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礼仪

合集下载

饮茶的礼仪常识

饮茶的礼仪常识

饮茶的礼仪常识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品茶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对于爱茶之人来说,了解饮茶的礼仪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饮茶的礼仪常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品味茶文化。

一、入座礼仪1. 饮茶时,应选择一个安静、干净的环境,避免嘈杂和异味的干扰。

2. 入座时,需要保持端庄的姿势,不要大声喧哗或者过于懒散。

3. 双手应自然地放在膝盖上,不要瞎动或者摆弄茶具。

二、盖碗、斟茶礼仪1. 盖碗时,先用茶巾擦拭碗盖和碗口,避免水渍或茶渍的影响。

2. 握住茶碗时,要轻轻地用拇指和中指托住碗底,无需用手指指腹碰触碗壁。

3. 斟茶时,应将茶杯或茶碗放在茶托上,左手托住茶杯的底部,右手提着茶壶,以避免烫伤。

4. 斟茶时,应将茶液斟至茶杯或茶碗的七分满,以免溢出或者太少。

三、品茶礼仪1. 品茶时,应先闻其香气,然后再品其滋味。

闻香时,应将茶杯或茶碗放在鼻前,轻轻地吸气。

2. 品茶时,要慢慢地品味,不要贪杯。

口中含茶时,应轻轻地舌舔茶汤,使茶汤均匀地分布在口中,感受茶的醇厚和滋味。

3. 品茶时,应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者谈笑,以免影响他人的品茶体验。

四、饮茶礼仪1. 饮茶时,应小口小口地品味,不要一饮而尽。

慢慢地将茶液咽下,感受茶香在喉间的回味。

2. 饮茶时,可以用小口小口的方式,也可以用抿唇的方式,但不要大口喝茶,以免茶液溅出。

3. 饮完一口茶后,应将茶杯或茶碗放回茶托上,保持桌面的整洁。

五、交流礼仪1. 在品茶时,可以与茶友进行交流,但要注意言谈举止,不要谈论不雅或敏感的话题。

2. 当茶友斟茶时,应保持安静,不要干扰或打断。

3. 如果茶友对茶的味道或香气有疑问,可以适度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要尊重他人的观点。

六、结束礼仪1. 品茶结束后,应将茶杯或茶碗放回茶托上,保持桌面的整洁。

2. 饮茶结束后,可以用茶巾擦拭茶杯或茶碗,以保持干净。

3. 离开座位时,应推椅子,不要拖动,以免刮伤地面。

喝茶需要注意的礼仪

喝茶需要注意的礼仪

喝茶需要注意的礼仪
喝茶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交活动,有一些根本的茶道礼仪需要注意。

以下是一些喝茶
时常常遵守的礼仪:
1. 入席礼:进入茶室或茶馆时,要向主人行礼并致谢。

主人回礼后,方可入座。

2. 点茶礼:点茶的人应站起来,向主人行礼后,再点茶。

主人接过茶杯后也要向对方
行礼,表示感谢。

3. 接过茶杯:接过茶杯时,用右手握住茶杯的底部,左手托住杯柄。

接过后要向主人
行一次礼致谢。

4. 饮茶姿势:喝茶时保持坐姿端正,举杯时应轻轻提起,不可摇动或举得太高。

喝茶
时可以轻轻嗅一下茶香,然后小口品味,不可大口喝。

5. 与别人交流:在与别人交流时,可以提起茶杯示意对方继续倒茶。

假设茶杯已空,
那么示意不需要继续倒。

6. 回礼礼仪:当主人给你倒茶时,接过茶杯后,可以轻轻敲杯盖作为感谢。

喝完茶后,要向主人行一次感谢的礼。

7. 茶杯摆放:喝完茶后,将茶杯放在茶盘上,与其他茶杯保持整齐。

茶杯柄应指向主人。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茶道礼仪,不同地区和场合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细节要求。

在喝茶时,尊重并遵守当地的礼仪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十大礼仪

喝茶十大礼仪

喝茶十大礼仪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若斟满了递给客户容易造成客人烫伤。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三,茶三酒四秃桃二。

