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合集下载

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巉口镇三十里铺村位于镇区以南4公里处,距安定区15公里,陇海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全村现辖6个村民小组,515户2030人,总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15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

近年来,三十里铺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眼于新农村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着眼于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农民增收新渠道,把三十里铺村建设成为“生产专业化、住宅小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典范示范村。

村两委班子紧紧抓住省市区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省、市、区、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将现有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

2007年以来,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围绕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新民居建设为突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关键”的思路,整合各类资金230万元,在三十里铺村大堡子社规划建设集住宅、养殖于一体的新农村示范户27户(其中原示范户20户,新建户7户),每户占地350平方米,其中住宅区164.5平方米,养殖区185.5平方米,户型设计科学,外型优美。

同时投资33.6万元建设占地面积为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36平方米,办公室8间,94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1间的集管理、培训、活动、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村级活动场所一处。

通过探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新农村住宅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域设计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卫生所、车库和工具房等公共服务机构,在建好住宅的同时,不断完善了小区内道路、绿化、通信、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人居、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住宅小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我镇乃至全区的新农村建设亮点。

大英县隆盛镇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情况介绍

大英县隆盛镇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情况介绍

大英县隆盛镇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情况介绍大英县隆盛镇位于川中遂宁市西部,大英县城以东10公里处,全镇幅圆面积106.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3平方公里,辖同心、永前、石门、民主、隆盛五个总支,5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78279人,交通便利:成南高速路(设有隆盛进出口)、达成铁路、罗(江)桂(花)公路横贯全境。

隆盛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大米、玉米、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养殖业以生猪、山羊、肉兔、肉鹅为主等。

2008年,隆盛镇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抓好了市“一镇三村”——三家店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建年产上万头种猪、商品猪生产基地5处,打造出了郪江沿岸3000亩的蔬菜产业带。

现将2008年隆盛镇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情况介绍如下:一、新农村建设简介三家店村位于成南高速公路隆盛出口处,辖8个社,364户,1640人,其中劳动力830人。

总耕地面积707亩,其中田260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01元。

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总体思路,狠抓“四村一园”建设,该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6年10月,温总理视察该村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是坚持支部带村。

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全年共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达300余人次。

二是坚持产业富村。

以生猪产业化扶贫项目为载体发展现代畜牧业;引进东方商贸公司、国强牧业有限公司建立祖代、父母代良种猪繁育场,养殖场建成投产后年出栏生猪将达40000头;结合退耕还林,在坡薄地发展九叶青花椒150亩,新栽植油桃、水蜜桃304亩,该村经果林面积占旱作物的64%。

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该村已建立了生猪养殖协会和油桃种植协会。

三是坚持基础强村。

全村硬化村道路900米,入户路2600米,院坝4000平方米;实施提灌站技改一处,改造低产下湿田110亩,新修渠系50米,整治河道200米,兴建集中供水站2处,让群众吃上了自来水;兴修集水池1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电气化示范村;实施农户风貌改造280户,14户农户喜迁新居聚居点;庭院美化31200平方米,建沼气池210口,污水处理池120口,实施红层找水100口,改厨、改厕280户,垃圾集中收集点12个;集中打造三家店村3社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呈现出一幅白墙红瓦、花草篱笆、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农村景象。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样本(2篇)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样本(2篇)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样本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持续缩减,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核心议题。

为加速农村全面进步,提升农村生产效能及居民生活质量,我们特制定____年度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于____年内,成功规划与建设十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借助这些示范点的成功经验与显著成效,引领全国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主要内容与任务1. 示范点选址:精心挑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涵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城乡融合区域及西部农村腹地。

选址依据包括良好的经济基础、显著的农村改革成果、适宜的资源环境条件,以及强大的示范引领能力。

2. 规划设计:各示范点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需求,量身定制规划与设计方案。

规划内容需全面考虑农村产业布局优化、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方面,确保规划既科学又可行。

3.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强化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涵盖道路交通网络构建、供水供电系统完善、通讯网络覆盖扩展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

