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合集下载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PPT课件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PPT课件

酵母菌
呈卵形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拟核),为原核 生物
具有成形的真正的核, 为真核生物
进行分裂生殖
进行出芽生殖和孢子 生殖
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都有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不含叶绿素
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青霉的结构
发霉的馒头
曲霉的结构
气生菌丝
青霉
营养菌丝
曲霉
青霉与曲霉的区别
气生菌丝形态
酵母菌和霉菌都是个体微小的真菌。 酵母菌图
液泡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酵母菌的结构
• 酵母菌在形态结构和生殖方面与细菌有哪些相 同与不同之处?比较 形态细菌
酵母菌
结构
生殖 相同点
• 酵母菌在形态结构和生殖方面与细菌有哪些相 同与不同之处?
比较 形态 结构
生殖 相同点
细菌
有球形、杆形、 螺旋形
酵母菌与食品的关系
酱油
腐乳
弗莱明
形态结构: 单细胞,卵形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液泡
酵母菌 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营养方式: 腐生生活
呼吸方式: 有氧,无氧都能生活
形态结构: 许多菌丝组成,分气生菌 丝和营养菌丝,多细胞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霉菌
细胞核
营养方式: 腐生生活
青霉
扫帚状分枝
曲霉 膨大成球状
孢子着生状态
顶端成串生长 表面呈放射状排列
孢子颜色
绿色
黄绿色, 黑色等
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多细胞个体,由许多菌丝组成 霉菌营养方式: 从营养物质中吸收养料,进行腐生生活 生殖方式: 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及动植物的细胞里都有 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2第1节 酵母菌和霉菌》PPT课件 (1)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2第1节 酵母菌和霉菌》PPT课件 (1)
曲霉与人类的关系:
1、有些曲霉用于酿酒、制酱、酱油、腐乳等食品。 2、生长在花生、玉米等子粒上的某些种类的黄曲霉产生毒素,使人致癌。 3、使食品腐败变质、使衣物发霉等。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2 、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 3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
相信自己身手不凡
1、腐烂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来,这是主要是 由于(酵母菌 )引起的。 2、馒头中的孔洞是(二氧化碳葡)萄遇糖热膨胀形成 的,这种气体是酵母青菌霉分解( )产生的。 3的、(长黄在曲稻霉米曲)上霉含的有(毒素,)吃和了玉会米使、人花畜生致子癌粒。上



2、营养方式:腐生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直立菌丝 顶端形态 青霉 曲霉

孢子着 生状态
孢子颜色
直立菌丝 孢子着 孢子
顶端形态 生状态 颜色
青 呈扫帚 分枝顶端 青绿色
霉 状分枝 成串着生
曲 霉
膨大呈 球形
球状结构 表面放射 状着生
黄、黑、 褐、等色
分清敌友
青霉与人类的关系:
1、青霉产生的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 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疗效显著。 2、生长在稻米上的青霉能产生毒素使人致癌。
4、有些( )可用来制酱、酱油、腐乳等
资料二: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进行
出芽生试殖从,以并上且资繁殖料速分度析极,快开。始每天搅拌 一次和以后密封存放的原因何在?
5、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条件适宜)
孢子生殖
(条件不适宜)
霉菌的形态结构: 个体较微小
多细胞真菌
菌体
(直立菌丝)

菌丝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
(有细细胞胞核)无叶绿素

七年级生物上册《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掌握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相关知识;2. 运用比较法,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3. 结合实验、图片等资源,直观展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4. 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2)提问:你们听说过酵母菌和霉菌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

4. 实验观察:(1)安排学生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材料;(2)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酵母菌和霉菌的特点;(2)强调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 绘制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其主要特征;2. 收集有关酵母菌和霉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酵母菌和霉菌》课件2

《酵母菌和霉菌》课件2
药物生产
某些霉菌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未来有望通过基因工程 技术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量。
食品工业
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如面包、酒类的发酵等,未来可以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其发酵效率和品质。
详细描述
酵母菌的形态多样,根据种类不同,其大小也有所差异。它 们通常具有一个细胞核,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此外 ,酵母菌还拥有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负责进行各种生 命活动。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总结词
酵母菌通过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详细描述
酵母菌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出芽,即母细胞生出一个小芽,芽长大后与母细胞分 离,形成新的个体。在特定条件下,某些酵母菌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通过减数 分裂产生子囊孢子。
霉菌的应用
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生态系 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 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有些霉菌可以产生抗 菌素、杀虫剂等物质,对防治病虫害 有一定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霉菌也被广泛应用, 如发酵工业中用于生产酒精、醋酸、 乳酸等产品。
04 酵母菌和霉菌的比较
酵母菌和霉菌的相同点
01
02
VS
霉菌的应用
霉菌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制作豆腐乳、 豆豉等传统发酵食品。通过霉菌的作用, 能够将大豆等原料中的蛋白质和糖类转化 为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此外,霉菌还用 于制作酱类、醋等调味品。
05 酵母菌和霉菌的未来发展
酵母菌和霉菌的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酵母 菌和霉菌的基因组被更精确地编 辑,为改良其性能和生产能力提
霉菌
是一种多细胞真菌,通常呈丝状或网状,属于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类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植物表面等环境中,可以引起食物、衣物等物 品的霉变。

