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母亲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六年级语文 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 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双黑布鞋夕阳在枪声中跌落,暮色渐渐浓酽起来。

红军中有许多人负了伤,他们被白匪兵包围了。

侦察员回来了。

胸口一个弹孔,身后是一条血路,乌黑地延伸在惨白的月色里。

他是爬着回来的。

他就躺在那块冰冷的岩石上,已是弥留之际,然而眼睛终是不闭。

“放心去吧!你娘的后事有我……”他的堂弟涕泣着说。

没有反应,那眼晴还睁着,有很多人安慰他,然而,他茫然暗淡的眼睛却顽固地睁着,睁着……“是入党问题吗?”指导员低声问连长。

速长铁青着脸,摇摇头。

他默默地蹲下去,脱掉了套在侦察员脚上的那双黑布鞋。

他的眼睛闭上了,尽管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那颗年轻的痛苦的心显然是要安息了,战士们比血更宝贵的眼泪流下来了。

是的,这是全连唯一的一双鞋,只有执行最特殊任务的人才有资格穿。

拂晓的时候,枪声和火花中,机枪手大个子穿着这双鞋率先杀出一条血路,全连冲出去。

然而,机枪手牺牲了,他僵僵地斜倚在岩石上,手里却捧着那双染满鲜血的黑布鞋,似在痴痴地等候……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布鞋的脚印延伸着,雪山、草地、延安、北京……1.短文以____________为顺序,以_________线索,其中主要人物是________ ____ ___。

2.第2自然段中,弥留之际的侦察员的眼睛什么顽固地睁着?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机枪手、侦察员和《灯光》中郝副营长有什么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

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

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二)(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二)(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二)1.课外阅读杨升庵是明朝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大文学家。

杨升庵年幼就______,是当地有名的神童。

他特别喜欢游泳,一到热天,就到门前的小河里去玩个痛快。

有一天,他正在河里游泳,远远地看见衙役们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在前面鸣锣开道,县太爷坐着轿子,在一群衙役______中走过来。

县太爷来到小升庵附近,看他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不回避他,觉得这孩子可气又可爱,想逗逗他,便叫人拿了岸上的衣服挂在一棵大树上。

县太爷下了轿子,对小升庵说:“今天我给你这个小神童出个上联,你若对得好,我把衣服还你,若对不上来,那就在水里泡着吧!”小升庵一听对对联很高兴,便两手很夸张地抠抠耳朵说:“我______。

”县太爷被他的滑稽样逗乐了,一指那棵大树:“千年古树当衣架。

”说完就想朝轿子那儿走。

打算坐在轿子里等小升庵对出下联。

谁知,他还没转过身去,一个童声就喊起来:“万里长江作澡盆!”县太爷一惊,______:“真是神童啊!”于是亲自取下衣服送到小升庵跟前,说:“你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气魄,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1)将(前呼后拥聪颖过人脱口而出洗耳恭听)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县太爷看着杨升庵,觉得他可气,是因为________;觉得他可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致颜黎民的一封信(节选)颜黎民君: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

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

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给姐姐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

《给姐姐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

《给姐姐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给姐姐梳头发阅读练及答案
---
阅读练
请先阅读以下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我的姐姐走了进来。

她看起来很疲倦,头发也很乱。

她向我哭诉说,今天在学校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她感到很伤心和疲惫。

我看到姐姐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

我知道她很需要放松和安慰。

于是,我主动提议给她梳一下头发,帮她舒缓压力。

我小心翼翼地为姐姐梳头发,用梳子轻柔地梳开每一缕乱发。

梳到一半时,我注意到姐姐的表情渐渐变好,她也放松了下来。

我继续梳头发,同时与姐姐聊天。

我们谈论了她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我也给了她一些建议。

慢慢地,姐姐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她感谢我帮助她缓解压力。

在我梳完姐姐的头发后,她看起来精神了很多,头发也整齐了许多。

她对我说:“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妹妹!”我对于能够帮助姐姐感到非常满足和开心。

---
练问题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姐姐为什么来找我?
2. 我是怎么帮助姐姐的?
3. 梳完头发后,姐姐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
答案
1. 姐姐来找我是因为今天在学校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她感到很伤心和疲惫。

2. 我帮助姐姐是通过为她梳头发,舒缓她的压力,并与她聊天并给她一些建议。

3. 梳完头发后,姐姐的样子变得精神了很多,头发也整齐了许多。

---
希望以上练习和答案能够帮助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1. 阅读课文片段,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zhēn zhēng)放在高高的天空。

风筝上拴(shuān shān)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

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jìxì)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攥(cuàn zuàn)住丝带。

