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2014年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帕金森治疗国内外指南解读

帕金森治疗国内外指南解读

恶化 PDQ-39总指数
60 50 40 30 20 10
0
基线
PDQ-39: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
Grosset. et al .JNNP 2007; 78 5 : 465
以定论
新型抗抑郁药 非药物干预
阿托西汀
电休克,经颅磁刺激,心 理治疗
证据不足 证据不足
Ferreira JJ, et al. Eur J Neurol. 2013 Jan;20 1 :5-15.
15
目录
1 最新国际帕金森病指南精粹撷取 2 2014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要点解析 3 中外指南共识及临床实践
未提及 • 延缓病情 进展
• 改善症状
• 控制症状 • 预防运动
并发症
• 控制症状
• 改善运动
• 提高生活质量 症状
• 改善日常
• 延缓疾病 进展
• 控制运动
• 延缓疾病 进展
• 控制运动
全面综合治疗,长期 管理
• 有效改善症状
• 减少运动 并发症
生活活动
症状
症状
• 提高工作能力
• 预防运动 • 预防运动 • 提高生活质量
Ferreira JJ,et al. Eur J Neurol. 2013 Jan; 20 1 : 5-15.
5
2013年EFNS/MDS-ES指南: 早期 无运动并发症 已治疗患者的用药选择
未使用多巴胺 能治疗的患者
可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GPP
已经开始多 巴胺能治疗 的患者
已服用多巴胺 受体激动剂
治疗目标
并发症
并发症 • 控制非运
动并发症
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不再是PD治疗的唯一目标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解读PPT课件

适应症
适用于轻至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可改善运动症 状、抑郁和认知障碍等。
效果
安全、无创、副作用小,但疗效相对较弱,需多次治疗。
康复训练与心理治疗
康复训练
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 治疗等,旨在提高患者的运动功 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 疗等,可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 郁等情绪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依从性
定期随访可以加强患者对治疗的重视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随访内容及频率建议
随访内容
每次随访应评估患者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药物副作用等,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
随访频率
治疗初期,建议每月随访1次;病情稳定后,可每3个月随访1次。若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或出现药物副 作用,应及时随访。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第四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3
目 录
• 概述 • 诊断与评估 • 药物治疗策略 • 非药物治疗方法 • 长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帕金森病简介
01
02
03
帕金森病定义
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 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 硬、震颤和运动障碍。
发病原因
效果
康复训练与心理治疗在帕金森病 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帮助患 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05
长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定期随访重要性
评估病情
定期随访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药物 副作用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调整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医生可以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达到 更好的治疗效果。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死亡,导致纹状体内多巴 胺水平降低。

中国帕金森病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指南一、背景简介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变性和死亡所引起的。

该病最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休息性震颤、肌肉僵硬和姿势不稳等症状。

目前,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其治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指南旨在提供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该疾病。

二、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协会的标准,诊断帕金森病需要满足以下主要条件:1)进行性运动障碍,包括震颤、肌肉僵硬和巴金森姿势、2)至少存在两个以上的附加症状,例如姿势不稳、运动迟缓、痛觉异常等,3)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三、治疗原则四、药物治疗常用的帕金森病药物包括多巴胺类药物、多巴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和抗胆碱酯酶药物等。

多巴胺类药物是首选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

然而,长期使用多巴胺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运动功能波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五、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语言疗法和认知疗法等。

这些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

同时,康复训练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六、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考虑。

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深脑刺激术和胶质前腔造影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药物需求量。

七、疾病管理除了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帕金森病的患者还需进行全面的疾病管理。

这包括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发展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八、预防措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

但是,一些研究表明,保持身体活动和认知刺激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人们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充实的思维活动。

结语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的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的指南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的指南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僵硬、震颤、运动缓慢和平衡障碍。

尽管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药物,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1.评估和诊断:在开始治疗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非常重要。

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教育。

2.非药物治疗: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管理的主要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进展,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多巴胺替代疗法:多巴胺是一种帮助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重要物质。

常用的多巴胺替代疗法包括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来制定合适的剂量和用药方案。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这些药物可以刺激多巴胺受体并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