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1酵母菌和霉菌 课件 (共16张PPT)

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1酵母菌和霉菌 课件   (共16张PPT)
• 2.瓶子打开之后为什么会有一股酒味?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发面
•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 酿酒
有机物
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酵母菌的繁殖
出芽生殖
酵母 并勾画关键词。(约7分钟)
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上 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酵母菌、青霉 和曲霉都被归为真菌呢?
青霉和曲霉
孢子生殖
青霉
孢子 (繁殖) 气生菌丝 (向空气中生 长并产生孢子)
营养菌丝 (向内生长, 吸收有机养料)
曲霉
真核生物
青 细胞壁 霉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细细 细

胞胞 胞

壁膜 质


酵母菌

没有叶绿体, 异养——腐生
酵母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曲 霉
细细 细 细 胞胞 胞 胞 壁膜 质 核
真菌的主要特征是:
具有——、——、—— 和成形的——。 营养方式为——。 多数生殖方式为——。
瓶子鼓起来的奥秘
• 1.为什么在暖气上放置一段时间,酵母菌会 让瓶子鼓起来?(从温度、时间、呼吸、 繁殖等角度说明。)
第二章第一节 酵母菌与霉菌
酵 母 菌
霉 菌
形态 结构
结构 功能
学习目标
生活 方式
营养方式 呼吸方式 繁殖方式
与人 的关

益处和害处 利用和控制
观察
我只想静静 得待在原地。
在显微镜下 观察酵母菌和霉 菌的装片,描述 它们的形态。 (5分钟)
酵1母号菌
单细胞个体, 卵形。

酵母菌与霉菌相关知识简介

酵母菌与霉菌相关知识简介

体的形态、数量和分布常因真菌的种类和发育阶段
而异。线粒体是氧化磷酸化作用和ATP形成的场所,
是酶的载体,细胞的“动力房”。
7)液泡

由单位膜分隔,其形态、大小受细胞年龄和生
理状态而变化,一般在老龄细胞中液泡大而明显。
液泡中主要含有糖原、脂肪和多磷酸盐等贮藏物,
液泡不仅有维持细胞渗透压、贮存营养物等功能,

酵母菌属于真核微生物,它的典型构造如图2~18。细胞
结构一般包括细胞壁、原生质膜、细胞质及细胞器、细胞核。
1.细胞壁

在电镜下,细胞壁呈“三明治”结构:外层为甘露聚糖,
内层为葡聚糖,中间夹着一层蛋白质。葡聚糖是赋予细胞壁
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在出芽周围还含有几丁质。
2.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半透膜。主要功能:1、选择性的运入
出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丝,为繁殖菌丝;有些气生菌丝
会聚集成团,构成一种坚硬的休眠体,为菌核。菌核
对外界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当条件适宜时它便
萌发为菌丝。


霉菌菌丝
A. 无隔多核菌丝; B. 有隔单核菌丝; C. 有隔多核菌丝
培养基 繁殖萌发 气生菌丝
孢子

(分生孢子) 发
菌丝分为: 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 繁殖菌 丝
丝,菌丝由横隔膜分隔成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一
个或多个核。横隔膜上具有小孔,细胞质和细胞核都
能自由流通,因此每个细胞的功能相同,如曲霉属和
青霉属。

根据霉菌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部位的不同,将其
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营养菌丝生长在培养基内,
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气生菌丝伸出培养基外,
生长在空气中。有些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分化

第二章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第二章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第二章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描述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课前准备: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青霉和曲霉的简易培养方法。

在课前2~3天用橘子或陈旧的馒头培养青霉或曲霉。

引入:面包、馒头为什么暄软多孔?直接引出主题。

制作含有大量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并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也可以利用挂图及书中的插图讲述酵母菌结构。

