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井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矿盐固井方案

矿盐固井方案

矿盐LS-1井固井方案1 、Φ339.7mm表层固井1.1基础资料(1)本次固井目的:封固上部未成岩地层,为二开钻进创造安全条件;(2)固井方式:内插法固井(3)井身结构及套管程序开钻次序钻头尺寸⨯井深mm⨯m 套管尺寸⨯井深mm⨯m水泥返深m备注一开444.5⨯401 339.7⨯400 地面内插法固井(4)钻井液类型及下套管前钻井液主要性能膨润土泥浆:密度g/cm3粘度(s)1.10 601.2管串结构(1)套管数据套管外径钢级壁厚扣型单位重量套管下深封固井段339.7mm J55 9.65mm 短圆81.18kg/m 400--0m 400--0m (2)入井管串结构(自下而上):(1)Φ339.7mm可钻浮鞋+Φ339.7mm套管(2根)浮力计算为20m(J55×9.65mm)+Φ339.7mm浮箍(带内插座)+Φ339.7mm套管串(J55×9.65mm)+Φ339.7mm联顶节。

(2)插入管串结构:插入头+127mm钻杆+方钻杆。

(3)插入头以上2根钻杆加钻杆扶正器(127mm⨯339.7mm)共2只从浮箍上部1根套管往下,所有管串用套管丝扣胶粘接(丝扣胶涂在公扣上)。

1.3固井难点及主要技术措施(1)由于套管在替泥浆过程所受的浮力大,确保一开套管在水泥浆上返过程中不被浮起为,实际泥浆密度应在1.10g/cm3以上;浮力计算公式水泥浆对套管浮力:W=P×L× VW= 1.85×400×90.65=67081Kg管内重量:Wn=Wg+ Wm+ Wp套管重量:Wg=81.18×400=32720Kg 管内水泥浆重量:Wm=80.6×1.85×20=2982.2Kg 管内泥浆:Wp=80.6×1.10×380=33690.8Kg总重量:69393Kg 管内重量-管外重量=2312Kg泥浆密度>1.10g/cm3时套管不会上浮(2)坐封力根据循环最高泵压由固井施工指挥现场计算,为在泵压出现异常情况下顺利施工,实际施加坐封力应为计算值的2倍;建议在井口将套管用钢丝绳绑好;(3)泥浆开钻,插入法固井。

固井设计

固井设计

钻井工程方案的编制方法-固井技术 延迟凝固注水泥技术 在下套管前先把缓凝水 泥浆替入井中,再下套管 到井底。 优点:形成的水泥环比较 均匀。 缺点:施工时间长。
钻井工程方案的编制方法-固井技术 水泥浆体系
1、普通水泥浆体系 2、正常水泥浆体系 3、高密度水泥浆体系 4、低密度水泥浆体系 5、抗盐水泥浆体系 6、防气窜水泥浆体系 7、膨胀水泥浆体系 8、泡沫水泥浆体系 9、MTC水泥浆体系 10、塑性水泥浆体系
钻井工程方案的编制方法-固井技术 管外封隔器封隔技术
把管外封隔器连接到套管串中,采用液压胀开封隔器的 橡胶部分,达到封隔完井的目的。目前应用到漏失井、高
压井、多套压力层系完井、选择性固井、水泥膨胀封隔完
井和其他完井工艺中。 例如:对于高压井、漏失井,管外封隔器加在目的层上 部;对于两套压力层系的井,管外封隔器加在两套压力层 系中间。
缩短施工时间。
注意:要进行套管浮力计算,采取措施,防止注完水泥浆后套管上 浮。
钻井工程方案的编制方法-固井技术 管外注水泥技术 通过下在套管之间或套管与井 壁之间的小钻杆或油管注水泥。常 用于导管或表层套管使水泥返到地 面的一种方法。
钻井工程方案的编制方法-固井技术 反循环注水泥技术 水泥浆从环形空间注入,被顶 替的泥浆从套管返出。主要用于地 层严重漏失井。必须严格控制替入 量,防止替空。
钻井工程方案的编制方法-固井技术
一次注水泥技术 一次把水泥浆从套 管内注入并从环形 空间返出的注水泥 作业。目前大多数 固井施工都采用一 次注水泥技术。
管串结构 引鞋+旋流套管+回压阀+套管串+联顶节
钻井工程方案的编制方法-固井技术
分级注水泥技术
利用一种可