喝茶最好三个人,喝酒是四个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

四,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饮用,因此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鲜绿茶、黄茶等可不倒掉)五.“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喝茶时先敬客人,然后是自己,最后是泡茶人自己喝。

六,“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的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七.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在喝茶时不能把茶杯和桌子发出声响,不然主人会以为你在挑衅。

八,“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九,无茶色茶叶经过多次冲泡以后颜色会越来越淡,这时一定要换茶了,如果主要迟迟没有换茶,就意思对客人的冷淡,没有尽地主之宜。

十,暗下逐客令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耽误工作,或是与客人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应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敬茶的规矩和礼仪

敬茶的规矩和礼仪

敬茶的规矩和礼仪
▲规矩。

1.尊重宾主:贵宾请由主人先喝,坐在大位的先喝。

2.饮茶杯要洁净:在品茶之前,一定要把茶杯和茶具洗净,茶水的颜
色要清澈。

3.端正勺子:勺子提起时保持正直,不要摆动和晃动以免溅出汤液。

4.酌量加水:一般不超过一倍,若非特殊情况,有礼貌可以适当倒入,但不要大量放水。

5.让客人先品尝:必要时需在客人面前开瓶倒茶,把新鲜的茶汤让客
人先品尝,客人喝完后再添加水。

▲礼仪。

1.着装礼仪:茶室内要求穿著得体,宽大的衣服不太合适。

2.说话礼仪:在茶室内尽量少说话,声音要安静大方的。

3.坐下礼仪:在茶室内要从招待人的右边入座,在座位上不要动来动去,也不要张开双腿,要让自己显得得体。

4.行为文明:在茶室内不要做没有文明的行为,更不要喝酒或抽烟。

5.离开礼仪:离开的时候请谢过招待人,要问好,表示感谢,以示尊重。

中国的饮茶礼仪

中国的饮茶礼仪

中国的饮茶礼仪1、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都说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还有的人认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也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而茶是热的,茶满接手时茶杯很热,就会让客人的手可能被烫到,有时还会因为太烫致使茶杯掉落,给客人造成难堪。

因此,喝茶,我们只倒茶杯的七分即可,也表示对于客人的尊重。

2、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年龄较大或者辈分较高的喝茶人以及尊贵的客人要坐在泡茶人的左边,倒茶的时候,按照辈分和年龄大小的顺序,先倒一遍茶,然后就可以根据喝茶人的进度,随机应变的倒茶给客人。

泡好茶之后端给客人,使用杯垫更卫生、更礼貌,双手拿着杯垫托住杯子,放到客人眼前的桌面,并说“请喝茶”。

3、双手端茶,以示尊重端茶都是需要双手给客人端茶的。

千万不可以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这样会显得很不礼貌。

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当然现在普遍都会用杯垫端茶,这样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也更显礼貌。

4、续茶观杯,换茶问客随时注意客人喝茶的节奏,空杯的要及时续茶,如果杯中还留有半杯,则表示“还不需要给我倒茶”的意思。

如客人杯中茶汤已冷,需要帮客人倒掉,然后重新倒上热茶。

茶汤泡了几泡以后,明显淡了下来,不能让客人喝寡水的淡茶,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更换茶叶,并询问客人想再喝什么茶。

5、新客到来,重新泡茶喝茶的时候有新客人来的时候,最好换新茶重新沏泡,并且在倒茶的时候,先给这个新来的客人先品尝,请其品评。

喝茶的人喝茶的时候不能面露不悦之色,要懂得涵养,有理有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6、茶点准备,防止茶醉一般在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品尝不出好茶的滋味,也就浪费了一杯好茶。

在非正式场合,就得准备点茶点,防止出现茶醉。

食用的茶点,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

茶到深夜,当备茶点。

7、倒茶礼仪,礼貌待客倒茶礼仪需要经常实操,才能融会贯通,减少失误。

到茶的礼仪

到茶的礼仪

到茶的礼仪
以下是喝茶的基本礼仪:
1. 接受敬茶时要双手接过,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2. 喝茶时应当细细品味,不要大口喝掉,也不要喝得太满。

3. 在品尝茶时,应该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茶碗或茶杯的边缘,同时用左手托住茶碗或茶杯底部。

