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鸟类 爱护自然爱鸟周活动方案
组织开展爱鸟周活动方案

组织开展爱鸟周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爱鸟周是一个国际性的环保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爱鸟周已成为世界各地的环保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要活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在我国,每年的5月份是爱鸟周,这为我们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和平台,也是我们提高环保意识,打造美丽家园的重要举措。
二、活动目标1.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
2.普及环保知识,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业及相关机构的合作,携手推进环保教育和鸟类保护工作。
三、活动内容1.环保知识宣传。
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环保知识;组织爱鸟周主题微信公众号,发布环保知识、爱鸟保护相关消息,引导公众关注环保问题;在校园、公园等公共场所,通过展板、标语等形式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爱鸟周主题活动。
组织环保义务清理活动,如环境保洁、美化环境等,实现现场实际操作。
同时开展环保小课堂、折纸、绘画等环保创意主题活动,让参与者自由表达对环保的看法;还可以举办拍摄环保主题的摄影比赛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3.社区合作计划。
与社区、学校、企业及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活动,比如宣传绿色出行、环保知识培训等活动,提高环保意识;组织鸟类保护专题讲座,向居民普及保护鸟类相关知识,培养公众的爱鸟和护鸟情感和责任感。
四、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场地租用、宣传材料制作、讲座费用、活动材料采购等。
总预算约在5000元左右,其中超市、电视台等单位可以作为活动赞助商,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共赢。
五、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爱鸟周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相关意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推广环保理念,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同时,可以加强社区、学校、企业等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环保教育和鸟类保护工作,让更多人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共同打造美丽和谐家园。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爱鸟周》(2篇)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爱鸟周》教学内容:《爱鸟周》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常见鸟类的特点;2.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幼儿园周边野外活动场所的考察和准备;2. 有关鸟类的图片、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 与幼儿谈论一些关于鸟类的问题,如:你们见过哪些鸟?你们喜欢鸟吗?2. 准备一些关于鸟的图片和玩具,让幼儿观察并辨认。
3. 联系上述讨论和观察,引出下面的问题:鸟类是如何生活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类呢?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给幼儿播放鸟类的一些生活片段,让幼儿观察并介绍他们观察到的鸟类生活习性。
2. 引导幼儿观察鸟类的特点,如:喜欢飞翔、有羽毛、会筑巢等。
3. 介绍一些常见的鸟类,如:麻雀、知了鸟等。
三、展示与实践(2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制作一个简易的鸟窝,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
2. 展示一些关于鸟类的书籍和图片,让幼儿自由选择阅读和欣赏。
3.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在幼儿的帮助下,完成一份关于鸟类的知识展板,展示给其他班级。
四、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联系鸟类的保护,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类呢?2.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些鸟类保护的活动,如:制作鸟食、在操场周围设置鸟类饮水器等。
五、总结与评价(15分钟)1. 提问和讨论:你们今天学到了哪些关于鸟类的知识?2. 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并通过评价表评价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学延伸:1. 在鸟类活动期间,可以组织一次观察鸟类的野外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可以与相关科目进行跨学科合作,如语言、美术等,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来表达对鸟类的理解和爱护。
3. 通过家访,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分享鸟类的知识和经验,增强幼儿对鸟类保护的重视。
教学反思:通过《爱鸟周》的教学,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了他们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爱鸟周活动实施方案

爱鸟周活动实施方案爱鸟周是一个致力于鸟类保护和推广鸟类观赏文化的全国性活动,它旨在鼓励和介绍更多人关注鸟类,学习鸟类保护知识,以及积极参与鸟类保护的行动中。
为了打造更多人参与爱鸟周活动的氛围,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爱鸟周活动的实施方案。
1.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爱鸟周一般安排在每年 5 月份。
在安排具体时间时,可以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和鸟类迁徙的季节,选定一个适宜的时间进行活动。
地点可以选择公园、动物园、湿地公园、校园等鸟类丰富的场所。
同时,如果有可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有关鸟类保护和推广文化方面的信息和宣传。
2.组织人员和各个岗位的职责分工组织人员需要在活动备战期间,统筹规划活动方案,联系媒体进行宣传,协调行动和分配任务等。
每个岗位的职责分工如下:志愿者:担任爱鸟周活动的宣传员、发放宣传品、讲解员、引导员等任务;领队:负责组织队员出发前准备、行动计划、安全措施等;观鸟员:对鸟类的种类、栖息习惯、活动时间和食性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鸟类;支援人员: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例如车辆、鸟类识别书籍、望远镜、地图、GPS 等。
3.活动的内容和步骤爱鸟周活动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爱鸟周启动仪式:在活动开始前,举行简单而隆重的启动仪式,推介鸟类保护和推广鸟类观赏文化。
3.2 鸟类趣味问答活动:在集中活动场所进行有趣的鸟类问答活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互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3.3 鸟类文化展览:举办鸟类文化展览,展示鸟类知识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3.4 鸟类保护宣传:组织宣传团队和讲解员,放置标语、横幅、海报及宣传单张等宣传材料,通过社交网络和其他媒体宣传鸟类保护和爱鸟周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4.活动后的总结和评估活动结束后,应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和评估。
必要的数据要统计,主要活动内容要评估,总结草案要制定,以备作为将来活动改进的参考。
此外,如果有可能应当与相关部门如林业局及环境保护局等合作,及时汇报评估结果,以获取相关的社会资助。
大班关于《爱鸟周》的社会活动教案

