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森
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

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在我心中,爱国英雄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是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伟大人物。
他们以勇敢、智慧和牺牲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令人敬佩的爱国英雄,他们各有出色的才能和令人钦佩的品质。
下面,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钱学森。
钱学森,1921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著名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
他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钱学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也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钱学森自幼聪明、好学,他从小就对科学和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坚持努力学习,终于考入了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
毕业后,他留在美国继续深造,并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然而,正当他在美国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听闻祖国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困境。
作为一个爱国青年,钱学森毅然选择回国,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率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除了在航天领域的贡献,钱学森还深耕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做出了巨大努力。
他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和务实创新的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科研人员。
他的敬业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人。
钱学森并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位充满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他积极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生问题,为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深知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道路。
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和卓越的贡献,使得钱学森成为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一个真正的爱国英雄不仅要有出众的才华和智慧,更要有忘我奉献和无私的精神。
他们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放弃个人的享受和安逸,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扛起责任和使命。
在日益开放和交流的今天,爱国英雄的精神更加珍贵和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秉持着爱国的情怀和精神,努力学习、刻苦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心目中的英雄钱学森的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钱学森的作文在我的心中,有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钱学森。
说起钱学森,那得先从他的智慧和才华说起。
他就像是科学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光芒四射。
在那个科技还不那么发达的年代,他凭借着自己聪明的脑袋瓜和不懈的努力,在航天领域和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曾经仔细地去了解过钱学森的经历,其中有一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像钱学森这样的顶尖人才来助力国家的发展。
而钱学森在美国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生活条件也相当优越。
但当他听到祖国的召唤,那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便再也按捺不住了。
美国政府当然不愿意放钱学森回国,他们使出了各种手段来阻拦。
给钱学森安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甚至把他关进监狱。
在监狱里的日子,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狭小的空间,恶劣的环境,可钱学森丝毫没有动摇回国的决心。
他坚定地面对那些无理的指控和刁难。
想象一下,在那种压力之下,他得有多大的勇气和信念啊!每天面对的是冰冷的墙壁和未知的未来,可他心中的那团为祖国奉献的火焰越烧越旺。
终于,经过多方的努力,钱学森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他一回来,立马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
没有先进的设备,那就自己想办法;缺乏技术资料,那就一点点摸索。
那股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劲儿,真的太让人佩服了!我还记得看到过一张钱学森工作时的照片,他穿着朴素的工作服,戴着厚厚的眼镜,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图纸和数据,眉头微微皱起,手中的笔不停地写写画画。
那一刻,我仿佛能看到他脑海中正在飞速运转的那些智慧的火花,能感受到他对工作的那种全神贯注和极度的热爱。
在科研的道路上,钱学森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一次,实验出现了严重的故障,整个团队都陷入了困境。
大家都有点垂头丧气,觉得这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儿。
可钱学森没有丝毫的退缩和抱怨。
他亲自带着大家,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一点点排查问题。
“咱们别怕,问题总会解决的,只要咱们用心找!”他用坚定的语气鼓励着大家。
那几天,他几乎没怎么合眼,一直在思考解决方案。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森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森31 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钱学森是我心目中的伟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师,是新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创业奠基人。
在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中国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科学巨擘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仰大师之学更慕大师之德。
钱学森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德馨品高的大师风范却历久弥新、光耀后人,永远是我们立身做人、治学研修、干事创业、为官从政的光辉旗帜。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
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1947 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
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 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
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
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钱学森对祖国无限热爱,充分彰显了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基于大义,本于大德。
钱学森之所以成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最根本的是他有一颗赤诚之心,始终把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追求熔铸到自己的血脉和灵魂,毕生实践着“人民满意才是最高褒奖”的座右铭。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钱学森

《我心目中的英雄——钱学森》嘿,你知道不?咱中国有个超厉害的人叫钱学森。
那可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呢!钱学森老爷爷那可真是牛得不行。