与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

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异同。

1.酵母菌是球菌么?为什么?2.酵母菌如何生活的?它的体内有没有叶绿体?3.总结青霉和曲霉的特点,说出真菌与高等植物、动物的共同点,得出真核生物的概念。

4.蒸馒头的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5.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它有怎样作用?6.曲霉有哪些功用?7.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板书:一、酵母菌1、个体:微小,单细胞,卵形。

2、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液泡,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环境适宜孢子生殖:在条件恶劣时,产生孢子,由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芽不是一个概念,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是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脱离母体后,即成为一个新的酵母菌,属于无性生殖。

4、生活特点:酵母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自养生物。

属于异养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演示实验:在课前1~2天用两个试管分别倒入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把其中一个试管用塞子堵上,一个敞着口,课上请学生分别闻一闻,让学生说出哪个有明显的酒味。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1.重点:能说出酵母菌的主要特点,并识别青霉和曲霉。

2.知道酵母菌和霉菌的作用以及真菌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一:酵母菌1.酵母菌的特点: 单 细胞生物, 卵 形;由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和 成形的细胞核 组成;细胞质内有明显的 液泡 。

在适宜的环境中,可通过 出芽 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2.酵母菌的生活方式:属于 腐生 生活。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彻底分解为 二氧化和水 ,并释放出 较多 的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为 二氧化碳和酒精 ,释放出 较少 的能量。

知识点二:霉菌1.据图识别青霉和曲霉根据直立菌丝顶端孢子的着生结构不同判断,呈 扫帚状 的是青霉,呈 球状 的是曲霉。

2.酵母菌和霉菌:细胞构成 生殖方式 营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酵母菌 单 细胞 出芽 生殖 腐生 益处 酿酒、制作食品 害处霉菌 多 细胞 孢子 生殖 腐生或 寄生益处 青霉素,制酱、酱油、腐乳 害处 食物霉变,引起病害,致癌知识点三:真菌1.真菌的主要特征:具有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成形的细胞核;不含 叶绿素 , 异养 生活;多为 孢子 生殖。

2.真菌与人类的关系:(1) 酵母菌 可用于蒸馒头、制面包以及酒精发酵。

(2) 青霉素 是从青霉中提炼出来的抗生素,可以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

(3)发霉食物上的黄曲霉,能产生 黄曲霉毒素 ,可以导致癌症。

(4) 寄生 性霉菌,会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1.真菌在结构上和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你能总结出真菌的主要特点吗?(1)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2)能产生孢子,利用孢子繁殖。

(3)细胞内没有叶绿素,营异养生活。

3.有一天,小明和小李在一块丢弃的橘子皮上发现了一块霉菌。

围绕橘子皮上的霉菌是青霉还是曲霉的问题,两人发生争执。

你认为区别它们的可靠方法是观察(D)A.营养方式B.有无孢子C.有无细胞核D.长有孢子的菌丝的形态4.青霉和曲霉所呈现的颜色,是下列哪种结构的颜色(A)A.孢子B.菌盖C.菌丝D.菌柄5.一粒“尘埃”悄悄地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细长而闪亮的丝线从“尘埃”中伸出来,开始进入蟋蟀湿润的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教学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重点、难点分析
1.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因为:(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活特点,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

了解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是巨大而多样的。

2.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由于初一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教师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首先做好酵母菌的培养。

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
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2.教学过程:
(1)关于酵母菌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用边讲述边实验的方法进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实验室上课。

课上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制作含有大量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并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如果无实验室条件,在教室上课,课前教师可事先做好1~2台观察酵母菌的示范镜。

这样学生通过对酵母菌形态结构的观察,对酵母菌建立感性认识。

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课前画好酵母菌结构的投影片,也可以利用挂图及书中的插图,有录像设备的'学校可以在课上放一段酵母菌形态
结构的录像片段。

讲述酵母菌结构时应注意指导学生与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

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异同。

这样能够使学生明确认识到酵母菌的结构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另外通过观察还可以看到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所以属于个体微小的真菌。

(2)酵母菌营养方式的教学,首先要强调指出酵母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自养生物。

在讲述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活,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在无氧条件下,又可把葡萄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做演示实验,在课前1~2天用两个试管分别倒入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把其中一个试管用塞子堵上,一个敞着口,课上请学生分别闻一闻,让学生说出哪个有明显的酒味。

并问为什么?同时让学生观察分析培养酵母的糖液中为什么会有气泡?
(3)在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用谈话法。