大班关于《爱鸟周》的社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鸟儿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为了提高幼儿对鸟类保护的意识,我们开展了《爱鸟周》的社会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1. 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喙、翅膀等。
2. 知道鸟类的生活习性,如迁徙、筑巢、觅食等。
3. 培养幼儿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鸟类的图片。
2. 视频素材:鸟类的生活习性、迁徙等视频。
3. 鸟巢、鸟食等实物素材。
4.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说出鸟类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向幼儿讲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喙、翅膀等,以及鸟类的生活习性,如迁徙、筑巢、觅食等。
3. 实践:让幼儿动手制作鸟巢,了解鸟巢的结构和功能。
将鸟食挂在树上,为鸟类提供食物。
4. 表达: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鸟巢和鸟类的故事,引导幼儿表达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周围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拍摄照片或绘制作品,与同伴分享。
2. 环境创设:在班级自然角设置鸟类展示区,展示鸟类图片、作品等,营造关爱鸟类的氛围。
3. 后续活动:开展鸟类保护主题活动,如鸟类知识竞赛、鸟类手工制作等,加深幼儿对鸟类保护的认识。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注重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3. 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
六、活动步骤1. 开场:以一首关于鸟儿的儿歌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鸟类的兴趣。
2. 鸟类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
爱鸟周活动方案

爱鸟周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树木被砍伐,自然环境受到了破坏,许多鸟类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威胁。
为了保护珍稀鸟类和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特举办“爱鸟周”活动。
这是一项以保护繁衍在大自然之中鸟类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保护鸟类的行动,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保护鸟类的意识和环保意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传播环保知识,激发社会大众的保护鸟类的热情和动力。
3. 培养青少年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4. 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保护鸟类的队伍中,共同推动保护鸟类事业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开展“观鸟日”活动,组织志愿者和爱鸟人士一同前往郊外,观赏不同类型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情况。
2. 举办“护巢日”活动,号召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鸟巢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中,为鸟类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3. 进行环保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大众普及关于鸟类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引导人们理性对待自然环境。
4. 举办海报设计比赛和摄影比赛,鼓励青少年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鸟类保护的理解和热爱。
5. 在社区中设置爱鸟主题展览,展示有关鸟类保护和环保的图片、视频和资料,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保护鸟类的行动中。
6. 组织鸟类保护义工服务队,定期清理环境垃圾,修缮鸟巢,为鸟类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7. 编写爱鸟宣传手册,通过传单、海报、社交媒体和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鸟类保护知识,提高社会大众对鸟类保护的重视程度。
四、活动实施方案1. 筹备阶段:成立组委会,确定活动主题和各项内容,招募志愿者和爱鸟人士,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制定活动宣传方案。
2. 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宣传活动内容和意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3. 活动实施:根据活动计划,精心组织安排活动流程,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注重安全和秩序。
爱鸟周策划方案

爱鸟周策划方案一、活动简介爱鸟周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关注鸟类保护意识和参与度的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鸟类、了解鸟类的分布和生态环境,以及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本文将提供一份爱鸟周策划方案,旨在为组织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成功策划一场具有影响力的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意识:通过举办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教育公众关于鸟类保护的基本知识,激发他们对鸟类保护的兴趣和热情。
2. 促进鸟类观测活动的普及:组织一场集体鸟类观测活动,邀请专业鸟类观察者分享经验,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3. 增加公众参与度:通过互动活动,例如鸟类摄影比赛、画画比赛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活动的关注度。
三、活动策划1. 时间安排:选择一个适合大众参与的时间段,例如一个周末或是在鸟类迁徙季节举办,以确保更多的人能够参与。
2. 活动地点:选择一个具有生态环境特色和鸟类丰富的地点作为活动基地,例如公园、湿地保护区等,以便于组织举办各类鸟类相关活动。
3. 活动内容:a. 鸟类讲座:邀请专业鸟类保护专家进行讲座,介绍鸟类的生态特征、种类和保护现状,向公众普及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b. 鸟类观察活动:组织一次野外鸟类观察活动,邀请专业观察者指导公众认识不同鸟类,提高他们的观察技巧。
c. 鸟类摄影比赛:鼓励公众通过摄影记录鸟类的美丽瞬间,组织一次鸟类摄影比赛,激发更多人对鸟类的兴趣和热爱。
d. 鸟类绘画比赛:开展一次以鸟类为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公众通过绘画表达对鸟类的关爱和保护。
e. 环保宣传活动:利用活动期间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公众传递鸟类保护相关的环保知识和行动号召。
4. 活动宣传:a. 制作宣传海报:设计吸引人的宣传海报,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要点,并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广泛传播。
b. 媒体推广:与当地媒体合作,提供活动的新闻稿件,争取获得更多的报道和关注。
大班关于《爱鸟周》的社会活动教案

