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水浒传》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
《水浒传》(2019《中考说明》有)
(近12年4考:2017、2014、2013、2009)
【教材链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整体框架】序幕:第一回,写一百零八魔头降世。
开端:第二回,按“乱自上作”的思路,由高俅发迹引出王进和史进的故事。
发展:(1)第三回至十六回,写“逼上梁山”的情形,主要写水浒英雄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义军小规模的联合;(2)第十七回至七十回,写梁山义军逐渐壮大到英雄齐聚。
高潮:第七十一回到八十回,写梁山义军英雄排座次,连续挫败朝廷的镇压。
进一步发展和结局:第八十一回至结束,写梁山义军接受招安及结果。
先后征辽国、讨方腊,其间损兵折将,兄弟生离死别,仅少数人被封官授爵,最后逐渐被迫害瓦解。
【作品主题】《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2013年考小说。
它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2009年考为首的108位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2014年考的主题。
【知识清单】。
北京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篇目《朝花夕拾》总结

北京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篇目《朝花夕拾》总结《狗猫鼠》《狗·猫·鼠》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取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
鲁迅先生在文中阐述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
其实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好像如果不折磨够,就不甘心一样,如果别人犯了什么错,受到批评,说不定那种人就会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地奸笑。
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狗猫鼠》代表了鲁许迅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三个阶层。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慨,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的寓意非凡,同时也可以看出鲁迅小时候就是爱憎分明的,为其今后成为文坛巨匠提供了良好的本质基础。
初看题目,以为是三动物的故事呢,正想着先生童年时怎会和它们结下渊源呢,细读才知道是当时的“猫论”引起了先生的回忆,才让我们有幸体会到先生幼年时就很喜欢保护弱小。
读着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得不被他的“骂人术”倾倒。
看写一个童年的故事,也不忘记骂骂人。
先生就是先生啊,一只猫让先生如此地剖析得体无完肤,怎么能不引起“富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的痛恨呢?看!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2020中考必备资料:名著阅读初中语文

2020中考必备资料:名著阅读初中语文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要紧人物形象或要紧内容①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抵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
②猪八戒:忠厚纯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③唐僧: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累,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要紧艺术特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奇异,变形荒诞。
杰出片段①孙悟空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孙悟空三调芭蕉扇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要紧人物形象或要紧内容①宋江: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导。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段,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抵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③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
④武松:力、勇和正义的象征。
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李逵:淳朴、粗鲁、富有抵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民的典型。
要紧艺术特色①全文结构宏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传记间一环套有环。
②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
③叙事翔实杰出。
④语言通俗生动,充满个性化特色。
杰出片段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②智取生辰纲③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⑤宋江题反诗⑥真假李逵朝花夕拾作者鲁迅要紧艺术特色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②叙事充满奇异艺术。
内容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阿长与〈山海经〉»③«二十四孝图»④«藤野先生»⑤«无常»⑥«五猖会»记叙了作者青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青年身心的摧残;«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完全性和脆弱性;«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导读(2020年整理).pdf

中考语文总复习7:名著导读要点梳理考点梳理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当然离不开对名著的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有情感体验,还要学会欣赏评价。
注重对中外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成为课改实验区试卷的一个亮点。
涉及书目除了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伊索寓言》等。
近年中考中涉及名著的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述题等形式。
内容侧重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而且日趋细化。
对该知识点,要作具体而细致的复习,要做到梳理清楚,心中有“数”。
知识梳理《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作品:这两部作品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
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
识记: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2.“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5.《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6.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名著阅读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阅读考试说明: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考点举要:名著阅读题作为一种必考题型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从涉及的内容看,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名著的名称,名著的作者,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等。
常见的题型:一填空式例如:(山东省临沂市课改实验区)①冰心,原名。