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设问,如馒头、面包为什么是松软多孔的?你们知道酵母菌有哪些利用价值等等。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要指出酵母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应用较早的一类微生物,自然界中几乎到处都有酵母菌,已发现的酵母菌达数百种之多,绝大多数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在酒类酿造方面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另外酵母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此可利用酵母菌的菌体捉取辅酶A、细胞色素C、凝血质、
卵磷脂和多种氨基酸等。

近几年,酵母菌在石油脱蜡、酶制剂和发酵饲料等方面的应用也有了新的进展。

(4)关于酵母菌生殖方式的教学:
在讲述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时,可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在进行出芽生殖的酵母菌,有条件的学校可放一段酵母芽出芽生殖的录像片,或在黑板上画简图示意,还可制作投影片。

要强调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芽不是一个概念。

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是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脱离母体后,即成为一个新的酵母菌,属于无性生殖。

酵终菌还有另一种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在条件恶劣时,产生孢子,由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三、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
①由教师介绍青霉和曲霉的简易培养方法。

布置学生在课前2~3天用橘子或陈旧的馒头培养青霉或曲霉。

②教帅需要做的课前准备:要利用二次接种的方法培养较纯净的青霉或曲霉。

另外在课前2~3天,制备好青霉或曲霉的培养装片。

具体操作方法详见教参。

2.讲述霉菌的形态结构时,运用讲述与实验结合的方法。

把教材中的课后实验课融入在讲课的过程中,采用边观察、边讲解、边讨论的方式。

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进行实验观察:①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皮或长有曲霉的馒头,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如果没有放大镜也可以用老花镜代替)观察青霉或曲霉的形态和颜色;②有条件的学校可指导学生制作橘皮培养出的是青霉装片,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以下问题:取材要用解剖针挑取少量,要从颜色很浅的绿色部分取材做装片,这样既能看到无色的分枝菌丝,又能观察到菌丝顶端的绿色孢子。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③教师用课前制备好的青霉或曲霉的培养装片做好示范镜,让学生观察。

(2)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描述青霉或曲霉的形态和颜色。

告诉学生在镜下观察到大量绿色成串的青霉的孢子,曲霉的孢子常见的是是黑、黄和橙红色,无色的部分是菌丝。

然后教师进行青霉和曲霉形态结构的讲解。

指出青霉和曲霉呈现出的不同颜色是孢子的颜色,而它们的菌丝是无色的。

青霉和曲霉的菌体是由许多菌丝组成的,分为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

由于上有横隔,是多细胞个体。

但不是所有霉菌都是多细胞个体。

青霉和曲霉的每个细胞中都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另外参照书中插图让学生比较青霉与曲霉分生孢子梗的区别,找出青霉孢子便顶端无膨大,曲霉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为球状。

(3)关于青霉与曲霉营养方式的讲述,要强调由于青霉和曲霉菌丝体中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现成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所以为异养生物。

(4)在讲述青霉和曲霉的生殖方式时,让学生从孢子梗的形态及孢子的颜色上分辨青霉和曲霉,指出它们是靠孢子生殖的,这种孢子可在空气中传播,每个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中,都可以发育成新个体。

在温暖潮湿的季节里衣物有时会发霉,正是霉菌孢子大量繁殖的结果。

讲述青霉、曲霉与人类的关系时,可先组织学生讨论青霉和曲霉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地方是什么,而后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要着重指出:曲霉是发酵工业及食品加工方面的重要菌种。

2000年以前我国就已利用曲霉制酱,也是我国民间用以酿酒、制醋曲,制某些副食品的重要菌种。

例如我国生产的腐乳有白腐乳、青腐乳和红腐乳之分,当你看到红腐乳时不要以为染了化学颜料,其实它是红曲霉分泌的红曲加工而成,由于人们选用了不同工艺,因而使腐乳各具特色。

青霉除了用于提取青霉素外,还用于制造有机酸、葡萄糖氧化酶和淀粉酶等。

讲完课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及时反馈,并请学生回答“动动脑”中提出的问题,而后指导学生看课外读物“青霉素的来历”。

小资料:
为什么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灭葡萄球菌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名命名为青霉素。

青霉素40年代初
投入生产。

此后又相继发现有抑制甚至杀死细菌的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当时多把此类对细菌有拮抗作用的药物叫抗菌素。

随着对抗菌素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抗菌素不仅对细菌有抵抗作用,而且某些抗菌素还具有抗肿瘤、抗植物病原真菌、抗病原虫等作用。

同时还发现它能促进畜禽生长,因此,抗菌素一词就不完整了,所以从1981年起,我国将抗菌素正式更名为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