大班关于《爱鸟周》的社会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的1.1 活动背景:鸟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鸟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通过开展《爱鸟周》活动,让幼儿了解鸟类的重要性和保护鸟类的意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关爱动物的情感。
1.2 活动目的:1. 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关爱之情,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活动目标2.1 认知目标:1. 知道鸟类有哪些特征和习性。
2. 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认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2.2 技能目标:1. 学会观察鸟类的方法。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鸟类的外形和习性。
3. 能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鸟类。
2.3 情感目标:1. 培养关爱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2. 体验与同伴合作、分享的乐趣。
3. 激发对大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三章:活动准备3.1 物质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画纸、画笔、彩泥等表现材料。
3. 鸟类标本或模型。
3.2 环境准备:1. 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2. 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3. 摆放鸟类相关图片和实物。
第四章:活动过程4.1 主题导入:1. 教师出示鸟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它有什么特点?”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鸟类的了解。
4.2 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习性和生态作用。
2. 引导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3 实践活动:1. 观察鸟类标本或模型,让幼儿亲身体验鸟类的外形特征。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身边的鸟类。
3. 邀请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表现自己观察到的鸟类。
4.4 分享交流:1.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观察到的鸟类信息。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保护鸟类的方法和意义。
一年级爱鸟周主题班队活动教案