4. 在品尝茶时,应该先闻一闻茶香,再小口品尝,并慢慢回味。

5. 在饮茶时,如果茶水太烫,不要用嘴去吹,应该稍等片刻或者轻轻晃动茶碗或茶杯,使茶水降温。

6. 在饮茶时,如果发现茶叶不干净或者味道不对,应该及时告知主人,不要勉强饮用。

7. 在饮茶时,应该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者打闹。

8. 在饮茶时,如果需要离开座位,应该把茶杯放在桌子中央,以方便其他人拿取。

9. 在饮茶时,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和穿着,不要过于随意或者暴露。

总之,喝茶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应该注重礼仪和细节,以表达对主人的尊重和对茶叶的珍视。

喝茶礼仪的十大注意事项

喝茶礼仪的十大注意事项

喝茶礼仪的十大注意事项
茶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余年以前。

茶礼仪有十大注意事项,它们是:
1. 尊重“主人翁”:在人们品茶时,一定要尊重主人,以尊师重道为本,尊重他人。

2.开茶:参加宴会的朋友一定要按照开茶的规矩来开茶,并不要着急开茶或者说话。

3.递茶:当客人到场时,主人翁应先递茶,表达自己的谦恭之心。

4.拉袖:如果客人想要品茶,应当袖手让主人翁先礼貌拉一口,显示尊重。

5.咀嚼:别忘了在喝茶的时候咀嚼一口,否则礼仪会立刻丢失。

6.闻茶:闻茶不仅可以让人体会到茶的香气,也是对茶有一种深刻的尊重。

7.饮茶:在喝茶时,我们应当把茶香和茶滋味品尝到位,而不能大口大口喝下去。

8.取碗:应使用指尖去取碗而不要用手搭在碗上,这样显得很不礼貌。

9.谦让:不要夹谈到宴会上,应当先和客人谦让,表示茶是客人的天职。

10.送茶:当所有的茶品尝完毕,应当表示感谢,送茶给客人,以象征友谊与善意。

总之,十大茶礼仪注意事项都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礼仪思想,即“诚实守信”、“礼让谦恭”、“尊老爱幼”。

它们不仅让人行为得体,还体现了礼仪的精神。

简述饮茶礼仪知识点总结

简述饮茶礼仪知识点总结

简述饮茶礼仪知识点总结一、泡茶的步骤1、选择茶具。

在泡茶前,需要准备好茶具,如茶杯、茶盘、茶壶等。

要选择干净、整洁的茶具,以确保泡茶的卫生和美观。

2、洗茶具。

在泡茶之前,需要将茶具进行洗涤,特别是茶杯和茶壶,要用清水反复冲洗,确保茶杯没有异味,茶壶里没有杂质。

3、放茶叶。

在泡茶过程中,要根据茶叶的种类选择合适的茶叶量,一般来说,每个人的茶杯里放入3-5克的茶叶即可。

如果是泡铁观音、龙井等质量较好的茶叶,茶叶量可以适当增加。

4、冲泡。

将开水沿着茶杯的边缘缓缓倒入,不要直接冲在茶叶上,以免烫坏茶叶。

待水温稍微降低后,再将水冲在茶叶上,然后盖上茶盖,焖2-3分钟。

5、品尝。

泡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闻香、倒茶、品茶的方式,从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来感受茶叶的特点。

二、饮茶的姿势1、持杯姿势。

在饮茶时,应该用右手握住杯柄,左手托住杯底,双手配合,拇指不要伸入杯口。

在饮用茶水时,要慢慢地小口小口地喝,不可大口大口地饮用,以显得文雅。

2、饮茶的姿势。

在饮茶时,要端正坐姿,把杯子慢慢地送到嘴边,不可急切地饮用,也不可张大嘴巴直接喝。

喝完茶后,要将杯子轻轻地放回茶托上。

三、饮茶的礼仪1、尊敬长辈。

在家庭聚会或者跟长辈一起喝茶时,应该尊敬长辈,先让长辈先喝茶,等长辈喝完后再依次倒茶给其他人。

2、对客人的款待。

在接待客人时,要注意对客人的款待,要根据客人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茶叶种类,并且要用心地泡好茶,服务客人,使客人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和关怀。

