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和酵母菌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酵母菌和霉菌

八年级生物酵母菌和霉菌

想一想:
1、酵母菌、霉菌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为什么在夏季潮湿的食品、衣物、和皮鞋常常 发霉?
3、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体验,你认为防止食物 腐烂、霉变的措施有哪些?
繁殖方式:
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霉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孢子
பைடு நூலகம்
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资料1:青霉素的应用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围是致病细 菌。距青霉素最远的细菌个大、色浓, 活力十足;距青霉菌较近的细菌个较 小、色较浅,活力较差;而最接近青 霉菌的细菌个最小、色发白,显然已 经死亡。
2、曲霉酿酒、制作酱、酱油、腐乳(豆腐乳); 但还可使动植物患病(黄曲霉);
6、与人类的关系: 利用其发酵作用酿酒,制作面包糕饼
●第一步:挑选一些熟透的葡萄,散落的葡萄也可以。 ●第二步:洗净葡萄表皮残留农药,清洗葡萄最好能够逐颗清 洗,同时剔除烂葡萄。 ●第三步:葡萄盛在盆中晾干。然后洗净手将葡萄捏烂。 ●第五步:捏好葡萄后放入酒坛,再把糖放在葡萄上面,葡萄 和糖的比例是10∶3,即10斤葡萄放3斤糖。 ●第六步:加封保存将酒坛子密封。并放在阴凉处保存,平时 不要随意去翻动或打开盖子。 ●第七步:天热时,葡萄发酵时间需要20天至一个月左右,现 在这个季节做葡萄酒,发酵时间需要40天左右。启封后,过滤 葡萄渣。葡萄酒就制好了。如果喜欢酒劲足一点,只需延迟启 封时间就行了。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酵母菌
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无性生殖,也可有性生殖 营养方式: 腐生生活
呼吸方式: 有氧,无氧都能生活
形态结构: 许多菌丝组成,分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
多细胞 霉菌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营养方式: 腐生生活 生殖方式: 产生孢子繁殖 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及动植物的细胞里都有成形的 细胞核,这样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1酵母菌和霉菌 课件 (共16张PPT)

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1酵母菌和霉菌 课件   (共16张PPT)
• 2.瓶子打开之后为什么会有一股酒味?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发面
•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 酿酒
有机物
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酵母菌的繁殖
出芽生殖
酵母 并勾画关键词。(约7分钟)
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上 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酵母菌、青霉 和曲霉都被归为真菌呢?
青霉和曲霉
孢子生殖
青霉
孢子 (繁殖) 气生菌丝 (向空气中生 长并产生孢子)
营养菌丝 (向内生长, 吸收有机养料)
曲霉
真核生物
青 细胞壁 霉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细细 细

胞胞 胞

壁膜 质


酵母菌

没有叶绿体, 异养——腐生
酵母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曲 霉
细细 细 细 胞胞 胞 胞 壁膜 质 核
真菌的主要特征是:
具有——、——、—— 和成形的——。 营养方式为——。 多数生殖方式为——。
瓶子鼓起来的奥秘
• 1.为什么在暖气上放置一段时间,酵母菌会 让瓶子鼓起来?(从温度、时间、呼吸、 繁殖等角度说明。)
第二章第一节 酵母菌与霉菌
酵 母 菌
霉 菌
形态 结构
结构 功能
学习目标
生活 方式
营养方式 呼吸方式 繁殖方式
与人 的关

益处和害处 利用和控制
观察
我只想静静 得待在原地。
在显微镜下 观察酵母菌和霉 菌的装片,描述 它们的形态。 (5分钟)
酵1母号菌
单细胞个体, 卵形。

酵母菌与霉菌相关知识简介

酵母菌与霉菌相关知识简介

体的形态、数量和分布常因真菌的种类和发育阶段
而异。线粒体是氧化磷酸化作用和ATP形成的场所,
是酶的载体,细胞的“动力房”。
7)液泡

由单位膜分隔,其形态、大小受细胞年龄和生
理状态而变化,一般在老龄细胞中液泡大而明显。
液泡中主要含有糖原、脂肪和多磷酸盐等贮藏物,
液泡不仅有维持细胞渗透压、贮存营养物等功能,

