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合集下载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一位德国的数学家叫高斯,他非常爱学习数学,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命题,在那儿住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上厕所外,其余的时间都用在做数学证明上。

终于有一天,他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才休息了半个月,但是他又立刻恢复到以前那样子了,坚持做数学证明。

有一次,高斯得了感冒,便去找医生看病,医生说:“没关系,只要吃几片药,打一针就会好了,”高斯不相信,硬是缠着医生讲,给他把了脉,写了张单子让他按上面的要求服药。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高斯的感冒并没有好转,而且还越来越严重,眼看快要不行了。

这时,高斯感到很纳闷,突然,他想起自己以前听人说过,数学家的脑袋会比常人灵活许多倍,现在他一定在使大脑的潜力,想想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马上开始动脑筋思考。

第二天早晨,高斯醒来时发现自己变聪明了许多,他拿起笔一算,原来自己昨天晚上做出了许多个证明。

这件事告诉我们:当你正在冥思苦想一道难题而又想不出来的时候,你不妨打开思路,尝试着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反方向思考问题。

当你绕开障碍,勇敢地走进死胡同,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呢!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就是创造性思维。

它将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高斯用他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逆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也能挖掘出埋藏在深处的宝藏。

通过这件事情后,高斯渐渐喜欢上了逆向思维,他一边向别人介绍逆向思维的运用,一边做逆向思维训练题,训练逆向思维,使自己的逆向思维越来越强。

他从书本中学到了,从实践中得到了,他的逆向思维也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就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他的逆向思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后来,他证明了好几道困难的数学题,成了闻名于世的数学王子。

我们知道,高斯在年轻时,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牺牲了那么多,甚至还差点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酷爱数学,这种对数学的爱就像痴迷似的,为了数学,可以放弃一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4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4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4篇小编导语:名人故事有哪些?大家知道高斯吗?他可是数学天才,很多的数学成就都是高斯发现的,接下来我就来了解一下高斯吧。

高斯简介: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的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

”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

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篇一高斯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趣的一个就是在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教给了小学生加法,因为老师当时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很难的题目考考同学,而老师正要借口出去喝水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老师刚刚在黑板上写下题目高斯就已经算出答案来了,高斯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算出了老师的难题,使得老师大为惊讶。

高斯的故事还包括一个他给父亲发薪水的故事,高斯的父亲是一个泥瓦匠,每个星期六他总要在晚上给工人发薪水,当时小高斯只有3岁,他看着爸爸计算工人的工资,在爸爸把一沓钱给工人的时候,高斯突然站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一个另外的数目,当时很多工人和他的爸爸都不相信,认为这是小孩子的恶作剧,但是当大人重新算一遍的时候发现小高斯竟然是对的。

还有一个关于高斯的故事,当时高斯在上小学,而老师在教给同学们方程之后就想看一看同学们的学习水平,特意出了一道大学生才能算出来的题目写在黑板上,毫无疑问高斯又是全班第一个算出来的,并且他的答案准确无误,当时他的老师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特意从大城市买了一本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对当时还很小的高斯说你的数学水平已经超过了我,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教你了。

其实高斯上大学靠的还是别人的资助,他的家庭不好,他的父亲一度想让高斯辍学去当一个园丁,是他的舅舅竭力阻拦并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供高斯上学,之后,14岁的高斯又遇见了法国一位公爵,这位慷慨的公爵资助高斯读完了所有的课程。

高斯的生平经历介绍著名数学家高斯从小出生在德国一个底层的木匠家庭,他的父亲一心想把高斯培养成园丁或者白领,但是从小就显示出超乎常人数学天赋的高斯被舅舅寄予厚望,是舅舅和社会上一些好心人资助高斯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之后他才开始在数学领域崭露头角,高斯的生平经历也会着重提到这一段他年少时的遭遇。

当时还不到18岁的高斯就独立发现了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正17边形的方法,他是根据欧几里得留下的方法和古希腊数学家的理论得出的,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难题的数学家,所以高斯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声名大噪,世人渐渐认可了这位天才数学家的才华。

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通用12篇)

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通用12篇)

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通用12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通用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篇11.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教完加法后,想要休息一下,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

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

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5050。

从此,高斯小学的学习远远超越了其他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2.高斯用尺规作正17边形(两千年数学难题)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 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数学王子高斯:广为流传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广为流传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广为流传的故事
故事一:高斯的出身:高斯于1777年4月30日出生于不伦瑞克。

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

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

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

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关于高斯父亲的职业有很多版本)。

他曾说,他能够在脑袋中进行复杂的计算。

故事二:在高斯三岁时,他爸爸正要给工人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

”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高斯曾回忆说:我在学说话前就会计算了。


故事三:也是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在高斯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
这下可难倒了刚学数学的小朋友们,他们按照题目的要求,正把数字一个一个地相加.可这时,却传来了高斯的声音:“老师,我已经算好了!” (看到这我忽然想起我上初中时,数学竞赛班中,老师把竞赛题目写了一黑板,我还在努力的做第二个题目,我的同桌就站起来说出了所有题的答案,还一个不错,你不服天分是不行的,这是赤裸裸的智商碾压,你有过吗?)
老师很吃惊,高斯解释道:因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这样的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优秀6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优秀6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优秀6篇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1855年)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高斯不到20岁时,在许多学科上就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对于高斯接二连三的成功,邻居的几个小伙子很不服气,决心要为难他一下。

