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王子高斯
P310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善于归纳总结
高斯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归纳总结,发现问题的本质 和规律,从而提出一般性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创新思维与非常规方法
高斯在解题时常常运用创新思维和非常规方 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寻求新的解题途径 。
对后世数学家启示意义
1 2 3
重视基础与兴趣培养
高斯数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其扎实的基础和浓厚 的兴趣,这提示后世数学家要重视数学基础教育 和兴趣培养。
高斯对后世影响及评价
010203 Nhomakorabea04
高斯被誉为“数学王子”,是 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
高斯的工作不仅在数学领域产 生了深远影响,还推动了物理 学、天文学等其他学科的发展
。
高斯的学术风格严谨、创新, 为后世数学家树立了榜样。
高斯一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 事业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
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02
高斯在上小学时,老师为了让学生们从1加到100,以锻炼他们的算术能力。然 而高斯却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5050,令老师和同学们大为惊讶。原来,高斯通 过观察发现了等差数列求和的简便方法,即首尾相加乘以项数除以2。
03
高斯在哥廷根大学读书期间,生活非常贫困。为了节省开支,他常常只吃最简 单的食物,甚至有时一连几天只吃面包和黄油。然而,他仍然坚持每天进行长 时间的学习和研究,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对数学的热爱。
02
高斯童年时期故事
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
高斯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勤劳的工 匠,母亲则是一名家庭主妇。
家庭氛围温馨和睦,高斯从小在爱与关怀中长大 。
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总是尽力满足高 斯的学习需求。
早期展现出数学天赋
01
高斯在幼年时就表现出对数字的敏感和喜爱,经常 独自玩耍时摆弄数字。
数学王子高斯(5篇)

数学王子高斯(5篇)数学王子高斯(5篇)数学王子高斯范文第1篇在他还不到三岁的?r候,有一天,他看着父亲在计算受他管理的工人们的周薪。
父亲埋头计算,最终才长叹了一口气,表示终于把钱给算出来。
父亲念出钱数,预备写下时,突然,身边传来了微小的声音:“爸爸!您算错了,钱应当是这样的……”父亲惊异地再算了一次,果真小高斯讲的数是正确的,最令人惊诧的地方就是根本?]有人教过小高斯究竟怎么样计算,而小高斯就靠平日细心地观看,不知不觉,他自己学会了计算。
另外,高斯勤奋过人。
以前,他家里很穷,在冬天晚上,他们一家吃完饭后,父亲就要高斯上床睡觉,由于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和灯油。
高斯很喜爱读书,但他不想违反父亲的话,于是他往往带了一?y?菁上他的顶楼去,他把?菁?中的挖空,塞进用粗棉卷成的灯芯,再拿一些油脂当蜡油,造成了一盏“灯”。
然后就在这发出微弱光亮的“灯”下,用心地看书。
等到疲惫和寒冷压倒他时,他才钻进被窝里睡觉。
……高斯能如此精通数学,缘由只有两个:认真观看、勤奋好学。
就像牛顿一样。
果实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为什么只有牛顿一个人仔细地思索,写下大家都公认的地球引力的结论呢?这就是由于观看,细心地观看。
因此,胜利的基本元素就是观看。
还有,高斯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放弃自己的抱负,不遗忘自己的事业,最终获得了胜利。
他把学习看作得来不易的果实,我从中发觉勤奋好学也是很重要的。
它有一种巨大的、不行估量的力气,虽然从前我也知道,很多名人的胜利都来自勤奋,但是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更清楚地明白了一点:其实先天的资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天的学习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它是胜利的必备条件,只要勤奋,很多不足都可以弥补,很多缺点都可以改正。
你要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直到收得成果。
我想,不仅仅是学习数学,做其他任何事都是一样。
你要认真观看、勤奋好学,那么,胜利离你并不遥远。
数学王子高斯范文第2篇关键字:问题故事爱好教学职业教育与一般中学教育有很大的区分,对于职校同学,假如我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学问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一些数学公式,定理,他们就更加没有爱好,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那么怎样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并长期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主题班会--数学:数学王子高斯【精品】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数学题。
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
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越吃力。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作业交给导师后,导师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牛顿也没有解出,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一位德国的数学家叫高斯,他非常爱学习数学,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命题,在那儿住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上厕所外,其余的时间都用在做数学证明上。
终于有一天,他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才休息了半个月,但是他又立刻恢复到以前那样子了,坚持做数学证明。
有一次,高斯得了感冒,便去找医生看病,医生说:“没关系,只要吃几片药,打一针就会好了,”高斯不相信,硬是缠着医生讲,给他把了脉,写了张单子让他按上面的要求服药。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高斯的感冒并没有好转,而且还越来越严重,眼看快要不行了。
这时,高斯感到很纳闷,突然,他想起自己以前听人说过,数学家的脑袋会比常人灵活许多倍,现在他一定在使大脑的潜力,想想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马上开始动脑筋思考。
第二天早晨,高斯醒来时发现自己变聪明了许多,他拿起笔一算,原来自己昨天晚上做出了许多个证明。
这件事告诉我们:当你正在冥思苦想一道难题而又想不出来的时候,你不妨打开思路,尝试着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反方向思考问题。
当你绕开障碍,勇敢地走进死胡同,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呢!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就是创造性思维。
它将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高斯用他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逆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也能挖掘出埋藏在深处的宝藏。
通过这件事情后,高斯渐渐喜欢上了逆向思维,他一边向别人介绍逆向思维的运用,一边做逆向思维训练题,训练逆向思维,使自己的逆向思维越来越强。
他从书本中学到了,从实践中得到了,他的逆向思维也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就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他的逆向思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后来,他证明了好几道困难的数学题,成了闻名于世的数学王子。
我们知道,高斯在年轻时,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牺牲了那么多,甚至还差点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酷爱数学,这种对数学的爱就像痴迷似的,为了数学,可以放弃一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六年级作文(通用49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六年级作文(通用49篇)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六年级作文篇1书中描写的是高斯在数学领域杰出的表现,并介绍了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生平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读后让人崇拜向往不已。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
高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
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老师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
高斯曾说过:“数学是科学的女皇。
”而在数学上取得崇高成就的他则被称为“数学王子”。
未满十九岁他,利用一个晚上,就解决一椿两千多年的数学悬案----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二十二岁便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各国争相邀请的学者。
就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也要利用整整一个通宵,他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才解决一椿两千多年的数学悬案。
除了数学外,高斯曾先后从事天文字研究、大地测量工作以及物理的钻研,并在各领域中获致非常高的成就。
虽说高斯不喜欢浮华荣耀,但在他成名后,各界加诸于他的荣耀,就像雨点般纷纷落在身上,肯定他的贡献。
高斯一生始终保持着勤奋刻苦的态度,使人难以想象他是一位大教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六年级作文篇2台风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天气,它来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它走时,悄无声息、一尘不染。
八月十八日,台风“海高斯”登陆香港,让我感受到了台风的威力。
起初,风力很小,阳台上的小花飘来晃去。
妈妈把花盆都搬下来放在地上,收起晾晒的衣服,关好家里所有门窗,就这样静静地等着台风到来。
不久,风渐渐大起来了,雨也开始跟着凑热闹了,一阵又一阵,打在玻璃上沙沙作响。
屋内一片安宁祥和,我看着漫画,妈妈追着韩国电视剧,爸爸忙着工作,小猫趴在沙发上呼呼大睡。
晚上十点,天文台挂出八号风球。
马路上已经见不到汽车了,只有鬼哭狼嚎般的风和雨。
大树在路灯下左摇右摆,做着殊死搏斗。
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通用12篇)

