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合集下载

敬老爱幼——弘扬中华美德

敬老爱幼——弘扬中华美德

敬老爱幼——弘扬中华美德第一篇: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立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弘扬中华美德,就要不忘敬老爱幼,尊重老人,保护儿童。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重视敬老养老,崇尚孝道。

尊重老人、照顾老人的行为被视为是一种美德。

我们要养成敬老的好习惯,关心老人的健康与生活,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让老年人享受到尊严和快乐晚年。

同时,爱幼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一。

我们要关注儿童的成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保护儿童的权益,防止虐待和忽视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敬老爱幼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只有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第二篇:弘扬中华美德,共建和谐家园敬老爱幼是中华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积极践行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老年人与儿童的需要,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给予他们关爱与帮助。

首先,我们要尊重老人。

老人是国家的财富,是社会的智慧,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为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

我们应该尊重老人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其次,我们要保护儿童。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

我们应该关心儿童的教育和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环境。

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防止虐待和忽视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

最后,我们要倡导敬老爱幼的社会氛围。

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和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敬老爱幼的良好风尚。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儿童保障,为敬老爱幼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敬老爱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该弘扬与践行的主题。

敬老爱幼展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体现着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承载着国家的希望。

因此,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只有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保护,才能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首先,重视儿童意味着关注他们的健康和福祉。

儿童的健康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保障儿童的健康需要我们在医疗、营养和环境方面都给予足够的关注。

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大投入,建立更多的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和儿童福利机构,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儿童的营养监管,确保他们获得健康的饮食。

同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空气质量、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的保障,确保儿童的成长环境健康、安全。

其次,重视儿童意味着关注他们的教育和发展。

教育是儿童的权利和发展的基础。

国家和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确保每个儿童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这意味着投资建设更多的学校、培训师资力量,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除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儿童还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包括艺术、体育和其他技能的培养。

国家和社会应该提供各类培训和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才能。

重视儿童还意味着关注他们的权益和保护。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权益和保护需要得到特殊的关注和保障。

国家和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机制,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

这包括儿童劳动保护、儿童失踪防范、儿童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同时,还应该重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保护,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重视儿童意味着为他们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儿童需要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社会,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成长环境,父母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教育。

学校应该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价值观。

社会应该倡导尊重儿童、关心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制止对儿童的虐待和暴力,确保他们能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关于少年儿童的重要论述

关于少年儿童的重要论述

关于少年儿童的重要论述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于少年儿童的关注和培养是每个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以下是对于少年儿童的一些重要论述。

一、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品德是至关重要的。

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品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只有在良好的品德教育下,少年儿童才能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二、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同时,也要注重他们的体育锻炼和营养健康,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

三、教育是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培养少年儿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给予少年儿童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四、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是社会的责任。

少年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机制,保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少年儿童的关注和监护,预防和减少各类儿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五、家庭教育是塑造少年儿童的基石。

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倡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关心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教育指导。

六、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

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少年儿童的良好氛围,提供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合作,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希望。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儿童是一个国家家庭的希望,也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儿童是社会公平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着力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建立健全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儿童权益保障是最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建立健全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是重视儿童的重要体现。

各级政府应当出台适应本地区儿童保护和营养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儿童的基本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等等。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儿童权益保障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加强儿童营养健康成长工作儿童的营养健康成长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重视儿童的重要方面。

政府应当出台政策,加强儿童饮食营养和健康问题的科普宣传,加强儿童体检和健康监测等工作。

三、重视儿童教育发展儿童教育发展是儿童全面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儿童权益的重要体现。

政府应当出台政策,重视和促进儿童教育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建立完善的公共教育资源和保障体系,为儿童的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同时,从儿童的父母和家庭教育入手,加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四、保障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儿童权益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城乡环境建设工作,保障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优良。

同时,加强对儿童群体的精神文化建设和适度娱乐的指导和管理,营造健康和谐的儿童成长环境。

五、切实保障弱势儿童权益重视弱势儿童的权益,是重视儿童的重要体现。

政府应加强对弱势儿童的保障政策,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和医疗援助。

总之,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各级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儿童的保障和支持,切实维护和促进儿童权益,全面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做“小胖墩”拒绝“小眼镜”

不做“小胖墩”拒绝“小眼镜”

不做“小胖墩”拒绝“小眼镜”作者:赵湘来源:《健康博览》 2019年第6期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据统计,我国约有3.61亿儿童青少年(22岁及以下),占全国总人口的25.8%。

近期,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反应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儿童青少年日趋凸显新的健康问题,如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身体活动不足、久坐行为等危害健康行为比重越来越高。

尤其是身体活动水平不足、过度依赖屏幕娱乐等静坐时间过长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生活的一种常态,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出现超重肥胖、视力不良这两大问题,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可能会延续到成年阶段,为成年和老年期疾病的多发或早发留下健康隐患。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8》中呈现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有关专家,为焦虑的家长们支招。

