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爱心——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合集下载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总结篇(精选16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总结篇(精选16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总结篇(精选16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总结篇篇1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

始终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由于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

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同学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需予以严惩。

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判教育。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同学们特别的乖,学习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超而喝彩。

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

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

我才真正熟悉到那是由于我缺少一份童心。

现在,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学校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同学,是教育的悲伤。

由于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妙的时间童话般的童年。

作为老师,在面对同学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同学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同学的爱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同学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

我们要创设公平、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乐观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射同学心灵的阳光,培育同学健康的人格,使同学的素养得到全面和谐的进展。

一、开放同学的时空,使之布满活力开放同学的时空,使之布满活力,老师必需摘下师道尊严的面具,让自己的主导地位不至于变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公平、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同学向老师放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敢于在老师面前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呈现自己的共性,并自我挖掘出制造性的潜能。

要做到这样,老师必需做到不拖堂,不让作业和考试填满他们的课余时间;不要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还同学自主权,还同学发言权,还同学活动权。

否则就等于堵塞了他们学习进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同学将被动地接受信息,变成录音机,变成容器。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8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8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8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的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和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了我!以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震撼了我!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对学生的关爱令我佩服。

我想,这爱来自于责任,来自于内心深处那一份责任感。

他认为教师要教会每一个学生如何学习,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李镇西老师的耐心,执着令我向往。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只是,每当学生的表现与自己所预计的不一样时,往往会失去耐心,失去对学生的信心。

而李老师花在学生身上的,不仅是精力和时间,更多的是耐心,是自己对学生的关怀。

他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件艺术品,每一件都要精雕细琢,每一件都要仔细挖掘出潜在的能力。

可见,耐心是一位教师的一个重要素质,是师德修养的一个方面。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特别需要有耐心。

而耐心是需要修炼的。

耐心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后进了,是因为以前的学习问题如雪球越滚越大,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化雪过程当然也需要一段时间。

耐心指导,给孩子搭梯建桥。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近一个月以来,我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李老师从十个章节来讲述他的教育故事,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中,李老师把教育态度、教育理念、教育技巧融入其中,发人深省。

阅读此书,我收获了许多,它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

该书第一章爱是永久的教育理念中讲到:“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者。

一个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回想自己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段时间,心中满是新颖感,对于上课对于学生都富有激情。

但是,一个月过后,我就感到疲惫,高一历史一星期虽然只有三节课,可是担任五个班的历史,一节课的内容要重复讲五遍,再加上班级多,课程安排较乱较分散,根本上每天都有课,每个半天都必须到学校上一两节课,每天都在回家和去学校的路上往返五六次,导致我备课时间严重缺乏,所以我倍感疲惫,我就在这样的疲惫状态下过了一个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去做一个富有人情味富有爱的老师呢?在读到李老师“在平等中培养平等”一节时,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十月份的一次教学经历。

在国庆节补课期间,一个高中同学,如今也是一位老师,回到学校,听了我的一节课,听完后,这位老师朋友对我说,讲的很乱,没有条理,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新老师的课堂,难怪有学生会睡觉,我当时还很自然地答复说,他上课经常睡觉的。

我知道,这是朋友听完课后的真实感受,我也很虚心听取了。

这时候,我才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缺乏,我在想,学生上课睡觉,听课没劲,原来,跟自己的教学设计,跟自己的教学方法大有关系。

我想,当时的我,没有真正地关心学生,就是没有做到真正的爱学生,没有做到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都说“教学相长”,我们总是说,当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昏昏欲睡,上课没有激情,对你的问题只有少局部学生回应你时,你会唠叨,都是学生影响了我,看到学生没有激情,我也就没有激情了。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优秀大全(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优秀大全(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优秀大全(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今年三月份,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

读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1、允许学生犯错,允许他去改正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想跟孩子们相处,必须蹲下身,与孩子们对话.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孩子,毕竟他们还小.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很多错事。

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2、对后进生的教育李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是很富启发性的,在对后进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师的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对后进生的教育。

为什么我苦口婆心地、三番两次地教育他,他却不领情呢?学习了《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前提。

3、不断自我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和思考是分不开的。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利用平时空暇的时间,我不间断地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读完后,感触很多。

真实的感受是要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

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

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教师,爱孩子就应该尊重每一位孩子学习的不同方式、能力和感受。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

”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

这些话听得多,看得多,而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过,只要你发言,没有对和错,只有自己的不同想法。

因此在我的课堂,每个学生的起点都一样,都是平等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

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不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

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

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

还有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

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

曾经有个学生上课总是不太专心,后来有一次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立即表扬了她,还请他当老师的小帮手,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6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6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6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

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

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

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

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

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在学校组织在读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活动。

其中我们组交流的是第7,8章。

心中感慨万分,也激发我的众多疑问。

由于拖的时间长,自己都把后面的灵感丢了。

疑问一:什么样的教育算是成功的教育呢?在读到优等生和差生的转化这两章节时,我赞同李镇西老师的这一句话:“因为道德的殊荣远比我成绩的殊荣更可贵;同样,道德的沦丧比成绩的下降更可怕!”在教育当中我也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但我们更多的去注重孩子在知识的掌握,成绩的高低。