她在印度著名诗人(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春水》,集中体现了、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②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
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中的“”(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
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
【解析】名著知识填空是中考试卷中的传统考查方法,只要对“新课标”推荐阅读的中外名著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就能准确填写出答案。
这两道题的答案是:①谢婉莹泰戈尔繁星母爱②草船借箭(或“舌战群儒”、“木牛流马”、“三气周瑜”等);水浒(水浒传)智多星知识就是力量二、选择式例如:(哈尔滨)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壑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重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
B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被黑旋风李逵相救,才保住性命。
C孙悟空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丹,十万天兵天将也拿他无可奈何。
D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她虽贪图小利,但心地善良,在贾府人亡势危之时,是她搭救了王熙凤的女儿巧姐。
【解析】名著知识选择式试题考的是对名著内容、人物形象甚至作者等相关内容的积累、理解甚至也可牵涉品味评点等。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骆驼祥子》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骆驼祥子》(2019《中考说明》有)(2017年在“基础·运用”部分考查)【教材链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作者简介】老舍2017年考,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作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详见P91“现当代作家作品”)【作品主题】小说通过描写祥子一生的三起三落,揭示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与迫害,告诉人们单靠个人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罪恶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同时,作品还批判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人民的愚昧、保守和落后。
【艺术特色】①通过祥子命运的起伏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
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③善于运用各种手法(如外貌、心理、环境)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④采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阅读收获】①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所以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②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能因为外界的种种因素而动摇、迷失甚至放弃。
③成功也需要机遇,要学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经典情节勾联】1.“三起三落”易记图:2.“三起三落”详情:祥子老家在乡间,十八岁时,父母去世,他便跑到北平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
一起(苦干三年,买上新车):祥子省吃俭用,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终于在3年间凑足了100块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并把买车的这一天定为自己的生日。
祥子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车也拉得越来越起劲儿。
但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大兵到处抓人抢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理想第一次破灭):祥子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大兵捉去,他只好每天在兵营里扛、拉、推大兵们的东西,挑水、烧水、喂牲口。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著阅读《镜花缘》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名著阅读《镜花缘》【作者简介】李汝珍(1763-1830),清代小说家,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
少年时师从凌廷堪学习古代礼制、乐律、历算、疆域沿革,李汝珍对疆域沿革特别感兴趣。
由于李汝珍对八股文不屑,导致他终生不达,最大的官做过河南县丞,但他学问渊博,并精通音韵,青少年时代就有著作《李氏音鉴》问世。
他一生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不善钻营,始终没有谋到像样的官职。
中年以后,他感到谋官无望,潜心钻研学问。
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时间写成《镜花缘》一书。
【作品导读】《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
后半部分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镜花缘》小说主要运用了夸张、对比等几种写作手法。
夸张手法:在大部分讽刺性作品中,夸张——这种讽刺手法被大多数作家所钟爱,李汝珍将某种需要表现的性格或现象有意放大,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作者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
漫画手法:《镜花缘》这部作品描绘了奇幻的世界,带有很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然而作者对书中海外异国的人情物态的描写并非随心所欲的胡乱勾描,而是根据其所要表达的寓意,运用漫画的手法细致勾勒。
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国家的主要特征,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并能悟出此中真义。
对比手法:李汝珍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对科举制度予以了讽刺,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和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精神上的毒害,在对比中进一步讽刺那些装腔作势、胸无点墨的冒牌文人,暴露其丑陋的内心精神世界。
【主题透视】通过对《镜花缘》中几十个国家的叙述,包括正面的议论和侧面的讽刺,不难看出《镜花缘》中所主张的和所反对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它主张男女平等。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简·爱》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
《简·爱》(近12年未考)
【教材链接】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作者简介】夏洛蒂·勃朗特,小说家、诗人。
【内容概况】该书讲述了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不甘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作品评价】小说真实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自尊自爱、坚毅执着、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小说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给她们的地位,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在工作以及婚姻上追求独立平等,在当时不同凡响,对英国文坛也是一大震动。
【艺术特色】①运用第一人称,富有自传色彩。
②长于内心独白,抒情笔调浓厚;景物描写引人入胜;情节曲折,悬念迭出。
③在人物的塑造和结局的设置方面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思维导图】
