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渔父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翻译赏析《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

其古诗全文如下: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前言】《渔父》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作的七言律诗。

是诗人《渔父歌》五首的姊妹篇,作者以“南溪老人”来比喻自己,通过写渔父的悠闲垂钓的生活,来暗喻作者自己此时的闲隐生活。

此诗表达出作者淡泊、澄洁的高远情志。

【注释】①溪:同“溪”。

重钓:深水中钓鱼。

②槛:轩廊临水的栏干。

依依,隐约貌。

③鹤发:鹤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发。

斜晖:同“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④翻:反而。

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

传说汉高祖敦聘不至,吕氏用张良策,令太子卑词安车,捐此四人与游,因而使高祖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图。

⑤储皇:即储君皇太子。

《晋书·成都王颖传》:“皇太子,国之储君。

”【翻译】八九月芦花满天飞,南溪老人垂钓回来。

秋天的山从隐约映入眼帘,野艇靠着栏杆隐约可见。

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梳着白发。

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闲事,为皇太子定夺是非正误。

【赏析】张志和是中唐诗人,安史之乱后隐居山林,经常泛舟垂钓,不再理会政事。

这首《渔父》就是写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

诗篇在两岸漫天飞舞的芦花中缓缓拉开帷幕,渲染出一派宁静优美安详的环境氛围。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秋高气爽,扁舟垂纶的的老渔父伴着夕阳的余晖划舟而归,晚风悠悠,芦花飘飘,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临岸系舟,举目远望,翠色怡人,满山的青草绿树像洗染过一样,散发着浓浓的绿意。

白云翩翩然点染在秋日的蓝天上,映照着横在水面上的野艇,更增加了几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然情趣,那是一种委运任化,悠然自得的生命意识。

一桌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的意思

一桌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的意思

一桌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的意思“一桌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渔父·一桌春风一叶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桌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注释】
桌: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纶: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渚:水中小块陆地:洲~。

~田。

鼋头
【翻译】
在春风中我荡着一叶小舟,相伴我的呢只有一根钓线和一个鱼钩,眼望着长满鲜花的小洲,手举着斟满美酒的瓦瓯,在无边的波浪中我拥有了自由。

【赏析】
这首《渔父》词写来与前一首不同。

前一首着重写渔父的快活,这一首写渔父的自由。

词中连用四个“一”字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为的是强调渔父一人的独立自由。

我们可以想象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万顷波涛之中,何等潇
洒自在。

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

宋代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他家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
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置酒一壶,加上他一个老翁,所以自号六一。

李煜词中这们渔父,也可以称六一渔父:一叶舟,一支桨,一纶丝,一只钩,一壶酒,一个渔翁。

李煜这两首词,写来情调悠扬轻松,应该是亡国前所作。

据宋刘首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李煜这两首词是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

这两首词,也有画境。

可惜原画已失传。

要是原画也流传下来,我们就可以体会词画相得益彰的妙处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023年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年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年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年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作者:李煜原文: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注释:1、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纶:线。

3、渚:水中小块陆地。

翻译:在春风中我荡着一叶小舟,相伴我的呢只有一根蚕丝和一个鱼钩,眼望着长满鲜花的小洲,手举着斟满美酒的瓦瓯,在无边的波浪中我拥有了自由。

赏析:这首《渔父》词写来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不同。

前一首着重写渔父的快活,这一首写渔父的自由。

词中连用四个“一”字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为的是强调渔父一人的独立自由。

我们可以想象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万顷波涛之中,何等潇洒自在。

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

宋代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他家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置酒一壶,加上他一个老翁,所以自号六一。

李煜词中这们渔父,也可以称六一渔父:一叶舟,一支桨,一纶丝,一只钩,一壶酒,一个渔翁。

李煜这两首词,写来情调悠扬轻松,应该是亡国前所作。

据宋刘首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李煜这两首词是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

这两首词,也有画境。

可惜原画已失传。

要是原画也流传下来,我们就可以体会词画相得益彰的妙处了。

2023年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2《沉醉东风·渔父》原文黄芦①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②滩头。

虽无刎颈交③,却有忘机友④,点⑤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⑥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⑦。

注释选自隋树森编《全元散曲》⑴黄芦:与白苹、绿柳、红蓼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

白苹: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⑵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⑶刎颈交:刎,割;颈,脖子。

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

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

⑷忘机友:机,机巧、机心。

古诗渔父·白芷汀寒立鹭鸶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白芷汀寒立鹭鸶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白芷汀寒立鹭鸶翻译赏析
《渔父·白芷汀寒立鹭鸶》作者为唐朝诗人和凝。

其古诗全文如下:白芷汀寒立鹭鸶,苹风轻剪浪花时。

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注释】⑴白芷汀——长有白芷的水边。

白芷: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有细毛,羽状复叶,夏日簇生小白花。

⑵苹风——微风。

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程俱《江仲嘉见寄绝句次韵》“漾漾扁舟拂水飞,飘飘萍末细吹衣。

