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套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最佳(1分×40=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表中)1、动物在水中、陆地上和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A、行走奔跑飞行B、游泳行走飞行C、游泳爬行滑翔D、爬行跳跃飞行2、列哪项不属于...鱼鳍的功能()A、游泳B、平衡身体C、捕食D、改变运动方向3、下列不属于...运动系统的功能的是()A、运动B、营养C、保护D、支持4、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存在于长骨的()A、骨膜中B、骨密质中C、骨松质中D、骨髓腔中5、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A、骨髓B、软骨层C、骨膜D、骨质6、运动系统由哪三部分组成()A、骨骨骼骨连结B、骨骨骼肌骨连结C、骨骨骼肌关节D、骨骼关节肌肉7、伸肘时,正确的说法是()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和肱三头肌收缩8、下列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的是()○1蜜蜂采蜜后可沿原路返回蜂巢②老鼠走迷宫③母鸡孵小鸡④雌雄动物间的相互识别⑤猩猩用树枝剔牙齿A、①②B、②③C、②⑤D、④⑤9、下列动物中习能力最强的是()A、蚯蚓B、大山雀C、牛D、黑猩猩10、生殖季节,两只成年雄羚羊发生争斗,这是()A、繁殖行为B、攻击行为C、节律行为D、防御行为11、由生物钟调节的行为是()A、攻击行为B、节律行为C、防御行为D、贮食行为12、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主要是在进行()A、野外的自然状态下B、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C、对动物施加外界影响下D、改变了动物的生活条件下13、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ABC都对14、下列生物联系中表示正确的食物链的是()A、阳光→植物→兔→狐B、草→鼠→羊C、植物→昆虫→青蛙→蛇D、猫头鹰→兔→植物15、属于爬行类,分布在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局部地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A、壁虎B、扬子鳄C、巨蜥D、龟16、最近几十年,几乎每年至少一种或几种动物从地球一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A、各种疾病流行B、动物天敌过多C、自然灾害加剧D、人类活动的影响17、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A、克隆B、易地保护C、就地保护D、法制管理18、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1基因②细胞③组织○4物种⑤生态系统A、○1○2③B、○1○2○4C、○2③○4D、○1○4⑤19、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A、生来就有的B、遗传物质控制的C、不用“学习”就会的D、经“学习”建立起来的20、下列群居生活的动物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A、蜜蜂B、蝗虫C、白蚁D、猴子2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人们研究动物行为的根本目的的是()A、寻找乐趣B、帮助人们认识人类行为的起源和进化C、认识和利用动物D、控制和防治有害的动物22、体形似黑熊,主要经竹的笋、叶、嫩尖为食,被誉为“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大熊猫B、小熊猫C、棕熊D、北极熊23、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记载保留着,主要原因是()A、绿色植物能够分解植物遗体B、细菌分布十分广泛C、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D、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24、夏天,食品和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由什么引起的()A、细菌B、霉菌C、病毒D、酵母菌25、做馒头、烤面包时离不开哪种微生物?()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霉菌26、构成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是指:()A、细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B、以动物残体为食的生物C、细菌、真菌等寄生性微生物D、所有微生物27、下列进行出芽生殖的是()A、大肠杆菌B、酵母菌C、霉菌D、蘑菇28、蜻蜒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套]试题带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套]试题带答案解析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一、知识网络1、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主要是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滑翔:大型鸟类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下飘行,好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这种飞行方式叫滑翔,是最省力的方式。

4、运动形成过程: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二、基本知识1.在不同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也不一样,但都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的。

2.动物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寻找和摄取,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的危害,所以动物的运动对动物自身的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有:、、、。

4.动物的栖息场所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其相适应。

5.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要交替使用飞行、等方式。

6.一个运动通常是由骨骼肌协调完成的,而运动中消耗的能量来自于骨骼肌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7.根据形状不同,骨可以分为、、和、不规则骨,如肩胛骨属于,椎骨属于。

8.一块骨包括了、、和三部分。

9.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成蜂窝状,称为;而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