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xiān qiān)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导体。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shi shí)“啪”的一声,聚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抓住‘天电’了!”(1)填空。

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工具是一只拴了______的风筝,线是用______做的,下端结上了一段______,在它们的接头处还有一把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3)读完本段内容,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

(4)选择合适的读音。

风筝______(zhēn zhēng)栓______(shuān shān)了系______(jìxì)着攥______(cuàn zuàn)住纤______(xiān qiān)维钥匙______(shi shí)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②“那怎么——”③“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四年级【部编语文】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四年级【部编语文】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美德在民间孙道荣①为了36元钱,一个人苦苦找寻了另一个人,整整三年。

②找人的叫老张,是个鞋匠,专门帮人修鞋、擦鞋,在街上开了个修鞋的小店,已经摆了八九年,一直没挪窝,加上手艺又很好,所以生意不错,积累了很多熟客。

老张要找的人叫石慧,石慧是附近的住户,也是老张的一个客户。

③如果客户预存一笔钱,可以打八折,老张的这个主意,吸引了好多客户。

老张有三个厚厚的大本子,清清楚楚登记着每一个客户的存款和每一笔消费记录,从无差错。

其中有个客户,预付款还剩余36元,但她已经三年没有来过了,鞋匠老张要找的人就是她,他想把钱退还给她,或者请她把剩余的钱消费掉。

④可是,除了知道她名叫石慧,住在附近的某个小区之外,老张对她一无所知,也没有她的任何联系方式。

老张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一个个地问。

每一个前来擦鞋或者修鞋的客户,他都要问人家一句,你认识石慧这个人吗?久而久之,竟然成了老张的一个习惯。

⑤有人被反复地问,就好奇地反问他,为什么要找这个人?老张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人家。

有人劝慰老张,可能是她搬家了,或者有其他原因,不来了,反正就这么点钱,不用找了吧。

老张一本正经地说,那可不成,再少,也是人家预存在我这儿的,她若不来消费了,我就要把钱退给人家。

⑥慢慢地,到老张的店铺来修鞋或擦鞋的人,都知道老张在找一个人,那个人叫石慧。

⑦有个客户认识石慧,但客人沉重地告诉老张,两年前,她就已经因病去世了。

他也不知道她具体住哪个小区,也没有她的联系方式。

③老张很难过。

但他不想就此放弃,他想,石慧不在了,那就找到石慧的家人,把剩下来的36元退给人家。

因此,他依然固执地向每一个到店的客人询问,你认识石慧吗?日子就在老张的这一声声询问中,慢慢流逝。

①终于,有个新客户告诉老张,他认识石慧的丈夫。

①第二天,石慧的丈夫,来到了鞋匠老张的小店内。

老张拿出一本厚厚的旧账本,翻到其中的一页,对石慧的丈夫说,她的预存款还剩36元,把钱退给你,或者你来修鞋、擦鞋,都可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6(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6(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不倒下的“门神”他叫切赫,是捷克近20年来最具潜力的守门员,他也打破了英格兰顶级联赛中最少失球和最多场零封对手的纪录。

因为他加盟的球队队服是蓝色的,加上他在赛场上顽强的作风,世界球迷称他为“蓝军门神”。

复出两个月后,他的头部再次受伤,缝了30针,面临患上医学上称为“第二影响综合征”的危险,大家都以为他会放弃,两周后,他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2011年11月5日,我们再次见证了神一般的切赫,一个脸上流着血的男人,屹立在门前,一次次将对手的射门拒之门外。

比赛进行到第9分钟,惊险的一幕发生了,他在出击扑球时和对手相撞,捂脸倒地不起。

等在队医的搀扶下起身抬头时,切赫鼻梁上的一道伤口流血不止,他的鼻梁骨折了。

经过近7分钟的治疗,切赫站了起来,脱掉了自己的球衣,他是要下场吗?不!原来是换下血染的战袍,塞住流血的鼻孔,换件衣服继续奋战!切赫坚守了上半场。

下半场开始,切赫的脸上做了特殊处理,一块纱布牢牢地糊在了他的鼻子上,他只能用嘴巴呼吸。

他扑出任意球,接着用脚挡出了对方近距离的势在必进的补射;第78分钟,角球直飞大门,他用双拳将球惊险击出。

全场8次射门全被他挡出,一个受伤的身体,成为了对手不可逾越的雄关,比赛的胜利,流血奋战的切赫是首功之臣。

一个真正的强者,即使得不到命运的眷顾,但只要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在哪里,他就不会倒下。

