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2)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9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20110603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为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有关规定~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抽样方法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进行专项点评工作。

每月选择全院部分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数量不低于25%,重点进行检查。

每名医师的处方或医嘱不少于50份~重点抽查感染/肝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外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医学科医师处方。

二、点评内容1、病区医嘱抗菌药物专项点评,1,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要对本科室20%医师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评价~并填写《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非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汇总被评价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在次月的10日前~送交医务部备案。

,2,医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科室上报的数据进行抽查~结果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2、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处方点评小组对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如不足50份~按实际份数--------------------------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计算,~填写《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附件三,~统计相关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按月汇总点评结果后上交医务部。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为了规范抗菌药物处方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1. 规范抗菌药物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

2. 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3. 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和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医务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小组,由医务科、药剂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2.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小组负责对全院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四、点评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性(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3)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4)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5)西药和中成药分别开具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6)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2. 处方用药适宜性(1)处方是否有明确的适应症,用药与临床诊断相符。

(2)处方是否有用药指征,是否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3)预防用药是否合理,是否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情况等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4)药物的选用是否适宜,是否根据病原菌种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5)使用前是否进行病原学送检,是否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6)药物的用法用量是否适宜,是否根据药物特性、患者病情等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随着全球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各国纷纷实施了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及其实施细则进行探讨。

一、概述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是指医疗机构针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全面评估和点评的制度。

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医生在处方抗菌药物时更加慎重,在真正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身上施用,从而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二、制度目标1.规范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的首要目标是规范抗菌药物的处方行为。

通过点评制度,对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减少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2.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通过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点评,可以促使医生在处方时更加慎重,选择更加适宜的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3.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使用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果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或减少使用剂量,就能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点评内容和标准1.抗菌药物的指征点评制度首先要明确抗菌药物的指征,即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抗菌药物。

通常,抗菌药物适用于真菌、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交叉感染、手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2.剂量和疗程的合理性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是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如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确定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3.合理的抗菌药物选择不同的感染疾病所需的抗菌药物种类有所差异,医生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还需考虑其抗菌谱、药敏试验结果、患者过敏史等。

4.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评估抗菌药物的使用往往伴随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点评制度要求医生在处方抗菌药物时要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进行评估,并与其他用药进行相互作用的分析。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细则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细则

抗菌专项药物处方点评细则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药品说明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概述本方案结合抗菌药物特性及国家药品相关政策,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各项管理制度细化为可量化的条款,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评价,以此发现本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便于后续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点评细则侧重点如下:1.适应症不适宜的;2.遴选药品不适宜的;3.用法用量、疗程不适宜的;4.给药途径不适宜的;5.更换抗菌药物不适宜的;6.特殊人群用药不适宜的;7.预防用药不适宜的;8.抗菌药物联用不适宜的;9.是否越级使用;1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否进行会诊并有会诊记录;11.使用前是否皮试;12.抗菌药物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13.是否进行病原学送检;14.其它用药情况不适宜的。

二. 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标准附表1 常见抗菌药物的时间依赖型与浓度依赖型分类分类PK/PD 参数抗菌药物时间依赖型(短PAE)T>MIC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部分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恶唑烷酮类、氟胞嘧啶时间依赖型(长PAE)AUC24/MIC四环素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康唑、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碳青霉烯类浓度依赖型C max/MIC 或AUC24/MIC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B。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技术规范(含点评模板表)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技术规范(含点评模板表)

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技术规范(含点评模板表)一、概述处方点评是医疗机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专项处方点评是医疗机构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为了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53号令)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促进我省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厅将委托云南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云南省药事管理及临床药学质控中心组织部分专家和临床药师陆续制定我省特定药物的专项处方点评技术规范。

首个技术规范为《云南省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为《规范》)。

《规范》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1.简化点评项目。

重点针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于抗菌药物一般属性方面的点评工作做出简化,如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这些内容的点评依照《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中所列项执行即可。

重点突出抗菌药物的适应证是否适宜、临床应用相关依据是否成立等重点难点问题。

2.注重解释定义。

针对现有的指导性文件中一些定义不符合我省省情,在实际工作中给处方点评工作人员造成难点的地方,结合近年来我省一些医院在点评工作中的经验尽量加以解释,统一标准,方便处方点评工作人员具体执行。

3.强化可操作性。

现有的一些指导文件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及应用范围等做出了规定,但相关规定较为零散,缺乏统一的文件进行归纳明确,造成执行时产生一些争议,本技术规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点评的要点及细则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加强了可操作性。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根据卫生部办公厅、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及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请相关科室遵照执行1、由医院医务科监督,药剂科主任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我院临床科室医师的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2、药剂科每个月组织对临床科室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重点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及一类切口手术的病例。

