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设计方案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是将全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按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结合用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建筑群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采用总平面设计图纸的形式完整、明确、准确地表示出来.总平面设计的工作内容可分为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两大部分.由于我们组设计的整个厂区地势平坦,我们只做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的内容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设计(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经营管理办公室、职工生活设施、绿化带),交通运输设计,工程管线布置。
一、不同使用功能的建构筑物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相互关系Array食品工厂以生产为主要目的,因此以生产车间为中心,其他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均围绕着生产车间布局,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二、设计依据与原则2.1 设计依据根据市场上茶饮料的盛行,各种各样的品种淋漓满目,生产一种新产品是发展的需要.自己投产建立年产10万吨茶饮料加工厂,设计主要以国内饮料生产技术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应用CAD技术,完成初步工艺设计。
2.2 设计原则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特点为指导思想,将最新的科技成就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最佳的机械设备应用到设计中去。
必须认真考虑,技术上的可靠性,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与当地具体情况想结合,达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精巧、耐用、安全的目的。
2。
3 建厂目的要求茶厂是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的活动中心。
建厂的目的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短周期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合格产品,并以进入市场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建立茶厂必须符合交通便捷、通讯方便、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良好的要求.2.4 厂址选择建立一间工厂首要是厂址的选择。
选择厂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茶树鲜叶是活体,含水量高,能呼吸,不能长时间挤压,所以不宜作长距离运输;2.茶树鲜叶的鲜叶运输量是成品茶的4—5倍,运输量大,运输装载要求高;3.鲜叶加工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给管理茶园的部门,以便调整原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加工的顺畅好和发挥原料的最大利用价值;4.鲜叶生产具有不平衡性,高峰期的鲜叶要及时处理;5.茶叶加工属于食品加工的范畴,要求安全卫生,环境良好年,无污染源;6.加工的产品商业性强,要快制快运。
厂区布置

2.2厂区布置2.2.1 设计依据《化工企业总图管理规定》原化工部文件《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定》HG/T20649-1998《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T20695-87《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20679-90《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02《化工工厂总图运输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HG/T20561-94《压缩机厂房建筑设计规定》HG/T20673-2005《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GB/50160-2008 除了以上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规定之外,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参照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因地制宜,设计出符合当地具体条件的厂区布置。
2.2.2 厂区平面设计原则总图布置设计的任务是解决全厂所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布置,运输网和地上、地下工程技术管网、行政管理、公用设施等的布置问题,同时满足一下要求: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要求2)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应满足生产要求,保证径直和短捷的生产作业线,尽可能避免交叉和迁回,使物料、水、电的运输距离为最小,同时满足操作的安全规定。
3)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安全要求,严格遵守防火、卫生、绿化等安全规范和标准的有关规定;4)工厂的总平面的布置应满足发展要求,布置应有较大的弹性,使其对工厂的发展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
5)工厂的总平面的布置应考虑各种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6)装置管理及控制采取相对的布置原则。
2.2.3 设计理念本次设计要全面贯彻“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充分利用每一分地”的基本设计理念,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1)节能环保,简洁方便(2)以人为本,安全卫生(3)因地制宜,发挥优势(4)科学布局,合理利用2.2.4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工厂总厂去布置为矩形,东西方向长595米,南北方向宽265米,总面积为157675平方米,厂区四周都是绿化带,用以将厂区与外界隔离,保证厂区的污染物尽量与外面隔离,同时以防止外界的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生产;同时使工厂的四面环绕公路,包括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其中西大门是直接通往总厂的便捷通道。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华运食品厂厂区平面布置
1、各生产相关部门的相关程度评分进行排序
排序 生产相关部门 1 2 3 4 5 6 7 8
2、 请绘制平面布置简图:
将得分最高的布置在核心位置,然后按照各部门得分高低及相关程度顺序,将图片拖动到平面布置图合适位置。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N
绿化及防火
设施 绿化及防火设施 绿化及防火设施
N
绿化及防火设施
食堂
成品库
生产车间
办公室
半成品库 工具库
机修间 材料库 半成品库 生产车间 材料库 成品库 办公室
工具库 食堂
机修间
答案: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N
绿化及防火设施 绿化及防火设施 绿化及防火设施
绿化及防火设施 N。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方案(共 66张PPT)

厂后区:主要是原料 仓库、露天堆场、污 水处理站等.