酵母菌属于真核微生物,它的典型构造如图2~18。细胞
结构一般包括细胞壁、原生质膜、细胞质及细胞器、细胞核。
1.细胞壁

在电镜下,细胞壁呈“三明治”结构:外层为甘露聚糖,
内层为葡聚糖,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葡聚糖是赋予细胞壁
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在出芽周围还含有几丁质。
2.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半透膜。主要功能:1、选择性的运入
出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丝,为繁殖菌丝;有些气生菌丝
会聚集成团,构成一种坚硬的休眠体,为菌核。菌核
对外界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当条件适宜时它便
萌发为菌丝。


霉菌菌丝
A. 无隔多核菌丝; B. 有隔单核菌丝; C. 有隔多核菌丝
培养基 繁殖萌发 气生菌丝
孢子

(分生孢子) 发
菌丝分为: 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 繁殖菌 丝
丝,菌丝由横隔膜分隔成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一
个或多个核。横隔膜上具有小孔,细胞质和细胞核都
能自由流通,因此每个细胞的功能相同,如曲霉属和
青霉属。

根据霉菌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部位的不同,将其
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营养菌丝生长在培养基内,
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气生菌丝伸出培养基外,
生长在空气中。有些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分化

第二章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第二章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第二章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描述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课前准备: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青霉和曲霉的简易培养方法。

在课前2~3天用橘子或陈旧的馒头培养青霉或曲霉。

引入:面包、馒头为什么暄软多孔?直接引出主题。

制作含有大量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并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也可以利用挂图及书中的插图讲述酵母菌结构。

与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

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异同。

1.酵母菌是球菌么?为什么?2.酵母菌如何生活的?它的体内有没有叶绿体?3.总结青霉和曲霉的特点,说出真菌与高等植物、动物的共同点,得出真核生物的概念。

4.蒸馒头的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5.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它有怎样作用?6.曲霉有哪些功用?7.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板书:一、酵母菌1、个体:微小,单细胞,卵形。

2、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液泡,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环境适宜孢子生殖:在条件恶劣时,产生孢子,由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芽不是一个概念,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是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脱离母体后,即成为一个新的酵母菌,属于无性生殖。

4、生活特点:酵母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自养生物。

属于异养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演示实验:在课前1~2天用两个试管分别倒入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把其中一个试管用塞子堵上,一个敞着口,课上请学生分别闻一闻,让学生说出哪个有明显的酒味。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整理版]

霉菌和酵母菌介绍[整理版]

一、霉菌和酵母菌介绍:霉菌和酵母菌及其检验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人们利用某些霉菌和酵母加工一些食品,如用霉菌加工干酪和肉,使其味道鲜美;还可利用霉菌和酵母酿酒、制酱;食品、化学、医药等工业都少不了霉菌和酵母。

但在某些情况下,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

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

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

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

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

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二、检验方法: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方法,与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基本相似。

主要步骤为:将样品制作成10倍梯度的稀释液,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吸取1mL于平皿,倾注培养基后,培养观察,计数。

对霉菌的计数,还可以采用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的方法。

具体检测标准参见:GB4789.1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三、说明:1.样品的处理。

为了准确测定霉菌和酵母数,真实反映被检食品的卫生质量,首先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