旨在满足周边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4. 产业发展:示范点应立足农业产业基础,培育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加工业。

着力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与机械化设备,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等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示范点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保护农村生态资源与文化遗产。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完善农田水利与排水系统建设,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6.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探索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路径,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

推动农村社会组织建设与农民自治发展,增强村民议事决策参与度与透明度。

三、实施保障1. 资金支持:通过政府财政投入与多元化融资渠道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示范点建设资金充足。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推动公私合作模式发展。

杭州市新农村建设_特色示范点_暨村庄整治_特色示范村_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星民村

杭州市新农村建设_特色示范点_暨村庄整治_特色示范村_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星民村

今日农村 新人谱新农村 2010.11委员会委员,黄生华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参政议政,他认为: 身为政协委员,不仅要参好政、议好政,自觉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更多时候要善于学会思考问题,才能够提出更好的意见建议!。

黄生华每年在诸暨市 两会!期间,总会与其他委员一起提出许多议案。

他还特别关注环保、节能、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内容。

黄生华说: 企业要办好,环境不能忘,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 两会!期间,他与其他政协委员联合提出的浣东街道五一片路段环境改善提案,得到了大会的采纳,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整改完毕。

执着的追求,成就了黄生华蒸蒸日上的事业;拳拳赤子之心,促使黄生华热心公益,注重企业家社会责任,并尽心竭力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心。

封面简介杭州市新农村建设 特色示范点!暨村庄整治 特色示范村!∀∀∀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星民村星民村位于杭州市钱江三桥南岸,江南大道和地铁一号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全村总面积1 8平方公里,总人口2739人,现有耕地189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村级留用地79 5亩,拥有集体资产总值16962万元,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2318 36元,农民人均收入14147元。

近年来,随着新区城市化快速推进,该村正处于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向市民的转折期。

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建设整治和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坚持以高起点规划抓好小区建设,提高村民居住环境;以合作开发村级留用地为抓手,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为平台,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以办好服务窗口为抓手,提升社区系列服务。

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改善了村庄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了村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推动了全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之路。

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 特色示范点!暨村庄整治 特色示范村!建设,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道路宽阔,交通便利,绿化美观,环境优美;村内的广播、路灯、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全部到位;阅览室、医务室、警务室、幼儿园、劳动保障室、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等一应俱全。

自然本色展新姿——记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毛桥

自然本色展新姿——记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毛桥
村委会主任许友槔领我参观了一幢百年老屋。 整幢老屋一 明一暗 , 宽敞开阔 , 室内装饰木
雕, 经过这次整修 , 那黛瓦白墙屋角翘的江南传统 民居特色 , 惹人喜爱。老屋 的主人 、4岁的 9
朱华珍 , 由女儿陪同。 颐养天年。 这里有个农家劳动用具展览室 。我一一点去 , 共展出 6 件 , 6 内有耕作用的牛车 、 戽斗、 犁 耙, 收获用的囤匾 、 畚箕 、 镰刀 , 纺织 用的纺纱车 、 发纱车 、 布机 , 还有用于生活 的石臼、 、 磨 斗