常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普拉立哌啶和奥氰唑酮。

-儿茶酚氧化酶B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儿茶酚氧化酶B的活性,从而延缓帕金森病的发展。

常用的儿茶酚氧化酶B抑制剂包括西酞普兰和雷沙吉兰。

-抗胆碱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帕金森病所引起的颤抖和运动缓慢,常用的抗胆碱药物包括戊酰硫胺和特鲁非罗。

除了上述常用药物,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药物,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4.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不能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被考虑。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深部脑刺激术、经皮脑电刺激术和胼胝体切断术。

深部脑刺激术是一种刺激大脑深部结构的方法,通过植入电极来刺激相关区域。

经皮脑电刺激术则是通过经皮电刺激来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胼胝体切断术是一种切断大脑左右半球之间连接的手术方法,可以缓解帕金森病的一些症状。

结论:中国帕金森病治疗的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且实用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尽早进行评估和诊断,并与医生有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0141011-2014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1)

20141011-2014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1)
症状波动和异动症较左旋多巴低,体位性低血压、 脚踝水肿和精神异常(幻觉、食欲亢进、性欲亢进 等)较左旋多巴高
第21页,共56页。
(二)治疗药物-DR激动剂
麦角类包括溴隐亭/培高利特/二氢麦角隐亭/卡麦 角林/麦角乙脲:导致心脏瓣膜病变和肺胸膜纤维
化,目前已经停用
非麦角类包括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吡贝地尔/罗替 戈汀/和阿朴吗啡
司来吉兰+维生素E(DATATOP)和雷沙吉兰(ADAGIO)
试验可能具有延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普拉克索CALM-PD研究和罗匹尼罗REAL-PET研究提示
其可能具有疾病修饰的作用
大剂量(1200mg/d)辅酶Q10的临床试验也提示其可
能具有疾病修饰的作用
第14页,共56页。
(一)首选药物原则
第15页,共56页。
修饰时机,对今后整个治疗成败的关键
分为非药物治疗(认识和了解疾病、补充营养、加
强锻炼、坚定战胜疾病信心及社会和家人对患者的理 解、关心与支持)和药物治疗
第12页,共56页。
一、早期PD治疗
一般初期多单药治疗,也可采用优化小剂量多种药 物(多靶点)联合应用,目标疗效最佳、维持时间
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第26页,共56页。
二、中晚期PD治疗
中晚期PD,尤其是晚期PD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其中
有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副作用或运动并发症的 因素
对中晚期PD的治疗,一方面要继续力求改善患者的 运动症状;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一些运动并发症和 非运动症状
第27页,共56页。
(一)运动并发症的治疗
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是PD中晚期常见
恩托卡朋:100-200mg/次,服用次数与复方左旋多

《帕金森治疗指南》课件

《帕金森治疗指南》课件
临床试验阶段
新药在进入市场之前,需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阶段,包括Ⅰ期、Ⅱ期和Ⅲ期临 床试验,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治疗的优化与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的个性化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策略
采用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策略,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专业护理与照料
专业护理
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 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 病情监测和并发症预防等 。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
药物管理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确保药物疗效的发挥,并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帕金森 病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支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处理
副作用的监测与评估
密切监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 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失眠 等,并进行评估。
副作用的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处理 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 类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PART 04
帕金森病的非药物治疗进 展
康复训练的最新发展
要点一
基因治疗与干细胞治疗的最新研究