对大的固体食品样品,要用灭菌刀或镊子从不同部位采取试验材料,再混合磨碎。

如样品不太大,最好把全部样品放到灭菌均质器杯内搅拌2min。

酵母菌和霉菌

酵母菌和霉菌

曲霉与人类的关系:
1、有些曲霉用于酿酒、制酱、酱油、腐乳等食品。 2、生长在花生、玉米等子粒上的某些种类的黄曲霉 产生毒素,使人致癌。 3、使食品腐败变质、使衣物发霉等。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2 、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
3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
相信自己身手不凡
1、腐烂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来,这是主要是 由于(酵母菌)引起的。
孢子颜色
直立菌丝 顶端形态 青 霉 曲 霉 呈扫帚 状分枝 膨大呈 球形
孢子着 生状态 分枝顶端 成串着生 球状结构 表面放射 状着生
孢子 颜色 青绿色 黄、黑、 褐、等色
青霉与人类的关系:
1、青霉产生的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 治疗肺 炎、脑膜炎等疗效显著。
2、生长在稻米上的青霉能产生毒素使人致癌。
酵母菌 卵形
相 同 点
都是单细胞个体;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无叶绿素
个体较微小 霉菌的形态结构: 多细胞真菌
菌体 菌丝
细胞
(直立菌丝)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
(有细胞核)
无叶绿素
青 霉 2、营养方式:腐生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曲 霉
青 霉
直立菌丝 顶端形态 青霉
曲霉 孢子着 生状态
曲 霉
用于蒸馒头、做面包等食品。
4.呼吸方式: 无氧呼吸
无氧
葡萄糖
二氧化碳 酒精
能量
酵母菌
用于粮食、果汁等发酵酿酒
资料一:用酵母菌酿酒时,有一种做法是将酒坛置 于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开始时,每天搅动一 次,连续十几天。以后将酒坛密封、存放,大约 两个月即可酿成美酒。 资料二: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进行 出芽生殖,并且繁殖速度极快。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
常见的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直接镜检法:采集被检物表面样品,然后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样品中是否存在霉菌和酵母菌。

2. 培养法:将样品分别接种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生长情况,判断其中是否有霉菌和酵母菌。

3. PCR检测法:对样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的特定基因进行PCR扩增,并通过电泳等技术检测扩增产物的种类和数量。

4. 气相色谱法:通过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判断其中是否存在霉菌和酵母菌。

5. 快速检测法:利用特定化学试剂或生物标记物,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样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