两旁挂着木刻对联一副 : 然本色展毛桥新姿 , 自 田园风情显华亭魅力。

毛桥村以 “ 留改造” 保 的方式 , 进行新农村建设 的有益尝试 , 人 民日报 》 《 《 、 中国改革报 》 都曾相继做过报道。
毛桥村成为国家 和上海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 决非偶然 。20 05年 l 月 《 O 中共 中央关 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把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 “ 国 我 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了出来。 提 农业部 、 上海市 、 嘉定区和华亭镇 的领导随即分别
维普资讯
自然本 色展 新姿
记全 国新农 村建 设 示范村— — 毛桥
施 心 超
最近 , 笔者来 到了位于上海市北端的嘉定 区华亭镇毛桥村 , 一睹全 国 3 个社会主义新农 5 村建设示范村之一的毛桥新姿。 毛桥村距上海市中心 3 余公里 , 0 与江苏太仓市接壤。 也是嘉定 区规划建设的 2 个中心村之一。 O 进村 口, 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座富含江南 民俗风情的竹牌楼。 上悬 “ 毛桥” 两字匾额一块 ,
整治作为突破 口。接着召开村 民大会 ,0 家农户的户主全部参加。 15 村党总支书记陈锡明作动 员报告 , 明毛桥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标 、 讲 目 内容 、 步骤及经济政策等问题 。与会者热烈 发言, 当场户户填写征询表 , 赞成率达 10 全力支持村里的建设方案。于是 , 0 %, 从今年 3 月起 , 正式实施 以农宅改造为重点的环境整治。 在实施过程 中, 对每户房屋外墙 、 厨房 、 卫生间的装修 意向, 一一登门面谈 , 听取意见。 还对每户住宅的原状及其改造过程分别给予拍照和录像 , 让村 民称心 , 因而进展顺利 , 及时完成村宅改造 。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高桥楼镇实行“三村共创”,重点打造美
丽乡村建设
高桥楼镇地处永新、吉安、安福三县交界处,永新县城东北方向,东与吉安县天河镇山水相连,南靠禾水河与本县石桥镇隔河相望,西与埠前镇燕溪村毗邻,北与本县官山垦殖场、怀忠镇接壤。

全镇面积为96平方公里,总人口14000余人。

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以“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镇、打造‘吉莲’高速沿线特色乡村建设示范带、创建最宜居住乡村”统揽全局,立足乡域特色,真抓实干、把握重点、扎实有序地在全镇各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

试点村芙塘村、栗溪新村、栗溪老村、曾下、下车、坊塘、安前村、岭足下、中洲、白堡新村、坳背湾村等11个自然村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三村共创”,即产业强村、生态绿村、文明新村。

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党委书记戴真宝同志更是多次亲临现场考察指挥建设。

一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并驻村指到组织实工;二是从镇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三是明确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工作职责,实行分工负责制,做通做好群众工作。

经过半年来镇党委、政府全体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村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已初具规模,宽敞整洁的马路、统一着装的新屋、实用舒适的健身广场、花卉绿色新村的建设目标已经完成,加快了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覆盖,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宝贵的经验。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先行。

农业部于2005年底开展了21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今年上半年又组织了百村调研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

从5月中旬开始,农业部会同地方政府为示范村(场)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示范村(场)规划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典型案例:——————————————————■城市郊区村:北京大兴区北蒲洲营村规划锁定“有机农业+旅游”北蒲洲营村的规划定位为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该村规划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个村的范围内进行总体布局的规划,实现最小范围的功能布局。

按照北蒲洲营村生态有机蔬菜产业为主的发展目标,村域土地分为设施农业生产区、养殖区、休闲采摘区、居住区、基本园田、基本粮田和其他区。

解读:北蒲洲营村重视发展环境友好型农村,充分整合农村资源,实现农村产业的有序规范发展,这也成为城市郊区农村示范规划的一个共同的特点。

在这方面,上海市嘉定区毛桥村的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将全村规划为以观光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区、生态工业区、生活区和观光农业区四大板块。

——————————————————■农业产业村:江苏姜堰市河横村规划瞄准现代农业河横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北部,河横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建成了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科研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

其规划的重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示范建设,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三是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四是观光农业示范村建设。

解读:从河横村规划的特点看,农业产业化深度开发是最大的亮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在这方面,除了河横村外,还有山东寿光市三元朱村等。

虽然目前多数农村还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但通过各自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是实现现代农业目标的必由之路。

美丽乡村示范村简介优秀范文(六篇)

美丽乡村示范村简介优秀范文(六篇)

美丽乡村示范村简介优秀范文(六篇)第一篇:美丽乡村示范村简介优秀范文每逢节假日,临夏市南龙镇杨家村便打破往日的平静,欢声笑语不断,游客或在花海赏花,或在农家乐品尝美食,或在观光车上游览风景。