B.人只要有目标,就不会倒下C.虽然遭受许多伤痛、许多磨难,但是只要有追求的目标,我们就会勇往直前,精神永远不倒,成为一个强者4.切赫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六年级答案:1.比喻切赫受伤的身体不可逾越的雄关2.切赫他虽然面对巨大的伤痛,但是他用自己受伤的身体,阻止了对手射门,为球队取得了胜利。

3.C4.切赫遇到困难,永不放弃,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节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分歧(qí)委屈(qū) 鱼塘(táng)熬(áo)过苦日子B.拆散(chāi)散步(sǎn)温馨(xīn)嫩(nèn)C.粼粼(lín)蹲下来(dūn)毕竟(j ìng)水波(bō)D.稳当(wěn)责任(zé)习惯(guàn) 铺着(pū)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C.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折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

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________,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比于________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________,那些配饰不是________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________的花艺。

A.此起彼伏高山流水别有用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B.相映成趣高山流水别具匠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C.相映成趣耳熟能详别具匠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D.此起彼伏耳熟能详别有用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抱住母亲 阅读附答案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抱住母亲 阅读附答案

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抱住母亲阅读附答案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初中,多做题,多练习,为中考奋战,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轻轻地抱住母亲①母亲已经70多岁了。

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

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困难。

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

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②上了床,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我的怀里。

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宽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

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发,散乱在我的眼前。

我低头给母亲梳理头发时,母亲的双眼闭着,眼角却溢出了几滴泪水。

我给母亲擦泪时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老实,老是乱蹦乱跳。

”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吗?”母亲说:“想,抱着我,我心里就踏实。

”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于是,我就那么一边轻轻地抱着母亲,一边微微地晃着。

我感到有一股爱的暖流在冲撞着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强壮的身子就是母亲的靠山,就是母亲的胆量,就是母亲的渴望……我的泪,竟忍不住掉到了母亲的脖子上。

③把一个人抱在怀里是因为心中有爱,那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无法描述的爱,一种比任何语言的表述都要博大凝重的爱。

小时候母亲经常抱我,抱着我下地,抱着我拾柴……我要是乖巧,母亲还会亲我的脸蛋儿,我这时就会搂住母亲的脖子,那是一种渴望,一种依赖,一种让我终身难忘的幸福。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不愿再让母亲抱了,最多会让母亲扳着脸看看我胖了还是瘦了。

当我长到渴望和异性亲热的时候,我会与女友激情拥抱,甚至热烈地亲吻,却不再愿接受母亲的双臂和胸怀了。

这时的母亲,就只能用慈祥的目光,或是我喜欢的食物来表达她深深的母爱了,而我也再没有搂住母亲脖子的渴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深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

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让头发少掉落。

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

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

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

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

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

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

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

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

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

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

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

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

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

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

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

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

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

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

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与那发髻已明显变小。

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目前的身体已大不如前。

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

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

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

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

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

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

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洗澡呢!”我用不太熟
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

没想到,他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

我的手指遂不自己觉得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

我相信,当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

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姣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

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

母亲背对着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

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

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

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作者:林文月。

有删改) 7.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

(4分)
8.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9.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4分)
嘘,轻一点。

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

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0.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

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4分)
7.①母亲总喜欢在清晨梳理头发。

②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

③母亲关心子女
的读书情况。

④母亲手术后接受“我”的照料。

(意思对即可:一方面1分,共4分)
8.①突出母亲长发的乌黑浓密,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优雅、美丽。

②表达了“我”对母亲长发的羡慕,对母亲梳理头发动作的喜欢。

③与母亲后来头发的花白、稀薄形成鲜明对比。

④为母亲手术后要“我”为她梳理乱发做铺垫。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9.“词语运用”示例:“轻轻柔柔”,运用叠词,强调了“我”为母亲梳理头发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我”照料母亲时的细心。

(典型词语,1分;分析,3分。

其4分)
“修辞方法”示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我”不愿打扰母亲休息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呵护关爱。

(相关语句,1分;修辞方法,1分;分析,2分。

共4分)
(任选一方面,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0.示例一:赞同“抒写家庭亲情”的看法。

“选购食物”“洗晒球鞋””削铅笔”等事情,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为手术后的母亲洗澡、梳头等事情,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孝心。

全文洋溢着浓浓亲情。

示例二:赞同“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的看法。

母亲头发从“乌黑浓密”到“花白
而稀薄”,母亲从以前的“大无畏”到手术后的“十分软弱”,“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等内容,都表达了“我”对年迈母亲的爱怜、对母亲衰老的无奈。

文章流露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

(表明观点,1分;结合相关内容,1分;分析,2分。

共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