酵母菌和霉菌

酵母菌和霉菌
旧知回顾
细菌 微生物包括三类: 真菌
病毒
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有的甚 至没有细胞结构.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夜绿素.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
一.细菌
1 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2.营养方式: 异养 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腐生 寄生
3.生殖方式: 裂殖
第二章 真菌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异养: 腐生生活的方式 (体内不还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有氧条件
将葡萄糖彻底养化分解为二氧 化碳和水,射放大量热量.
无养条件
将葡萄糖分解成二养化碳和酒精.
4.生殖方式
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向外生出的突起叫芽体,
1.出芽生殖: 芽体逐渐长大,最后与母体脱离,成为一个新
的酵母菌.
2.孢子生殖: 当酵母菌发育到一定的阶段时,一个酵母菌的
青霉素的应用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围是致病细菌。 距青霉素最远的细菌个大、色浓, 活力十足;距青霉菌较近的细菌个较 小、色较浅,活力较差;而最接近青 霉菌的细菌个最小、色发白,显然已
经死亡.
三 总结:
细胞结构
酵母菌 单 青霉 多 曲霉 多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腐生生活 腐生生活 腐生生活
出芽或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
细胞里会产生几个孢子,每个孢子最终能发育 成一个新个体..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二. 霉菌
青霉
一. 结构特点
青霉和曲霉都是由很多的菌丝构成的
放线菌: 菌丝内没有横隔是单细胞 的生物. 青霉和曲霉: 菌丝内具有横隔, 是多细胞 的生物.
2.菌丝类型
直立菌丝
在营养物质的表面 且向上生长的菌丝.
营养菌丝 有的菌丝蔓延到营养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 (a.parasiticus)产生。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 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 毒物质,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
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根据产生接合孢子的菌丝 来源或亲和力不同可分为: 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 同宗配合:同一菌丝两个
相邻的分支菌丝结合形成
结合孢子。
异宗配合:发生在同种而不同品系间相互结合,
形成结合孢子。 同宗配合自身不孕,需两种不同质的菌丝相遇才 能进行。
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2. 子囊孢子(ascospore):
二、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霉菌以产生各种有性或无性孢子来繁殖;
无性繁殖为主要的繁殖方式;
孢子的形态特征和产孢子器官的特征是霉
菌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
霉菌的繁殖方式
菌丝片段(液体) 内生:孢囊孢子、游动孢子
繁殖细胞形成:厚垣孢子 卵孢子
有性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霉菌菌落
霉菌的应用与危害
霉菌的应用 发酵工业中应用;
生产传统食品;
农业中的应用;
基本理论研究;
环境保护。
霉菌的应用
霉菌的危害
引起霉变;
引起植物病害;
引起人和动物疾病;
引起食物中毒。
霉 变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
由气生菌丝顶端膨大,分化成特
殊囊状结构-孢子囊(sporangium), 内有许多细胞核,核外包被细胞 质和外膜,形成的孢子。 产生孢子囊的菌丝称孢囊梗 (sporangiophore)
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2.分生孢子(conidiospore)
概念:菌丝分枝顶端细胞或菌丝直
接分化而来的分生孢子梗经过分割、
概念:在子囊中形成的有性孢子。
子囊:两性细胞接触以后形成的囊状结
构。
子囊果: 子实体(一种有性结构) ,多
个子囊外部由菌丝体组成共同的保护组
织结构, 称为子囊果。子囊包在其中。
2. 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是真菌共有特征。
形成方式复杂。
两性细胞已有分化,在形态上有区别。
雌器称产囊器,顶端有产囊丝,含有单核 或多核,雄器较小。
青霉属菌
• 菌落生长快,致密绒状,有些 略显絮状,有明显放射状沟纹 ,边缘白色。孢子蓝绿色,老
后有的呈灰色或淡紫色。
木 霉
• 菌落呈棉絮状,或致密丛束状,菌 落表面呈不同程度绿色。菌丝透明 有隔,分枝繁多,分生孢子梗为菌
感染菌丝以侵入宿主的角质层而吸取营养。
菌 核
营养菌丝特化,菌丝聚集而成的休眠
体;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
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 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织颗粒。 抵御不良环境。 糖类和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储藏体; 分皮层和髓两层; 菌核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
假菌核
•对热、干燥、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 •是霉菌的休眠体和繁殖体。
游动孢子
• 有鞭毛能游动
的孢子。
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二)有性孢子的繁殖
•概念:两个性细胞结合以后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分三个时期: 质配:形成双核细胞,每个核含单倍染色体。(n+n)
核配:形成二倍体接合子(zyote)。(2n)
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有性孢子。(n)
霉菌的形态结构
菌丝体的分化及其特化形态
按分化程度分:
1)营养菌丝(vegetatile hypha): 在固体培 养基上伸入基内的菌丝。 行吸收养料之 功能. 2)气生菌丝(aerial hypha):向空中生长的 菌丝。 3)繁殖菌丝(reproduce hypha):气生菌丝 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化成繁殖菌丝。
•特点:耐热、多为休眠体;需经活化才萌发。
霉菌的有性繁殖
霉菌形成有性孢子的方式
经核配后,含有双倍体核的细胞直接发育形成有
性孢子,萌发时才进行减数分裂。 经核配后,双倍体进行减数分裂,然后形成有性 孢子,孢子的核处于单倍体阶段。 质配后形成双核细胞,侵入寄主组织,形成休眠 体孢子囊,囊内双核在萌发时才进行核配和减数 分裂。
菌环、菌网
子实体
子实体
子实体
子实体
菌丝球
2 霉菌的细胞结构
• 典型的细胞结构
• 与酵母菌相似
霉菌细胞示意图
• 霉菌细胞的结构
– 细胞壁(Cell wall) – 原生质膜(Cytoplasm) – 膜边体(Lomasome) – 细胞核(Cell nucleus) – 线粒体(Mitochondria) – 核蛋白体(Nucleoprotein) – 高尔基体(Golgi body) –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营养菌丝特化,真菌菌丝某处生出特殊形态的菌丝
从菌丝上发生旁枝侵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料。
吸器有各种形状,丝状、指状、球状。
吸 器
菌丝束和菌索
营养菌丝特化。
正常菌丝营养物质是借助细胞质流动进行,菌丝
集群现象而形成特殊的运输结构,如菌丝束和菌
索。 在缺少营养的环境中为菌体生长提供基本的营养 来源。
真菌孢子
孢子与芽孢
(三)霉菌的生活史
霉菌的生活史是指霉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 过一定的生长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为止 所经历的过程。
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个阶段。
以无性繁殖为主,当菌体衰老、营养物质大量消 耗,代谢产物积累进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 度过不良环境后,再萌发产生新个体。
2. 子囊孢子
两性器官接触后,雄器中的细胞质和核通过受精丝进入产 囊器。此时只进行质配。质配后产囊器生出许多短菌丝, 称为产囊丝,成对的核进入产囊丝,而且经过几次同时分 裂而形成多核。此后产囊丝中生出横隔,隔成多细胞,每 个细胞含一核或二核,但顶端的细胞为双核。 核配在顶端细胞内进行。核配后的细胞即为子囊细胞。子 囊细胞中的二倍体核,经三次分裂,其中一次为减数分裂 形成8个子核,每一子核又变成单倍体,并与周围原生质 形成孢子,即子囊孢子。子囊母细胞则成为子囊。 在子囊和子囊孢子发育过程中,原来的雄器与雄器下面的 细胞生出许多菌丝,它们有规律的将产囊丝包围,于是形 成子囊果。子囊果有三种类型:完全封闭式、多少有点封 闭和开口成盘状,即子囊盘。
霉 菌 (molds)
霉菌(molds)为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的
通俗名称,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且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
的真菌。潮湿条件下在有机物上大量生长繁殖。 凡是生长在固体营养基质上, 形成绒毛状、蜘蛛 网状、棉絮状或地毯状菌丝体的真菌,统称霉菌。
鞭毛菌亚门
隶属于
结合菌亚门
第一层粗大,第二层短小,呈放射状排列,布 满整个顶囊,黑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具有多 种强大的酶系,如淀粉酶用于淀粉的液化、糖 化,生产酒精、白酒、食醋等。
黄曲霉菌
在SD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黄色,表面粉末状。分生孢子头
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布满顶囊表面,呈
放射状排列,黄色,顶端有链形孢子。某些菌株能产黄曲霉毒 素,特别花生饼粕,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菌丝束
正常菌丝的分支快速平行生长
且紧贴母体菌丝而不分散开,
次生的菌丝分支也按照这种规 律生长,使得菌丝变得浓密而 集群(合生)。 借助分支之间大量的联结而成 统一体,大量的菌丝和分支密 集排列在一起,构成复杂的结 构的菌丝束。