”⑶轻剪——轻轻吹开。

⑷幂幂——“幂”是覆盖器物的巾,这里连用是形容烟雾笼罩、迷迷茫茫的样子。

【赏析】这一首是写渔父生活的词。

头句用“汀寒”来写水上清凉的气氛。

第二句写水上风轻浪细,用一“剪”字,生动切贴。

三、四两句,将境界扩大,远方烟水茫茫,高处春日迟迟。

结尾才写到渔父本身,香里垂钓,怡然自乐。

《白雨斋词评》说:“较志和作自远不逮,而遣词琢句,清秀绝伦,亦佳构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汛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汛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

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浣溪沙:山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山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汛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汛中,早已塌没。

一在浠水县汛滨,今成一村。

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汛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汛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

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2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

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作者:李煜原文: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注释:1、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纶:线。

3、渚:水中小块陆地。

翻译:在春风中我荡着一叶小舟,相伴我的呢只有一根蚕丝和一个鱼钩,眼望着长满鲜花的小洲,手举着斟满美酒的瓦瓯,在无边的波浪中我拥有了自由。

赏析:这首《渔父》词写来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不同。

前一首着重写渔父的快活,这一首写渔父的自由。

词中连用四个“一”字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为的是强调渔父一人的独立自由。

我们可以想象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万顷波涛之中,何等潇洒自在。

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

宋代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他家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置酒一壶,加上他一个老翁,所以自号六一。

李煜词中这们渔父,也可以称六一渔父:一叶舟,一支桨,一纶丝,一只钩,一壶酒,一个渔翁。

李煜这两首词,写来情调悠扬轻松,应该是亡国前所作。

据宋刘首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李煜这两首词是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

这两首词,也有画境。

可惜原画已失传。

要是原画也流传下来,我们就可以体会词画相得益彰的妙处了。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译文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

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注释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古诗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翻译赏析
《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作者为唐朝诗人张志和。

其古诗全文如下: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前言】
《渔父·霅溪湾里钓鱼翁》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作。

此词歌颂了渔翁知足常乐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向上的心态,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感情。

【注释】
①渔父:一名“渔歌子”。

②霅溪:水名,在今浙江。

③浦:水边、岸边。

④荷衣:用荷叶编成的衣。

此处指隐士的衣服。

【翻译】
霅溪湾里一钓鱼为生的渔翁,舴艋小舟做家一会向西一会向东。

江上的白雪,水滨的清风陪伴,面带笑容,身着荷叶做的衣服并不感觉自己贫穷。

【鉴赏】
张志和《渔父》词共五首,此为第三首。

主要写诗人泊舟霅溪,往来苕、霅之间,以船为家。

渔隐的生活是艰苦的,小舟难以遮风蔽
雨,更不能挡雪御寒,但是经历过仕途的坎坷,目睹官场的黑暗,诗人自甘于粗衣淡食,与渔夫为伍。

“江上雪,浦边风”,固然使人感到寒意,但风雪高洁清新之气更令诗人向往,故诗人笑迎清风,吟赏江雪,自得其乐。

结尾句“笑着荷衣不叹穷”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高洁志趣,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感情。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古诗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翻译赏析
《渔父·青草湖中月正圆》作者为唐朝诗人张志和。

其古诗全文如下: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桌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注释】①渔父:一名“渔歌子”。

②钓车子:钓具。

③橛头船:小木船。

【赏析】此首写渔父之“乐”。

写“乐”又不是从“笑从双脸生”直接看到的,而是由“桌歌连”的高亢清越的歌声中体味到的。

月圆夜静,草色苍苍,忽而歌声自湖面传来,悠长连绵,不绝如缕。

此何人也?乃非仙也?真所谓未谋其面,先闻其声。

然则神仙亦不抵渔父悠游风波之乐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渔父翻译赏析
《渔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古诗全文如下: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翻译】
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

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

一壶美酒在手上,一根钓杆在身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

【鉴赏】
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

李煜这首词,继承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

开篇选取两个场景来表现渔父的生活玩境,一是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一望无际,境界阔大。

浪花翻滚,本是“无意”,而词人说“有意”,就写出了渔父与大Org自然的亲和感。

江涛有意卷起雪浪来娱乐渔父的身心,衬托出渔父心情的快乐轻松。

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竞相怒放,把春天装点得十分灿烂。

江上岸中所见,尽是美景。

接着写渔父的装束和生活,身上挂着一壶酒,手里撑着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撑到哪里,想喝酒随时都可以喝上几口,高兴了就唱首渔父歌,多自由,多快活!这世上像我这样的自由人,能有几个。

结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实是作者对渔父的羡慕,就像王维《渭川田家》诗里所说的“即此羡闲逸。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