10.骨质中有水分、、和。

11.骨连结有、、三种形式,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12.全身的骨通过组成骨骼。

13.人体的骨骼肌有块,可分为、、三大肌群。

14.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和三部分共同完成。

其中为杠杆,为支点,为动力。

15.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16.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可以产生,它牵拉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17.若骨的骨髓是黄骨髓,判断该骨的主人是(填“儿童”或“成年”)三、能力提高18.下列哪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A.豹B.乌贼C.狗D.象19.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不是游泳的是()A.沼虾B.鲸C.中华鲟D.水螅20.下列可以利用附肢在水中划水前进的生物是()A.水母B.海龟C.蛙D.河豚21.青蛙的四肢善于()A.爬行B.行走C.游泳和跳跃D.逃避敌害22.一般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A鼓翼飞行B.滑翔飞行C翼膜飞行D.以上方式都是23.青蛙的运动方式很多,既可以在水中游泳有可以在陆地上跳跃,下列那些结构与它的运动有关?()A.后肢肌肉发达,趾间有蹼B.前肢短小C.皮肤光滑D.以上都对24.动物不运动对下列生命活动没有直接利害的是()A.主动捕食B.逃避敌害C.生长发育D.完成求偶和交配25.下列鸟类中,趾间没有蹼的是()A.麻雀B.天鹅C.野鸭D.家鸭26.下列动物利用身体上多对步足爬行的是()A.蜈蚣B.蜻蜓C.响尾蛇D.扬子鳄27.下列对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在空中飞的都是鸟类B.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用鳍游泳C.每种动物都固定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因而运动方式单一D.昆虫因为有翅而扩大了生活范围28.蝗虫具有的运动方式有()①游泳②跳跃③奔跑④飞行⑤爬行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29.蝗虫、青蛙、袋鼠、山雀都能使身体腾空而跳跃,这主要依靠的结构是()A.前肢B.后肢C.四肢D.皮肤30.春暖花开,当我们坐在小船中欣赏湖光山色的时候,你知道用于划水的桨与鱼的哪种结构的作用相同()A.躯干部B.尾部C.鳞片D.鳍31.下列骨中,不属于前肢骨的是()A.股骨B.肱骨C.尺骨D.指骨32.当人的双臂处于自然状态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33.一块骨属于()A.细胞间质B.细胞C.器官D.组织34.通过燃烧骨,可以知道骨中含有()A.有机物B.骨干C.骨髓D.无机物35.在生活中看到老人要注意避让,是因为老年人的骨()A.易碎,弹性小B.弹性小,比较柔韧C.坚硬而有弹性D.硬度大,弹性大36.运动系统是由下列哪组器官构成的()A.肌肉、关节、骨骼B.骨、关节、骨连结C.骨骼、骨骼肌、骨连结D.骨、骨连结、骨骼肌37.对骨折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A.红骨髓B.血管C.神经D.成骨细胞3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骨髓腔中始终存在着红骨髓B.骨髓腔中的骨髓都有造血功能C.红骨髓在人成年后都会变成黄骨髓D.成年人体内的黄骨髓在特殊条件下可以转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39.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支点作用B.动力作用C.杠杆作用D.协调作用40.下列各项中,能引起头部运动的是()A.三角肌B.背阔肌C.胸锁乳突肌D.肋间肌41.刚出生的婴儿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站立,这是因为骨中()A.有机物约占2/3B.有机物多于2/3C.有机物约占1/3D.有机物多于1/342.将一根鱼肋骨用稀盐酸浸泡,取出冲洗后晾干,鱼骨将会()A.变重、变软B.变轻、变软C.变重、变硬D.变轻、变硬43.人体的下列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髋关节44.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A.都增加B.都减少C.无机物含量增加D.有机物含量增加4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骨骼肌的功能的是()A.支持功能B.保护内脏器官C.维持体温D.参与运动46.骨髓、前肢骨、骨关节依次属于()A.骨骼、骨骼肌、骨组织B.骨连结、骨干、活动连接C.骨组织、骨、骨连结D.骨质、不活动连接、半活动连接47.骨骼肌在体内所受到的刺激是()A.神经传来的兴奋B.体液传来的化学物质的刺激C.体外的外力作用D.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能量48.把骨骼肌固定在骨上的结构是()A.关节B.肌腱C.肌腹D.关节韧带49.下列哪项不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是()A.骨B.关节C.肌肉D.神经、血管50.骨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A.连接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支持作用5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骨骼肌长地粗壮,收缩有力,这是因为()A.肌纤维变粗了B.骨纤维数量增多了C.肌肉反应灵活了D.肌肉收缩速度加快了52.下列表示骨骼肌附着于骨上的模式,正确的是()A.B.C.D.53.用猪骨头熬汤,可见汤中有油出现,油来自于()A.骨膜上的脂肪B.骨松质内的脂肪C.红骨髓内的脂肪D.黄骨髓内的脂肪54.关节最怕脱臼,脱臼就是指()A.关节从关节腔中滑脱出来B.关节软骨发生了强烈碰撞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D.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四、综合应用55.明辨是非(1)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打包29套,含答案)(加精)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打包29套,含答案)(加精)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大象用四肢支撑身体,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前行,其运动方式是( )A.爬行B.行走C.跳跃D.奔跑2.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的趾间有蹼,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A.游泳B.飞行C.爬行D.跳跃3.运动是动物主动适应环境的表现,其意义是( )①有利于生殖②有利于获取足够的食物③有利于迁移到适宜的环境④有利于逃避敌害A.①②B.③C.①D.①②③④4.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