钻井工程公司井下作业hse作业标准井下作业公司固井hse作业指导书

钻井工程公司井下作业hse作业标准井下作业公司固井hse作业指导书

固井HSE作业指导书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xxxx(单位)固井HSE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写人员: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目录一、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固井施工组织机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固井施工作业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岗位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总指挥/项目负责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执行指挥/施工负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HSE监督..........................................................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基层队带队领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特车驾驶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一般驾驶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起重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井设计-U型井

固井设计-U型井

3.7固井设计3.7.1套管设计3.7.1.1套管柱强度校核 A 、延热U1直井其中:(1)套管设计采用等安全系数法,抗挤按内空为零计算,抗内压按有效内压力计算,抗拉不考虑浮力;抗拉强度采用管体和螺纹中的较小者;(2)安全系数:F 拉:1.8,F 挤:1.125,F 内:1.1;(3)钻井液密度:表层套管按1.05g/cm 3,生产套管按1.25g/cm 3。

B 、延热U1定井表3-7-2其中:(1)套管设计采用等安全系数法,抗挤按内空为零计算,抗内压按有效内压力计算,抗拉不考虑浮力;抗拉强度采用管体和螺纹中的较小者;(2)安全系数:F 拉:1.8,F 挤:1.125,F 内:1.1;(3)钻井液密度:表层套管按1.05g/cm 3,生产套管按1.25g/cm 3。

3.7.1.2套管串结构数据表A 、延热U1直井表3-7-3定备注:U1定对接井套管底部应位于对接U1直井套管外,但应尽量接近。

3.7.1.3分级箍位置 A 、延热U1直井分级箍建议安放于第一个漏层以上100m 左右岩性稳定、井眼规则的地层。

现场可根据实际工况需要呈送甲方调整安放位置。

B 、延热U1定井分级箍建议安放于第一个漏层以上100m 左右岩性稳定、井眼规则的地层。

现场可根据实际工况需要呈送甲方调整安放位置。

3.7.2套管扶正器安放要求 A 、延热U1直井表3-7-5备注:分级箍上下各加一只刚性扶正器、井口加两组刚性扶正器。

B 、延热U1定井3.7.3注水泥及水泥浆体系3.7.3.1表层套管注水泥设计(1)技术要求:水泥浆返至地面,防止套管鞋漏失,有效封固表层确保二开正常钻进。

(2)水泥浆体系:常规密度早强水泥浆体系。

(3)水泥浆性能要求:表3-7-63.7.3.2生产套管注水泥设计 A 、延热U1直井(1)封固层段:全井段。

(2)固井方式:分级双密度固井。

(3)主要技术要求:① 因该区域压力系统尚未完全掌握,根据邻井及地质设计要求水泥浆返至地面,设计分级固井。

固井讲稿

固井讲稿
如何选用这些套管,选择原则:
外载×安全系数 套管强度
第二节 套管柱设计
二、套管外载分析与套管强度计算 (一)载荷分类与特点 1、静载 特点:长期作用、联合作用在套管上。 类型:
轴向拉力 径向外挤压力 径向内压力 弯曲附加拉力 温差应力
二、套管外载分析 与套管强度计算
(1)轴向拉力:T
二、套管外载分析与套管强度计算
套管按径厚比分类为: 厚壁: D/t 10 中厚壁: 10< D/t 30 薄壁: D/t > 30
D 套管直径; t 套管壁厚。
套管失效形式:主要是失稳破坏,而不是强度破坏。 失稳后的套管被挤扁或破裂。
二、套管外载分析与套管强度计算
2.2 套管抗挤强度计算
Tb qL / 1000
T 井口处套管轴向拉力, KN q 单位长度套管的重量,N/m L 套管长度,m
二、套管外载分析与套管强度计算
(2). 考虑浮力时套管自重拉力
浮力考虑方法:
浮力系数法,台阶力法(按集中力考虑)
在钻井液中
Tb
计算式(浮力系数法
):
m Tb qL1 103 qBF L 103 s
第二节 套管柱设计
一、套管规范简介
套管受到各种类型外力作用,须具有一定强度。 外载大小、类型不同,所需的强度要求也不同, 须有一系列不同尺寸、不同强度的套管。即套管 系列。 对所用的套管系列作一个统一规定,叫套管规范 。规定了套管生产的尺寸、钢级、壁厚、连接方 式等。 目前一般使用的美国API套管规范。其规定的有关 性能主要有。
(二)轴向拉力与套管抗拉强度 1、轴向拉力计算 1.1套管自重产生的轴向拉力
浮力对轴向载荷有减小作用,因此,设计时