附着胞
• 许多植物寄生真菌老菌丝顶端或芽管发生膨大, 并分泌粘性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这 一结构就是附着胞,附着胞上再形成纤细的针状
子囊孢子
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一)无性孢子的繁殖
无性繁殖:不经两性孢子的结合,仅菌 丝体分裂或分化而形成同种新个体的过
程。
无性孢子的特点:量大、分散、生存力强。
分类: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 应用:繁殖、扩大培养、菌种保藏。
霉菌的无性孢子
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1. 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菌丝体的分化及其特化形态
特化形态 匍匐菌丝; 假根; 吸器; 菌核; 子实体。
菌丝体特化
匍匐菌丝和假根
营养菌丝的特化;
延伸的匍匐状菌丝,延伸到一定距离后形成根
状菌丝,再向前延伸形成新的匍匐菌丝;
假根作为营养吸收器官与基物接触;
固体培养基表面快速向四周蔓延生长。

体或菌丝的变态。
肝癌甚至死亡。
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
• (1)急性中毒: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毒性比KCN大10倍,比砒霜大
68倍,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它的毒害作用,无论对任何动
物,主要变化是肝脏,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 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 (2)慢性中毒: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其 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 出现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等系列症状。 • (3)致癌性:AFT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
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三)霉菌的生活史
无性世代
有性世代
三、霉菌的培养特征
霉菌的菌落特征 菌落特征:霉菌的菌落大,疏 松,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 状、地毯状,可沿培养基表面 蔓延生长,含有色素。
菌落特征
SD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表面黑色,粉末状。
黑 曲 霉 菌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