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A.飞行、游泳、爬行B.飞行、跳跃、游泳C.奔跑、游泳、爬行D.飞行、游泳、行走5.下列几种动物其运动方式属于爬行的是( )6.奔跑与行走的区别是前者( )①运动速度快②运动速度慢③四肢交替前伸和后蹬④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⑤身体腾空而起⑥有利于获得食物A.①④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③⑥7.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生活在( )A.崇山峻岭中B.茂密的森林中C.辽阔的草原上D.一望无际的沙漠中8.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A.翅膀、奔跑B.后肢、飞行C.翅膀、飞行D.后肢、奔跑9.下列关于鸟类运动器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肢变成翼B.四肢变成翼C.后肢变成翼D.四肢变成足10.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兔子之所以“跑”得快,是因为它的运动方式是,这种运动方式的特点是依靠弹跳,使身体腾空。

乌龟的速度之所以慢,是因为它的运动方式是,这种运动方式的特点是依靠四肢的运动把的身体推向前进。

11.下图分别是气球、乌贼和火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松开扎口后气球的上升和火箭的腾空都是靠气流高速向后喷出,产生的实现的。

(2)乌贼是靠喷水和腕的摆动,推动身体进行快速的运动。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60分)1.下列图片展现的是正在运动中的动物,其运动形式依次是()A.跳跃、飞行、爬行、行走、奔跑B.跳跃、飞行、爬行、奔跑、行走C.奔跑、飞行、蠕动、跳跃、行走D.奔跑、飞行、蠕动、行走、跳跃2.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B.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C.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D.有利于动物个体进化3.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骨骼肌组成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组成C.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D.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4.骨是一种()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5.下列动物行为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螳螂捕蝉B.猫捉老鼠、鲟鱼洄游、蜻蜓点水C.蜘蛛结网、雄鸡报晓、惊弓之鸟D.狗辨主人、鹦鹉学舌、老马识途6.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遗传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领域做出的贡献.下列动物行为属于“昼夜节律”的是()A.蟹类在涨潮时躲藏于洞穴内,退潮后爬出洞穴觅食B.许多鸟类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方温暖的地区越冬C.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多数动物通常在春季繁殖D.多数动物是白天活动,猫头鹰、蝙蝠等则在夜间活动7.海边有一种乌鸦经常在海滩衔取海螺及其他软体动物,然后起飞并在空中将海螺投向海边岩石,将海螺外壳砸碎,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这是乌鸦的一种休息、娱乐活动B.这是乌鸦取食螺肉形成的适应性C.乌鸦无意中将海螺掉下摔碎的D.这是乌鸦向其它动物示威的行为8.生物个体死亡并没有导致物种灭绝,是因为生物个体在生存期间进行了()A.呼吸B.遗传C.生殖D.变异9.人类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依次是如图结构中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②D.①③④10.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B.精子与卵细胞在子宫内完成受精作用C.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分别是睾丸和附睾D.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11.男生进入初中后,身高突增,长出胡须,声音变粗.下列有关这一阶段的更多描述,不恰当的是()A.性器官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B.首次出现区分男女性别的特征C.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变化D.这表明他们进入了青春期12.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时配套练习题(答案在PPT隐藏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时配套练习题(答案在PPT隐藏页)