固井设计

固井设计

第七章固井设计7.1 套管柱强度设计7.2 注水泥设计7.3 固井质量检测与评价7.3.1 注水泥质量要求(1)油气层固井,设计水泥返高应超过油气层顶界150cm,实际封固油气层顶部不少于50cm。

其中,要求合格的水泥环段,对于浅层2000m的井不少于10m,深于2000m的井不少于20m。

(2)为了保证套管鞋封固质量,油层套管采用双赛固井时,阻流环距套管鞋长度不少于10m,技术套管一般为20m,套管鞋应该尽量靠近井底。

(3)油气层底界距人工井底不少于15m。

其中,第(2)条是为了防止上胶塞下行时所刮下的套管内表面上的液膜浆体污染水泥浆,而影响套管鞋附近的水泥封固质量;第(3)条是为了满足采油方面的需要。

7.3.2 水泥环质量检测和评价1、井温测井水泥水化反应是一放热反应,凝结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通过套管传给套管内流体,可使井温温度上升一定数值;而环空中没有水泥的井段,井内温度为正常温度。

利用这一特征,可以测定水泥浆在环空中的返高位置。

2、声幅测井声幅测井是根据声学原理所进行的测井。

在井下,从测井仪声波发射器发射出声波,声波向四周以近似球状的波阵面发散,通过不同介质和路线后传播到接收器。

最先到达接收器的是沿着套管传播的滑行波所产生的折射波,其次是传到地面后又传播回来的地层波。

尽量在钻井液内声波的传播距离最短,但是由于在钻井液内声速相对较低,所以钻井液波到达最迟。

声幅测井记录是最先到达的套管波的首波幅度。

套管内钻井液的分布及性质是不变的,因此向管内散失的能量为恒定值。

在此基础上,套管波的衰减程度管外水泥与套管的胶结情况。

实验证明,套管首波幅度的对数与套管周围水泥未胶结部分所占套管周长的百分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与套管胶结的水泥越多,所接收的声幅越小;而当管外全为钻井液时,多接收的声幅最大。

实际的深海声幅测井远比这复杂,以上述为基本原理。

沿井深由下而上进行测试,就可得到一条沿井深反映水泥与套管胶结情况的声幅测井曲线。

郑西页1井固井设计11111

郑西页1井固井设计11111

十一、安全预案1)下套管后发生井漏时,进行堵漏作业。

2)一旦发现溢流或井涌,以井队应急指挥为主,按井控“四七”动作控制井口,固井公司按二级井控响应。

3)定期按额定工作压力对于丝扣联接处进行试压检查,稳压5分钟,压降不超过1.0MPa,对不合格的进行整改或作报废处理。

4)对于油壬联接处进行细致的清洁、维护保养,井场联接前检查密封盘根、接触端面和丝扣有否损伤,并再次清洁上述部位,联接后必须砸紧。

5)施工前检查柱塞泵上水效果,排出泵内空气,避免柱塞泵上水不良造成管线振动,导致退扣影响管线密封效果和产生其它隐患。

6)施工中一旦发生刺漏,高压管线巡视人员应立即通知工程指挥人员,暂停施工进行整改或更换管线、闸门。

7)设备施工前做巡回检查并试运行,施工中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通知工程指挥人员并迅速检修或由工程人员决定改变施工方案,拆除故障设备。