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通用12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通用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篇11.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教完加法后,想要休息一下,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
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
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5050。
从此,高斯小学的学习远远超越了其他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2.高斯用尺规作正17边形(两千年数学难题)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 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数学天才高斯的童年名人故事

数学天才高斯的童年名人故事数学天才高斯的童年名人故事高斯的父亲是泥瓦匠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
有一次,当他计算着给工人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告诉爸爸错了。
原来,3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父亲计算,父亲惊异地复核了一次,果然孩子说的是正确的。
高斯后来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他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学会计算了。
高斯上三年级时,有一次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求1至100之和的算术题。
不料,老师叙述完题目不过几秒钟,高斯就第一个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老师起初并不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但当他检查完全班学生的石板,发现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高斯用了教师未曾教过的计算等差级数的办法。
即将一头一尾挨次两个数相加,这样,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和也是101;一共有50个101;用50乘101,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5050。
高斯的才华使老师彪特耐尔十分激动,并感到内疚。
原来,他不安心在乡村小学工作,看不起农民的孩子。
这件事发生以后,他认真备课,努力教学。
高斯特别愿意和舅舅本茨在一起玩,舅舅也十分疼爱小高斯。
他每次来到家中,总是给小高斯讲故事,做游戏,有时还带他出去捉蝴蝶、钓鱼、采蘑菇。
四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小高斯跟着舅舅到野外玩耍,他骑在舅的肩上学骑术,手里拿一根小树枝,嘴里高声叫着:“嘎!嘎!”俨然是一位威武的骑兵将军。
突然,奔跑着的“马”停了下来。
原来从河的上游漂来一根木头。
舅舅为了开发小高斯的智力,便问:“小高斯,你说木头为什么不沉到水下去呢?”“木头轻呗!”小高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舅舅又弯腰拾起一个石头投到河中,石头“扑通”一声就掉进河里去了。
他又问:“是那根大木头重,还是小石头重?”“大木头比小石头重得多呀!”比大木头轻的小石头为什么能沉到水下去,而比小石头重得多的大木头却浮在水面上,舅舅故意不给小外甥做解释,让小高斯自己去思考。
数学王子--高斯

数学王子----高斯高斯出生在德国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杂货铺的算账先生。
高斯从小耳濡目染地对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3岁时便能纠正父亲账目中的错误。
9岁上小学时,有一天,老师故意布置了一道为难学生的数学题,让他们求出1+2+3+4+…..一直加到100的和。
其他同学绞尽脑汁都不知道要怎么算时,没想到高斯一下子就给出了正确答案,还详细地解释了解答方法。
那就是首尾相加,他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
这个快速求和的解答方法,我们称之为“高斯算法”在德国,人们一定很熟悉下面的这个小故事。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位很有数学天赋的年轻人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他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
第三道题是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
看到这个题目,他觉很难没有头绪。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年轻人绞尽脑汁,胡思冥想。
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这道题都没有任何帮助。
这时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立刻拿起圆规和直尺,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年轻人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年轻人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年轻人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
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
”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自己的面再做出一个正十七边形。
年轻人很快做出了一上正十七边形。
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啊!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
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数学题。
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
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作业交给导师后,导师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The article comes from the network,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o delete.
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可以编辑使用.(可以删除)
专注于可以编辑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