【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 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 〈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_寿__镜__吾__,又如《_藤__野__先__生__》 中的___藤__野__先__生_____。(3分)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3)《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霸天下;《水浒传》中,一百零八 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在他们 各自的团队中,都有中心人物。请你从其中一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中心人物,简要 说明这个人物的“中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3分)
示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蜀国的中心人物。作为蜀国君主,刘备带领诸葛 亮、关羽、张飞、赵云以及众多将士,四处征战,为巩固蜀汉天下,匡扶汉室不 懈努力。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要求紧扣名著的特色,写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答 题时,我们只要从必读名著中选择一部,写清楚其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写 作特色等。并说出引发自己阅读兴趣的原因即可。
示例:我读《西游记》的兴趣是,孙悟空如何保护唐僧完成西天取经。读小说前 几回,我知道他神通广大。往下阅读,我知道他凭借本领,打死白骨精,战胜红 孩儿。我还想知道他保护着唐僧又经历了哪些磨难才取得成功,就津津有味地读 下去。(共5分。兴趣,1分;结合作品谈阅读过程,3分;表达,1分)
示例:上联选“择朋友”。【链接材料】第①则中的“无友不如己者”,说的是 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是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 下联选“慎言语”。【链接材料】第⑥则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说的是君子说 话要谨慎,这是对君子的要求。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2)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孤岛上 的生活经历。他能够在孤岛上艰难地生存28年,靠的是__聪__明__机__智____(限4个字 以内),这从__为__制__作__瓦__罐__,__他__反__复__试__验__,__获__得__成__功____(限20个字以内)的情节 中可以看出来。你由此得到的启示是__做__事__只__要__动__脑__筋__想__办__法__,__就__会__成__功______ (限20个字以内)。(3分)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4.(2016年北京中考)名著阅读。 (1)下面是《论语》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学习的,有论述治国之道的,也
有论述其他内容的。请你将论述学习和治国之道的语录分别都挑出来。(只填 序号)(2分)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③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⑤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3)阅读下面的连环画,2.3月19日,潜艇排出储水舱 3.尼摩船长告诉大家,唯
前往南极的路线快速驶进, 中的水,准备浮出水面换气 一出路就是在两天之内把
如果顺利,24小时之内就可 。不料,潜艇被卡在冰山的 冰山凿开,因为船上储存
①连环画讲述的是鹦鹉螺号潜艇在前往南极路上的一次遇险经历。从连环画的内 容来看,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解决办法是_拧__开__船__上__热__水__管__的__龙___ 头__,__用__沸__水__向__四__面__喷__射__,__延__缓__冰__的__冻__结___。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尼摩船长 挽救鹦鹉螺号或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_鲨__鱼__冲__向__阿__龙__纳__斯__教__授___的 险情时,尼摩船长_将__教__授__一__把__摁__倒__在__地__上__,__躲__过__鲨__鱼___,化险为夷。(3分) ②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句话。(2分)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3.(2017年北京中考)名著阅读。 (1)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 了解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 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4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
名著阅读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北京近12年中考真题精选
返回目录
1.(2019年北京中考)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 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请结合一部名著的内容,说出 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 。(100字左右)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 惮改。” (《论语·学而》)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 孝乎?”(《论语·为政》)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7.这时,舱里的空气非常稀 薄,有的人已经昏过去了。 船长镇定、坚毅,细心地照 顾每个船员。
8.还剩一米厚的冰层。为了 挽救船员的生命,船长以惊 人的毅力开船向冰层冲去, 冰层破裂了。
9.舱盖打开了,_______。 鹦鹉螺号继续向南极驶去 。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以到达南极。
裂缝中,无法上浮。
的空气只能维持48小时。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4.形势非常严峻。十多名船 员穿上潜水衣来到冰层下, 选择底部较薄的冰层用力开 凿。
5.不料,从底部凿下的冰块 立刻又在两侧冻结起来,船 员们好像被一个怪物逐渐收 紧在它的利齿中。
6.船长当机立断,拧开船上 热水管的龙头,用沸水向四 面喷射,延缓了冰的冻结, 开凿的速度加快了。
示例:当空气涌入舱内时,大家都得救了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2.(2018年北京中考)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 的钥匙。”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长篇小说,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 字左右) 示例:理想的书籍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道理。《三国演义》中,刘 、关、张“桃园三结义”,团结一心,共谋大事;刘备与诸葛亮彼此信任,励精图 治。这些内容让我明白,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就要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可见 ,理想的书籍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
返回目录
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⑦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⑧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述学习的语录:__①__⑤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___②__⑥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论证学与思的辩证关系;②论述治国要守信爱民;③论述君子和小人 的不同;④论述和别人相处的方法;⑤说明学习要温故知新;⑥论述“礼”可以 使社会和谐;⑦说明为政者要以德治国;⑧论述学习应采取积极诚实的态度;⑨ 说明说话应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