没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否存在让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常用的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妥协或平衡的方案,使各方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我们也可以尝试寻找转化矛盾的方法,使原本相互制约的对立面变得互补和协调。
此外,创新和变革也是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引入新的思维、技术或方法来改变问题的本质。
最后,在进行矛盾分析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多元的
视角。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并通过对话和合作来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

矛盾分析法原理及方法(一)原理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2、辩证关系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方法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批判与继承相统一。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二)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分析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个别。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五、“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一)原理1、两点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两点。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2、重点论(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二)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

2.善于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任何事物都有两点,即优点、成绩和缺点、不足。对吗? 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1、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面,又要看到问题的那一面; 2、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 的统一; 两分法是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1) 请你用这一方法阐述对中学生上网问题的认识。 (2)你能举几个违背这一科学方法想问题、办事情的 例子吗? (3)2006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 行。会议在充分肯定06年经济工作的成绩的同时,也 清醒看到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提出了要“又好有快”地发展经济。这体现了一种什 么样的想问题、办事情的观点和方法?
4.下边的漫画表明 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 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对成功者的足迹,有人视为路标,有人视为框框
(C)
不定项选择题 5.江苏华西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 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 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 “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老百 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 A.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B.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C.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ABD)
1.没有矛盾的“理想世界”是不存在的; 2.回避矛盾的思想是错误的; 3.“遇到矛盾绕着走”的做法是错误的; 一、理解矛盾的含义; 备受瞩目的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22日在北 京宣布休会。会谈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朝美分歧严 重。朝鲜代表团团长金桂冠对记者表示,朝鲜视美 国对朝鲜的金融制裁为“敌对政策”。只有美国解 除了对朝金融制裁后,朝鲜才会考虑弃核。只有这 样“才能建立美朝之间的互信,为共同声明的执行 创造良好的气氛”。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抱怨,朝 鲜总是将金融问题与弃核挂钩,使得美朝之间的谈 判“难以收获进展”。 有人说:矛盾的“对立”一面即“斗争性”就是 国际关系中的这种“对立”和“斗争”.你是怎么 认为的?
矛盾分析法知识点