第1课时 微生物的特征及类群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课时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课时 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节 遗传与环境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6节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节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课时 人的发育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课时 昆虫、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课时 鸟的生殖和发育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3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课时配套练习题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
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1课时 骨和关节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课时 骨骼肌与躯体运动的形成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BS八年级生物上册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套试题带答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套试题带答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一、知识网络1、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主要是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滑翔:大型鸟类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下飘行,好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这种飞行方式叫滑翔,是最省力的方式。

4、运动形成过程: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二、基本知识1.在不同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也不一样,但都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的。

2.动物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寻找和摄取,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的危害,所以动物的运动对动物自身的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有:、、、。

4.动物的栖息场所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其相适应。

5.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要交替使用飞行、等方式。

6.一个运动通常是由骨骼肌协调完成的,而运动中消耗的能量来自于骨骼肌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7.根据形状不同,骨可以分为、、和、不规则骨,如肩胛骨属于,椎骨属于。

8.一块骨包括了、、和三部分。

9.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成蜂窝状,称为;而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

10.骨质中有水分、、和。

11.骨连结有、、三种形式,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12.全身的骨通过组成骨骼。

13.人体的骨骼肌有块,可分为、、三大肌群。

14.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和三部分共同完成。

其中为杠杆,为支点,为动力。

15.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16.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可以产生,它牵拉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17.若骨的骨髓是黄骨髓,判断该骨的主人是(填“儿童”或“成年”)三、能力提高18.下列哪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A.豹B.乌贼C.狗D.象19.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不是游泳的是()A.沼虾B.鲸C.中华鲟D.水螅20.下列可以利用附肢在水中划水前进的生物是()A.水母B.海龟C.蛙D.河豚21.青蛙的四肢善于()A.爬行B.行走C.游泳和跳跃D.逃避敌害22.一般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A鼓翼飞行B.滑翔飞行C翼膜飞行D.以上方式都是23.青蛙的运动方式很多,既可以在水中游泳有可以在陆地上跳跃,下列那些结构与它的运动有关?()A.后肢肌肉发达,趾间有蹼B.前肢短小C.皮肤光滑D.以上都对24.动物不运动对下列生命活动没有直接利害的是()A.主动捕食B.逃避敌害C.生长发育D.完成求偶和交配25.下列鸟类中,趾间没有蹼的是()A.麻雀B.天鹅C.野鸭D.家鸭26.下列动物利用身体上多对步足爬行的是()A.蜈蚣B.蜻蜓C.响尾蛇D.扬子鳄27.下列对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在空中飞的都是鸟类B.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用鳍游泳C.每种动物都固定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因而运动方式单一D.昆虫因为有翅而扩大了生活范围28.