人家在美国的时候,那可是响当当的大科学家。
美国人都把他当宝贝似的,舍不得放他走。
可咱钱爷爷心里一直惦记着祖国呢。
他就想着,咱中国也得强大起来,不能老让别人欺负。
你想想啊,那时候咱国家一穷二白的,啥都没有。
钱学森爷爷就毅然决然地要回来。
美国人哪能那么容易让他走啊?又是关起来,又是各种刁难。
但咱钱爷爷那是铁了心要回祖国。
他说啥都不怕,就想着为祖国做点事儿。
终于,钱爷爷回到了祖国。
这下可不得了啦!他带着一帮人,没日没夜地搞研究。
那时候条件多艰苦啊,要啥没啥。
可他们就是不放弃。
钱爷爷就像个大魔法师似的,一点点地把那些高科技的东西给变出来了。
他搞的那个导弹、火箭啥的,可厉害啦!以前别人都觉得咱中国不行,这下好了,有了钱爷爷他们,咱中国也能把导弹发射到天上去,把火箭送上太空。
这多牛啊!要是没有钱学森爷爷,咱中国哪能发展得这么快呀?说不定还得被别人欺负呢。
钱爷爷就是咱中国的大功臣,是咱的英雄。
我有时候就想啊,要是我也能像钱爷爷那么厉害就好了。
不过我知道,我现在得好好学习,以后说不定也能为祖国做点贡献呢。
咱可不能忘了钱爷爷他们那一辈人的付出。
他们为了祖国,啥都舍得。
咱也得有点出息,不能整天就知道玩。
钱爷爷就是我的榜样,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让咱中国越来越强大,让别人都不敢小瞧咱。
嘿嘿,钱学森爷爷,你就是我的大英雄!永远都是!。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森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森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钱学森是我心目中的伟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师,是新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创业奠基人。
在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中国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科学巨擘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仰大师之学更慕大师之德。
钱学森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德馨品高的大师风范却历久弥新、光耀后人,永远是我们立身做人、治学研修、干事创业、为官从政的光辉旗帜。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
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1947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
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
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
”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钱学森对祖国无限热爱,充分彰显了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基于大义,本于大德。
钱学森之所以成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最根本的是他有一颗赤诚之心,始终把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追求熔铸到自己的血脉和灵魂,毕生实践着“人民满意才是最高褒奖”的座右铭。
我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作文

我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作文
在我心目中,有一个人是最伟大的。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个令我崇拜的人,他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哥哥。
钱学森小时候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在当时,他就想长大以后能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1955年,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麻省
理工学院毕业了。
当时美国方面很想让他留下来工作,但钱学森不肯放弃自己的祖国。
美国当局便威胁钱学森说:“你不能回国,否则的话你这辈子都别想离开这里!”可钱学森回答说:“我如果不离开中国的话,那么中国就永远也没有航天事业了。
”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离开了生活了五年的美国。
他
在离开前对妻子钱均夫说:“我这一生都会忠于祖国,我不会背
叛自己的祖国!”
10月12日,中国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10月13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0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0月24日,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 1 —1 —。
我心中的钱学森150作文

我心中的钱学森150作文我心中的科学家,他是一位无私奉献,不追求名利,把一生的心血都用在了科研上。
为了祖国的强大,研制攻克两弹一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爷爷从小就爱学习,做事认真、专注、刻苦勤俭。
三岁时,就会背一百多首唐诗宋词,上学时考试几乎都是满分,但这都离不开父母的家庭教育,也更离不开自身努力。
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给钱学森从小就言传身教,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国家。
钱学森上小学时,学校里有一间阅读室,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进入读书看报,他爱好阅读从而也获得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他以后走上科学之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长大后他在国内大学读书时,仍然刻苦勤奋,除了功读课内的各种学科,还一直热爱课外阅读,因为课外书籍可以扩展自己学习的视野和好奇心。
从此激发了他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后来钱学森去了美国留学并走上了科研之路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的愿望,他多次想回国都被美国诬蔑,扣押多年,直到1955年在中国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交涉下,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就和其他的科技人员一起潜心研制导弹。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把中国的第一颗导弹研制成功,接着又研究出了“人造卫星”和“原子弹”。
从而也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力量。
从此再也不受外国的欺负了。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导弹之父”科学家——钱学森爷爷。
今年八月份有幸送哥哥去中科大读书同时参观了中科大的校史馆,知道了钱爷爷等老一辈科学家为祖国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为祖国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而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真希望哥哥珍惜学习机会,在中科大好好学习,将来也成为科学家。
星光少年瀚海梦,加油吧新时代的少年,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我最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为祖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
他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
钱学森爷爷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对火箭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钱学森爷爷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爷爷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
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钱学森爷爷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很不容易,而钱学森爷爷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种种艰辛,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才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