两大青少年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身高、体重增加的同时,身体素质下滑问题却日益凸显,日子好了,体质却下降了,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尤其是近视、肥胖,成了青少年健康问题两个触目的标签。

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当下学生肥胖比例较高,四年级男生肥胖比例为8.5%、女生为5.1%,八年级男生为8.5%、女生为6.2%;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

问题一:“小胖墩”越来越多身体形态反映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又与营养密切相关。

《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8》显示,20世纪80 年代中期,青少年肥胖的检出率低于1%,自1985 年以来,我国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持续增长,青少年肥胖检出率不断增长。

对留守儿童的暖心寄语

对留守儿童的暖心寄语

送给留守儿童的暖心文案(篇一)1.伸出你的手,让别人幸福。

2.给留守儿童温暖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内容。

3.信赖、尊重,让每个孩子都有灿烂的微笑!4.春风成就了建国人仁爱成就了国人根。

5.爱汇聚量,真情共筑希望。

6.关爱留守儿童。

祝普天下的儿童健康活泼、聪明伶俐,幸福成长。

7.儿童慈善有您奉献,孩子命运因您改变。

8.好生保育儿童,发展德智体美从娃娃抓起9.文化助留守儿童、放飞梦想。

10.信赖尊重,让每个留守儿童都有灿烂的微笑!11.全社会都来支持留守儿童事业!12.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13.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团体来关注我们的留守儿童。

14.争做一个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15.一年最美是春季,一生最美是奉献,播撒教师所有的爱,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16.让我们一起走近孩子、理解孩子、倾听孩子、欣赏孩子、鼓励孩子,使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17.可爱的你节日快乐。

关爱留守儿童。

18.幼教事业是一座大花园,教师的奉献就是其中最美丽的花。

19.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20.真情呵护童心,慈善润泽春蕾。

21.关注未来关注留守儿童。

22.眼泪落下不可怕,童真心态过去就算了;烦恼来了不要紧,童心想法想想就罢了;失败闯入不要急,童趣对待努力就行了。

世界儿童日,愿你留住童年的。

纯真,烦恼少少,快乐多多。

关爱留守儿童。

23.关爱留守儿童创建校园。

24.让爱心传递感动,用慈善温暖儿童。

送给留守儿童的暖心文案(篇二)25.今天的阳光,明天的`希望,关注儿童健康。

26.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27.改善贫困留守儿童生存和生活状况,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8.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

29.关爱留守童,播洒爱阳光。

30.春风成就了建国人仁爱成就了国人根。

关爱留守儿童。

31.儿童节送祝福,送你一个开心果,开心快乐好生活;送你一朵幸福花,幸福美好笑哈哈;送你一条好短信,愿你的梦想会成真;世界儿童节,愿你保持童真童心,少烦恼多快乐。

2022年城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评估工作监测报告

2022年城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评估工作监测报告

2022年城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评估工作监测报告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关注妇女健康,关爱儿童成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2022年是《城区妇女发展规划》和《城区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实施的第十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妇儿工委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各种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全区尊重妇女保护儿童事业呈现良好的社会风尚,妇女儿童各项事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一、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现状(-)国民经济持续增长1、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202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48万元,比2019年增长3.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比2019年增长8.8%o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2、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2025年,我区在治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9.04% ,同比提高0.34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6.2% ,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城市生活环境的显著提高,为妇女儿童带来了生活便利,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卫生事业逐步加强,妇女健康状况继续改善2022年,全区医疗卫生支出为6277万元,同比增长198%o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大对妇幼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切实加强医疗卫生基础、人才队伍建设,全区妇幼卫生保健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

2022年,我区住院分娩率为100%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均达到100%。

婚前医学检查率为103% , 较上年提高65.24个百分点,2022年是城区婚前医学检查提升的关键一年,城区卫健委及时与民政局沟通,由城区妇幼保健院选派一名工作人员驻民政局办证大厅宣传婚检工作,为前来登记办证的夫妻发放宣传册及提供专业的婚前医学检查知识普及和优生优育指导。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第一章1 .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3 .全民教育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4 .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模式。

5、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0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1.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2.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2)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4)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3.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在:(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第三章l.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儿童从来没有像“六一儿童节”这一天这样受到关爱和重视,但是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儿童是不太受关注的,在人类的历史上,在人类历史的记载中,我们经常是看不见儿童的。

最早的一部儿童宪章是1923年起草的《儿童权利宪章》,1959年的联合国大会才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也就是说,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到上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承认了儿童,才承认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才承认儿童所拥有的权利。

而真正从法律意义上承认儿童的权利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第44次大会以25号决议的形式正式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而这个《公约》现在已经有将近200个国家参与,我们国家在1991年12月经过全国人大正式批准,成为这个公约的缔约国。

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1990年世界上举行了首届儿童问题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一切为了儿童”,同时提出了儿童优先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世界各国应该向所有的儿童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保护,在所有的社会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儿童的基本需求应该得到高度的优先,其实原因很简单,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