三、建、构筑物的布置位置 1.主生产车间
(1)考虑布置在生产区的中心地带。 (2)所在位置应当地势平坦,地耐力超过(1.5-2)×105 Pa。 (3)其朝向应当正面朝阳或偏南向布置。 (4)生产车间布置位置应以直通生活区和厂大门为宜。
2.辅助车间
3)当自然地形坡度有缓有陡时,可考虑平坡与台阶混合式布置。
★(2)按自然地形坡度、厂区宽度和建、构筑物基础埋 设深度的概算关系式选择。
二、总平面布置的步骤
★(一)设计准备
★(二)设计阶段
1. 方案确定
2. 初步设计
3. 施工图设计
(1)已经审批的设计任务书。 (2)已确定的厂址,厂地面积、地形、 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3)有关的城市规划或区域规划。 (4)厂区总体规划。 (5)对同类食品工厂调研所取得的资 料。 (6)厂区区域地形图。 (7)各有关专业提出的工厂车间组成、 主要设备、 工艺联系和运输方式、 运量情况以及建、构筑物平面图的 资料。
5.建筑艺术要求
6.环境质量要求
5.厂际协作条件
6.城镇或工业区、居住区规划条件
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要了解厂址所在地区的总体规划。总平面设计应按任务书要求
进行,分期建设的工程,应一次布置,分期建设,还必须为远 期发展留有余地。 二、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工厂生产工艺的要求。 三、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必须满足食品工厂卫生要求。 四、厂区道路应按运输量及运输工具的情况决定其宽度。 五、厂区建筑物间距应按有关规范设计。 六、厂区各建筑物布置符合规划要求,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七、相互间有影响的车间,尽量不要放在同一建筑物里,相似车间 应尽量放在一起。 八、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
某厂房建筑设计总图(共8张)

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

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设计依据与标准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2 .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 3008-2000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084 .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 3053-20025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6 .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GB 4387-2008总体布局分析全厂设计为长316m,宽180m的长方形平地,占地面积56880m2。
总图设置有生产区、原料和产品储罐区、装卸台、食堂、车库、控制室、办公楼、后勤中心、消防中心、维修车间、公共工程、质检中心、科研部等其他配备室和处理处。
本项目公用工程供热、供气、供风、供氮和空气调节,全部由石化工业区供应不再新建。
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全厂由罐区、生产区、办公区、后勤区四大部分组成。
该地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每年5-8月,盛行偏南风,10月-笠年3月盛行偏北风。
根据规定,将职工生活区布置在上风侧,将生产车间及罐区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厂区道路设计符合设计规范,交通方便,布置合理。
绿化率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条件下达到国家标准。
在厂区南侧预留有发展用地,以用于二期发展。
布局构思厂区东正门设置入口,在西侧设置有货流入口和货流出口,厂内办公区设置在正门处,有利于对外联络,易于贵宾参观,兄弟企业观摩,商贸公司入内商谈等,东北方向为后勤区,符合风向要求,设置有职工饭堂、绿化设施等公共福利设施。
各分区说明办公区办公大楼办公大楼一楼设有接待大厅,多媒体会议报告厅,产品介绍展示中心。
二楼、三楼、四楼是各部门,领导办公室和小型会议室,用于人员办公,企业策划,内部协商,外部商谈,领导指挥工厂运营等。
科研大楼该大楼用于进行科研实验,进行产品分析、质检等工作。
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用于职工紧急救助和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等工作。
车库车库在办公楼侧边设置,用于停放外来车辆及员工的车辆。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图设计方案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图设计方案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图设计方案一、厂址选择厂址选择是企业选址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和经营状况。
在选择厂址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的选择要考虑交通便利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以及周边环境的因素。
比如,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地方可以更好地接触市场;选择环境较好的地区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
2.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选择厂址时,要考虑当地的人力资源状况,包括人口数量、劳动力素质、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
选址时,如果工人资源短缺,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地区,包括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劳动力政策等因素。