蝗虫具有的运动方式有()①游泳②跳跃③奔跑④飞行⑤爬行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29.蝗虫、青蛙、袋鼠、山雀都能使身体腾空而跳跃,这主要依靠的结构是()A.前肢B.后肢C.四肢D.皮肤30.春暖花开,当我们坐在小船中欣赏湖光山色的时候,你知道用于划水的桨与鱼的哪种结构的作用相同()A.躯干部B.尾部C.鳞片D.鳍31.下列骨中,不属于前肢骨的是()A.股骨B.肱骨C.尺骨D.指骨32.当人的双臂处于自然状态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33.一块骨属于()A.细胞间质B.细胞C.器官D.组织34.通过燃烧骨,可以知道骨中含有()A.有机物B.骨干C.骨髓D.无机物35.在生活中看到老人要注意避让,是因为老年人的骨()A.易碎,弹性小B.弹性小,比较柔韧C.坚硬而有弹性D.硬度大,弹性大36.运动系统是由下列哪组器官构成的()A.肌肉、关节、骨骼B.骨、关节、骨连结C.骨骼、骨骼肌、骨连结D.骨、骨连结、骨骼肌37.对骨折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A.红骨髓B.血管C.神经D.成骨细胞3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骨髓腔中始终存在着红骨髓B.骨髓腔中的骨髓都有造血功能C.红骨髓在人成年后都会变成黄骨髓D.成年人体内的黄骨髓在特殊条件下可以转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39.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支点作用B.动力作用C.杠杆作用D.协调作用40.下列各项中,能引起头部运动的是()A.三角肌B.背阔肌C.胸锁乳突肌D.肋间肌41.刚出生的婴儿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站立,这是因为骨中()A.有机物约占2/3B.有机物多于2/3C.有机物约占1/3D.有机物多于1/342.将一根鱼肋骨用稀盐酸浸泡,取出冲洗后晾干,鱼骨将会()A.变重、变软B.变轻、变软C.变重、变硬D.变轻、变硬43.人体的下列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髋关节44.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A.都增加B.都减少C.无机物含量增加D.有机物含量增加4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骨骼肌的功能的是()A.支持功能B.保护内脏器官C.维持体温D.参与运动46.骨髓、前肢骨、骨关节依次属于()A.骨骼、骨骼肌、骨组织B.骨连结、骨干、活动连接C.骨组织、骨、骨连结D.骨质、不活动连接、半活动连接47.骨骼肌在体内所受到的刺激是()A.神经传来的兴奋B.体液传来的化学物质的刺激C.体外的外力作用D.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能量48.把骨骼肌固定在骨上的结构是()A.关节B.肌腱C.肌腹D.关节韧带49.下列哪项不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是()A.骨B.关节C.肌肉D.神经、血管50.骨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A.连接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支持作用5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骨骼肌长地粗壮,收缩有力,这是因为()A.肌纤维变粗了B.骨纤维数量增多了C.肌肉反应灵活了D.肌肉收缩速度加快了52.下列表示骨骼肌附着于骨上的模式,正确的是()A.B.C.D.53.用猪骨头熬汤,可见汤中有油出现,油来自于()A.骨膜上的脂肪B.骨松质内的脂肪C.红骨髓内的脂肪D.黄骨髓内的脂肪54.关节最怕脱臼,脱臼就是指()A.关节从关节腔中滑脱出来B.关节软骨发生了强烈碰撞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D.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四、综合应用55.明辨是非(1)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打包29套,含答案)(已审阅)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课后习题(打包29套,含答案)(已审阅)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大象用四肢支撑身体,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前行,其运动方式是( )A.爬行B.行走C.跳跃D.奔跑2.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青蛙的趾间有蹼,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A.游泳B.飞行C.爬行D.跳跃3.运动是动物主动适应环境的表现,其意义是( )①有利于生殖②有利于获取足够的食物③有利于迁移到适宜的环境④有利于逃避敌害A.①②B.③C.①D.①②③④4.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

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A.飞行、游泳、爬行B.飞行、跳跃、游泳C.奔跑、游泳、爬行D.飞行、游泳、行走5.下列几种动物其运动方式属于爬行的是( )6.奔跑与行走的区别是前者( )①运动速度快②运动速度慢③四肢交替前伸和后蹬④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⑤身体腾空而起⑥有利于获得食物A.①④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③⑥7.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生活在( )A.崇山峻岭中B.茂密的森林中C.辽阔的草原上D.一望无际的沙漠中8.鸵鸟是草原上的一种大型鸟,它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 )A.翅膀、奔跑B.后肢、飞行C.翅膀、飞行D.后肢、奔跑9.下列关于鸟类运动器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肢变成翼B.四肢变成翼C.后肢变成翼D.四肢变成足10.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兔子之所以“跑”得快,是因为它的运动方式是,这种运动方式的特点是依靠弹跳,使身体腾空。