3、交流沟通。

在喝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可以谈论茶文化、茶艺、泡茶的技巧等话题,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对方的喜好,增进友谊。

四、饮茶的禁忌1、不可大声狂笑。

在饮茶的过程中,不可大声狂笑,以免影响到别人,也不应该在饮茶时吹脱出声。

2、不可急促喝茶。

在饮茶时,不可急促地喝茶,要以悠闲的节奏,小口小口地喝,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品质。

3、不可用力吹茶渣。

在饮茶时,如果有茶渣残留在杯中,不可用力吹出,而是应该将茶渣用嘴唇慢慢吮吸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
殷鹏伟
茶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乾隆皇帝:“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梁实秋《雅舍怀旧》:“不喝茶还能称中国人?” 唐代杨华:“累日不食犹得,不可一日无茶也”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
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
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日常饮料,茶是老大
中的老大,不管可乐雪碧怎么时尚,也不 管咖啡洋酒多么时髦,对我们中国人来讲,
茶,是我们待客之首选饮品,中国人的传
统礼俗无非就是两句话:坐,请坐,请上 座;茶,敬茶,敬好茶。
第一讲 饮茶的礼俗

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
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 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 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

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 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 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 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
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
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 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唐朝时期,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中国茶文化正是在
了饮茶的方法之分。虽然方法有别,但汉族大都推崇
清饮。而最具代表性的饮用方式,要数啜乌龙、品龙
井、吃早茶和喝大碗茶。
成都盖碗茶

在汉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我国的西南地区的 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
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
头村的一位老中医有感于张飞部队军纪严明,对老百姓秋
毫无犯,所以献上擂荼的祖传秘方,为张飞和他的部下治
好了病,张飞感激万分,称老汉为“神医下凡”,并称得
他相助乃“三生有幸”,此后,人们就把擂茶称为“三生 汤”。
苗族和侗族的油茶

油茶是生活在鄂北、湘南交界和贵州遵义地区的苗族、侗族及生活在鄂西地 区土家族最珍爱的饮料。始于何时,无可考证,连当地的老寿星也只知一首
潮汕啜乌龙

闽南及广东的潮汕一带,家家户户钟情用小杯细啜乌龙。啜茶用的小杯, 称之若琛瓯,只半个乒乓球大。用如此小杯啜茶,是汉族品茶艺术的展
现。啜乌龙茶很有讲究,与之配套的茶具,诸如风炉、烧水壶、茶壶、
茶杯,谓之“烹茶四宝”。泡茶用水应选择甘冽的山泉水,而且必须做到 沸水现冲。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啜茶的方式更 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只觉浓香透鼻。接着用拇指和 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含汤在口中迥旋品味, 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口中“啧!啧!”回味,又觉鼻口生香,咽 喉生津,“两腋生风”,回味无穷。这种饮茶方式,其目的并不在于解 渴,主要是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所 以,凡“有朋自远方来”,对啜乌龙茶,都“不亦乐乎”!
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
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有关。

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
《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
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 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朝是以僧侣、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宋朝则进一步 向上向下拓展,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 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 茶文化的思想精神。
手段和增进关系的纽带,却是相同的。

请客人用茶时,不仅仅是泡上一杯茶,端到客人面前就算完事, 而要做到:茶叶质量好、沏茶水质好、茶具质地好、泡茶调制好、 待客礼貌好。
汉族的清饮

汉族的饮茶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品茶、喝茶、吃茶。古人重在
“品”,近代多为“喝”,至于“吃”,则为数不多、范围不广。

“品”,重在意境,以鉴别茶叶香气、滋味和欣赏茶汤、茶姿为
了饮茶习俗在欧洲的风行。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数千年来,人们用文言、用白话,为茶礼赞,孕育出灿烂
的茶文化。从作为物质本体的茶叶,到古朴典雅的茶具、
景致幽雅的茶楼,以及给人精神享受的茶诗、茶书、茶画,
还有渗透到人民精神中的种种茶俗茶礼,都是茶文化所涵
盖的内容,茶文化包括了茶,又包括了饮茶之人,更包括 了茶饮本身行为以及茶人所成就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上的成 果。
关于茶叶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
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
如栟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
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
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 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 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 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 甘露抗衡也。
目的,自娱自乐。要细品缓啜,“三口方知真味,三番才能动
心”。