4. 市场需求:选择一个有市场的地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要考虑到当地市场的需求情况、竞争情况以及潜在市场的发展潜力。
基于以上的几个方面的考虑,我选择将厂址选在广东省深圳市。
深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
深圳市有发达的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网络,距离港口和机场都很近,有利于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
此外,深圳市是中国经济特区的起源地,政策环境相对较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企业的扩大和销售。
此外,深圳市有较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辈出,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总平面图设计方案总平面图是对企业厂区布局和功能区划进行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工具。
在总平面图设计方案中,需要将厂区的各个区域和功能进行合理布局,以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需求。
1. 厂区布局:厂区布局的设计要符合以下的原则:- 效率原则:将各个功能区域尽可能紧凑地布置在一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 安全原则:合理设置物流和人流通道,确保厂区内的安全。
- 环境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打造绿化区和休闲区,提升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食品工厂总平面设计图文

第29页/共112页
(四)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建筑设施总体布置位置
1、应集中在厂前区。 2、多设置在工厂的大门处临近两侧。 3、办公大楼要正对着入口并且附以大型花池绿化及侧旁美化,要有体现厂址方位
第9页/共112页
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10页/共112页
总平面布置决定着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运行,影响 工厂生产过程原材料、能量消耗和经济效益发挥 ,总平面设计在工厂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总平面设计是一项政策性、系统性、综合性设计 工作,涉及专业多、知识面广、范围宽。
总平面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结合实际,综合 考虑,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选取最优方案,以 创造良好工作、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
进行布置,主生产车间建筑物位置决定全厂布置。
1、主生产车间一般布置在生产区的中心地带。
2、其所在位置应当地势平坦,地耐力超过(1.5~2)×105N/ m2;
3、朝向应正面朝阳或偏南,或与地区主风向成60-90°角布置。 根据地形和四周环境,可沿街道布置。
4、主生产车间要按生产流程呈链条状布置。
5、生产车间布置位置应以直通生活区和厂大门为宜。
• 设计内容:绿化区布置、形状设计;绿化方式选择; 绿化植物选择。
第8页/共112页
环保设计是对工厂的“三废”、粉尘和噪音进行 分析,在工厂布局上充分考虑“三废”、粉尘回 收和噪音控制措施和设施布局,以降低和消除环 境污染和对工人身体健康危害,保护环境。 设计要求:三废处理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粉尘 和噪音要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设计内容:三废处理设施设计、位置布置设计。 粉尘、噪音控制方法和方式设计。
第27页/共11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座450m³高炉工艺布置设计的体会
摘要对厂区内高炉、烧结、铸铁机及炼钢等工艺布置规划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认为采用皮带上料,导轨运输铁水罐,
关键词高炉工艺布置设计
随着炮声从耳边想过,巷道一点一点开拓,不知不觉中,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或许一年的时光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对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不过是短暂的几十分之一,不应该太过留恋。
但是,这一年对于我这个刚刚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可以用"意义非凡"四字来概括。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为一个技术员的艰辛和快乐,要成为一个好的技术员的痛苦和压力。
在这异国他乡,我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倾注于工作中,把汗水洒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场面上。
转身回顾这段时间,有过多少艰辛苦闷,有过多少寂寞孤独;也曾彷徨,也曾迷惘。
而今再回首,如摩洛哥的天空,风轻云淡。
这时正如张小娴所说,人生过渡时百般艰难,有一天蓦然回首已飞越千山。
在工作当中,各位师傅孜孜不倦的指导,把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各位领导亲切的关怀,使我有过多少感动和欣慰。
这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温馨的回忆。
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工作体会,总的来说,收获不小,感触良多。