刚刚孩子们用儿童的未来给我们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制定了一份国际儿童友好城市的方案,他们关于
儿童友好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保护儿童权利;第二、满足儿童需求;第三、确保儿童参与。

我们在研究这个论坛主题的时候,我们曾经讨论过很多主题,比如说儿童友好、儿童参与、儿童阅读、儿童优先等等,最后我们选择了儿童优先。

为什么要强调儿童优先?我觉得至少可以有四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相对于成年人的社会而言,儿童是弱势人群。

这个社会的所有规则都是我们成年人制定的,所有标准也都是成年人决定的,所以儿童的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没有决策权。

儿童的主张经常没有人代言,儿童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儿童只有在18岁以后才能作为一个公民拥有自己相应的权利。

第二,童年生活是否幸福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今天的儿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他们如何度过自己的童年。

意大利的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讲过一段很精彩的话,他说:“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童年是真正灿烂的、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

其实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心理学家们一直关注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幸运的人生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也就是说我们成年人的幸福和他的童年是不是幸福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经常打着为儿童未来的幸福旗号牺牲儿童当下的幸福,我们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条长河,对儿童当下的关注就是对儿童一生的关注。

现在
心理科学研究已经发现,一个成年人身上几乎所有的问题差不多都可以从他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都可以从他童年的生活经历中去寻到源头。

所以童年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的确非常重要。

第三,童年的长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高度。

一个国家对儿童关注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国家文明的程度,儿童是一个未经雕琢、未受污染的个体,虽然不够成熟,但是弥足珍贵,因为在儿童身上保存着人类最珍贵的品质。

我把它概括成5条,大家看看对不对:
1.儿童的最好的品质好奇、好问。

当儿童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切都是
他未知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他想探索、他想了解,他的好奇心,他对世界的这种关注其实是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

2.纯洁天真。

儿童是很纯的、很天真的,很少有成年人世界里面的尔虞我
诈、钩心斗角,没有虚假、狡诈、丑恶。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很天真、很纯真、很纯洁,往往就表示他有童心,所以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包括中国的李贽曾经专门写过《童心说》。

3.无忧无虑。

儿童本身对这个世界是不设防的,没有什么忧虑,也不用担
心明天,也不用考虑油盐酱醋。

他只要哭就差不多可以满足他的需要,所以儿童是快乐的,儿童一天到晚是很少像成年人一样愁眉苦脸、担惊受怕的。

如果这样他就不是儿童了,他有着成年人世界的痛苦的话,那么就很难称之为真正的儿童,儿童其实是真的没有痛苦的,或者儿童的
痛苦都是瞬间的,在他的躯体和其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短暂的痛苦。

4.活泼好动。

这个和儿童的好奇、好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儿童需要不
断地去探索这个世界,他就要活动,他就要动手,就要动腿,就要动脑,就要通过他的肢体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就要释放他的能量,如果你让一个孩子坐在那儿不动,双手背起来听老师讲课,那已经其实不是把他当作儿童在对待。

所以儿童是活泼好动的,好动是儿童的天性,要跟他游戏,要跟他玩,要和他奔跑,要和他走进自然,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5.不惧权威。

成年人的世界是有角色之分的,是有上级和下级的,是有领
导和被领导的,是有权威的,儿童世界里没有,没有大小,完全平等。

所以当儿童和你辩论,和你争论,和你坚持,你不要觉得他太倔强了,因为他根本没有把你当作权威,当他发现权威、承认权威的时候,他已经不完全是儿童了。

所以这五个品质我觉得基本上可以勾画出一个儿童的模样,而这五个品质恰恰也是人类最宝贵的五个特征。

成年人是不是勇于探索、是不是真诚待人、是不是有乐观主义、是不是有行动的精神、是不是有勇敢的品质都和他童年时期的这种品质能不能传承下来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人的成长、随着生活世界给我们的标准,我们的童心会不断地泯灭、不断地削减,慢慢地就不再是一个儿童了。

所以一个人如果始终让大家觉得有童年的纯真、童年的纯洁、童年的好奇其实是很了不起的,儿童本身
具备的这些品质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我们要珍惜儿童身上这些宝贵的品质,让儿童有真正的童年,让成人有真正的童心,让儿童童年的长度能够延长、再延长,让我们现在的成年人拥有更多的童心、童真、童趣,这样我们这个国家才更文明、才更有高度。

第四,因为今天的儿童就是明天的公民,今天的孩子的模样就是明天国家的模样。

对儿童的关心,让他们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更好的呵护是非常重要的。

意大利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经说过,我们的错误会落到儿童身上,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曾经,我们会死去,但是我们的儿童将承受因我们的错误而养成的后果,对儿童的任何影响都会影响人类,因为一个人的教育就是在心灵敏感和秘密的时期完成的。

所以对儿童友好才会让社会更美好,让明天更美好,这也是我们把今年的论坛定名为“儿童优先筑基中国”的原因所在,我们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愿意继续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中国儿童中心,把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一届一届的办下去,为传播儿童优先的理念,推进全社会关注、关心之关怀儿童,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作出我们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