乌龟的速度之所以慢,是因为它的运动方式是,这种运动方式的特点是依靠四肢的运动把的身体推向前进。

11.下图分别是气球、乌贼和火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松开扎口后气球的上升和火箭的腾空都是靠气流高速向后喷出,产生的实现的。

(2)乌贼是靠喷水和腕的摆动,推动身体进行快速的运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温度B.阳光C.土壤D.空气2、下列有关桑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桑蚕的发育过程中,吐丝的时期是蛹B.与桑蚕的发育相同的昆虫有菜青虫、蜜蜂、苍蝇、蝉、蜻蜓C.探究“桑蚕的取食行为”时,实验前一天要定时喂食蚁蚕D.黄足桑蚕与白足桑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桑蚕,这说明黄足是显性性状3、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已高达36.7%。

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宜配戴凹透镜B.近视眼可能与遗传、环境、营养、学习习惯等因素有关C.尽量不佩戴眼镜,以防止近视度数增加D.患近视的人老了以后也可能患老花眼(远视眼)4、某同学患了阑尾炎,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最突出的生理指标是A.红细胞数量明显偏低B.白细胞数量明显偏高C.血小板数量明显偏低D.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高5、蝄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下列叙述与蛔虫不相符的是A.体表有角质层B.有口无肛门C.身体细长,呈椭圆形D.有口有肛门6、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环境极为相似的原因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定向变异的结果D.环境影响的结果7、下列有关月季扦插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健壮枝条剪成15厘米左右的茎段,每段保留两个节B.每个茎段上方的切口是倾斜的,下方的切口是平的C.上面一个节去掉部分叶,下面一个节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D.扦插时将下面的一个节埋入土中,注意遮荫,及时浇水8、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C.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植物吸收的水首先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生命活动,多余的才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9、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10、对男孩小明性染色体的分析,错误的是()A.小明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B.X染色体不可能来源于奶奶C.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爷爷D.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外婆11、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B.所有变量都不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D.所有变量都相同12、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13、向日葵和梅花鹿相比,向日葵没有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14、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15、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一、知识网络1、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主要是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滑翔:大型鸟类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下飘行,好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这种飞行方式叫滑翔,是最省力的方式。

4、运动形成过程: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二、基本知识1.在不同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也不一样,但都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的。

2.动物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寻找和摄取,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的危害,所以动物的运动对动物自身的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有:、、、。

4.动物的栖息场所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其相适应。

5.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要交替使用飞行、等方式。

6.一个运动通常是由骨骼肌协调完成的,而运动中消耗的能量来自于骨骼肌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7.根据形状不同,骨可以分为、、和、不规则骨,如肩胛骨属于,椎骨属于。

8.一块骨包括了、、和三部分。

9.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成蜂窝状,称为;而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

10.骨质中有水分、、和。

11.骨连结有、、三种形式,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12.全身的骨通过组成骨骼。