内科每名医师的处方和医嘱不少于50份,妇产科每名医师30份外科30份,点评结果上报医院。

3、医院根据卫生部规定,将处方点评结果给予奖罚和公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3名医师,提出表扬并在全院公示和奖励,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的医师在全院进行通报,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4、遵照上级部门的规定,医院今年将加大抗菌药物处方查处力度,对出现抗菌药物超长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予以警告,限期整改,依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2次以上超长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将视情依法、依规予以取消其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

(处方点评依据及规定见附件1)附件1卫生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合理范围1、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比例不超过20%,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静滴处方比例不超过20%。

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4、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40DD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或根据新编药物学数据自行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
为有效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加强抗菌药物处方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二、医院成立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小组,成员由药剂科人员组成,负责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的具体实施。

三、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四、处方点评小组每月抽查各临床科室1-2名医师处方(医嘱)各50份进行检查,重点点评产科、妇科、普儿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病例。

五、处方点评小组在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工作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医嘱,应当及时存档。

六、点评结果的运用:
(一)点评结果经药剂科分析后,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及时向临床科室及医师进行反馈;
(二)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三)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3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四)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临床医师处方权授予及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纳入各临床科室质量考核体系。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细则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细则

抗菌专项药物处方点评细则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药品说明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概述本方案结合抗菌药物特性及国家药品相关政策,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各项管理制度细化为可量化的条款,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评价,以此发现本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便于后续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点评细则侧重点如下:1.适应症不适宜的;2.遴选药品不适宜的;3.用法用量、疗程不适宜的;4.给药途径不适宜的;5.更换抗菌药物不适宜的;6.特殊人群用药不适宜的;7.预防用药不适宜的;8.抗菌药物联用不适宜的;9.是否越级使用;1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否进行会诊并有会诊记录;11.使用前是否皮试;12.抗菌药物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13.是否进行病原学送检;14.其它用药情况不适宜的。

二. 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标准附表1 常见抗菌药物的时间依赖型与浓度依赖型分类分类PK/PD 参数抗菌药物时间依赖型(短PAE)T>MIC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部分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恶唑烷酮类、氟胞嘧啶时间依赖型(长PAE)AUC24/MIC四环素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康唑、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碳青霉烯类浓度依赖型C max/MIC 或AUC24/MIC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20110603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为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有关规定~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抽样方法
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进行专项点评工作。

每月选择全院部分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数量不低于25%,重点进行检查。

每名医师的处方或医嘱不少于50份~重点抽查感染/肝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外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医学科医师处方。

二、点评内容
1、病区医嘱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1,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要对本科室20%医师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评价~并填写《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非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汇总被评价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在次月的10日前~送交医务部备案。

,2,医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科室上报的数据进行抽查~结果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2、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处方点评小组对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如不足50份~按实际份数计算,~填写《门诊处方抗菌药
物合理性评价表》,附件三,~统计相关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按月汇总点评结果后上交医务部。

1
三、监督管理
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问责~对其所在科室的科主任提出警告~并将点评结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绩效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评优选先体系中。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处以超常处方药费10倍罚款,从责任人奖金中扣除,,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处以超常处方药费10倍罚款,从责任人奖金中扣除,。

附件:1(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
2(非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
3.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
附件1
2
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 月)
科室: 病案号医师是否合理 (是?/否?)
药品通用名单次剂量给药频次途径起止时间(月日时分) 抗菌药物
预防?
治疗? 溶媒及剂量
科室评价评价项目 (合理?,不合理×)
适应证不合理:无预防用药指征
合理:1.?类切口手术范围大、时间长,2.?类切口手术涉及重要器官,3.?类切口手术有异物植入,4.?类切口手术年龄,70岁,5.?类切口手术糖尿病控制不佳,6.?类切口手术恶性肿瘤放、化疗中,7.?类切口手术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8.?类切口手术有指征,9.?类切口手术有指征药物选择不合理:1.选择药物超出《原则》及相关管理规定,2.超抗菌谱用药,3.药物选择起点高, 4.未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特点,5.无指征用药
合理:用药选择符合《原则》及相关管理规定
单次剂量不合理:单次剂量过大或过小
合理:单次剂量正确
每日给药频次不合理:不符合药品说明书
合理:符合药品说明书
溶剂不合理:1.选择错误,2.用量错误
合理:1.选择正确,2.用量正确
给药途径不合理:不当
合理:正确
术前用药时间不合理:1.在切皮前,2hr给药,2.术前未给药、切皮后或术后给药,3.切皮前,0.5给药, 4.剖宫产未在夹住脐带后给药,5.眼科手术滴眼
药,2hr,6.污染手术术前治疗,72hr 合理:1.在切皮前0.5,2hr之内给药,2.污染手术治疗用药,术前2,72hr给药,3.眼科手术24hr内滴眼,4.产科剖宫产夹住脐带后给药,5.需肠道准备者术前24hr内给药
术中用药不合理:1.违规追加,2.手术时间,3hr未追加,3.失血,1500ml未追加
合理:1.无须追加,2.手术时间,3hr已追加,3.失血,1500ml已追加
术后用药不合理:用药时间长,不符合《原则》或临床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