络绎不绝的游客,让这个美丽乡村热闹非凡。

夏秋交替,杨家村进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村里村外繁花似锦。

村民杨生德提起村子这几年的变化,一脸的自豪。

他说:“这几年村里路修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了。

”“2018年,杨家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2020年被评为全州乡村振兴示范村,这是上级部门给予的最高荣誉和肯定,也给了我们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村党支部书记谢超超介绍。

杨家村位于南龙镇东南部,北邻临夏市“三馆一中心”,南靠凤凰山,前望大夏河。

全村现有农户523户,人口2223人,耕地1035亩。

近年来,乡村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该村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景观和环境资源,深入挖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让乡村旅游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美了乡村、富了乡亲的同时,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注解和源源不断的力量。

暮春三月,杨家杏花岭漫山的杏花竞相开放,在蕴满春意的绿色中透着千般锦绣、万般绮丽,吸引了大批市民及周边游客前来观赏。

游客赏花观景也让杨家村村民有了新的发展希望,村上通过成立合作社,鼓励村民积极入股,利用入股资金打造杏花岭旅游项目,购置观光车、设置小吃摊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项目落地建成后,改善了旅游条件,增加了景区魅力。

“南山栈道杏花坞,浅谈嫣红著杨家”,正是杨家村杏花岭的真实写照。

不仅如此,杨家村还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

凤凰山在地质上属丹霞地貌,山峰高耸挺拔,中间突兀,两侧对称延展,形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山”。

旧志载:“形如翚飞,色若涂丹,夕阳斜照,彩彻云衢”,其山体为红色黏土,若雨过天晴,晚霞绚烂,夕阳余晖映照此山,则如抹朱涂丹,红艳美观,是著名的“河州八景”之一,明朝兵部尚书庄毅公王竑有诗云:“十年不见凤凰山,今喜承恩得暂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镇××村辖××社××户××人,与××县毗邻,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我们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突出产业支撑,强化基础配套,提升服务功能,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主要做法是: 一是突出兴产业、促增收,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把培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今春,按照“全村整推、一次成型”的思路,在川区一次性新植果树经济林2000亩,填平补齐500亩,幼园内套种早熟洋芋3500亩。

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镇政府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培育新兴产业,在川区强势推广秋播大蒜1200亩,套种早熟洋芋1200亩,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增强果产业的发展后劲,我们坚持走果畜互支互促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养牛业,发展壮大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完成牛舍修建、青贮饲料池等基础上,新建标准化全封闭繁育舍3座,引进秦川良种基础母牛
200头,实行了自繁自养,繁养结合,滚动发展,初步形成种养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产业开发新格局。

二是突出夯基础、强服务,大力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动村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性工作来抓,坚持“山水田林路”五位齐抓的工作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面山绿化2000亩,栽植刺槐苗木40万株,维修机电井3眼,衬砌渠道20公里,新修梯田1000亩,新开2 横8纵田间道路18公里,栽植行道树3000株。

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增强了村域经济发展后劲,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结合中央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和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硬化村庄主干道12公里,栽植行道树3400株。

2011年以来共实施危旧房改造320户,实施改厕项目100户,拆除各类乱搭乱建1.2万平方米,栽植绿化树9100株。

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在村社主要巷道设立路灯20盏,为群众夜晚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建立了农村环保和道路养护队伍,设立了垃圾集中投放点,
落实经常性管护责任,逐步形成农村环境人人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是突出倡新风,重引导,不断加强村级民主管理。

始终把倡导文明新风摆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村规民约,通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劳务技能、科普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1000人(次)。

积极开展“和谐五星”、“幸福家庭”、“诚信计生”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去年以来,共评选出“和谐五星”100户,“幸福家庭”168户,“诚信计生”216户。

并通过“自乐班”文艺汇演,村民篮球赛、全天候开放农家书屋等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实行了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全面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和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通过实施党员示范带动、能人结对帮扶等有效措施,发展壮大了以致富能人为主体的农村党员队伍,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积极开展“双议双评”,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努力提升村级组织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