13.人体的骨骼肌有块,可分为、、三大肌群。

14.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和三部分共同完成。

其中为杠杆,为支点,为动力。

15.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16.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可以产生,它牵拉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17.若骨的骨髓是黄骨髓,判断该骨的主人是(填“儿童”或“成年”)三、能力提高18.下列哪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A.豹B.乌贼C.狗D.象19.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不是游泳的是()A.沼虾B.鲸C.中华鲟D.水螅20.下列可以利用附肢在水中划水前进的生物是()A.水母B.海龟C.蛙D.河豚21.青蛙的四肢善于()A.爬行B.行走C.游泳和跳跃D.逃避敌害22.一般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A鼓翼飞行B.滑翔飞行C翼膜飞行D.以上方式都是23.青蛙的运动方式很多,既可以在水中游泳有可以在陆地上跳跃,下列那些结构与它的运动有关?()A.后肢肌肉发达,趾间有蹼B.前肢短小C.皮肤光滑D.以上都对24.动物不运动对下列生命活动没有直接利害的是()A.主动捕食B.逃避敌害C.生长发育D.完成求偶和交配25.下列鸟类中,趾间没有蹼的是()A.麻雀B.天鹅C.野鸭D.家鸭26.下列动物利用身体上多对步足爬行的是()A.蜈蚣B.蜻蜓C.响尾蛇D.扬子鳄27.下列对运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在空中飞的都是鸟类B.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用鳍游泳C.每种动物都固定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因而运动方式单一D.昆虫因为有翅而扩大了生活范围28.蝗虫具有的运动方式有()①游泳②跳跃③奔跑④飞行⑤爬行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29.蝗虫、青蛙、袋鼠、山雀都能使身体腾空而跳跃,这主要依靠的结构是()A.前肢B.后肢C.四肢D.皮肤30.春暖花开,当我们坐在小船中欣赏湖光山色的时候,你知道用于划水的桨与鱼的哪种结构的作用相同()A.躯干部B.尾部C.鳞片D.鳍31.下列骨中,不属于前肢骨的是()A.股骨B.肱骨C.尺骨D.指骨32.当人的双臂处于自然状态时,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33.一块骨属于()A.细胞间质B.细胞C.器官D.组织34.通过燃烧骨,可以知道骨中含有()A.有机物B.骨干C.骨髓D.无机物35.在生活中看到老人要注意避让,是因为老年人的骨()A.易碎,弹性小B.弹性小,比较柔韧C.坚硬而有弹性D.硬度大,弹性大36.运动系统是由下列哪组器官构成的()A.肌肉、关节、骨骼B.骨、关节、骨连结C.骨骼、骨骼肌、骨连结D.骨、骨连结、骨骼肌37.对骨折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A.红骨髓B.血管C.神经D.成骨细胞3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骨髓腔中始终存在着红骨髓B.骨髓腔中的骨髓都有造血功能C.红骨髓在人成年后都会变成黄骨髓D.成年人体内的黄骨髓在特殊条件下可以转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39.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A.支点作用B.动力作用C.杠杆作用D.协调作用40.下列各项中,能引起头部运动的是()A.三角肌B.背阔肌C.胸锁乳突肌D.肋间肌41.刚出生的婴儿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容易站立,这是因为骨中()A.有机物约占2/3B.有机物多于2/3C.有机物约占1/3D.有机物多于1/342.将一根鱼肋骨用稀盐酸浸泡,取出冲洗后晾干,鱼骨将会()A.变重、变软B.变轻、变软C.变重、变硬D.变轻、变硬43.人体的下列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髋关节44.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A.都增加B.都减少C.无机物含量增加D.有机物含量增加4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骨骼肌的功能的是()A.支持功能B.保护内脏器官C.维持体温D.参与运动46.骨髓、前肢骨、骨关节依次属于()A.骨骼、骨骼肌、骨组织B.骨连结、骨干、活动连接C.骨组织、骨、骨连结D.骨质、不活动连接、半活动连接47.骨骼肌在体内所受到的刺激是()A.神经传来的兴奋B.体液传来的化学物质的刺激C.体外的外力作用D.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能量48.把骨骼肌固定在骨上的结构是()A.关节B.肌腱C.肌腹D.关节韧带49.下列哪项不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是()A.骨B.关节C.肌肉D.神经、血管50.骨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A.连接作用B.杠杆作用C.支点作用D.支持作用5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骨骼肌长地粗壮,收缩有力,这是因为()A.肌纤维变粗了B.骨纤维数量增多了C.肌肉反应灵活了D.肌肉收缩速度加快了52.下列表示骨骼肌附着于骨上的模式,正确的是()A.B.C.D.53.用猪骨头熬汤,可见汤中有油出现,油来自于()A.骨膜上的脂肪B.骨松质内的脂肪C.红骨髓内的脂肪D.黄骨髓内的脂肪54.关节最怕脱臼,脱臼就是指()A.关节从关节腔中滑脱出来B.关节软骨发生了强烈碰撞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D.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四、综合应用55.明辨是非(1)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