总结词
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帕金森病研究的热点, 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基因编辑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的 应用和免疫治疗等。
详细描述
基因治疗通过修改或替换导致疾病的基因来达到治疗目 的,最新的技术进展包括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 的应用,可以在精确的位置进行基因修改。干细胞治疗 则通过移植健康的细胞来替代受损的细胞,最新的研究 包括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进行细胞移植,以 及免疫治疗的研究,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减轻帕金森病 的症状。这些新型治疗方法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 的希望和途径,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验证。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解读PPT课件
更新治疗理念和策略
第四版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理念和综合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药 物、手术、康复等多种治疗手段。
强化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第四版指南重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强调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02 诊断与评估
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3
新型治疗手段和药物的研发
随着科研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新型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问世,为帕金森
病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提高帕金森病诊断和治疗水平
新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准 确和全面的治疗方案。
指南强调,帕金森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 方案,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合并症等因素。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精准医学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帕金森病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精准
治疗,例如基因检测和个性化药物选择。
02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推广
帕金森病涉及神经、精神、康复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协作诊疗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 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 弛等,以缓解身体紧张
和焦虑情绪。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帕金森病 友团体或社区活动,与 其他患者交流经验,获
取社会支持。
06 长期管理与随访
长期管理目标和策略
控制症状
01
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手段,有效控制帕金森
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与认知功能训练

解读《ISSM(2014年版)PE诊治指南》

解读《ISSM(2014年版)PE诊治指南》

57一、《指南》制定背景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 ,PE )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性功能障碍[1],国际性医学会(ISSM )曾于2010年制定了《2010年版早泄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旧《指南》),并建议《指南》每4年修订一次。

ISSM 遂于2013年4月修订了旧《指南》,制定出了《2014年版早泄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

现将新《指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解读。

二、更新继发性早泄的定义ISSM 给出了更新后的早泄定义:(1)从初次性交开始,射精往往或总是在插入阴道1min 左右发生(原发性早泄),或者射精潜伏时间有显著缩短,通常少于3min (继发性早泄);(2)总是或几乎总是不能延迟射精;(3)消极的身心影响,如苦恼、忧虑、沮丧和(或)躲避性生活等。

新《指南》对继发性早泄的定义给出了客观的数据来界定,并注明该定义仅适用于阴道内性生活类型,不包括口交、手淫及同性间性生活[2]。

三、早泄的流行病学和病因(一)早泄的发病率新《指南》指出,原发性早泄和继发性早泄在一般性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这与一般人群中大约有5%群体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 )短于2min 的统计学数据相符合。

新《指南》进一步基于1998至2013年的文献报道分析,认为原发性早泄的发病率一般不超过总人口的4%。

(二)早泄的病因PE 传统上认为主要是是心理和人际因素所致,近年来研究表明PE 或许是由躯体异常或神经生理紊乱所致,但这些生物学因素没有得到综合性和大范围研究的支持。

近期研究提示一些神经生物和遗传变异因素可能是原发性PE 的病因,而心理/环境因素可能维持或强化这种状况。

原发性PE 可以用5-HT 浓度低、5-HT 2C 受体敏感度低和(或)5-HT 1A 受体过度敏感解释,同时推测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在最小刺激下即发生快速射精,但这些只能作为2%~5%PE 的假设病因[3]。

个体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对射精延迟有微解读《ISSM (2014年版)PE 诊治指南》*郭 军1** 张修举2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北京 100091);2.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基金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基金(81273930)**通讯作者, E-mail: guojun1126@小影响,伴有大量的遗传变异的男性可能更倾向于患有早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过增加辅助标准调节敏感性(支持标准)和特异性(排 除标准)
➢ 通过权重指标进一步调节所需特异性:绝对排除指标 (absolute exclusion criteria)和警示指标(red flag)
➢ 时间/病程因素需要考虑 ➢ 辅助检查的作用
MDS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 帕金森综合征: 必须有运动迟缓和静止性震颤或 肌张力增高两者之一。
➢ 因此,设立规范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的目的 是让经验少的大夫能尽可能按照“标准”而 提高其准确率和诊断的可重复率,从而提高 临床研究中入选病人的一致率
诊断的确定性
➢ 临床诊断无法达到100%的准确性 ➢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平衡敏感性和特异性(假阳性与假阴
性—误诊与漏诊)
✓ Clinically Established PD: 特异性达到90%以上 ✓ Clinically Probable PD: 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达到80%以上
➢ 临床可能PD (Clinically Probable PD)
1. 缺乏绝对的排除标准 (absence of absolute exclusion criteria) 2. 警示指标与支持标准相对冲 (presence of red flags counter
balanced by supportive criteria),如:
① 有一个警示指标,至少存在一个支持指标 ② 有两个警示指标,至少存在两个支持指标 ③ 不存在多于两个警示指标
支持标准
1. 明确有益的左旋多巴治疗效果:初期治疗时,病人基 本恢复或接近正常;或显著改善(见下定义)
① 随剂量增加或减少均出现明显改善或加重,轻度改善不算。 UPDRS III评分改善>30%或病人及照料者获得可靠有显著改 善的记录。
肠道神经丛