8)施工前检查所有固井设备超压保护,必须做到灵敏可靠,如有失灵待整改后才能参加施工。

9)根据路途远近及道路交通情况,作好出发时间安排,留出一定的富余时间,若因故延误,应立即与甲方取得联系,进行协商解决或由领导决策采取相应措施。

10)所有工作必须严格遵循本井固井设计,如有变化,必须通知工程指挥人员,以便请示甲方及时处理。

11)水泥化验必须遵循先做小样,再配大样,再做大样复查的实验程序,若发现有不安全因素,立即通知本井工程指挥人员,以便请示甲方及时处理。

12)施工前对地面施工管线试压,划定压力5MPa以上的管线为高压区域,设置警戒线,安排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巡查;其它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靠近高压管线15m内的警戒,保证施工过程中管线不刺不漏。

1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12.本井施工时,只能由一人统一发令。

十二、环保预案1.严格遵守当地环境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有关HSE环境保护措施。

2.不得将生活、工业废物乱扔、乱放,必须用塑料袋装好后统一处理。

3.配制混合水时,尽量减少固井水药外溢,在倒换转管线时,用容器盛接,避免管线内药水外流,减少对井场场地的污染。

漂浮固井施工作业

漂浮固井施工作业

漂浮固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漂浮固井施工条件(1)下套管时,下放载荷应大于套管静载荷的30%;(2)浮鞋、浮箍反向承压≤45MPa;(3)生产套管强度安全系数应满足以下要求,抗外挤设计安全系数1.0~1.2,抗内压设计安全系数1.1~1.4,抗拉设计安全系数1.6~1.9。

二、漂浮固井设计1.计算临界阻力角,初步确定漂浮接箍位置θc=tan-1(1/μ)θc:临界阻力角,单位︒μ:摩擦阻力系数,砂岩储层取值0.30~0.35,碳酸盐岩储层0.25~0.302.根据钻井设计书水平井轨迹剖面,漂浮接箍对应垂深,计算漂浮接箍处承受的静液柱压力Pm漂浮=0.00981ρmHm漂浮Pm漂浮:静液柱压力,单位MPaρm:设计完钻时最大钻井液密度,单位g/cm3Hm漂浮:漂浮接箍垂深,单位m3.确定漂浮接箍数量及位置选择(1)漂浮接箍静液柱压力<25MPa,使用1只漂浮接箍承压;液柱压力在17.5~25MPa区间范围内,需要将漂浮接箍的位置上移,位置选择在45~50︒稳斜调整井段或造斜点,调整后静液柱压力应≤17.5MPa;静液柱压力≤17.5MPa,位置选择在临界阻力角。

(2)漂浮接箍静液柱压力≥25MPa,使用2只漂浮接箍分别承压,1#~2#漂浮接箍之间套管,在直井段内设计静液柱压力≤12MPa;水平段长度≤500m,1#漂浮接箍位置选择在临界阻力角或造斜点;水平段长度在500-1000m区间范围内,1#漂浮接箍位置选择在临界阻力角或入窗点;水平段长度≥1000m,1#漂浮接箍位置选择在入窗点。