而弱化了在数学学科当中对孩子的品格培养。

这也为以后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参考的方向。

疑问二:对于差生的转化,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能算是成功的?在读了李镇西老师举例的万同同学的成长记录,让我眼前深刻的认识到,转差的工作是艰巨的复杂的,以往我对转差工作的认识紧紧是针对于差生的学习知识,而忽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关注孩子品行的向良好方面的培养。

只要是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最终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对差生的转化我觉得品行优先,知识其次。

在学习当中也认识到了如何发挥集体的力量去改变差生。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小看法,这本书以后还得多看,收获会更大。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什么是“最好的教师”?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童心和爱心。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精选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精选5篇)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精选5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精选篇1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__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

读后,受益匪浅。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

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

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

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__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

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

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过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心.爱心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做最好的老师》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作品,记载了他30年的教育教学精华。

对于一个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好的教育教学专注是我懵懂路上的路灯、航标,聆听著名教师的殷殷叮嘱,迈着他们成长的步伐,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创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未来路。

闲暇时光,捧着这本书,一页一页地翻阅,细细地品味,不知怎么的,总想流泪。

那么简单的字眼,却诉说着老师与学生之间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凝聚着师生之间那纯洁真挚的师生爱,我多么渴望自己也能拥有这般如茉莉花香的爱,那是心灵的净土,是人生的享受。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儿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也深有感悟的一段话,是李镇西老师对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的概括。

我喜欢他的童心与爱心,也希望某一天我也能做到,用自己真诚的童心与爱心来筑起我与学生之间的纯洁真挚的师爱之桥。

李老师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他告诉自己的同行,要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要恰当
地把握学生的情感,在适宜的环境、场合,老师可以适当地忘记自己是老师,可以“返老还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

教育不是一个巴掌能拍响的事,而是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和谐配合,相互促进。

你把学生看成知心朋友,但不能保证学生会给你分享知心话。

教师要多一种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便能多一种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通道,便给师爱之桥打开了一扇交心之窗,给自己有效的教育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淳朴、真诚、自然、率直的品质,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不能有一丁点“污渍”,因为那会逃不过学生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学生,并会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上蒙上阴影,这是李镇西老师给我们的忠告,也是我铭记于心的忠言。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拥有儿童般的兴趣,具有儿童般的思维,保持着儿童般的纯真,用童心唤醒爱心。

李老师对童心淋淋尽致地阐述,使我受益匪浅。

爱心是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喜欢与学生打交道的,只要做到喜欢,对一个教师来说就应该够了。

在细细品味这本书后,我才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喜欢学生可能是凭个人的好恶,只喜欢那些自己认为可爱乖巧的孩子,而爱学生则意味着怀有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自己所认为的“差生”,包括善待这类学生的缺点,包括宽容他对老师的“大不敬”。

回想自己这数月来的教育,有多少是我善待宽容过的学生,总是凭着自己的心情来教育学生,也许对批评过的“差生”,你会说这是他的运气不好,单单碰上我的坏心情,在坏心情的支配下做了坏
的处理,活该他倒霉。

可是此时此刻,我不认为那是学生的运气不好,不是学生倒霉,而是我这个教师倒霉、失策,白白错失了数次让学生吐露真言的机会,白白错失了让学生把你当做知心朋友的机会,爱的教育被我扭曲了。

我无数次地想“靠爱感化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需要老师克服多少坏心情,克制多少暴躁,忍下多少烦躁,创建多少宽容博爱之心,才能真真正正地做到。

爱学生,就要转化教师与学生“不平等”的观念。

李镇西老师这本书中写到“我相信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曾向学生借过笔,并享受过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而学生向老师借东西,往往是叫他自己拿。

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

因为潜意识里认为我是老师。

”这真是写出了我的心声,我平时在放学路上碰到学生,学生没给我打招呼,我就装没看见,而碰到自己的同事或领导,总是先打招呼,可见我是一位世俗化的老师,而非李镇西老师笔下的“童心老师”,并且相距甚远。

在礼仪礼节方面,自己可能做到了,但这范围却是如此狭隘。

作为老师的我要尽量转变这种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不平等。

作为老师要拥有一颗“平等之心”,有时可以拜学生为师。

这让我想起上次听泸师附小易遵琴老师的《画家与牧童》,其中一个环节让我记忆犹新,这个环节是这样的:师:牧童说了什么?请用孩子们在书上用横线勾画出来。

师:老师也愿意读读,孩子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
生:愿意。

师:读。

师:老师读得好不好?
生:不好。

师:老师读得不好在哪里?
生:老师没有读出牧童的急切与肯定。

师:你们应该怎么读?自己练读,练好了来教教我?谁来当小老师?我来和他读读,老师这次读得怎么样?
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我管你从”的君臣关系,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自豪与喜悦,从而落实了师生的平等。

李镇西老师眼中的爱心是奉献之心,是理解之心,是平等之心,是责任之心,用爱心去滋润童心。

要想学生衷心地爱戴你,你必须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源于心灵的关爱。

书是一页一页地翻完了,但品味尚未停止,留在心间的感动与震撼,仍伴着童心与爱心,迈着思考的脚步向创新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