矛盾分析法知识点矛盾分析法(Dialectical Analysis Method)是一种在社会科学、经济学和文化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思考工具。
它是一种通过研究矛盾,了解问题本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1. 矛盾是什么?首先,我们要了解矛盾的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指事物内部自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
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
2. 矛盾的分类矛盾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最重要的矛盾,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的解决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
次要矛盾是主要矛盾的衍生矛盾,它们的解决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但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矛盾还可以按照矛盾双方的性质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对抗性矛盾是指矛盾的双方互相排斥,只能通过斗争来解决。
非对抗性矛盾是指矛盾的双方可以通过合作来解决。
3. 矛盾的转化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动态矛盾,它不是静止不变的。
随着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双方会发生变化,矛盾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矛盾的转化规律,才能够正确地进行矛盾分析。
矛盾的转化可以分为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
质的变化是指矛盾双方的性质发生变化,矛盾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从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
量的变化是指矛盾双方的关系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矛盾的双方的对立程度、影响程度等也会发生变化。
4. 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矛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包括辩证分析、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
辩证分析是指通过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了解问题的本质,并根据问题的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比分析是指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综合分析是指通过将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分析,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5. 矛盾分析的应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学领域,矛盾分析被用于分析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死不能复生,为什么说生和死可以互相转化?
坚持矛盾分析 的方法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失败是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盲人为什么会领路
英国首都伦敦是个“雾都”.一天早晨,国会议员史密 斯先生出门,他要在八点钟之前赶到国会参加一个重要 会议.可是大雾弥漫,咫尺之内,不见人影.史密斯先生没 走多远就迷路了,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碰到一个 人.那人说:“先生,您有什么事?”史密斯赶紧告诉他 自己要到国会开会.那人说:“先生,你先别着急,我带你 去.”说完就领着史密斯向前走去.他们走过一条街道, 拐了一个弯,穿过了一个广场,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国会 大楼.史密斯大为惊讶:“先生,这么大的雾,您是怎么找 得着路的?”那人说:“有雾没雾对我来说是一个样,我 是个盲人.”
普遍性
客观性
正确对待矛盾…, 坚持全面的观点
斗 争 一 性 性
具 正确地认识事物 矛盾 有 学会科学工作方法 两 (表现) 种 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属 两 性 主、次 抓重点 种 矛盾及 情 统筹兼顾 坚持两点 形 关系 同
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 关系
坚持共性和个性结合
矛 盾 分 析 法
矛盾主、 次方面及 关系
简单事物/一种矛盾的 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 矛盾两个方面的发展不 平衡
方法 善于抓住关键、重点、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论不 中心;集中主要力量解 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和 同 决主要矛盾, 主流 联 1、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是讲矛盾发展不平衡 系 的问题 2、都是重点论中所要把握的重点 3、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3、联系、发展、矛盾的关系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内部矛盾
(内因)
联系
构成
运动
引起 推动
变化、发展
根本内容
矛盾
外部矛盾
(外因)
推动(动力、原因)
联系、发展、矛盾是统一的,联系的观点、发展 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观点。
4、澄清几种错误观点
(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 政 治用语的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 (2)不能把两点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 (3)不能认为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 矛盾。 (4)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错误认为矛盾是 永远不能解决的。 (5)不能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6)不能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7)不能认为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斗 争的关系。
2、正确理解一分为二
(1)一分为二是世界观,即对事物自身包含矛盾的 一个科学判断。矛盾统一体总是有双方构成。
(2)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存在于“事物自身”。 ①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 是主观强加于客观事物的。 ②“事物自身”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
(3)一分为二也是方法论。
(4)坚持一分为二要反对一点论、片面性、绝对化 的观点。
比较
比较 区 信息词 别
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 方面
做题时判断主要 做题时判断矛盾主要方 矛盾可注意以下 面可注意以下字眼,如 字眼,如“重点、 “主流、大局、性质、 关键、中心” 主体、” 1、“关系”的共同性 联 (1)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系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的特殊性的两 种情形 3、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复杂事物的性 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06全国文综Ⅰ,30)国泰民安是中国人 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卷思 维,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 思所以危则为安是因为( C )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对立 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排 斥、互相分离的属性、趋 势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 对的,无条件的。 (2)统一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 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 势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相 对的,有条件的。 哲学上的“对立”“斗争” “统一”的两种情形 与具体矛盾斗争是共性与 ① 个性的关系 ②
盲人为明人领路,乍听起来出乎意料,可细想一下又 在情理之中。 .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在大雾的的条件下,明眼人 看得见的优势反而成为劣势—找不着路 了;盲人看不见的劣势却转化为优势— 任凭雾再大也能自由行走。
注意:
(1)我们说的生和死可以互相转化,并不是指某一生 命有机体的个体,而是说生和死作为一对矛盾,其本身 就存在于生命有机体的运动中,生命有机体每时每刻都 存在着生和死的矛盾运动。
分清主流 和支流
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
全面
(06 北京文综,38)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平均 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 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 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 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 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 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 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牵牛要牵牛鼻子”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 “打蛇要打蛇七寸” “射人先射马,擒贼 先擒王”“关键……”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 扶持”“抓大放小”
含义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 矛盾 地位、起主导作用的 的 矛盾方面。事物的性 主要 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 方面 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 面规定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 方面 起作用 复杂事物中(众多矛 每一事物中 的范围 盾中1:多) (在一种矛盾中1:1) 所处的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 位;其他次要矛盾处 配地位;矛盾的次要方 区 地位 于从属地位 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别 所起的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 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 起决定作用;次要矛 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 作用 盾不起决定作用 不起主导作用 方法论 抓住关键、重点、中 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正 心,集中主要力量解决 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分 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清主流和支流,全面分 防止“单打一” 析矛盾
联系
方法论 信息词
二者的关 看问题 系是对立 要全面 统一的。 它们相互 分清矛 排斥,又 盾的主 相互依赖, 要方面 在一定条 和次要 件下可以 方面, 矛盾 处于被支配地位、 相互转化 分清主 的 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流和支 次要 方面 流 方面
看全局 看大局
比较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 不同 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 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方面 区 研究 复杂事物过程中同时存 别 的问 在的诸多矛盾之间的相 题不 互关系。许多矛盾的发 同 展不平衡
含义 主 要 矛 盾 在事物发展 过程中处于 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 起决定作用 的矛盾 其他处于从 属地位、对 事物发展不 起决定作用 的矛盾
联系
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信息词
次 要 矛 盾
主要矛 抓重点 盾、次 抓关键 要矛盾 抓中心 相互依 集中力 赖,相 量解决 互影响, 主要矛 在一定 盾, 条件下 统筹兼 可以相 顾,恰 互转化 当地处 理好次 要矛盾
(3)不能认为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 矛盾。
“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 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 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能构成现实的矛 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 能构成矛盾关系。
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旧的矛盾 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就事物发展来说, 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还是坏,只能以是否 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来 衡量好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
客观性 正确对待矛盾..; 普遍性 坚持全面的观点 唯 具 物 核 矛盾 有 心 辩 两 证 种 法 属
性 两 种 情 形
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 关系 特殊性 主、次 矛盾 矛盾主、 次方面
坚持共性和个性结合 一般认识秩序 科学工作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抓重点
斗 争 性
同 一 性
统筹兼顾
分清主流 和支流 全面
答案: (1)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坚 持全面的观点。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的,过分重 视一方,另一方就受到影响。效率与公平又是 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 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 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2)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 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3)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 注重公平,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 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