(3)水平段长度≥1000m,漂浮接箍液柱压力>17.5MPa,需要用2只漂浮接箍分别承压。

4.浮鞋、浮箍最大反向承压计算,Pm浮鞋=0.00981ρmHm浮鞋Pm浮鞋:浮鞋、浮箍最大反向承压,单位MPaρm:设计完钻时最大钻井液密度,单位g/cm3Hm浮鞋:完钻垂深,单位m5.确定管串结构(1)浮鞋、浮箍最大反向承压≤17.5MPa,漂浮接箍静液柱压力≤17.5MPa,管串结构采用:旋转自导式浮鞋+1根长套管+双阀浮箍+套管若干根+漂浮接箍+套管若干根+联顶节;(2)浮鞋、浮箍最大反向承压在17.5~25MPa区间范围内,漂浮接箍静液柱压力≤17.5MPa,管串结构采用:旋转自导式浮鞋+短套管或1根长套管+双阀浮箍+1根套管+单阀浮箍+套管若干根+漂浮接箍+套管若干根+联顶节;(3)浮鞋、浮箍最大反向承压在25~35MPa区间范围内,漂浮接箍静液柱压力≥25MPa,管串结构采用:旋转自导式浮鞋+短套管或1根长套管+双阀浮箍+1根套管+单阀浮箍+套管若干根+1#漂浮接箍+套管若干根+2#漂浮接箍+套管若干根+联顶节;(4)浮鞋、浮箍最大反向承压在35~45MPa区间范围内,漂浮接箍静液柱压力≥25MPa,管串结构采用:旋转自导式浮鞋+盲板短节+短套管或1根长套管+双阀浮箍+1根套管+单阀浮箍+套管若干根+1#漂浮接箍+套管若干根+2#漂浮接箍+套管若干根+联顶节;(5)钻井液体系为油包水或水包油体系,必须采用盲板短节,防止浮鞋、浮箍先期失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工程设计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固井设计的重要性 (2)2.固井施工设计的内容 (2)3.固井设计的原则 (2)4.固井设计的步骤 (3)4.1(一)取准参数 (3)4.2(二)制定方案 (3)4.3(三)水泥浆配方实验 (3)4.4(四)前置液配方与性能 (4)4.5(五)参数计算 (4)4.6(六)设备配套和工具准备 (4)4.7(七)制定施工步骤 (5)4.8(八)编写固井施工设计 (5)5固井设计的计算方法 (5)5.1(一)井温的计算方法 (5)5.2(二)井径计算 (6)5.3(三)水泥浆量计算 (6)5.4(四)水泥浆流变性计算 (7)5.5(五)注水泥流动计算 (7)5.6(六)尾管固井有关计算 (11)5.7(七)双级固井有关计算 (12)6固井设计书还应该进行的工作 (12)11 固井设计的重要性固井设计是固井施工的依据,是设计者的业务水平、施工者的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

固井设计不仅是施工者进行作业的指南,也是工程发包单位对固井施工的过程进行监控的强有力的工具,也就是说,固井设计不仅服务于乙方,也同时服务于甲方。

2 固井施工设计的内容完全的固井设计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①油井的基本情况包括井深、钻头尺寸、井径、泥浆密度、套管尺寸、套管下深、钻遇地层;②管串结构;③固井方案与技术措施;④扶正器安放间距;⑤水泥浆量与替浆量;⑥冲洗液与隔离液量;⑦水泥浆配方与性能;⑧隔离液、冲洗液配方与性能;⑨施工压力预测;⑩施工步骤。

3 固井设计的原则①平衡压力原则:在顶替与侯凝过程中,环空压力处于压力平衡状态,既不会压漏地层,也不会使油气水窜入环空。

②数据准确、计算依据充分。

③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

④对复杂问题的预见与处理能力固井设计应具备以下基础知识1地质知识:能够简要了解封固地层的物理化学特性。

2油田化学知识:对泥浆体系性能和水泥浆体系与外加剂都应有了解。

3力学知识:流体力学知识和材料力学知识。

4机械知识:24 固井设计的步骤4.1(一)取准参数①工程设计要求:一般有水泥浆返深、需封固的产层顶部与底部深度与目的层性质等②井身结构:井深、钻头尺寸、套管尺寸、套管下深③套管选型:钢级、壁厚,套管性能数据可从钻井设计中得到④泥浆性能:密度、流变性能等,从钻井泥浆日报表或班报表中获取⑤钻遇地层:钻遇地层岩性、地层流体、地层压力、异常情况⑥井眼参数:井径,由测井资料获取;井斜方位4.2(二)制定方案①针对封固地层的特性、钻井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井眼结构制定固井方案和技术措施;②对于气层要考虑采用防气窜水泥体系,并调整环空液柱结构以保证水泥浆失重以后能压稳气层;③如果封固段有漏失层存在,则要考虑采用低密度水泥或双级固井;④如果遇到膏盐层,则需要采用抗盐的含盐水泥体系或其它体系;⑤确定顶替方案:如果不存在漏失层,建议采用紊流顶替,否则要通过计算来确定采用紊流、层流或塞流顶替方式;⑥对于定向井,要注重扶正器的设计计算,确保套管的居中度不小于67%;⑦井底静止温度若超过110℃,则水泥浆须假如高温稳定剂—石英砂。