()(2)蝗虫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飞行等方式。

()(3)行走是人独特的运动方式()(4)所有的动物都能够主动运动()(5)骨组织的营养物质供应主要依靠骨膜中的血管()(6)成人的骨中,有机物大约占三分之二,无机物大约占三分之一()(7)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

()(8)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是骨骼肌()(9)人体的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都只能在一个平面上转动()(10)陆地上的动物只有行走、奔跑。

()56.连线题①将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与他们相应的结构用线连起来乌贼蹼蜜蜂步足蜈蚣翅中华鲟漏斗及腕野鸭鳍②将动物与它们善于进行的运动方式连起来。

桃花水母飞行猎豹奔跑麻雀跳跃乌龟游泳大熊猫爬行袋鼠行走57.看图回答问题:为什么河里的鱼喜欢逆水而游?鱼顺水捕食,要花费很多力气去追逐食物,而逆水游泳就不同了,只要一张嘴,就能吃到食物;再说,鱼逆水游泳虽然游得较慢,但容易控制方向。

而顺水游泳,很容易失去控制,被冲到危险区域,另外,鱼呼吸要不停地吞水,水进入鳃里的氧气才能被吸收,鱼逆水游泳时,吞水比较容易,呼吸也比较顺畅,因此,河里的鱼喜欢逆水而游。

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

鱼游泳是靠控制方向。

鱼在水里生活,其呼吸器官是。

58.下图是企鹅在雪地上的运动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即使你有强壮有力的腿,也无法行进的,如南极的茫茫雪原,杂草丛生的、泥泞的沼泽地区等。

漫步在南极茫茫雪原的绅士---企鹅,给了人类极大的启示。

它们在紧急情况时,可以以30公里/时的时速运动,这是因为经过两千多万年的进化,企鹅的运动器官已变得非常适宜于在雪地运行。

它只要扑倒在地,把肚子贴在雪地表面上,蹬动双脚滑雪,便可飞速向前。

受它的启发,人们已研制出一种越野汽车,可在雪地与泥泞地带快速前进,速度可达50公里/时。

想一想:企鹅是怎样以30公里/时的速度在雪地上运行的?59.下列的表格内容是小明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时,根据实验内容完成的。

操作项目实验组对照组ⅠⅡ实验方法用酒精灯火焰烧鱼骨用稀盐酸浸泡鱼骨不做处理结果鱼骨成灰白色鱼骨呈透明没有变化鉴别方法用解剖针敲击对折弯曲敲击和弯曲结果一敲击变成粉末非常柔韧坚硬,有弹性(1)通过上面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3)在稀盐酸中被溶解后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4)在做探究实验中,是否有设置对照组的必要?(5)将已充分燃烧的骨浸入稀盐酸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60.下图关节模式图(1)请填出图中所标的结构名称。

1. 2.3. 4. 5.(2)关节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3)我们通常说的脱臼是指从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4)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和。

61.骨在动物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哺乳动物骨的解剖研究发现,动物体内的长骨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构成的。

骨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它上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骨膜由多种细胞和一些结缔组织组成。

有人用家鸽做过这样的实验,把家鸽身上一段长骨的骨质、骨髓剥离掉,保留完整的骨膜,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发现家鸽被剥离去掉的那一段长骨又重新长好了。

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功能不正常,也就是不能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彻底根除白血病,需要移植同型的骨髓,恢复身体的造血功能。

请你根据图和上述资料填空分析:1. 2. 3. 4.5. 6. 7. 。

(1)骨膜有怎样的生理功能?。

(2)骨髓移植为什么能根治白血病?。

(3)当发生骨折时,为什么会感觉到非常疼痛?。

(4)骨折后,对骨的修复起重要作用的是。

(5)人成年后身体不再长高,原因()A.软骨层骨化成骨B.红骨髓变为黄骨髓C.成骨细胞不再分裂D.生长激素不再分泌(6)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动物的骨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灰白色粉末,称其质量为1.6克,该动物约处于()A老年期.B.幼年期C.成年期D.不可确定62.下图表示人骨中某种物质在各年龄段含量的变化:(1)这类物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