“喝”,以清凉解渴为目的,大碗急饮,或不断冲泡,连饮带咽。
“吃”,连茶带水一起咀嚼咽下。

汉族的清饮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中,妙 玉借用了当时的流行俗语:“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 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此语惟妙惟肖地道出

其实,油茶实际上是一道茶叶菜肴,与其说喝油茶不如说吃油茶。
蒙古族的咸奶茶

奶茶是蒙古族饮食文化中动人的诗篇,奶茶养育了体魄强
健的蒙古族人民。煮咸奶茶,只有器、茶、奶、盐、温相
互协调,味道才好,很考较功夫。蒙古族的妇女都有一手 煮咸奶茶的功夫,大凡姑娘从懂事起,母亲就会悉心传授 煮奶茶的技艺,姑娘出嫁后,办完婚礼,新娘做的头一件 事就是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显露煮咸奶茶的技艺,并将亲 手煮好的奶茶献给各位宾朋品尝,以示身手不凡、家教有 方。否则会有缺少教养之嫌。
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茶文化最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逐渐渗透到社 会发展的各个角落。

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对
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茶虽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但是茶已经远远超 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不仅仅作为一种饮料简单存在,与 琴棋书画一样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成为了一种修养、一 种人格力量、一种境界。
对茶的赞誉

英国牧师勃莱迪称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法国人眼里:“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 在亚洲:“原子时代的饮品”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 身,明目。”
一、喝茶的礼数




1.关于茶的品种的选择 2.关于茶具的选择 3.关于上茶的讲究 4.关于品茶的礼仪
二、我国的茶俗



1、各民族饮茶习俗 2、茶与婚礼 3、茶与祭祀
品茶的礼仪

神态要谦恭
姿态要优雅 品茶要得法


客来敬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各异,因此,各民 族饮茶习俗也各不相同。不过,把茶看成看作是一种修身养性的
展,都是绝无仅有的。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在我国,凡是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以茶待客、以茶代酒,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上至帝
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莫不以茶 为礼,无不以茶为好。茶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方方 面面,与婚礼、祭祀、宗教、歌舞、戏曲、美术、小说等 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于是,茶成为了我国传统文 化艺术的载体
土家族的擂茶

莫道醉人惟美酒,擂茶一碗更深情。 美酒只能喝醉人,擂茶却能醉透心。 擂茶也称“三生汤”,此名由来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因擂茶初创时所用主要原料是生叶(嫩 茶叶)、生姜、生米混合捣成糊状,后加水煮沸 而成。三种主原料都是生的,故名“三生汤”。


土家族的擂茶

说法二:早在汉朝,将军马援受汉武帝之命远征交趾,途 经湘、粤边界,因南方气候湿热多变,北方将士多染疫病 倒,大军只好安营扎寨,求医问药;马援将军正焦虑之际,
苗族和侗族的油茶

侗家向客人敬荼是先敬长者或上宾,然后再依次敬茶。敬茶时连同筷
子一井双手送给客人,井连声说:“记协、记协”(请用荼、请用茶),
客人也必须双手接碗,井欠身含笑,点头称谢。在侗族同胞家吃油荼 千万别客气,吃油茶一般不得少于三碗,这称之为“三碗不见外”, 否则就有看不起主人之嫌。吃完一碗后应大大方方地把空碗送给主人, 主人会马上再为你添上。三碗以后你若吃饱了,则只要把筷子架在碗 上或将筷子连同碗一起送给主人,主人就不再为你斟茶了。
有一白发客家老太太向他献上家传秘方,马将军依方以生
米、生姜、生茶叶擂捣冲泡成“三生汤”给将士们饮用,
果然治好了病,此后这种配方代代相传。
土家族的擂茶

说法三:三国时,张飞曾带兵进攻武陵壶头山(今湖南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