首先我非常感激我的前辈们无私的毫不保留的传授给我知识和经验。
来到东茂矿业有限公司的这段日子里,在段工的的协助下绘
制东茂矿业有限公司的总平面布置图。
面对自己从没有接触过的高炉工程,我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干嘛,自己该干嘛。
我清楚的记得是段工给我讲述了一遍,让我初步明白了平面布置图是怎么一回事,是如何摆放布置的。
就像小的时候拼积木一样,把它们一块一块拼在总平面图上。
也让我对钢铁企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及它的结构布置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使得我在今后的布置图上有了不小的帮助。
但毕竟是第一次真正做设计,我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在工作中慢慢的积累下,遇到困难在领导指导帮助下,让我了解每一块的作用,使我受益匪浅,也算是我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把时间都专注在布置总平面图上,一次次的移动复制,一次次的修改,我都记不起修改过多少次了!正是这一次次的修改,让我明白:“事无巨细,必尽全力”,不论大事小事,每多做一件事必然会学到一些知识,必然会积累经验。
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摆正学习者的位置,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向别人讨教。
一些老师傅的经验丰富,分析问题往往一针见血,常常能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或几个手势就能让我明白,这些非常值得我学习和领会,他们的丰富经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就是我学习的源泉,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我各个方面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这也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作为刚刚从事设计工作,没有经验,有很多的问题我都不懂。
所以我就抱着不懂就要问的心态,虚心向每一位前辈请教,而大家
对我也非常的关心,有问必答。
但是慢慢发现自己在画图的过程中领导指出哪一点错误,就改哪一点错误,指出一点就改一点,很少加入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改,如何改,全凭领导定主意。
在前辈们经验和技术上帮住下,我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虽然有的时候还是想不到,但是相比刚开始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我不会因为这点小的成就就骄傲自大,在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地积累经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争取快速成长起来,利用自己精力充沛、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优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给公司的建设添砖加瓦,替领导分忧解难。
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我完成几套方案。
下面就拿出我设计的其中俩套方案,进行探讨。
1、工艺布置设计的基准
(1)原矿要就近选择,少一点运输。
(2)生产运行顺畅的原则。
2、设计方案
(1)方案一:紧凑型,如果1所示。
(2)方案二:烧结、高炉和炼钢并行布置,如图2所示。
3、方案比较
(1)方案一的优点:①烧结机与高炉平行布置,占地面积小,工艺布置比较紧凑。
②铁水罐改用天车吊装,减少导轨的铺设,大大节省成本,铁水罐不落地,直接被天车吊走。
③铸铁机紧挨着高炉,可以直接铸成铁块。
④炼钢车间与轧钢车间挨着比较近,炼钢
出来直接进入轧钢车间,热量流失少。
⑤
方案一的缺点:①正常生产需要很多的原料,但是没有原料场地,运转起来很不顺畅。
②看起来感觉还满意,但是正常生产运转的情况下,用天车来转运铁水罐就有点忙不过来了(既要往铸铁机上运输,又要往炼钢车间运输)。
③铁水罐维修起来不方便,维修运转不是很顺畅。
(2)方案二的优点:①烧结机与高炉水平布置,给原料场地留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满足正常生产运行。
②加轨道用火车头来转运铁水罐,并留有停放线和走行线,互不干扰,不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
③把俩台铸铁放到一起,并留有钢包维修区域,高炉生产的铁水可以直接运输到铸铁机上且不影响炼钢车间的生产。
④将俩座高炉的循环水泵房合并成一个,既节省了投资成本和占地空间,而且也减少了建筑的难度。
⑤将两边的冲渣池纵向排布,给高炉和除尘器留有一定的转运和清理空间。
方案二的缺点:①占地面大。
②炼钢车间和轧钢车间离的比较远,转运的时候比较困难。
经综合比较,方案二的工艺布置方案较优。
及烧结、高炉和炼钢并行布置。
4、烧结、高炉和炼钢并行布置的特点
工艺布置的特点: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物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化布置。
由海关监管区将原料用皮带直接运输到原料场,再加到烧结的原料仓;经烧结煅烧,通过皮带运输到高炉矿槽,另一路通过受
料仓将原料通过皮带运输到高炉矿槽中;经矿槽筛分、分散称重后通过皮带输送到高炉中;通过高炉出来的铁水经导轨运输到炼钢车间炼钢,剩余的经导轨用火车运输到铸铁机上,形成铁块;由炼钢车间炼出的钢坯运输到轧钢车间。
总之,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我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公司开发生产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为公司开发和建设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