一年级爱鸟周主题班队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认识鸟类朋友,关爱生态环境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鸟类的图片。
2. 视频素材:鸟类的生活习性视频。
3. 教学道具:鸟巢、鸟食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鸟类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详细介绍鸟类的基本知识,如鸟类的身体结构、飞行原理等。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鸟类知识。
4.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鸟巢,了解鸟类的繁殖习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并与同学分享。
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户外观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鸟类的世界。
3. 长期任务:设立“鸟类保护宣传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鸟类保护工作。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活动延伸部分,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活动内容:1. 鸟类迁徙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鸟类迁徙的原因、方式和特点。
2. 鸟类迁徙地图绘制:学生分组绘制鸟类迁徙地图,展示鸟类迁徙的路线和目的地。
七、活动内容:1. 鸟类保护实例分享: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鸟类保护的成功案例。
2. 学生行动计划:学生制定个人鸟类保护行动计划,如参与鸟类保护活动、宣传鸟类保护等。
八、活动内容:1. 鸟类摄影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拍摄的鸟类照片,分享拍摄过程中的趣事。
2. 摄影技巧讲解:教师为学生讲解鸟类摄影的技巧,如如何拍摄鸟类、选择拍摄器材等。
九、活动内容:1. 鸟类知识竞赛:组织一场鸟类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鸟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比赛结果揭晓:公布比赛结果,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2. 学生感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鸟类爱护自然
——彭场二小“爱鸟周”行动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鸟类,使学生知道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它们。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鸟儿的生存状况,关注家乡的环境变化,从而萌发与其他生物共享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时间:4月22日——4月30日
三、参加对象:全体学生
四、活动过程:
1、“漫游鸟类世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的介绍交流及学习中了解更多鸟类,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潜移默化激起学生护鸟的情感,尊重生命,学会感恩。
2、植树引鸟
和家人一道,在房前屋后植树,吸引小鸟来做窝。
或者在附近树木上做巢引鸟,方便更多的鸟儿来安家落户。
让学生知道,人类没家不行,鸟儿无巢不行。
鸟儿离不开树,它们与树相依为命,大自然是个严密的链索,一个环节的缺损将会影响许多环节。
唤起学生爱鸟的意识,尽自己所能,为鸟儿做巢,栽种树木,为鸟营造美好的家园,让学生知道爱护鸟类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3、发出倡议
以少先队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爱鸟护鸟公约,定一些切
实可行的、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措施,并向全校发出“遵守公德、保护鸟类”的倡议,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鸟护鸟的活动中来。
4、深化主题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鸟儿的爱。
例如,把看到的自己喜欢的鸟儿画下来;把鸟的声音录下来;演唱有关鸟儿的歌曲;召开关于鸟儿的故事会。
(2)思考:①为什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②人类的活动对鸟类的生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指导学生写关于这方面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彭场镇第二小学
让小鸟和人类共享一片蓝天
----彭场二小“爱鸟周”活动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的鸟类有近万种。
从现存的陆地最大的鸟------鸵鸟到最小的蜂鸟;从极地的企鹅到热带丛林中的鹦鹉,她们在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示自身美丽的同时,也以其婉转轻灵的歌声、绚丽多彩的羽色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抬头仰望鸟儿的飞翔总能激起我们人类无尽的遐想。
鸟类对人类的直接益处,比如在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方面,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而外,鸟类间接地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益处。
松毛虫是林业第一大害虫,而杜鹃、黄鹏、灰喜鹊以及大山雀等鸟类,却是它的死敌,专吃松毛虫的幼虫、蛹及变成能飞舞的成虫;蝗虫危害庄稼早已人所共知。
但鸟类却是这些无恶不作的还愁的天敌;鼠类为害庄稼,科学家计算过,田内1只野鼠,1年内吃掉和糟蹋的粮食大约3公斤,而1只猫头鹰,在1年内可以捕捉到上千只野鼠,那么每只猫头鹰就如同为我们保住了3吨粮食;据统计,1只燕子在夏季里就能吃掉50万到100万只苍蝇、蚊子和蚜虫;除此而外,有的鸟类嗜食腐烂尸体,对清洁环境有益;啄花鸟和太阳鸟以取食花蜜为食,从而为花木传播花粉。
鸟类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为我们人类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
然而世界就是这么残酷,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规模开发,给鸟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森林是鸟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破坏森林
就等于杀害鸟类。
可是,目前地球上的森林仍以每年11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
环境污染和人为的捕杀也极大地危害鸟类。
据了解,福建目前的鸟类资源有数百种,占全国总鸟类总数的相当大的比重。
但由于我们有的人有吃野味的传统习惯,野味市场潜力大,近年来滥捕滥杀活动仍然十分猖獗,许多野生鸟种已濒临灭绝。
各位老师、同学,我们学校鸟语花香。
当你们看了以上的描述后,是否有些许惆怅呢?为此向我们二小小学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请大家爱护一草一木,让人鸟共享一片美丽的蓝天;
2、请大家都检举那些以捕鸟、食鸟为乐的人,去鸟儿们惊慌,还鸟儿们清静;
3、保护鸟类,从拒吃鸟类开始,由“口”到“心”地去爱护它们;
4、在空闲时间多种几棵树,为鸟类提供宽适的生活、休憩环境。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能好好地做到以上几点,我们的生活就会有更多的生机。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用行动去证明我们的倡议吧!
“爱鸟周”行动学生作品
彭场二小“爱鸟周”活动总结
为提高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我校于4月22日至30日,举办爱鸟周活动。
在活动结束之际,把我校的爱鸟周活动作一简要回顾:
一、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思路
我校于3月底制定了爱鸟周活动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了工作思路,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力求使爱鸟周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开展多彩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为整体增强全体学生的对鸟的爱心,我校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爱鸟活动,开展的活动主要有:
1、“爱鸟周”讲座:开展了“爱鸟周”主题讲话——“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和学校广播的以“爱护野生动物”、“鸟类知识”为内容的主题讲座,通过人类从几千年前驯化鸟类,鸟类人类生产活动中所作得巨大贡献以及古往今来人们爱鸟护鸟的事迹等方面的讲解和介绍,让所有同学受益匪浅。
通过讲座,同学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鸟类与我们人类史多么的密不可分,同时也激起了大家爱鸟护鸟的热情。
2、幻想画大赛:该活动也是今年我们“爱鸟周”宣传活动的一大重点。
我们在各年级开展了“关爱人类的朋友――小鸟”幻想画大赛。
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有着光明的前景的。
三、发挥课堂优势,渗透科学意识
课堂是渗透科技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主阵地。
我校爱鸟周牢牢抓住课堂这个载体,要求广大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努力渗透爱鸟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精神与能力,使学生逐步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我校的爱鸟周活动在校领导的支持关心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各项活动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富有成效。
通过这次“爱鸟周”活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人类的朋友——小鸟。
“爱鸟周”虽然结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意识到,爱鸟护鸟是我们肩上一个沉重的担子,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也是人类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