4.3(三)水泥浆配方实验水泥浆性能的基本要求:①能配置成设计要求的水泥浆,不沉降,不起泡;②有好的流动性,适宜的初始稠度,一般不大于30BC;③常规密度水泥24小时强度不小于14Mpa,④流变性能可通过外加剂进行调整;⑤稠化时间满足施工要求,但不应太长,一般得水泥浆稠化时间=现场施工时间+60-90min;对于浅井附加30min左右有助于提高固井质量。

⑥失水量和游离液控制失水量和游离水的控制3失水:①套管注水泥:100—200ml/30min②尾管注水泥:50-100ml/30min③气井固井:30-50ml/30min游离水:①一般直井注水泥,游离液小于1.5%;②大斜度井或水平井注水泥或高压尤其油气井,游离液控制在04.4(四)前置液配方与性能冲洗液:①具有较低的基浆密度,一般在 1.0-1.03g/cm3,如在冲洗液中加研磨性颗粒,密度要提高,但不能高于水泥浆密度;②具有很低的粘度,基浆流型接近与牛顿型,有很低的紊流临界返速,一般在0.3-0.5m/s;③能够明显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对环空滞留的钻井液有一定的渗透力,降低粘土颗粒间的连接力,使钻井液或泥饼的结构松弛,拆散,易于顶替;④应对粘土有一定的抑制性,以保持井壁稳定。

隔离液:①紊流隔离液适宜于紊流顶替,应有较低的粘度和较低的紊流临界返速,一般要求紊流接触时间为8-10min,最低也需要有7min;②粘性隔离液适宜于层流和塞流顶替,隔离液的粘度和切力应大于泥浆而小于水泥浆;③隔离液的密度在较大范围内可以调节,一般要求介于泥浆和水泥浆之间;④隔离液对加重剂要有悬浮能力,这样才能保持隔离液性能稳定;⑤隔离液应具有温度稳定性,温度升高粘度不能降低或降低得很少,才能保持在高温下对加重剂的悬浮能力;⑥隔离液要具有控制失水能力,一般失水量小于150ml/30min,有助于防止井壁坍塌和减少地层损害。

4.5(五)参数计算参数计算包括:水泥浆量、前置液量、替浆量、替浆排量和水力计算。

一般水泥浆量要在按实际井径计算的水泥浆量的基础上附加一定量,一般表层套管附加量在100%左右,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一般在10%左右,具体数据主要依据地区经验。

4.6(六)设备配套和工具准备需要对现场的具体材料、工具、设备和施工能力进行分析,因此,再进行固井设计时,还需考虑现有工具,现有设备的施工能力,以获得一个可行的设计和可行45的设备、工具配套。

固井现场设备:水泥车、运灰车、储灰罐、压风机、工具车、管汇车 地面工具:水泥头、高压管线等井下工具:尾管悬挂器、双级箍、浮鞋、浮箍、扶正器、水泥伞、管外封隔器等4.7(七)制 定 施 工 步 骤制定施工步骤要分两方面井队的准备与施工配合、固井队的准备与施工。

井队要完成的工作:①按固井设计下入套管和附件,下完套管,大排量循环泥浆至少两周; ②水、电供应和照明;③协助固井队安装井口工具;④协助替浆计量,负责启动井队大泵替浆。

固井队要完成的工作:①做好施工人员的岗位分工和职责;②按设计准备好敢干灰(与干混药品混好)与湿混药品;③准备入井好工具附加;④准备好水泥车、水泥头等地面设备与工具;⑤套管下完以后,摆放车辆接管线准备施工;⑥按设计程序进行注水泥施工。

4.8(八)编写固井施工设计完成以上的步骤之后,就可按规定的格式开始编写固井施工设计。

5 固井设计的计算方法5.1(一)井温的计算方法井温是开展水泥浆实验的基本条件,水泥石抗压强度实验所用的温度一般采用井底静止温度,水泥浆稠化、失水及流变性等实验一般采用井底循环温度。