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爱之情,是多么的感人啊!1955年初冬,刚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爷爷,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他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这是多么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呀!”就这一句话,决定了他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1956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钱学森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在酒泉发射场钱学森爷爷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
在他的指导下,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爷爷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导弹“两弹结合”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目中的伟人——钱学
森
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
钱学森是我心目中的伟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师,是新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创业奠基人。
在近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他不仅为中国科技事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更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科学巨擘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仰大师之学更慕大师之德。
钱学森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德馨品高的大师风范却历久弥新、光耀后人,永远是我们立身做人、治学研修、干事创业、为官从政的光辉旗帜。
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
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1947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
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
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
”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
钱学森对祖国无限热爱,充分彰显了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基于大义,本于大德。
钱学森之所以成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最根本的是他有一颗赤诚之心,始终把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追求熔铸到自己的血脉和灵魂,毕生实践着“人民满意才是最高褒奖”的座右铭。
钱学森把爱国与爱党、爱民完美地结合起来,为国家强盛、百姓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升华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钱学森对真理孜孜以求,生动展现了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
始终以前瞻眼光引领创新。
钱学森总是将探索的目光置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谋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
他倡导提出的我国导弹、卫星乃至航天的发展设想和方略,引领了新中国科技事业在科学的轨道上持续健康地推进。
他深刻洞察计算机技术可能对气动研究工作产生的重大影响,创造性地提出把电子计算机与气动研究结合起来,直接促成了我国计算空气动力学的诞生。
他基于对信息技术的深刻研究和准确把握,提出要搞中国特色的C3I,发展打信息化战争的装备。
他十分关注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生物技术等新的科技领域,在他的呼吁和支持下,我国的遗传工程等新学科研究得以及时起步。
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创立了独具理论特色和创新意义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新概念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方法论,实现了还原论、整体论的辩证统一。
钱学森敢为人先、敢做善成的胆识和勇气,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始终以严谨态度精益求精。
钱学森经常对科技工作者说,对待科学必须严格、严肃和严谨。
在学术研究上,他从不满足于一般性的理论推导,不管这种推导在逻辑上有多么严密,而是一定要通过数值计算和与实验结果的比对,使理论得到验证。
一旦发现有误,立即进行修正,甚至推倒重来,直到得到满意结果为止。
在科研试验上,他模范实践“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带动形成了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实之又实的过硬作风。
为了把失误尽一切可能消灭,钱学森在工地、试验场一呆就是一两个月,身边一
直带着一本《工作手册》,上面详细记录了每次试验的具体情况,大大小小的异常、故障被列成表格,已经解决的注上“已换”、“可用”,尚未解决、落实的,他就用红笔作个星号。
“两弹结合”试验中,一名操作手发现弹体内部有一根五毫米长的小白毛,费尽周折、小心翼翼地把小白毛挑出来,消除了试验安全隐患。
钱学森郑重地把这根小白毛要了去,说:“我要把它带回北京去,这是作风细致最典型的事例,每一个科技人员都应该从中受到教育。
”钱学森严格、严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堪称国防科技战线的楷模。
钱学森对名利超然处之,深刻诠释了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
德高才能望重,虚怀才能若谷。
钱学森之所以成为深受人民爱戴的科学大家,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平常之心,把科学看得最重、把名利看得最轻,从不计较得失、惟一考虑事业。
钱学森终生艰苦地工作,朴素地生活,充分展示了一位共产党人无私无我的崇高价值追求。
不计得失,面对权力地位永葆淡定之心。
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是钱学森对待权力地位的一贯态度。
就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后,被大量的行政事务所困,同时又有大量的技术问题等着解决和处理,他主动提出免去自己的院长职务,改任副院长。
从此,钱学森只任副职,由五院副院长,到七机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委副主任等,专司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屡次向上级提出辞去各种职务,先后请求组织不提名其为十二大代表、十四大代表,提出不担任科协三大代表、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并恳请免去自己的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职务。
钱学森不在意自己的“地位”,在意的只有党的工作、国家的事业,总是以宽广的胸怀甘为人梯、提携后人。
他常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要靠老的,但更重要的要靠年轻人,要靠他们敢想,中国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发展。
”他曾郑重提议,让年仅三十一岁的王永志担任第二代导弹的总设计师。
钱学森这种为国家为民族无私无欲的人生境界,充分体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博大胸襟。
不慕奢华,面对物质待遇永葆淡然之心。
淡看金钱,淡看待遇,是钱学森一生坚持的生活态度。
早在1957年,他应苏联科学院邀请访问苏联,每次作完报
告离开会场上车时,在汽车的后座上总是放着一个装了一笔卢布的信封,回国后他把这些钱全部上交单位。
他的著作《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等书出版后所获不菲稿酬,全都捐出或交了党费。
他平时勤俭节约,经常使用各种用过的纸张撰写讲话稿、报告提纲等。
他的公文包是旅美期间参加国际会议时获赠的,一直用了四十多年,虽经多次缝补,两侧还是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破洞,但他仍不肯更换。
组织上多次提议为他改善住房条件,曾想按标准给他盖一座小楼,钱学森一概婉拒:“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和我同船归国的那些人都好,这已经脱离群众了,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脱离一般科技人员太远。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去世,他一直居住在一座普通的公寓单元房。
钱学森对待物质待遇的超然态度和至高境界,为我们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提供了示范引领。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到无求品自高。
钱学森的大师风范和人格魅力,聚传统之美德,汇时代之精华,树人生之楷模,把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他就是我心目中的伟人,永远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