嗅球 舌咽

迷走运动神经 背核受累
2
蓝斑 中缝核尾端 大细胞网状结构 延髓受累
3
脑黑质 扁桃体(CN) 桥脑被盖受累
4
颞叶皮层神经 原纤维 CA-2丛 丘脑髓板内核
5
前额皮质 第三感觉联合区
6
初级、第二运 动和感觉区
Hawkes CH,et al. Parkinsonism and Related Disorder, 2010,16:79-84.
✓ 临床前期(无症状):指存在突触核蛋白,并没有非特异症状;
✓ 前驱期:存在突触核蛋白病理变化,并有非运动症状
临床诊断对经验的依赖性
➢ 目前PD诊断仍然依靠大夫的经验,专家的意 见是金标准
➢ 绝对准确不可能(75~95%) ➢ PD相关疾病谱的异质性
✓ 不同的病理基础(经典与叠加) ✓ 不同的疾病进程(如SWEED)
➢ Rest tremor= 4-6 Hz in the fully resting limb, which is suppressed during movement initiation. Kinetic and postural tremors alone (MDS-UPDRS 3.15 and 3.16) do not qualify for parkinsonism criteria.
帕金森病临床分期诊断
疾病分期
特征
携带易感基因、存在环境暴露 PET显像多巴胺神经元减少/突触 核蛋白增加 嗅觉减退、交感神经节变性
单独震颤或动作慢
多个症状符合诊断标准
易感 人群
高危 人群
患者
携带易感基因 有环境危险因素
生物标记物异常 分子影像学异常
存在非特异症状 出现典义
MDS帕金森病诊断标准
➢ 临床确诊PD (Clinically Established PD)
1. 缺乏绝对的排除标准 absence of absolute exclusion criteria 2. 至少存在两个支持标准 at least two supportive criteria, and 3. 无警示指标 no red flags
➢ Bradykinesia=slowness of movement AND decrement in amplitude or speed (or progressive hesitations/halts) as movements are continued. Evaluated using finger tapping (MDS-UPDRS 3.4), hand movements, pronation-supination movements, toe tapping, and foot tapping. Limb bradykinesia must be documented to establish a diagnosis of PD.
目录
指南制定的背景 1
第三版PD治疗指南解读 2
新版指南较既往指南的更新 3
我国帕金森病形势严峻
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 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 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据估计,大于55岁的老年人中有170万PD患者
Zhang ZX,et al. Lancet. 2005 Feb 12-18;365(9459):595-7.
② 有明确或显著的症状波动,应该是可预测的剂未现象
2. 明确存在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3. 明确的肢体静止性震颤 4. 存在至少一个特异性大于80%的阳性鉴别诊断指标。
帕金森病病理发展与临床进展
5~20年前驱症状
临床 发病
15~30年发病阶段
H & Y分期
嗅觉减退

便秘

-20y
睡眠障碍 抑郁 立体视觉障碍
-10y
I 单侧震颤 肌强直 运动不能
0
II
双侧肢体 疾病
III 平衡障碍
IV 跌倒 部分依赖性 认知功能下降
+10y
V 活动受限 完全依赖
痴呆
+20y
Braak分期 1
1. 一种临床上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左旋多巴治疗有效、 其它临床表现典型、同时缺乏提示存在其它疾病表现的 帕金森病综合征;
2. 病理改变以黑质致密部突触核蛋白沉积和多巴胺神经元 丢失为特征;但也有临床表现为帕金森的病人无多巴胺 神经元丢失(SWEDD);
3. 典型病理改变可以“偶发性”出现(15%机会,是临床路 易小体疾病的5倍),但缺乏运动症状或存在非运动症状 (如RBD或自主神经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