井底静止温度:井底循环温度:经验公式: Te —泥浆出口温度库式公式:使用条件:74℃≤T ≤212℃ 51℃/100m ≤Gt ≤4.45℃/100m65.2(二)井径计算计算平均井径通过读井径曲线,然后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井径。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井径测井数据文件转换成文本文件,再由EXCEL读取,通过处理后,求平均值就可得到高精度的平均井径数据。

5.3(三)水泥浆量计算①水泥浆总量:②环空水泥浆量计算,根具环空容积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方法一:先按裸眼段实际井径计算环空容量,再附加一定比例方法二:先给井径附加一定比例,然后计算裸眼环空容量套管尺寸不同附加系数不同,套管尺寸越大附加系数越大,以此来补偿计算误差。

③套管内水泥量计算式中di —套管内径,m h —水泥塞高度,m④人工井底L —人工井底长度,m⑤干灰与配浆水量1m3水泥浆需用水泥量ρc —水泥密度,g/cm3 ρw —配浆水密度,g/cm37ρs —水泥浆密度,g/cm35.4(四)水泥浆流变性计算水泥浆属非牛顿流体,流变性规律程非线性,能够近似描述水泥浆流变性的流变方程有:宾汉方程、幂律方程。

①宾汉方程:计算塑性和动切力需要用六速粘度计进行实测,水泥浆一般选用600r/min 和300r/min 读数或300r/min 和100r/min 读数,而前置液一般采用600r/min 和300r/min 读数。

计算公式如下:②幂律方程:计算公式如下:如果B 值在0.5之内,则流变参数可用宾汉模式计算,否则用幂律模式5.5(五)注水泥流动计算采用何种流型进行顶替,将对提高顶替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一般来说,采用紊流或塞流顶替效率较高。

不同的顶替流型要求的顶替速度和顶替液体的性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注水泥设计时,首先应明确可采用的顶替流速范围,然后依据此流速范围,考虑水泥浆的性能的调节能力,选择合理的顶替流态,再进行水泥浆设计。

一个合理的流速范围,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γηττp +=0300600φφη-=p ()60030002511.0φφτ-=}()30010003533.1φφτ-=)(5.1100300φφη-=p }n K γτ=()[]100300/lg 096.2φφ=n ()n K 511/511.0300φ=()[]300600/lg 322.3φφ=n ()nK 1022/511.0600φ=}}81 井眼的稳定性,是否有易漏、易坍塌等复杂地层,这些层位对环空返速的限制情况,这些数据可从区块或临井资料获得;2 正常钻井过程中的环空返速情况;3 裸眼段井径变化对返速的限制,如果井径变化较大,存在所谓的“大肚子”,一般要求返速不能太大,以免进一部冲蚀井壁;4 套管居中情况,当套管居中度不好时,应避免使用塞流顶替;5 井斜情况,大斜度井和水平井注水泥,应尽量避免使用塞流顶替;浆泵与注水泥设备的工作能力。

顶替流态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在现有配浆能力下能否配出在上述流速范围内达到紊流或塞流状态的水泥和前置液。

顶替流态的选择原则:1 首先考虑使用紊流进行顶替,如果不能实现紊流则考虑使用塞流或低速顶替;2 在两者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高速下的层流顶替,而且建议使用紊流前置液,以弥补水泥浆不能达到紊流的缺陷。

目前关于流动计算的方法比较多,有API 推荐方法,DOWELL 计算方法等,在这里介绍API 方法。

①剪切速率:N —旋转粘度计转数,rpmγ—剪切速率,S-1θ—粘度计刻度盘读数τ—剪切应力,Pa②当量直径:DE —当量直径,cmDH —外管内径,cmDP —内管外径,cm幂律模式 n n n K K ⎪⎭⎫ ⎝⎛+=413' a.流变参数n’=n ,n’—修正的流型指数K’—修正的稠度系数,mPaSnb.雷诺数管内流动: θτγ51.07032.1==N P H E DD D -=9 环空流动: 式中:Re —雷诺数 Q —排量,l/sρ—流体密度,g/cm3V —流速,m/s不同的幂律流体的n’值,对应不同的临界雷诺数,决定流动是属于层流或是紊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