小伙子们聚到一起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道难题。

他们用一根细棉线系上一块银币,然后再找来一个非常薄的玻璃瓶,把银币悬空垂放在瓶中,瓶口用瓶塞塞住,棉线的另一头也系在瓶塞上。

准备好以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瓶子,在大街上拦住高斯,用挑衅的口吻说道:“你一天到晚捧着书本,拿着放大镜东游西逛,一副蛮有学问的样子,你那么有本事,能不打破瓶子,不去掉瓶塞,把瓶中的棉线弄断吗?”高斯对他们这种无聊的挑衅很生气,本不想理他们,可当他看了瓶子后,又觉得这道难题还的确有些意思,于是认真地想起解题的办法来。

繁华的大街商店林立,人流如织。

在小伙子们为能难倒高斯而得意之时,大街上的围观者也越来越多。

大家兴趣甚浓,都在想着法子,但无济于事,只好把希冀的目光投向高斯。

高斯呢,眉头紧皱,一声不吭不受围观者嘈杂吵嚷的影响而冷静思考。

他无意地看了看明媚的阳光,又望了望那个瓶子,忽然高兴地叫道:“有办法了。

”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面放大镜,对着瓶子里的棉线照着,一分钟、两分钟……人们好奇地睁大了眼,随着钱币“当”的一声掉落瓶底,大家发现棉线被烧断了。

高斯高声说道:“我是借了太阳的光!”人们不由发出一阵欢呼声。

高斯(Gauss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此刻德国中北部。

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能够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

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的正十七边形的故事。

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贺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第三道题竟不无进展。

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辨认出,自己研习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找出这道题都没任何协助。

困难反而引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必须把它搞出!他拎起至圆规和直尺,他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图画着,尝试圣索弗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回去谋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

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

”导师恳请他起身,抽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展纸,使他当着自己的面再作出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作出了一上正17边形。

导师兴奋地对他说道:“你知不知道?你找出了一桩存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化解,牛顿也没化解,你竟然一个晚上就消去了。

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

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学生。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用代数的方法化解的,他也视此为生平得意之作,还交代必须把也已十七边形刻在他的墓碑上,但后来他的墓碑上并没镌刻上十七边形,而是十七角星,因为负责管理刻碑的雕刻家指出,正十七边形和圆太像是了,大家一定辨别不出。

说起数学家中最出名的天才,那一定是高斯。

高斯数学家的故事3篇

高斯数学家的故事3篇

高斯数学家的故事第一篇:青年时期的高斯高斯,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他出生于1777年4月30日,是一个有天赋的数学家。

他的父亲是个贫穷的花匠,但他音乐造诣很高,因此给了高斯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

高斯自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他在父亲的授课下很快掌握了算术和初步代数。

高斯的父亲始终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名著名的数学家,因此他在高斯还很年轻的时候就为他安排了去Göttingen大学学习数学的机会。

高斯在这所著名大学学习了四年,期间他接受了学术大师们的指导,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数学风格。

高斯在青年时期就创造了许多数学成就,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数学领域里的重要人物。

在他的第一篇著名论文“代数曲线上点的计数”,中,高斯发现了解决多项式方程的通用方法。

这个方法使其成为了代数几何中最早的数学分支之一。

他还研究了算术和分析,在微积分和差分方程方面有了许多重要的发现。

高斯注重数学实践,曾经领导一支项目小组,把天文观测和制图带入了新的高度,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某些问题的航空望远镜。

这种设备在当时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

尽管高斯的天赋使他成为了一名值得敬佩的数学家,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才能浪费在自我陶醉之中。

相反,他非常关心一般大众的教育问题,他的一些贡献,比如广播学习模型,将教育从实体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它成为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的东西。

高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优秀才能和实际贡献在历史上占据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位置。

然而,他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可能更多是他对教育的关爱和辛勤劳动。

第二篇:高斯的重要贡献高斯是19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领域的工作涉及许多分支,包括几何学、代数学、与计算和概率论等领域。

下面是高斯在数学领域中的重要贡献:1.高斯分布:这个分布以高斯的名字命名,也称为正态分布。

它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7岁那年,小高斯上小学了。

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

这位来自城市的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

三年级的一次数学课上,布特纳对孩子们又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算式:
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
“哇!这是多少个数相加呀?怎么算呀?”学生们害怕极了,越是紧张越是想不出怎么计算。

布特纳很得意。

他知道,像这样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98的100个数相加,这些调皮的学生即使整个上午都乖乖地计算,也不会算出结果。

不料,不一会儿,小高斯却拿着写有答案的小石板过来了,说:“老师,我算完了。

”布特纳连头都没抬,生气地说:“去去,不要胡闹。

谁想胡乱写一个数交差,可得小心!”说完,挥动了一下他那铁锤似的拳头。

可是小高斯却坚持不走,说:“老师,我没有胡闹。

”并把小石板轻轻地放在讲台上。

布特纳看了一眼,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个10岁的孩子居然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

原来,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个数一个数地加,而是细心地观察,动脑筋,找规律。

他发现一头一尾两个数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个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
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小高
斯的难以置信的数学天赋,使布特纳既佩服,又内疚。

从此,他再也不轻视穷人的孩子了。

他给小高斯买来了许多数学书,并让他的年轻的助手巴蒂尔帮助小高斯学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